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在線閱讀 - 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 第453節

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 第453節

    宮以麟先生望著蒼野感嘆:“有用有用,總不見得永遠打仗,學校要辦起來,工廠要辦起來,鄉下的田地也得有人種,這個國家幾千年了還沒亡,現在也不見得會一直壞下去,知識技能,有朝一日總歸有用武之地的吧?!?/br>
    正是因為珍卿夫婦還想有所作為,雖然不愛應酬還是見了不少本地名流。譬如請宮先生來辦學的本土大教育家戴仁齊老先生。無論本地大小軍閥如何內斗,戴先生在蜀州穩做教育廳長二十年,雖然現在致仕還鄉,人家還跟不少本地軍閥派系都保持聯系,還是那個能幫珍卿夫婦引薦名流的大佬。宮以麟先生說戴先生是他的保護神,以后珍卿夫婦若在蜀州行走,戴仁齊先生也會是他們的保護神。

    期間,珍卿接到藝專南遷隊伍的求助,藝專南遷隊伍由吳質存、葉知秋、秦間間等率領,雖然珍卿給他們資助數目不小的經費,但路上所遇的艱險困頓比想象得還多。藝專南遷的隊伍現在停于象州境內。

    慕先生之前參考多數人對時局的估計,開始也覺得把藝專遷到楚州星漢市就差不多。但珍卿后來借機說梁州山重水復不易侵入,且那里的自然山水亦絕麗可觀,正適合藝術生在那里安心深造。慕先生最后做了改變目的地的決定??伤噷4蟛筷犠叩较笾萦龅诫y解決的麻煩了。

    吳質存先生說他們到象州就遇到秋汛,不但原本能走的道路受阻不通了,教具書籍也淋濕泡壞不少,只好把他們的大隊伍停下來等汛期退去。而且他們停留的縣城實在不宜居住,教職員和學生長瘡害病的實屬不少,現在秋汛好不容易秋過去,托著這么多病怏怏的教職員和學生,根本走不動。從象州到梁州非得跨國境迂回才能到,他們既沒有通行證也沒有車子能坐啊。

    珍卿、三哥立馬給他們想辦法,三哥說她認識象州的一個交通局長,珍卿想起在巴黎認識的宋庭哉——他們曾一起搜集流落海外的文物資料,宋庭哉太太據聞是象州三把手的親侄女。珍卿聯系已回國在梁州文理大學任教的宋庭哉,說明想請他弄通行證和能裝重物的汽車,幫助海寧南遷的藝專運人運物。

    珍卿夫婦在象州打通了幾下的關系,藝專的南遷隊伍立刻獲得了裝教具和人員的汽車,還批準了車隊的特別通行證,若無此證車子可不能隨意出入國境的。

    后來珍卿跟大家在梁州的省會望城會師,藝專南遷大部隊的人說起路上的際遇,說象州的自然風物真是絕麗醉人,坐在車上看風景就無處不驚喜,一路上又唱又說興致好得很,還不時有新鮮可口的吃食,到安南首府轉坐木板隔開的簡陋貨車廂,重回國境到梁州的望城時,就覺得人物氣候樣樣都好得很,終于算是熬到苦盡甘來了。

    珍卿不知道的是,藝專的人一路南遷仿佛西天取經,最能吃苦的人都受了無窮的罪,隊伍中其實不少人暗地怨珍卿多事,說多數學校只遷到星漢市就完事,偏偏珍卿一再攛掇慕先生遷這么遠,白白叫人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還淪落到跟車夫腳夫住在一個旅館,飲食樣樣都差不說,床鋪上跳蚤虱子多得不得了。不過這些話也無人轉述給珍卿聽就是。

    待這些抱怨連天的藝專人士,平安到達梁州見梁州不似想象的荒蠻落后,還有各種絕妙的自然山水引人流連,之前抱怨連天者怨氣已消去不少,及至翌年星漢團結大學更大的部隊倉皇南下,他們安居望城主人翁似的歡迎大學旅行隊,看見那些叫花子似的隊伍又慶幸易先生有先見之明了。

