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節
夸克為亞原子結構,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顯微鏡可以對亞原子結構進行觀測。 即便是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及其衍生的掃描探針顯微鏡spm,在平行和垂直于樣品表面方向的分辨率分別可達0.1nm和0.01nm,也依舊只能分辨到單個原子。 只是由于色緊閉原理的緣故,我們可以判斷出它的很多特性罷了。 比如用如紅色的up夸克與反紅色的anti-down夸克結合可以得到介子。 三個顏色或三個反顏色結合可以得到重子等等…… 目前這些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大多數都只是大型加速器之類實驗收集散射出來的粒子信號,然后用模型去對它們做的性質解釋。 也就是那些微粒確實存在,但很難觸摸。 除了質子、電子等少數情況,其他微粒的生成都需要一定的技術力。 至于孤點粒子么…… 顯然不在容易收集的范疇——即便在微觀世界里,它都沒有“實體”呢。 因此想要對孤點粒子進行基態處理,徐云他們還有一件個環節需要先行解決: 那就是如何去‘活捉’到孤點粒子。 只有‘活捉’了孤點粒子,才能將它們聚集并且形成基態。 就像前頭舉過的高速公路的例子一樣,鏟車能把所有車子推聚到一起的前提,就是車子本身要是個實體。 這個現實世界里看似簡單到近乎弱智的概念,在孤點粒子面前卻是個難題。 而徐云‘活捉’孤點粒子的方法嘛…… 華夏有句老話。 叫做解鈴還須系鈴人。 意思就是想要解開貞cao帶,就必須要讓那個鎖貞cao帶的人來才行。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今天的這個實驗。 至于孤點粒子的系鈴人,自然就是4685Λ超子了。 也就是當初微粒愛情故事中的…… 女主人公。 正是靠著它(她)與孤點粒子的交互作用,潘院士他們當初才觀察到了孤點粒子的信息。 只是這一次。 Λ超子的任務不再是和孤點粒子一同去殉情,而是將孤點粒子吸引到一起。 這一步靠的便是…… Λ超子體內的那顆介子。 眾所周知。 在物理學界,激發介子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霓虹的t2k實驗,就是用質子流撞擊石墨產生π介子和k介子。 然后它們衰變,主要產生μ子和μ中微子。 徐云這次設計的,則是讓Λ超子去撞擊p型半導體。 這種方法可以生成10^-8秒壽命的介子,這些介子可以給孤點粒子擁有極短時間的‘實體’狀態——當初的微粒愛情故事中,正是4685Λ超子給出了一顆介子,才讓孤點粒子能夠觸摸到超子的軀體。 靠著這短暫的時間,便足夠下磁光囚禁阱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也算是美人計? 視線再回歸到實驗的通道里。 在經過各種手段的篩除后。 通道里只剩下了孤點粒子以及4685Λ超子。 二者互相摻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過很快。 隨著預設的程序……或者說代碼的激活,一套準直器開始聚焦運行。 很早以前提及過。 加速器加速粒子一般是電場加速或者微波饋入能量,需要粒子帶電。 4685Λ超子作為一種不帶電粒子,自然不能實現加速。 不過沒關系。 電中性粒子無法加速,但可以減速的嘛。 比如核反應中可以施加中子慢化劑,而4685Λ超子的減速,只需要…… 加水的硼砂。 準直器通過不參與反應的光子確定了耦合參數,一塊放有加水硼砂的陶瓷板從通道上空落下。 咻—— 一束又一束的孤點粒子與4685Λ超子混合束流穿過。 孤點粒子由于無實體的特性不受影響,照常飛過。 4685Λ超子則被減速。 兩種粒子就此分離。 接著很快。 減速后的4685Λ超子重重撞擊到了另一塊p型半導體上,4685Λ超子的重子數失去守恒。 短短的10-^15秒內。 p型半導體的周圍便出現了數以萬計的介子。 與此同時。 領先一步的孤點粒子仿佛受到了吸引,從頭前的身位瞬間閃爍到了p型半導體周圍。 在與介子結合后,他們短暫的獲得了實體。 然后…… 這些孤點粒子就像是當初前來救援艾斯奧特曼的五兄弟一般,被希波利特星人的陷阱(磁光囚禁阱)給牢牢的捕捉到了。 這一切從束流發射、碰撞、篩選到結束,現實之中只過去了…… 1.14514秒。 徐云和陸朝陽等人的心中甚至還來不及產生各種情緒,面前的顯現屏便出現了一道綠色的長方形框架: 【已捕獲】 這是預設定程序在捕捉到孤點粒子后會自動彈出的提示,確認成功與否的邏輯主要是區域能量的變動。 “小徐!” 由于精神太過集中,負責觀察耦合態數據的梁浩然也顧不得叫徐云徐博士了,下意識便喊出了平日里對徐云的稱呼: “實體孤點粒子已經已經捕捉到了,根據衰減圖表來看,如果我們不上其他手段,它們大概可以持續‘實體’狀態15秒鐘!” 見此情形。 徐云不由和陸朝陽對視一眼,連忙轉頭下令: “降溫,立刻降溫!” 啪啪啪—— 溫度示數表前的葉瑩瑩聞言飛快的輸入著指令,同時問道: “徐博士,溫度降到多少?” 徐云大手一揮: “200nk吧,反正咱們不是歐洲人,不缺電!” “明白!” nk。 這是低溫領域常用的一種單位,為10的-9次方k。 人類早在19995年完成第一次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這個精度。 如今實驗室最低溫度紀錄已經突破到pk量級,即絕對零度以上三十八萬億分之一攝氏度的數量級。(/d/10.1103/physrevc.13.1236) 只是‘世界之眸’試驗艙目前還沒那么精尖的設備,同時徐云此番的需求倒也不至于那么高,200nk就差不多了。 溫度很快開始下降。 零下26度…… 零下38度…… 零下73度…… 零下206度…… 直到…… 199.996nk。 短短3秒鐘內,捕捉地帶的溫度便無限接近了200nk。 隨著溫度的降低。 大量暫時擁有實體化狀態的孤點粒子,就這樣徹底被凍結在了p型半導體周圍。 隨后一個磁剛度為9.4t·m的雙消色差結構頂點探測器緩緩從通道上方落下,開始以云室手段對孤點粒子進行研究。 早先梁浩然曾經說過,孤點粒子持續實體的時間大概有十五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