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有些人,越是退讓,他越會蹬鼻子上臉。 他們是國公不錯,但自家也不差,一個實權吏部天官,還能怕了一個沒什么實權的國公不成? 聽見師兄弟二人的交流,方孝孺不由得啞然失笑。 他這兩個兒子就是太老實,做什么事情都瞻前顧后的,今日倒是有了幾分骨氣。 只是一想到這幾分骨氣是用亡妻死了都不得安寧換來的,他又有些憤慨。 方中愈和陳堪交談了幾句,也沒有多問。 他相信陳堪,他了解的陳堪從來都不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 見天色黑了下來,也沒什么賓客上門,方孝孺有些疲憊的開口道:“你們守著吧,老夫去歇會?!?/br> 陳堪點點頭,方中憲和兩個jiejie急忙起身攙扶著方孝孺,準備送他回房間休息。 只是還沒來得及踏出房門,門外便傳來一聲尖銳的聲音。 “圣旨到~” 方孝孺腳步一頓,陳堪和方氏兄弟神色愕然。 陳堪起身快步走到方孝孺身后,皺眉道:“圣旨,都這個時間點了,什么圣旨?” 方孝孺深吸一口氣,淡淡的開口道:“既然是圣旨,接就是了?!?/br> 聞言,方氏兄弟急忙起身去準備香案。 不論如何,圣旨肯定都是要接的。 天黑了又怎么樣,圣旨就是圣旨。 方氏兄弟備好香案,坐在院子里守靈的方氏和鄭氏宗老們便在方孝孺的帶領下跪了下來。 “臣,方孝孺接旨?!?/br> 傳旨的小太監帶著一群錦衣衛匆匆進門,看見方孝孺已經跪在地上,急忙開口道:“萬歲爺有口諭,吏部尚書方大人免跪?!?/br> 此言一出,院內眾人都是一愣,方孝孺嘆了口氣,慢慢的站起身來,朝那小太監拱手道:“謝陛下垂憐?!?/br> 方孝孺免跪,可以站著接旨,但其他人還是要跪下的。 見院子里烏泱泱的跪了一地的人,傳旨的小太監也不再耽擱,當即取出圣旨,緩緩展開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吏部尚書方孝孺亡妻鄭氏,生前勤勉恪己,性婉淑成......特進一品寧國府人,賜金冊,著令禮部備葬,于八月十六陪送寧國夫人棺槨返鄉下葬,以策哀榮,欽哉!” 圣旨的內容念完,滿院之人頓時為之一滯。 陳堪和方氏兄弟面面相覷,一群賓客也是瞬間竊竊私語起來。 昨天來一封圣旨,只是下令以二品誥命的規格替鄭氏下葬。 今日又來一封圣旨,卻是冊封的圣旨。 一品寧國夫人,這倒是配得上鄭氏的身份了。 就是這前后的改變,總是讓人覺得有點兒戲的感覺。 方孝孺倒是很從容,伸手從那小太監手中接過圣旨,彎腰行禮道:“臣方孝孺,接旨?!?/br> 小太監浮塵一甩,開口道:“方大人,明日便會有禮部的大人過來準備葬禮事宜,還請貴府早做準備?!?/br> 方孝孺微微頷首,再度施禮道:“有勞內侍提醒?!?/br> 小太監避開方孝孺的禮儀,弓著腰道:“咱家這便回宮復旨了?!?/br> 方孝孺會意,合上圣旨,淡淡的開口道:“元生,替老夫送送這位小公公?!?/br> 陳堪起身,走到那小太監身旁,面無表情的說道:“公公,請?!?/br> 小太監點點頭,對著身后的錦衣衛罷罷手,率先退出院子。 陳堪將他送出院子之后,小太監的臉色頓時變得諂媚起來。 “侯爺,道衍大師吩咐奴婢一定要將此物帶到您的面前,至于接不接,道衍大師說讓您自己做主?!?/br> 小太監說著,便伸手從懷中掏出一個木盒。 第五百二十一章 方府之喪 小太監打開了木盒,盒子里,兩塊兵符靜靜的躺著,正是他白天交還給朱棣的北京守備兵符和三衛水師兵符。 陳堪抿了抿嘴唇,淡淡的開口問道:“道衍大師還有其他話傳達嗎?” “沒有,道衍大師只讓奴婢將這盒子呈到侯爺面前?!?/br> 小太監搖搖頭,將木盒朝陳堪手中遞了過來。 陳堪沒有第一時間伸手去接,沉吟片刻之后,陳堪淡淡的開口道:“還請小公公回去轉告道衍大師,這東西,本侯就不要了,大師若是要拿去融了鑄錢,盡管拿去?!?/br> 聽見陳堪的回答,小太監臉上并無意外之色。 仿佛早就知道陳堪的選擇似的,也不多說,只是將木盒合上裝入懷中,朝著陳堪施施然一禮,便帶著隨從遠去。 目送小太監走遠,陳堪收回視線,搖搖頭,也回了小院子里。 今日道衍撿起兵符說要拿去鑄錢的時候,陳堪便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幕。 