    珍卿夫婦走到一個叫歸云縣的地方,遇到在鄉中開礦和教書的范宣明與卓蕊馨,這里正是美國老友范宣明的本鄉所在。

    三哥和岳先生在蜀梁兩省交界辦企業,其實得了范宣明祖孫三代人不少關照。

    珍卿夫婦受了范宣明夫婦邀請,不但見到了范宣明父輩的工商業大佬,還去歸云縣鄉中拜訪了范宣明的祖父輩。范家是歸云縣土生的大戶人家,比杜家在睢縣的規模和能量還強大得多。范宣明父輩是最早的留洋實業家,回國后依靠本地優勢辦起絲廠和染廠。范家祖父一輩還是固守傳統和鄉土,飽經憂患、博學多知的范老先生,把珍卿在國外寫的《老莊新釋》拿出來,夸獎她的見地新穎難得沒有污蔑先人。

    節儉的范老先生設殺豬宴待客,珍卿和三哥怕太麻煩人家沒敢多待。臨行之前,范老先生叫兒孫給珍卿夫婦一筆錢,托他們捐給謝董事長的慈善組織,好為他們范家的兒孫積陰鷙修福德。老先生認為珍卿夫婦包括謝公館其他人,都是廣積陰鷙有大德在身的人物,叫他范家子弟多幫幫他們也多靠靠他們,將來一定會見到好處的。

    所以謝公館諸人在此辦民生企生,還有謝董事長他們辦慈善事業,都有本土資本家范氏的支持和響應,新政權建立果然得了珍卿家不少關照,世間因果需要時間才看見出。

    三哥和岳子璋先生通力合作,在蜀州、梁州交界的青牛、龍堂二縣,開辦了不少所謂的重工或民生企業,除了靠范家這根深樹大的同行保護,更少不了官家地頭蛇的保駕護航。

    龍堂縣在軍閥頭子劉壽堂轄下,劉壽堂是三哥早亡同學袁振東的長兄。袁振東就是跟三哥、范靜庵同去東洋辦機器,恰遇東洋地震又被范靜庵暗害的那個。英年早逝的袁振東先生,還有一位親弟弟袁壽曾,學成歸國后回蜀州辦造紙廠,被當時和土軍閥羅疤癩給殺了,說他是從事破壞活動的社會黨。

    劉壽堂自幼被過繼給姨父為嗣,親弟袁振東、袁壽曾慘死后他發誓要報仇的。范靜庵害死他大弟袁振東,是海寧的陸浩云先生幫他報仇,而羅疤癩害死他二弟袁壽曾是他親手報的仇。

    蜀州各自為政的軍閥派系中,有武統派、留洋派、實業派、軍官派等,劉壽堂原本就只是軍官派,因兩位弟弟的關系跟實業派走得也近,他cao行尚好也不是反復無常之輩,三哥早些來往梁州之間,就跟這位劉壽堂大軍長聯系上了。而青??h那邊自然也有親戚,謝董事長的一位娘家侄女,是青??h副縣長家的兒媳,三哥跟這位舅家表姐的關系很不錯。如此種種,三哥跟岳先生才敢選在這兩縣經辦實業。

    珍卿夫婦一行人離開歸云縣后,先到達了位于蜀州境內的青??h,三哥帶珍卿見了他表姐謝慧紋女士。謝表姐嫁到西南后沒有娘家人走動,見到珍卿夫婦比范家老爺子款待得還隆重,欣喜以后能走動的娘家人更多了。

    珍卿參觀了三哥初成氣候的民生企業,如印染廠、洋火廠、米面廠、陽傘廠、肥皂廠等,這些廠子有的是三哥獨資的,有的是跟岳子璋先生同辦的,多是投資沒那么大容易盈利又增加就業的廠子??戳诉€沒有開始盈利的民用品廠子,三哥帶珍卿上山看在建的峽口水電站,說是他跟岳先生一同投資建造的。建成后在盛水季可為附近十個縣城供電,岳先生在水電站旁邊的龍堂縣設了的銑牙廠。

    除了正在建一座絕無僅有的水電站,岳子璋先生也大手筆地投資交通運輸。青牛、龍堂二縣都能見岳先生投建的鐵軌,還有工程師在策劃鋪設更多鐵軌。三哥說他們把這些偏遠的傳統鄉村地區,打造成有現代生活方式的新縣城,他的自豪欣悅之情溢于言表。

