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節
沒錯。 聰明的同學想必已經看出來了。 上頭的那個公式,正是1維空間中單個原子束縛態的波函數。 根據這個波函數,可以很清晰的判斷出一個情況: 當兩個原子的距離小于兩倍原子半徑的時候,反對稱態的能量e>0,對稱態能量=0。 而自由電子的能量,同樣也是0。 這就意味著在這個情況下,對稱態已經不穩定了,電子可以飛到無窮遠。 因此當兩個鉛離子靠近的時候,它們自然就會分解,而非發生碰撞。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它們不能被看成是玻色子。 分解的能量和碰撞的能量,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量級。 不過話說回來。 陸朝陽會出現這種誤判和他的能力沒多少關系,而是與實驗涉及的方向有關。 粒子物理實驗中其實是不包括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相關的,二者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如果不是孤點粒子的特殊性,陸朝陽平時壓根不會接觸這方面的內容。 所以他會出現一些思路上的錯誤倒也正常。 理越辨越明嘛。 隨后徐云又和陸朝陽探討了一些流程上的問題,無誤后便開始了實驗的布置。 冷原子的制取需要高量級的真空,一般都在1x10^-10mbar左右。 好在如今不是1850年,想要構筑出這樣的一個真空環境還是不難的。 “唐飛博士?!?/br> 徐云看了眼手中的花名冊,念出了一個人名: “反亥姆霍茲線圈就麻煩你去布置了?!?/br> 徐云口中的唐飛是個三十歲出頭的男子,帶著一副金絲眼鏡,留著一頭短發,看上去很精干。 唐飛是整個項目組中年齡僅次于陸朝陽的成員,也是科大培養出來的博士生,現在是科大某研究所的新銳骨干。 其實以徐云現有的地位,他是請不到唐飛這樣已經畢業工作并且能力不低的學長的。 只是恰好唐飛目前正處于提副研究員的關鍵期,需要一些曝光和成果來豐滿履歷。 于是便通過潘院士的介紹順利入了徐云小組,讓徐云撿了個漏。 并且今后即便分組,他也會跟著徐云來搞項目。 眼下得到徐云的指示,唐飛連忙表情一正: “沒問題,交給我吧?!保ㄕf件很好玩的事情,如果不是我校驗的時候改了錯別字,你們會看到‘嫁給我吧’……) 待唐飛離去后。 徐云繼續下達了指示: “李若安,你去負責射頻場的調試?!?/br> “收到!” “楊堃博士,你去負責倏逝波?!?/br> “明白!” “張晗學姐,你負責觀測波包——記得把參數設定到13.2的奇數倍?!?/br> “好嘞!” “葉紙學妹,你去點外賣,口味你定,不要芹菜和香菜?!?/br> “ok!” 將任務分配完畢后。 徐云便和陸朝陽一起,在cao作臺等待了起來。 這年頭為了保證項目組細化分工后能獲得高效率的正反饋,很多項目組都逐漸開始配備了點差器: 這玩意兒大概有兩個一塊錢硬幣那么大,上頭有一個按鈕和一個防誤觸開關。 完成任務后把防誤觸的開關解除,再按一下按鈕,主顯示臺就會在對應的項目下方出現一個綠點,提示負責人xx塊任務完成了。 據說……據說啊,燕京某大學的項目組還用上了穿山甲的語音包,魔性的不行。 徐云這次的課題組便配備了一套點差系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 徐云面前的七個光點逐漸由紅開始變綠。 過了大概二十分鐘左右。 所有光點盡數變成了綠色,一旁的陸朝陽打了個響指: “ok,小徐,可以召喚七龍珠了?!?/br> 徐云:“……” 沒去管身邊這個逗比,徐云深吸一口氣,通過主麥克風說道: “各成員注意,現在即將開始孤點粒子的基態實驗,倒計時三……二……一……” “開始!” 在說完開始的瞬間。 徐云便按下了主控臺上的開關。 嗡嗡嗡—— 一個量級密度比第一次還要小點的束流從束流管沖出。 并且與第一次不同的是。 在10^-12秒內,便有一道預置的倏逝波場籠罩住了它們。 咻~ 一股rou眼不可見的輻射壓力出現。 與此同時。 第一波鉛離子開始發生碰撞。 嘭—— 兩顆鉛離子如同肯尼迪的腦袋一樣瞬間炸裂,各種東西從中飛出。 接著又過了10^-12秒。 反亥姆霍茲線圈通電,一道強度和倏逝波相同的磁場降臨。 大量微粒開始失諧,一顆又一顆的飛出軌道。 飛出的粒子被引導著打到了靶材上,最終以電子或者光子的姿態落幕。 唯獨只有幾種電中性的基礎粒子除外: 中微子、膠子、光子、希格斯粒子、z玻色子。 這五種粒子要么是無法捕捉,要么捕捉難度很大,自己就會主動離開通道。 而除了基礎粒子之外。 就剩下了其他一些電中性的復合粒子,種類極少。 比如由一個+2/3的上夸克,和兩個-1/3電荷的下夸克組成的中子。 又比如x射線粒子。 其中x射線粒子的本質其實就是光子,可以不用管它。 中子則可以通過含硼聚乙烯吸收——這屬于低量級的輻射俘獲,不會發生核裂變…… 當一系列cao作完成后。 通道之內還剩下了另一個不帶電的復合粒子。 它叫做…… Λ超子。 代號…… 4685。 …… 第360章 這章其實揭示了一個真相(下) 觀察力強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 在徐云此前設計的實驗方案中。 他先是排除了相同方向鉛離子的激發可能,接著規劃出了如何篩除多余的帶電粒子。 但還有一個步驟并沒有說明,那就是…… 怎么才能收集到孤點粒子呢? 要知道。 目前很多所謂的微粒,實際上很難——或者說沒多少可能能被rou眼看到。 比如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