朱棣不會允許他撂挑子不干,道衍也不可能讓他閑著。 所以,這兩塊兵符會再次出現在他面前,他也不意外。 但是,陳堪不是那種又當又立的人。 兵符既然已經交了,他就不會再拿回來。 也沒有必要再拿回來。 兵權這種東西,對于現在的陳堪來說已經不再是榮耀的象征,而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禁錮。 兵權在手,盯著他的人實在太多了。 大明朝是這樣的,但凡誰手上有點兵,文官們就總是會擔心這人會不會以武亂國啊,必須要時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著他,但凡稍有異動,彈劾的奏疏就會像雪花一樣飛到帝王面前。 而帝王,同樣不會允許某一個人執掌同一支軍隊太久。 不然時間久了,就算那人沒有異心,其他人也不會相信。 陳堪也不例外。 他從永樂三年執掌北京三千人的五千軍卒到現在已經整整五年時間。 同時他征戰南洋得勝而歸,距離現在也快過去了一年。 戰爭都結束了這么久,陳堪還把著兵權不放,朝野內外早就有人說他是戀權不放心懷異志。 而今日陳堪之所以這么強硬的和朱棣硬懟,一方面是藉此向朱棣表示他心里的不滿,另一方面也是要趁此機會抽身而退。 不將身上那些太顯眼的東西卸下來,陳堪接下來還怎么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呢? 院子里,方氏宗老和鄭氏族老的議論聲依舊未曾停止。 陳堪也懶得再次理會他們,徑直走進靈堂。 靈堂里,已經沒了方孝孺的身影。 陳堪在方中愈身旁跪下,見孝子們面前都擺放著食物,這才想起來他今天已經滴水未進。 端起一碗米飯,陳堪一言不發的開始往嘴里扒飯。 ......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時,方孝孺來到靈堂,默默的坐在一邊開始等候。 陳堪敏銳的發現,方孝孺的眼睛有些紅腫。 暗嘆口氣,陳堪也沒去多問什么。 鄭氏逝世給方孝孺的打擊很大,這點陳堪是知道的,但他也確實找不到什么安慰的話說。 天亮了,方氏兄弟往棺槨下方的長信燈里添加了一點燈油,一群人便默默的開始等候。 昨夜的圣旨上交代得很清楚,鄭氏的葬禮將由禮部來接受。 并在八月十六那一日啟程返鄉安葬。 今天八月十四,距離返鄉的日子還有兩天時間,但禮部的人今日便會來。 一群人沒有等候多長時間,天色微亮的時候,方府外面的街道上便響起了婉轉哀怨的喪樂。 那是雅樂,唯有身份地位足夠的人去世,才會有雅樂相伴。 聽見哀樂的聲音,靈堂之中的眾人同時起身,在方孝孺的帶領下來到府門之外開始等候。 雅樂聲越來越近,鐘聲,鼓聲,磬聲相和,不多時,街道盡頭出現了一桿巨大的招魂幡。 一群人手上綁著白色布條的樂師緊隨其后。 再之后,是一架巨大的白色靈車,靈車以四匹白馬拖動,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 馬車后面,跟著的是禮部早已備好的陪葬品,石馬一對,鎮墓獸一對,文臣武將石像生各一對,還有各類紙扎,隨葬器皿數之不清。 其規模之宏大,足足占據了一整條街道。 隊伍及至方府門前停下,隊伍之中快步走出一位緋袍官員,朝迎出來的方孝孺拱手道:“下官見過方大人?!?/br> 方孝孺拱手回了一禮,開口道:“原祥不必多禮,接下來的事情,有勞原祥替老夫cao勞一番?!?/br> 原祥,乃是那緋袍官員的字,來人正是禮部侍郎鄭聲鄭原祥。 聽見方孝孺的客套話,鄭聲急忙搖頭道:“此乃下官分內之事,方大人不必客氣?!?/br> 方孝孺回過頭對著府內的方氏宗族遣出的知客吩咐道:“替諸位大人奉茶?!?/br> 方孝孺一聲令下,方府院內,瞬間忙碌起來。 鄭聲見狀,再度朝方孝孺拱手一禮,開口道:“方大人,工部已經連夜遣出工匠二百,以快馬趕往寧??h為寧國夫人整備墓葬,下官奉命前來相送禮備金冊,隨葬用品,,還請方大人查驗一番,若無缺漏,下官這便遣人先行送往寧??h?!?/br> “有勞了?!?/br> 方孝孺微微頷首,對著陳堪和方氏兄弟吩咐道:“老夫腿腳不利于行,你們去看看吧?!?/br> 三人應聲而出,朝著靈車之后的隨葬用品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