    看來,岳子璋先生為了打造新的工商業基地,手里的資本差不多都落在這里了。三哥看來也投了不少本錢進去。

    珍卿心情復雜地問三哥:“若有朝一日,政府要征用你跟岳先生建的這些——”陸三哥攬著珍卿了然一笑:“我跟岳先生在中國做生意一二十年,當局的行事風格我們豈能不知呢?但要為國家、民眾得獲福利,這些家業白給他們也不妨,就怕他們收去后踐踏公益,只顧私利??墒窃趺崔k呢?鋒煙亂世就要龜縮茍安、無所作為嗎?如此空負生涯,實在叫人不甘啊?!?/br>
    珍卿只在心里微微嘆息,沒有多的話。到龍堂縣三哥帶她拜訪岳子璋先生,聽三哥和岳先生說工廠建起來后,順利的話會有多少營業額,能占住多少市場份額,還談起淪限區大量人口涌入,可從中挑選有資歷的技工,幫失去工作的人獲得生計亦是大功德。珍卿就更沒有什么話了。

    珍卿夫婦盤桓青??h的第二日,偶遇在巴黎總領事館楚師兄處結識的胡疇良君——陸si姐產生過好感的領事館見習秘書。

    胡疇良君在國內也吃的是公家飯。他在德國念書修的是機械和工程專業,回國后在同鄉前輩引薦下,干的也是與專業對路的機械制造專業。經過在國內這三四年的艱苦磨煉,他已經算在當局內部出人投地,聽聞他還得到了韓領袖的接見和誡勉,只是珍卿夫婦不便相問是因為什么事。

    但奇怪的是,胡疇良君卻莫名出現在這偏僻山鄉,看他帶的隨行人員又不像親友,他來此地像是有什么公干,但他只字未提他此行的目的,跟珍卿夫婦偶然邂逅又匆匆首道別。珍卿夫婦看著他們離去,也沒有追問什么的。

    到這天晚上,胡疇良君卻不請自來敘起舊情,說由此地到梁州到處奇峰兀立、淵澗縱橫,陸路、水路不斷轉換恐怕麻煩得很,他說他正好要去梁州公干一趟,請珍卿和三哥跟隨從都坐他們的飛機。

    珍卿跟三哥慎重考慮過,婉拒了。

    珍卿夫婦進入余志通的梁州境界,三哥陸續領珍卿參觀他們在邊境設的不少工廠,多數是跟岳先生等人合辦的輕工業廠,跟蜀州境內一樣獨資合資的都有。這些民用品廠開在經濟落后的欠發達地區,又有土皇帝余志通的扶持優待,一些廠子已經是開始微弱盈利的階段了。

    珍卿除了感慨偏僻地區能享受一點發展福利,也是為三哥的意氣風發而高興。三哥這些年看似在正常生活,其實比珍卿初見他時沉郁多了。

    怎么說呢?公民黨架構下的庸吏貪官,利用經濟、金融生財奪利的手段,尚不如兩千年前管仲的斂輕散重,他們只知道巧立名目、任情搜刮,說白了就是明奪暗槍的,就算抗戰了他們也不會有更多經濟頭腦。

    可是三哥和岳先生卻分析,這種危國亂世下,政府應該凝聚全國上下的力量一致抗戰,不至于一味無底線地搜刮,以至于重創后方的工商業吧?也是因為戰起后逃到海外的富豪太多了,當局對留守在國內的資本家尚客氣,還沒有露出他們沾著血的獠牙。所以連三哥和岳先生這樣的人都會這樣想。

    珍卿站在從古至今的山川中想,世人都經歷了從生到死的過程,順服本能蠅營狗茍的人,跟依循理想奮斗不息的人,終究是不大相同的。讓一切選擇都交給時間檢驗吧。

    珍卿夫婦終于到達梁州首府望城,梁州省主席余志通親自率人出城門迎接,弄得好鮮亮的軍樂隊唱歡迎堂會,偌大橫幅上寫著“歡迎陸先生入梁振興工商慈善事業”“歡迎易先生入梁推行教化文明”。汽車站外是一大群穿制服的青年學生,入城時兩邊百姓夾道歡呼真響亮,難得珍卿感到情緒振奮。

