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只有商人,來往奔波于各地,通過不同地區之間商品價值的差異以謀取利益的商人,才會對平坦的道路存在足夠大的需求。 “道路的平坦也有利于那什么,政府的行政力吧?!?/br> 劉邦也自然地加入了對話,對先前后世政府深入基層的能力記憶猶新的皇帝,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這點。 “道路好走了,那么官吏傳遞消息的效率也就快了?!?/br> 幾人忍不住暢想了一番那個場景,可最后還是要落到一個問題上去。 “后世的路是怎么修的?” 誰也不知道。 【張耳其人,我們在這里也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他早年是魏無忌的門客,信陵君死后流落到外黃縣,可以說沒錢沒人沒聲望。發家的過程竟然和劉邦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外黃本地有一位奇女子,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豪,而自己更是容貌出眾。結果結婚之后發現丈夫太沒用了,于是就躲到父親曾經的賓客處尋求幫助。 這位賓客就給她介紹了當時孤身窮困,甚至稱得上亡命客居的張耳。于是他便喜提美女財富,由于老婆的督促與輔佐,開始了自己仗義疏財網羅游士,進而借此進入政界,成為外黃縣令,貫通官府民間,橫跨黑白二道的職業生涯。 嗯,某種意義上,真難怪劉邦和他意氣相投,后來愿意數次投奔他的門下,和他活躍于江湖之上,甚至將這份情誼延續悠長,最后乃至于約為兒女親家??!】 劉邦:瞎說什么大實話呢,這叫我岳父和我嫂子兩個人都慧眼識英雄! — 劉季就沒未來的自己這份坦(厚)然(顏),在蕭何打趣的目光中將眼神游移向一旁。 劉季:那什么,投資的事情,怎么在你們后世人口中這么怪??! “看來你那位叫呂雉的夫人,說不定也是位奇女子?!?/br> 就是沛縣眼下也沒什么姓呂的富豪地主。蕭何估摸著,覺得也許是不久之后才會搬遷過來。到時候挑中劉季這樣一個在當地黑白兩道、啊不,官府江湖都有門路的女婿,應該也不足為奇。 而劉季也不在這件事上謙虛:“我也覺得是這樣?!?/br> 先不說挑中他是不是呂雉本人的意思,“光是我臨死之前,竟然在和她商議朝政。我就瞧出來我將來有得指望她了?!?/br> 那要不,劉季摸了摸下巴,他對于自己好酒好色的本性很有點數:等媳婦嫁過來之后,他為了提前感謝未來可能是她幫忙穩定朝堂,收斂一點? 拉攏人心而已,這事他熟?。?! 第49章 【可是跟著張耳混,在當時始皇帝銳意兼并天下的背景之下,算不上什么特別好的差事。 由于史書對于劉邦早年記錄的美化和神圣性宣傳,我們也很難知道面對侍魏就必須御秦,這一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前途無亮的局面,劉邦作為一個后來仕秦都顯得無比從容的楚國人,在當時到底懷揣著什么樣的心思。 他到底有沒有為了抗秦,明知事不可為卻完全貢獻出了自己的能力?這驅動著他的內源動力,到底是單純的對魏公子的情結,還是作為任俠門客食君之祿的責任? 我們都無從得知,唯一知曉的結果是秦軍在公元前225年攻滅了魏國,從此整頓秩序,打擊民間不法勢力。張耳逃離魏國地區,隱姓埋名到原本屬于楚國的陳郡陳縣潛伏下去。 劉邦和張耳的主從游俠關系就此中斷,而劉邦的游俠生涯也隨著一年后沛縣歸秦宣布終結。 在秦的統治之下,舊有的楚國地方政府被徹底摧毀。新的郡縣政府開始按照秦朝的什伍制度重新編制鄉里社會,將集權政府的行政控制徹底落實在人頭管理之上,使得百姓不得隨意脫籍流動。 這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自然毫無疑問是無業游民們,或者我們這里直白一點,劉邦?!?/br> 對于自己的出身從來大大方方不加遮掩,更對自己當年游俠生涯沒有羞恥感的劉邦,此刻對于后世人犀利的評價,頂著四人順勢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卻罕見地感覺到了一種微妙。 劉邦:你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指名道姓的,謝謝。 — 劉季的反應卻截然不同。他到底還不像未來發達了的自己,因為在信重的臣子們面前丟臉而不自覺地尷尬,此刻對于這樣的評價都稱得上一句全盤照收。 “原來張耳大哥躲到陳郡陳縣去了?!?/br> 記錄下自己的好兄弟眼下的去向,劉季的目光繼續回到天幕之上,眼神中都帶著點興奮難耐的激動。 既然張耳的下落都可以告訴他,那么別人呢?就在沛縣的蕭何曹參就算了,那他現在不認識,可是聽起來是他的得力助手的陳平和韓信呢?他們在哪里? 一個此刻顯得格外大膽,讓回過神來的劉季都覺得有點異想天開的想法悄無聲息地在腦海中萌芽: 如果他可以比原本的自己更早一步將這些人聚集起來,那未來和原本的走向相比,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秦王、不,始皇帝如果活著,那么劉季肯定不會起任何的心思。秦朝是他最如臂使指,近乎一體的機器,沒有人有本事能夠對抗他。 但是十年,十年后的始皇帝就將崩逝,繼位的人選雖不明晰,但竟然無力控制局勢。 劉季的眼瞳倒映著天幕的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