第1014節
“哦,只要能多十萬倍的數據就夠了?” 第529章 給這個時代一點小小的穿越者震撼(下) 實話實說。 由于聲帶受到燒傷的緣故。 徐云此時的聲音有些嘶啞,音量也不算大,聽起來甚至有些費力。 但他的這句話在老郭耳中,卻勁爆的如同一道驚雷炸響,震散了他此前所有的感傷與遺憾。 “……” 只見老郭機械式的轉過頭,目光死死的盯著徐云,一字一句的問道: “小韓,你剛剛說什么?” 情緒激動之下。 他連‘韓立同志’的稱呼都放棄了。 畢竟徐云的這句話…… 可不僅僅是單純的疑問句。 【只要】和【就夠】這兩個詞雖然看起來有些欠抽,但卻表明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 在徐云看來,這種量級的數據似乎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想到這里。 老郭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連忙補充道: “小韓,你的意思是……難道你有辦法可以彌補這個數量差?” 徐云對于老郭的失態并不意外,其實他此時的淡定也有很大部分是裝出來的,內心不比老郭放松多少。 好在如今他毀容的臉部傷疤自帶天然防窺效果,于是他還是勉強淡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br> 老郭聞言呼吸再次一滯,瞳孔驟然緊縮。 倘若此時林宇并未離開房間并用心電監護儀給老郭測個心率,將會發現老郭的心跳已經直奔200去了。 不過老郭卻絲毫未覺身體上的異常,而是繼續盯著徐云。 仿佛想用目光將他死死的釘進墻里一般。 雖然他在會議上提出了想要與徐云接觸的想法,但這并不代表他本人對于徐云有多少信心。 他僅僅知道徐云背后一定有某個很強大的社團支撐,同時這樣做的成本也相對較低: 只不過把原本就要告訴徐云的廠內‘真相’,提前四五個月告訴他罷了。 反正不要錢,多少試一點嘛。 結果沒想到這一試,還真得到了回應? 隨后老郭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番氣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對徐云說道: “敢問韓立同志,你所說的辦法難道是加派人手?用人力擴充數據?” 此前提及過。 目前基地負責數據收集的一共有上百號人以及二十多臺設備。 如果單純把他們的數量翻十萬倍,在數學上顯然符合要求,只是無法運用在現實中罷了。 老郭有理由懷疑徐云會這樣取個巧,然后說一句開玩笑爾…… 不過令老郭略微放松的是。 徐云很快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猜測: “當然不是?!?/br> “那就是要投入很長的時間?” “也不是,全力以赴之下快的話三四天,慢的話七八天吧?!?/br> “那么就是需要大量金錢?” “唔……成本肯定是要的,但咱們廠子不是生產機械設備的么,全部成本……大概五六輛運輸車的總造價吧?!?/br> 這年頭的一輛ca10運輸車售價大概8000多塊錢,五輛運輸車的總售價接近四萬,造價則大概在兩萬五到三萬之間。 當然了。 由于如今國內工業水平斷檔較為嚴重,這些運輸車的成本倒不能直接對標工資去比較購買力。 畢竟如今一輛永久牌自行車都得200塊錢呢,一個工人要不吃不喝攢十個月才夠數,買車的時候還得憑票購買。 如果這些造價硬要換算的話。 大概相當于后世的一百五十到兩百萬吧。 實話實說。 這種資金對于基地來而言,不能算是個小數目。 但在眼下所面臨的問題面前,卻又小到可以忽略了——光是首都送來的熱電偶濕度儀,價格就堪堪破萬了。 想到這里。 老郭的表情頓時變得無比鄭重了起來。 只見他端正身子,放下水杯,態度誠懇的對徐云說道: “韓立同志,不瞞你說,目前基地在氣象方面確實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br> “如果不解決天氣預測的問題,基地接下來的計劃將會極其被動,進度將會被大幅度拖緩?!?/br> “所以韓立同志,我以我個人的角度請求你,能否將這個方案告知予基地?” “當然了,你不是黨員,不需要像我們這種強調奉獻精神,所以有什么條件或者需求都可以提出來,我們一定會盡力滿足……” “要求就不必了?!?/br> 徐云聞言擺了擺手,打斷了老郭的后半句話: “郭工,華夏有句古話,叫做救命之恩當銜環結草,方可以報恩德?!?/br> “當初若非郭工把我從火場中救出來,我現在估摸著都已經燒成碳雞生物、和別人去湊第二碑半價了?!?/br> “況且醫院也在我身上花了這么多寶貴的藥物,又給我安排了這么好的病房,我可還沒有支付醫藥費呢?!?/br> 說到醫藥費的時候,徐云刻意朝老郭擠了擠眼睛。 老郭是個徹徹底底的厚道人,聞言臉色不由浮現出了一絲不自然的神色。 不過這縷神色只是轉瞬即逝,他很快便恢復了常色,整個人也頓時輕松了不少: “韓立同志,你能有這種覺悟我深感欣慰,至于救人的事情我認為換做任何一個有能力的人,當時都會伸出援手?!?/br> “總之你放心,如果你的方案確實有用,組織上一定不會虧待你的?!?/br> 徐云則報以一笑,沒有接話。 他知道老郭的這番話并不是在敷衍自己,兔子們對工作中有貢獻的成員歷來都會進行獎賞。 不過這年頭的獎賞基本上離不開衣或者食,對于徐云這種后世來人而言也就那樣。 當然了。 雖然徐云對于這些獎勵沒什么感覺,但這個忙是一定要幫的。 隨后他也在床上調整了一番姿勢,讓自己靠床的時候更舒服一點,方才開口道: “郭同志,在解釋我的方案之前,我有個問題還想確認一下?!?/br> 老郭做了個請的手勢: “但說無妨?!?/br> 徐云點點頭,詢問道: “郭同志,如果我真的能提供采集十萬倍數據的方法,你們要怎么才能對它們完成解析呢?” “天氣數據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這么多的數據堆人去計算恐怕也……” “哦,你說這事兒啊?!?/br> 老郭聞言笑了笑,臉上的表情很隨意,伸手朝北方指了指: “這倒不難,我們工廠的鈾礦挖掘算是國家比較重要的項目,在首都有一臺103電子管計算機進行遠程協助?!?/br> “我們之前采集到的數據只有5000多組,十萬倍的話也就是五億組,計算機計算起來用不了太多時間?!?/br> “所以比起具體的計算過程,如何采集到大量數據才是個大問題?!?/br> 說完。 老郭便下意識摸了摸鼻子。 這段話其實也是基地常委會想出的口徑之一,有部分內容并非實情。 例如現在燕京的某個特殊建筑內,確實有一臺計算機在協助221廠進行著遠程計算。 但那臺機子不是已經公開的103,而是神秘莫測的104。 截止到目前。 國內已經生產的104機只有兩臺。 一臺提供給了搞原子彈的二機部,另一臺則提供給造火箭的七機部。 這個情況要持續到好幾年后華東計算所的j501計算機面世,情況才會得到好轉。 不過有句話老郭倒是沒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