    入城后直奔三哥的梁州文理大學,校中歡迎儀式隆重得比官方不遑多讓。珍卿見到聞名已久的校長莊宜邦先生,副校長董南軒先生,在美結識的好友衛君涵——衛君現下已是梁大公共衛生系的教授。還有主持體育系的美國華僑王夢瓊先生,前年他攜家眷到北方考察拳術,去年又攜家眷南下梁大履職。還有教授文史的國學教授吳壽鵑先生,吳先生可是謝公館的通家近交,珍卿夫婦熟絡得不能再熟絡。還有在歐洲跟珍卿同做中國文物名錄的宋庭哉先生,不久之前還給珍卿幫了一個大忙,讓藝專的人員順利穿過邊境進入梁州。

    還有三哥誠聘的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機械系、電機系各學科大拿,亦有不遠萬里來中國執教的兩位漢學家。最讓人驚詫并且驚喜的是:珍卿初到海寧的德語家教柯競擇先生,竟也輾轉來到梁大的外文系任教。

    真是一樁又一樁的意外之喜,讓珍卿掃不盡的陰霾心情都明媚了不少。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5-09 18:37:00~2023-05-10 20:23: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可可樂 69瓶;paddy、23155266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28章 如何不念心所親

    珍卿氣血羸弱的癥狀并未養好。尤其到達梁州后終于可以住定安歇, 不自覺地琢磨從前不及細想的人事情景,寢食不安、精神萎靡、經水不調、肝火上逆的癥狀都上來了。

    三哥極失悔當初把珍卿留在海寧,這一路上提起來就覺得難以釋懷。因此梁大的正副校長再三來說, 請珍卿在中文系跟外文系兼職教學,還有藝?,F任校長吳質存先生來請, 三哥都替珍卿毫不委婉地拒絕了。

    副校長董南軒先生請本地名醫給珍卿瞧病, 跟在楚州星漢市看的大夫說辭一樣, 無非是產后過勞、熬夜少食加上情志不疏, 導致脾胃濕熱又加重了氣血不足。大夫還說珍卿其實自幼就有病灶, 原本好吃好喝好調養也無大事,偏偏生產之后沒有好生將養,又因為生活際遇損傷了情志, 所以癥狀一下子顯得很厲害。但大夫說珍卿的癥狀尚未傷及根本,調養它三五個月也就好人一個了。

    三哥從此嚴令珍卿安心在家休養,不論哪所學校的教務庶務一概不許理, 全都由三哥跟其他人襄助料理。珍卿夫婦在梁州文理大學內安好家, 跟謝董事長先到梁州的杜太爺, 也忙不迭搬到梁大跟孫女住一起。珍卿的兒子杜保堂野得都不認得父母了,不過他依然是個有脾氣但是好養的小嬰兒。

    跟父母分散了才不到兩個月, 杜保堂出落得愈發白生生胖墩墩, 見人逗他就咧開嘴笑得幾開心。當你把他抱在懷中想好好親一親他,他那兩條小腿就跟上了發條, 攀山越嶺似的由你的肚子蹬到胸膛, 甚至還要由你的胸膛蹬到你臉上。珍卿還跟三哥大表驚奇, 一個嬰兒怎么這么健壯有力量呢?吳二姐笑哈哈地告訴他們, 這樣才說明杜保堂長得好呢。

    珍卿見了杜保黨心里更加軟綿, 想想就算為了管照杜保堂長大, 她也應該排除一切內外干擾,調養好自己這副病體。想明了這一點,各方面的人不管是坐客拜行客,或者行客拜坐客的,謝董事長和三哥等一律不叫珍卿cao心。

    珍卿和三哥都算梁州文理大學的理事,住房被安排在校園西北邊靜謐的緩坡地帶,校內居住區的水電設施都齊備的。

    當初三哥建造這個大學給的經費足,余志通主席批的建校場地也寬闊得很,所以梁大校園比海寧國大都寬敞。這里就像是擁有中西合璧建筑群的森林公園,人們行走在梁大蜿蜒起伏的寬窄路徑上,滿目都是積年古樹參天蔽日的綠蔭。

