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只是陳堪每一次都沒有直接應下,只是推脫時機未到。 時機當然沒到,陳堪已經將程風和方胥安排進了軍中,他們倆不露頭,陳堪就算去接手兵權,也沒辦法將這五千人做到如臂指揮。 軍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刺頭,周石被他一頓恐嚇加威懾服軟了,其他人可未必。 陳堪要的,是一支能夠帶上戰場的精銳部隊。 而不是一群陽奉陰違的兵油子。 今日,周石又來了,拜訪的理由還是和前幾次一樣。 云程報上這個消息時,陳堪正在教朱瞻壑解二元一次方程。 “讓他先等等吧!” 陳堪伸手打斷了云程的匯報,云程會意,瞥了一眼眉頭緊鎖的朱瞻壑便退了下去。 片刻之后,朱瞻壑緊縮的眉頭展開:“老師,我解出來了?!?/br> 說完,將手中的鵝毛筆放下,將練習本捧起,像是獻寶一樣遞給陳堪。 陳堪只是隨意瞥了一眼,便知道他的答案是正確的。 他接過練習本再檢查了一遍,伸手取下一只朱筆,在課業上打了一個大大的鉤,又在角落里寫上一個大大的優。 將練習本還給他,夸贊道:“不錯,這些日子進步了很多,用不了多久就能跟上你兩個師兄的進度了,今天的課業到此為止,去玩吧?!?/br> 揉了揉朱瞻壑的小腦袋,陳堪便轉身離開了書房。 而朱瞻壑得到了陳堪的夸獎,小臉上頓時露出激動之色,片刻后又收斂下去。 陳堪一路來到禮堂,就看見周石一副坐立難安的樣子。 看見陳堪出現,周石趕緊起身行禮:“侯爺?!?/br> “坐!” 陳堪來到主位上坐下,示意周石坐下。 但今日的周石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坐下,而是很不禮貌的盯著陳堪的臉看。 陳堪摸了摸自己的臉,問道:“怎么了,有哪里不妥嗎?” 周石搖搖頭,隨后用求證的語氣問道:“侯爺,現在整個京師都在傳,咱們大明這一次大破安南,是因為您在千里之外運籌帷幄,真的嗎?” 陳堪一愣,反問道:“安南之戰出結果了?” 這些日子,陳堪一心撲在給朱瞻壑補習一事上面,安南的戰事他還真沒有關注。 不等周石說話,云程適時的站出來,躬身道:“侯爺,京師來的信件里便有安南戰事的詳細過程,只是您沒看?!?/br> 陳堪恍然,忽然想起來是有這回事兒。 只不過這些日子京師來的信件全都積壓起來,陳堪根本就沒看。 “去把京師來的信件都取來?!?/br> 陳堪吩咐了一聲,云程便轉身去取。 陳堪又將目光看向周石,再次出言道:“坐吧,站著干嘛?!?/br> 周石小心翼翼的拉出凳子坐下,只是臉上的拘謹之色怎么都掩蓋不了。 不多時,云程去而復返,手中拿著厚厚的一疊信件。 將手中的信封擺在陳堪面前,云程道:“侯爺,這些日子擠壓的信件都在這里了?!?/br> 陳堪點點頭,隨手撕開一封信件。 是方孝孺寄來的,信中大致講了一遍自陳堪離開京師之后,朝堂發生的事情。 首先就是入獄許久的王鈍和張紞死了。 死于錦衣衛的迫害。 這一次五城兵馬司沒有出手,而是選擇了冷眼旁觀。 除此之外,便是謀反未遂的晉王朱濟潢受到了朱棣前所未有的處罰,被朱棣下令于洪武門前凌遲處死。 還有一個不起眼的消息,寧王的封地在扯皮兩年之后最終還是定下來了,朱棣將南昌城封給了朱權,但收走了寧王三衛。 至此,所有的藩王手中兵權被盡數收繳,朱棣僅僅留下一座城池給他們棲身。 最后說的便是一些生活上的瑣事,大抵都是在問陳堪來到北京之后過得可還習慣,有沒有遇到什么難事之類的。 看完了方孝孺的信件,陳堪沉默了良久良久。 他沒想到,五城兵馬司創立僅僅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就已經變質了。 雖然這是朱棣的選擇,陳堪也早有心理準備,但看到王鈍和張紞死于錦衣衛詔獄,而五城兵馬司在朱高燧的壓制下沒有任何動作時,他還是忍不住有些氣悶。 他創立五城兵馬司的初衷,便是為了讓朝堂上少流一些忠臣的血,現在看來,一切都白費了。 放下方孝孺寫的信,陳堪拆開了第二個信封。 只是這第二封信上的署名有些出乎他的預料,竟是他在國子監中結識的李彤。 李彤的信上就沒有什么大事情了,只是簡單的敘述了一些他在國子監遇到的趣事,生活上的瑣碎。 信的結尾,李彤信誓旦旦的說,用不了多久他就會來北京做官,幫助陳堪掃平北京官場,讓他提前做好迎接的準備。 陳堪笑著搖搖頭,將李彤的信件放在一邊,拿著下一封信看了起來。 運氣不錯,第三封信里,陳堪終于看到了安南之戰的詳細經過。 這封信是來自漢王府朱高煦的親筆信,信中不僅詳細記載了朱能帶著五萬大軍在南洋登陸安南本土之后的全盤cao作,字里行間更是對陳堪提出來的閃電戰和輿論戰極盡推崇。 