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 第452節
書迷正在閱讀:再生歡、熾夏不落、重生后手撕婚書,嫁給前任他親叔、笨蛋美人成為太子妃后、虐文女主手持瘋筆、《哥哥們太愛我了怎么辦》1vN(骨科)、攻略竹馬他爸【年齡差】、月色肆虐( NPH 虐男)、非人集(人外,NPH)、善鳶鹿鳴(偽骨、甜寵、高H)
而坊間民眾得知了易先生竟還居守海寧,易先生戰事未起即隨謝公館南奔的謠言,就這樣不攻而破了。 yin雨霏霏的八月海寧,坊間大小報紙報道了珍卿主持的兩次葬禮——其實慕先生葬禮并非是她在主持,但媒體和民眾很愿意把光環都加諸其身。 有知情的報刊把謝公館眾人的各種事跡,一件件挖掘出來登于報刊。譬如珍卿幫海寧藝專南遷學校,幫華界的中小學校遷到相對安全的租界內,幫北方淪陷省份的親戚朋友轉移人員物資,還一直幫東方圖書館南遷經籍。 吳二姐的事跡也緊隨其后被曝于報端和電臺,譬如她帶領眾仁醫院加入紅十字會的義救行動,一直守在眾仁醫院救助被炸傷的傷患,一個禮拜做了近三十臺外科手術。為了救助被東洋炮火重創的普通傷患,她跟自己的弟妹易宣元先生一樣,多次放棄離開烽火連天的海寧……還有陸浩云先生幫助商界朋友搬遷物料和機器,以及令興華教育基金會給寒門學子發路費……連率先離開的謝董事長一行人,都是帶著自己產業下面的員工,還有她收助的許多孤兒貧兒一起南遷,趙姐夫更跟慈善組織合作為難民看病和贈藥等…… 海寧第一名門謝公館的形象,借助珍卿參與的兩個葬禮,由之前的急轉直下又恢復了高大偉岸,即便在逃難途中也成不少人的精神圖騰了。民眾此時正痛恨狂轟濫炸的東洋鬼子,經過易先生和謝公館形象的扭轉,對于權貴富豪的仇恨厭惡,也全都轉化成對東洋人的同仇敵愾。 慕先生在殯儀館停靈及三天后下葬,珍卿一直是寡言鎮定的低沉狀態,每天帶著郭壽康回謝公館照顧。 期間,珍卿又幫助別人又求別人幫助,近來打交道最多的竟然是三一教堂容牧師。因為容牧師橫跨黑白兩道,吃透僧俗二界,任何需要勾連八方、打通上下的事,到他那里似乎就易如反掌輕松解決。 在海寧有跡可尋的社會黨□□,由他們兩黨經過談判釋放出來一些,也僅僅是他們確定被關在某地的那些,但比他們原本預計的少得多,其中不能確定蹤跡的失蹤地下人員,說不清被他們殺害還是轉移了。就包括珍卿早年認識的鐵通大學的郜家俊,海寧文理大學的微琴南,他們早年在租界被捕然后引渡到華界,后來就完全銷聲匿跡了。 可是現在還能怎么辦呢? 華界教育局的相識者來找她,說實在沒辦法才找到易先生,他們華界教育局職員南下隊伍的車子被炸壞,原本要一起帶走的教師學生也帶不走,所以才厚顏來找易先生幫著周旋一下,最低限度把教師和學生運出海寧去,出了炮火連天的海寧戰爭區,他們步行向東或向南走也可以啊。 珍卿信以為真,顛顛找容牧師給一輛拉貨的火車加車廂,結果教育局職員帶著家眷和師生趕到火車站,發現給他們的加車被華界官僚的親戚傭役占住。華界高官的親戚傭役有不少擠不進飛機和洋船,加上主人們離開時還有帶不走的大宗行李,正好易先生給教育線上的人弄了洋人貨車,華界的權力人士就如此這般暗箱cao作,把華界教育局有良心的官員給教師學生及其家眷爭取來的車廂,全都搶過去給權力人士運親戚傭役和大件行李了。 慕江南先生終于下葬之后,這個多雨時候飛機還是不敢飛,珍卿勉力弄來船票叫唐人禮、朱書琴,還有郭壽康的姨姥姥、姨媽一家先走了,叫秦姨和女傭阿蘭和聽差黃大光先走。珍卿和吳二姐身邊帶的保鏢太多,實在不行可以先讓俊俊哥把他們送出城,只要到達徽州從水陸或陸路到星漢都可以。 俊俊哥卻說氣象臺報告馬上會晴,只要不是大雷雨天飛機隨時可以起飛?,F在東洋人對海寧的包圍圈在縮小,貿然出城遇到外圍的東洋軍就太險了。 正在猶疑的時候,被搶了車廂的教育局人士打來電話,請求易先生務必幫他們主持公道,珍卿知道要離開的隊伍中有她一些熟人,她猶疑斟酌了一番,還是在終日不息的炮聲中趕到租界火車站,中途聽見防空警報也顧不得。 珍卿進了火車站來到加車所在的月臺上,看著原該上車的人被甩了一地的包袱藤箱,還有跟官家親戚豪奴掙扯很得狼狽,又極端憤怒屈辱的教育陣線上的人們,當中有人哭喊知識分子尚不如奴才。 珍卿在來路上已經權衡好得失利弊,看車擁著皮箱在火車廂內桀驁下視的“豪奴們”,珍卿先拿個喇叭好聲好氣地說,這三節加車是為教育線上相關人士準備的,請不相干者立刻下車,不然耽誤了教育陣線的隊伍南遷,讓國家損失傳承知識的知識分子和讀書種子,到時上頭追究起來恐怕無以對答。 那些高官親戚和傭役真是囂張得很,公然說他們主家或親戚都是誰誰誰,那可是響當當執人生死的大人物。