    當珍卿走出家門站在緩坡上遠眺,可見校園東邊飛檐黃瓦的魁星圖書館,圖書館南邊的尤加利樹那樣的挺拔蓊郁。視線穿過挺拔蓊郁的尤加利行道樹,隨約可見一些器宇軒昂的方形石柱——那是校內中部偏南位置的學校大禮堂。

    從西北方向的教職工居住區向下,慢悠悠地走上二十分鐘,就到了珍卿新近愛上的碧湖。這碧湖清澈碧透得仿如一灣玉髓,僅僅看著它便叫人心曠神怡。據說這碧湖原是一方天然水潭,建校時特意挖掘擴大變成這校內湖,湖岸周圍除卻天生蓊郁的灌木喬木,還錯落地生著鮮妍欲滴的野生山茶花等。

    珍卿跟三哥晚上常來湖邊散步,三哥不在時她也帶著孩子來,跟珍卿同住的郭壽康便也同來,杜太爺跟郭壽康的姨姥姥腿腳雖不但也偶爾來。

    修身養病的第一步是要靜,可憐珍卿家的客人日夜不絕,若想清靜只好多出來走走。梁大的教學樓、宿舍、運動場、餐廳、圖書館,與校園中天然的草木山水穿插交融,漫步校園便可飽覽自然人文風光,居住其間更難得有住在山間別墅的感覺。珍卿一來這里就喜歡上梁大校園。

    ——

    梁州文理大學現在還沒正式開學,因為近三分之一的學生還沒有來報道,一些回鄉省親的教職員也還沒回來。校方的行政人員一直聯絡未到的人員,還要安排已經報道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學生的選課、寢宿、餐飲、貸金諸事,珍卿他們到達后就緊鑼密鼓地張羅起來。

    梁州文理大學旨在辦出一流大學,所以管理學生采取的是寬進嚴出的策略,成績太差的學生大一結束早就除名了,但能夠升學的學生也有不少偏科的。珍卿在國外上大學有女學生指導幫忙,供學生咨詢生活、選課、上課、兼職等一切事。

    珍卿夫婦觀摩梁大的選課現場時,發現每個系系主任和教授都親自出馬,拿著學生上一學期的成績表,回答學生咨詢的各種選課相關問題。

    珍卿真是喜歡這欣欣生意的場面。梁大有不少珍卿夫婦借基金會扶持的寒門學生,遇到了還主動跟他們問好并致謝。若無基金會及時寄送的求學路費,恐怕他們絕大多數人難以在戰時及時趕來求學。

    ……

    這一年的十一月初,北邊的戰急形勢更加糟糕。連在魯州、禹州一直不想離鄉的親友,都開始詢問珍卿是否到了棄決家園之時,珍卿給他們回電都是一個意思:斷尾求生,青山可保。

    老家那邊的消息最初還算不糟,珍卿的侄孫杜玉璉在省城銀行工作,是最早接到上命南遷的一個系統。明堂侄子作為永陵教育局的處長,說省內決定將重點學校先行南遷,暫時遷到山環水繞的徽州內陸。珍卿的侄孫杜玉瑚也在睢縣教育系統,杜玉瑛是睢縣一個中學的教師,但是他們縣中的教職人員沒收到遷移通知,在珍卿的勸說下決定帶族中子弟南下。

    珍卿認識的啟明學校的大部職員師生,還有教育協會及民主社團的相識,現在的情勢下能盡速南遷的都在南遷,官方支持不夠求助私人也要離開。向淵堂哥四個兒子的兒孫家眷,楊家姑奶奶家三個兒子女兒的家人,沒有公職的也自家籌劃著南下以避兵災。

    與禹州相鄰的魯州蕭鼎彝先生一家,為了兩個小兒女的上學事宜,八月就已乘船南下到了港島。而三哥最欣賞的唐經理卻因家累太重,到現在還沒下定決心向哪躲,把三哥急得仿佛熱鍋螞蟻。

