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節
一旁的葉紙吐了吐舌頭,對于她們這些搞小項模塊的科研汪來說,兩年的立項時間確實有些長了: “唐博士,我看網上說明永陵的入口不是都已經確定了嗎?”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那么久的籌備時間呢?” 唐飛朝這姑娘擺了擺手,解釋道: “陵墓挖掘可不是找到入口那么簡單,舉個例子,遙感探測永陵內部已經布滿了積水?!?/br> “那么如此一來,就有兩個問題需要考慮?!?/br> “第一,那些被水浸泡過的文物完整度如何,出土后又該怎么進行保護?” “它們是半濕,全濕,還是四分之三濕?” “不同的濕度狀態,對應的都是不同的保存技術,甚至可能會用上窮舉法,把情況精細到5%甚至3%之類的數值?!?/br> “其次,則是地宮下方是否還有其他密室?” 說著唐飛將兩只手掌擺成一上一下的姿勢,中間隔著大概四五厘米: “比如若是《永樂大典》確實存放在永陵,那么它的地底必然還有其他的空間,也就是我下面的這只手掌?!?/br> “因為按照現在探測的結果,永陵的墓室結構是個甲字型,不可能存放下《永樂大典》?!?/br> “而水平方向又沒有其他墓室,那么如果真的存在《永樂大典》,那么盛放墓室的區域必然在更下一層了?!?/br> 隨后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轉過身,笑著對徐云道: “小……徐博士,如果你能鼓搗出來重力梯度儀,說不定就能把地宮的情況給掃描出來了?!?/br>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唐飛看似說笑的一番話,落在徐云耳中,卻令他微微一愣。 用重力梯度儀去探測永陵? 這似乎…… 是個不錯的想法啊。 畢竟在整個立項過程中,耗時最多的就是地宮內情況的相關分析。 假設整個立項時長需要兩年,后者最少要占據一半以上的時間。 而如果重力梯度儀能面世…… 那么這一些都不再會是問題。 比如歐空局的那架goce衛星。 它在海平面上空的探測深度為4000米,無地表建筑干擾的情況下,則可以探測到地底300米的情況。 嘉靖皇帝又不是鼴鼠星人,永陵地宮再深,也不可能深到兩百米之多——秦始皇陵都才27米呢。 于是徐云默默將這件事記在心里,看看今后有沒有可能搭上關系。 畢竟《永樂大典》的buff效果可是相當可觀的。 能夠早一天現世,就能早一天生效。 …… 吃好午飯后。 湯足飯飽的眾人重新回到了‘世界之眸’試驗艙,繼續進行起了課題組研究。 在解決孤點粒子的基態化問題后。 整個課題組便正式進入了…… 分工階段。 這也是立項之初就決定好的事兒。 其中徐云帶領包括唐飛、張晗兩位博士在內的六名成員,進行主要研究內容只有一個: 孤點粒子在測定模塊上的運用。 這是一個難度更高的項目,屬于現實運用面的研究。 這具體是啥意思呢? 舉個例子。 徐云他們早先實驗的時候,運用到的束流管通道是一條埋在地下、周長四百多米的圓形管道。 這就是所謂的“實驗室條件”。 但如果孤點粒子被轉移到了重力梯度儀上,你總不能給重力梯度儀也配套一個幾百米的管道來搞粒子對撞吧? 要知道。 重力梯度儀可是要上天的。 配個幾百米的管道那就別叫梯度儀,直接叫空天航母得了…… 這玩意兒如果真能上天,那就不是科研領域的事了,保不齊elizabeth ii和大寶倍都得給你驚的活過來。 這就是實驗室和現實應用的差異所在。 所以想要把孤點粒子在重力梯度儀上使用,徐云他們就必須要完成另一件事: 將變成實體的孤點粒子長期儲存起來。 但早先提過。 孤點粒子擁有實體的時間只有短短十五秒,而重力梯度儀應用階段需要的穩態時常最少都是數個小時起步,這方面的難度就很高很高了。 即便你讓4685Λ超子不停的‘殉情’,也很難完成以上指標。 當然了。 難度高,對應的論文成果質量也高,二者是呈正相關的。 至于另一邊的陸朝陽嘛…… 他們團隊則要負責孤點粒子的結構定格、勢壘繪制、極化激元、高斯玻色取樣、空間相干性這五個項目。 其中結構定格和勢壘繪制徐云也會搭把手,算是個合作項。 總而言之。 無論是徐云還是陸朝陽,他們所面臨的第二輪挑戰,都要遠高于孤點粒子的基態化環節。 …… “徐博士,又失敗了?!?/br> 聽到張晗從觀測屏上傳來的結果,徐云的臉色沒什么變化: “收到,辛苦你了,張姐?!?/br> 張晗將目光從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收回,悄悄的瞥了眼站在主cao作臺上的徐云。 徐云敏銳的發現了這位女博士的小動作,遂朝她投去了個探詢的目光: “怎么了嗎?張姐?” 張晗飛快的搖了搖頭,猶豫片刻,緩緩道: “沒什么事……只是徐博士,你似乎對這個結果……唔,怎么說呢……” 徐云朝她笑了笑: “對這個結果沒那么失望,是吧?” 張晗輕輕點了點頭。 這已經是整個項目組分工后的第二天了,從昨天下午開始,徐云帶領的團隊便對孤點粒子在測定模塊上的運用發起了沖鋒。 只是兩個大半天過去…… 項目組前后嘗試了不下二十次實驗,但至多也只能讓孤點粒子實體化的時間延長到17.4秒。 因此包括張晗在內。 所有人的情緒都有些低落。 畢竟…… 能夠進這個項目組的都是年輕人,經驗和情緒控制力方面多少有點欠缺。 有些事情雖然早有預期,但當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茫然和低落的情緒。 看著面前這個比自己大四歲的學姐,徐云笑了笑,沒有過多解釋。 失敗。 在這個很容易就能影響到同齡人的詞面前,他有著遠超常人的豁達與耐心。 畢竟…… 這種事兒他上輩子接觸過太多太多了,多到了已經產生了抗體的程度。 比如他曾經參加過一個研究自由費米子能動張量的問題,相關初級場的數據平均6天才出一次。 當時他們連續嘗試了整整快兩年,才完成了其中某一項的突破。 突破當天,項目負責人還給大家放了個三天假。 徐云記得很清楚,那天他還和幾個同事破天荒的吃了一次當時成都最貴的子非餐廳,一個人就花了一千多塊錢。 當然了。 比起那頓飯,徐云印象更深的還是另一個同事跑去大保健,然后第二天被領導去領人的情景…… 所以說句實在話。 真不是徐云在裝x啥的,眼下這種情形的失敗,遠遠影響不到他的道心。 但話說回來。 徐云能夠穩坐泰山,可其他成員的士氣卻很難保持在一個樂觀的狀態。 目前整個課題組中除了唐飛之外,幾乎每個成員多多少少都帶著一些沮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