并毫不掩飾的直言,這一次大明能夠迅速攻破安南首都升龍城,陳堪應該占據首功。 還在信中承諾,待朱能班師回朝以后,他將會親自上書為自己請功。 陳堪咂摸了一下嘴巴,終于明白周石剛才為何會用那種眼神看自己。 因為這一場永樂朝的初戰,勝得實在太漂亮了。 要知道這可是滅國之戰。 誰能想到朱能竟然能在兩天之內便攻破安南首都? 歷史上,還從未有過這么快的時間便攻入敵國首都的記錄。 不得不提的是,在這一場大戰中,洪武年間制作出來的大炮大放異彩。 據朱高煦信中說的,升龍城整座城池,連帶著安南王宮,都在炮彈的覆蓋之下變成了廢墟。 而攻破升龍城之后,朱能便照著自己定下的方案,先是派人收降安南南方的官僚地主,又派人傳出安南全境已經陷落的謠言。 最終趁著黎季犛心神大亂之際,聯合沐晟一舉全殲了黎季犛手下的二十萬大軍! 「感謝我知寒大佬打賞的一個舵主,順便求一下票票,月票推薦票必讀票什么票都行,拜托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虛榮心和權力 當然,整個過程也不是沒有半點波瀾都沒有。 據說安南王氏的獨苗苗的陳天平死在了和黎季犛交戰時的亂軍之中。 本來平定黎季犛叛亂之后,安南就該交還給陳天平的。 但現在陳天平死了,朱能也不知道怎么辦了,所以只好繼續駐兵安南,并上書朱棣詢問對策。 看到這里,陳堪臉上似有若無的露出一抹微笑。 陳天平之死可不是他安排的。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朱能和沐晟聯手導演出來的一場大戲。 還假惺惺的上書朱棣詢問對策,人家王室都死絕了,朱棣能有什么對策,只能是大明幫著托管咯。 就連陳堪都不得不承認,這場大戰勝得確實漂亮,從出兵到平定黎季犛之亂,整個過程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其中一個月還是花費在趕路上。 有了這場大勝,想來民間那些議論朱棣得位不正的聲音應該能被壓下去一些了吧? 放下手中的信件,陳堪又將接下來的信一封一封撕開看了起來。 剩下的信中,有許遠的,石穩的,還有張信的,沐晟的,總歸都和朝堂還有安南之事脫不了關系。 看完所有信件之后,陳堪讓云程將信件整理一下,等他抽出時間來再一封一封慢慢回復。 隨后看向周石問道:“你說外面有本侯的傳言,傳言是怎么說的?” 周石正襟危坐,看著陳堪正色道:“回侯爺的話,現在整個大明都在傳您是在世諸葛,僅用兩個法子便平定了安南,其速度之快堪稱有史以來滅國之戰中的翹楚?!?/br> 聞言,陳堪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開玩笑,名字就叫閃電戰,不快就怪了,畢竟現在也沒人能想到在敵國主力還在的情況下就閃擊敵國首都的法子。 等以后大明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還能更快。 但現在嘛,安南的戰事暫時還沒辦法進行復制。 主要是有了這次的教訓,想必大明周邊的國度應該不會再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將舉國之兵帶離首都。 虛榮心被滿足,陳堪臉上帶著矜持的笑容:“不知周將軍今日所來,是謂何事?” 周石起身,單膝跪地,沉聲道:“侯爺,如今您名聲在外,但三千營的弟兄們卻連您的面都還未曾見過,末將今日此來,便是想斗膽請侯爺找個時間檢閱三軍,也好安定一下軍心?!?/br> 這次陳堪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而是問道:“程風和方胥在軍中的表現如何?” 陳堪將程風和方胥安排進軍中的事情周石自然是知情的,陳堪也沒有瞞著他的必要,畢竟哪一任主將不在軍中安插自己的心腹呢? 所以周石不僅知情,并且程風和方胥進軍中的事情還是他一手cao辦的。 周石回憶了一下,隨后沉聲道:“侯爺,您的親衛方胥,在軍中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倒是那程風,端的是一條好漢,進軍營不過兩個月時間,便奪了三大營中馬戰頭籌的名頭?!?/br> 陳堪斜靠在椅子上,聽見周石說方胥的表現中規中矩面上還沒什么表情。 但聽見程風竟然在兩個月內便在軍中嶄露頭角時,還是忍不住稍稍驚訝了一下。 程風勇猛陳堪自然是知道的,尋常人也使不了馬槊這種兵器。 但堂堂三千營,整個大明最精銳的部隊里,竟然找不出一個能夠與程風匹敵的馬戰高手,這就有點夸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