    可是沒有料到,魯州陷落之快著實令人瞠目,那位平??磥砩羞€英武善戰的沈將軍,前兩月還在率魯軍主力頑強抵抗東洋人。本月,他出人意表地輕易放棄了魯州,撤離后對南下的鐵路既無防守也不破壞,這樣以來東洋人一來就可以長驅南下了。

    明明興華基金會人員早已南遷,創會元老之一的黃處賢老先生,卻因為要去接他的丈人丈母娘,南下到徽州后又跑回到了禹州。他幫了禹州教育南遷隊伍不少忙,幫他們找火車、汽車運體弱學生和教師。明堂侄子之前來電報還說過,說過永陵師生等南遷沒有足夠的運力,教育線上的多數職員師生都得徒步南下,明堂侄子擔心自己的身體撐不住。黃處賢先生還笑他身體不如他這老頭,跟他打賭誰先跑到徽州誰就能吃請。后來,黃處賢卻收到魯州學人成道炬先生求救,便又轉道去了更兇險的魯州給人幫忙。

    再次聽見黃先生和明堂侄子的音訊,他們兩位已經不在這人世上了。

    杜氏敗類杜遠堂的兒子杜玉琦,得了珍卿一筆錢后果然跑到禹州,他先回到杜家莊勸說祖父、大伯無果,很是沮喪地跑去鄰縣找他jiejie杜宜椿。不料杜宜椿生產后惡露不止,她家經濟拮據也沒敢到醫院長住,如此就把病情耽誤了。玉琦回去后強硬地把jiejie送醫院,等到宜椿勉強能進行長途旅行時,他們卻擠不上任何南下的車輛。而明堂侄子離開永陵后又回去找走失的學生,碰巧遇到沒頭蒼蠅似的玉琦姐弟,就把朋友給他的汽車位置讓給了他們。

    玉琦當時過意不去,就叫jiejie一家人坐車先走,說跟他二叔杜明堂繼續找走失的學生。正遇到占領魯州的東洋人,派了飛機前來禹州偵查挑釁,看到人多的地方就亂丟兩顆炸彈就跑,明堂侄子和玉琦正在那里,前者不假思索地撲到玉琦身上,把活的機會留給三弟的獨子。玉琦后來述及此事,都是捶胸頓足、痛哭不已。

    而興華教育基金會的黃處賢先生,他在魯州幫學界朋友倉皇南移時,不慎被東洋軍隊的中國通識破捕獲。東洋人和二鬼子開始還對他虛情假意、以禮相待,說只要黃處賢先生發個面向國人的聲明,表示支持東亞共榮、兩國親善,并遵行東洋人侵略計劃中對國人的奴化教育,東洋人對黃先生必會以禮相待、視若國士。

    黃處賢先生鐵骨錚錚,全然不為所動,當時就回絕了東洋人和二鬼子的無恥要求。東洋人當時翻臉將他下獄后,黃先生依然飲食自若,無所憂懼。就算到了被東洋人壓至刑場時,那捕拿他的東洋軍人還殷殷勸說,說只要黃先生簡單發表一個聲明,不但身家性命無憂,還可讓他跟妻兒團娶。黃先生在刑場上聽聞此言,只是整理襟袖哈哈一笑,冷蔑地看著在場的東洋賊寇說:“我既然不愿做亡國奴,豈可教人去做亡國奴?!”

    黃先生最終被東洋人殘忍殺害,珍卿和三哥聽聞此訊掩面痛哭。人們都為黃先生英烈氣節所震撼,紛紛發文表彰黃先生凜然英雄之概。連官方嘉獎也很快下來了。

    北方數省的淪陷之地,多少舊識未曾及時南下,有人聽說已同黃先生一樣被戕害,每每憶及更叫人痛徹心扉。有人全然找不到蹤跡了,找不到也許反倒算是幸運。有人選擇做了侵略者的順民,自然是覆巢之下晚節不保。

    珍卿甚至翻來覆去地想,若是當初回鄉再努力一番,能否及時勸說他們南下避難呢,雖然理智告訴她已盡人事,可情感上難免自我折磨。

    杜家莊那里向淵堂哥、錦堂侄子,包括他們族長一系的長子長孫玉璋亦不走,只錦堂侄子次子杜玉珪領著一族老壯走,玉瑚和玉瑛也跟他們一起走的。珍卿叫玉瑚、玉瑛把袁媽、老銅鈕帶上,叫玉珪從莊上把黎大田一家也帶上,這兩家人都因眷戀故土親人而不愿離開。

    家鄉的人們最憂心背井離鄉難覓生計,也著實是難以舍棄家鄉的房屋、土地、店鋪、親眷,就算有人能下狠心闔族離開,哪有供他們帶走所有家業和親人的交通工具呢?這還只是一個原因。大家也是看東洋賊寇尚在魯州肆虐,又傳當局一直向禹州一帶增兵,誓以破釜沉舟的決心保證禹州無失。種種因素使人們難以決心離開,其實也都有他們的考慮在的……

    楊家灣姑奶奶那里事情也曲折。大表伯、三表叔都覺得能走還是走,但姑奶奶八十歲了不愿離開老家,一直說祖宗的墳塋家里的產業都在,而且她眼見著就要入土的人,凄風苦雨地萬一死在半路上,要她葬在他鄉做個孤魂野鬼嗎?不論姑奶奶身邊兒孫如何規勸,無論珍卿等人在外面怎么打電報催促,姑奶奶只發話叫大表伯帶大家走,她自己無論如何不肯動身。

    而二表伯家里的阻隔也頗多,二表娘身體破敗得已經不行了,她人都糊涂了還死活不肯隨大家走,說明衡跟昱衡回來找不到她,家里沒有人供饗他們,做個鬼都是吃不飽的餓死鬼。二房“唯一”兒子昱衡表哥也不愿走,他的眼睛盲了多年了,楊家灣是他盲著眼也能隨意走的地方,他不愿意走他女兒若珍亦不愿走,連帶得若衡表姐一家也不愿走了。

    這一攘二推的都把時辰耽擱了,珍卿和三哥動用了多少人情,才把愿意走的人們裝上火車汽車。姑奶奶和二房的昱衡父女是被強架上車的,而二表娘被架上時又撓人又咬人,差點就耽誤了珍卿托梁師培師兄尋的車。二表伯無可奈何說留下來陪二表娘。若說珍卿托梁師兄找的卡車還能等人,城里的火車卻不會等這些猶疑的人。

    珍卿在望城的大學校園養著病體,頭兩個月已經養好了大半,臨近年末又被北邊各種噩耗刺激。又想著北邊留下來的人會面臨何種命運?她想了也毫無辦法但忍不住去想。因此,健康又從睡眠上開始壞起來。

    珍卿無論什么時候睡覺,一睡著就開始一刻不歇地做夢。從夏天最先逝世的李松溪先生,在他離開海寧時逝去的慕江南先生,還有穿著長衫倒在血泊中的施家和先生,倒近來紛聞罹難的其他相識或親故,他們輪番出現在珍卿幽暗的夢境中。他們在夢中現身的情形也光怪陸離:有人身在綠蔭蔽道、螢光閃閃的黃泉路上,有人撲動著五彩的翅膀在星斗中飛翔遠逝直至不見;有人變成鳳凰的形影在熊熊赤焰中燃燒呼號著;還有人長著伏羲女媧的蛇尾人身,在幽暗的森林中執著日月和規矩……

    珍卿這些關于罹難親友的夢境,其實一點也不可怖,可是氣血虧損令她無一夜不做夢,且一夢就是一夜,還像電影似的轉換場景、更新內容。這讓她不管睡了多久,都感到神疲意倦、心情低郁。睡眠一壞其他方面也跟著壞起來,又漸漸退化成初來梁州時的糟糕狀況。

    有一天上午,珍卿飯后靠在床上閉目養神,想補覺又實在睡不著,再讀法國作家莫羅阿的《戀愛與犧牲》,記起歌德失戀通過寫作轉化釋放了痛苦。珍卿在窮極無聊中找到解脫的自己辦法,開始了將夢境的畫面再現出來的嘗試。

    初時,她憑記憶將夢境一幀幀落在速寫本上,只是不愿太勞累自己,做這種事比從前就相對慢一點,直到這一年的年尾,她才得以用素描記錄完大部分夢境。令珍卿感到神奇而的是,公歷元旦到來的時候,她終于不是夜夜做夢且夢境連綿了。

    三哥也極贊成她以繪畫緩釋痛苦,校內外一切讓她勞累的事務,他和杜教授能幫她擔待的就擔待了,不能擔待的也悉數幫她推擋開。后來,禹州許多親友長途跋涉終到梁州,珍卿祖孫三代直接跟他們打交道,但他們許多人安家和就業的具體事務,多半還是三哥奔走辦理的。來自禹州的親友到南邊多有不適應,對珍卿一家感恩戴德的就不吭聲不添亂,也有倚仗情份和痛苦經歷不講理不省事的,珍卿若是摻和進去怕更難養病,真是多虧了三哥替他們祖孫三代擔待不少。

    農歷臘月中旬的某一天,珍卿把慕先生的一張夢中像放大了:在五色相輝的神秘而寬闊的懷抱中,棲息著睡態嬌憨無憂的慕江南先生,他那張臉依然是清癯平常的,但他臉上岌岌可危的大眼袋,卻神奇地像熟透的瓜一樣墜落著。

    珍卿看著她完成的第一幅“夢境系列”,每每憶及慕江南先生就要傷神的她,很神奇地受到了心靈的撫慰。

    晚上三哥從外面回來,也觀賞了這幅現實與幻想的產物,他看了許久奇異地跟珍卿說:“明明是死亡的況味,卻奇異地慰藉生人的心靈?!?/br>
    珍卿翌日清晨自然醒來,見三哥已經穿戴好了,見她睜開雙沖她盈然而笑:“睡得好嗎?”說著順勢俯身吻她的額頭。珍卿怔忪一下莫名問道:“外面下雪了嗎?”三哥訝然地問:“你夜里睡得酣沉,怎么曉得下雪了?”珍卿笑著說道:“我似乎聽見雪的聲音,還聽見杜保堂在咯咯笑?!?/br>
    三哥拿被子圍住她的身子,攬著她笑著說道:“渙賢、渙潔一早過來了,說給dy表演雪地捕鳥,還沒商議好怎么設置機關,到上課時間他們就沒鬧了?!闭f著他叫珍卿自己擁著被子,起身幫她找好衣服又道:“醒來先把早飯吃了,早上先在家里,午后再出去吧,免得不適應外頭的冷氣?!?/br>
    珍卿聽著三哥的殷殷叮囑,默默地感受著身心的狀態,自從她開始將夢境記錄下來,她的悲痛、焦灼一直漸漸消釋著,更能感受到眼前生活的真實和美感了。

    珍卿穿好冬日的綿衣下了床,從身后抱著正系領帶的三哥,在她的西服上蹭蹭臉說道:“現在都說要把五校合并教學,還只是官方會議的一個提案,卻就把你忙成這樣,真要落實起來還不知多麻煩呢?!?/br>
    三哥轉過身挽住她的雙手,溫柔說道:“教學方面自然有爸爸跟校長和教授們溝通,我只幫董南軒先生籌措并校的經費,還有籌劃擴建校舍和增加設施的事?!?/br>
    現下國事倥傯,一國上下方方面面的經費都緊張。梁州文理大學作為私立大學,原本的經費之所以顯得不太緊張,是靠三哥、珍卿的長期鼎力支持,謝董事長跟二姊夫婦、四姐等的時常支援,還有謝公館各人莫逆知交的支持,甚至易先生的大號粉絲余志通先生的支持——余志通作為主持梁州軍政的省主席,可以決定教育經費向梁州文理大學傾斜。

    可是即便經費來源如此之多,梁大的情形也今時不同往日了。幾個學校要并進來,各種支出開銷愈發多了。何況而今大量人口涌入西南地區,本地物價沒有一天不在漲的。就只說三哥要擴建校舍這樁事,建房所需的磚石、泥灰等物料,比去年剛來時已經漲了一倍。家里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也沒有不漲價的。譬如先時五毛錢就買一只牙刷,而今差不多要一塊錢了。連珍卿他們一家也要節衣縮食,先買一些日雜囤起來以后慢慢用,免得再買時看著價錢難受。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