那些華界的教師學生有繃不住的,大聲哭喊著說“沒有公理欺人太甚”云云。 眼見對峙的雙方又要嘶吵起來,珍卿便趕緊告訴那些搶車的貴戚豪奴,說這三節車廂是她辛苦爭取來的,是為國家保存薪火相傳的力量的,設若達不到這個正義的目的,她一發惱三節加車重新減下來也行,或者干脆把三節車廂讓出來運兵運武器,現在當兵的要撤退也要絞盡腦汁找工具呢。 珍卿給這些貴戚豪奴五分鐘時間考慮,那些人先時還以為這個小妞不過虛張聲勢,反正火車總要開動,就看兩方人誰抻得過誰。沒想到,這小妞竟使喚得動火車站的人,就見她跟車站的調度人員耳語,就有人把加上去的三節車廂退下來。其他車廂的客人都在看熱鬧,車廂加了又退下也算一樁奇聞,不久引來本在車站蹲新聞的記者。 華界教育局的職員跟那些師生,看見加車真的被退下來了,先時還真有一陣不安的sao動,以為這位易先生不會管他們。但知識分子博古通今還是聰明鎮定的多,覺得易先生不是無的放矢的人,而且他們還有一種信念,覺得易先生不會隨便放棄他們。 在記者的鏡頭跟看客的視線下,珍卿跟針對這幫高官親戚傭役的計策奏效了。眼看著發車的時間就要到了,跟這些人爭扯一番,珍卿最終采取了折中的解決辦法,讓高官親戚傭役們帶的尋常行李扔掉,或者暫時寄存在海寧租界的火車站,只給這些趾高氣揚的人一個車廂,剩下兩節車廂分給教育局職員跟華界師生,剩下走不完的師生她會再想辦法。 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珍卿若有條件任性由情,自然想把這些無恥霸道的高官貴戚和奴才扔下,可是他們謝公館一家全是學者和商人之類。有個俊俊哥還是在前線拼命的軍人,她若把達官貴人的傭役全都得罪光,那些身居高位的小人想給他們穿小鞋就太容易??删退闼虼送肆艘徊?,那些高官跟他們的傭役也未必領情。 所以恰好火車站里有不少記者,她杜珍卿做了好事自然要留名,剛才那些高官親戚和傭役報出的主家官職,珍卿在接受記者們的采訪時,特意暗示記者朋友們留意一番,夸贊當局不少官員高風亮節,并不講什么“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離開海寧的時候叫一個干凈利落,即沒有所貴重財物全都帶上,還留下一些親戚跟傭役叫他們自己找出路云云。 教育局職員和師生們對珍卿就滿懷感激,排隊上車的時候一一過來跟珍卿鞠躬致謝,珍卿大多只簡單地說“珍重”二字。若無珍卿幫助,這些人可能連兩個車廂也保不住,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怨言。 大家都以為事情告一段落了,珍卿他們一行人大步鏗鏘向外走著,那些中外的記者圍著珍卿拍照,保鏢們正在攔阻著護送珍卿向外走。卻陡然聽見極近的一連串槍響,保鏢頭頭黃先生警覺異常,跟屬下的保鏢立刻圍住珍卿,按著珍卿蹲下積極尋找遮蔽物。 珍卿從小時候就不止一次遇險,曉得現下最重要的是聽話,不要給保護她的人添任何麻煩。他們立刻尋到了一輛汽車做遮擋。珍卿也感覺槍聲來自車站的西面,所以保鏢們拉著珍卿躲在汽車東面,他們都對著西面開槍防守。而珍卿被按在保鏢中間,身體不得不面向東面蜷縮著??伤鋈豢匆娷囌緰|南角的路沿上,莫名也有一個倒斃在血泊的人——這個人不可能是她的保鏢們打死的。珍卿驀然感到一種滅頂似的危險,全副知覺高速運轉之間,看見火車站售票處斜對對的商鋪外面有輛車,有一個帽檐壓得很低的人,正從車窗里舉著黑洞洞的槍管指著她。 珍卿一邊大喊一邊向那個方向指,說售票處斜對面商鋪外的汽車中有槍手,身邊保鏢多是背對或斜對珍卿說的那個位置,轉身反應的功夫對面的槍已射出,保鏢們狠狠把珍卿按壓在地上。珍卿身體和臉被緊緊按在地上,就聽見又是一陣驚悚的連續槍擊,街上滿是男女老少的尖叫奔跑聲。 等到火車站前的街面恢復安靜,珍卿看見拿槍指著珍卿的人,已經被滕將軍派來暗中保護她的人扯出來,保鏢們卻莫名看向槍手所在汽車相反的方向。珍卿下意識隨著他們的視線看過去,見一個穿長衫的人仆臥于地,殷紅的血從他身體下面流出來,他的頭朝著瞄準珍卿的槍手所在的汽車。 珍卿來不及探清原委,滕將軍留的暗保鏢把車子開來,黃皕這些保鏢護著珍卿沖上車,珍卿想看一眼疑似幫了她的長衫死者,在車內卻被黃先生死死按住上半身。 被捉住的襲擊者還沒有接受審問,半路上就偷偷服毒自殺了,租界巡捕房的蔣探長跟應天的特務合作,通過法醫檢測最終斷定,這次襲擊易先生的是訓練有素的東洋間諜,后來聽說是從已經淪陷的冀州過來的東洋間諜。 他們若要刺殺珍卿其實機會很多,可是偏偏挨到這個時節才在人流眾多的火車站動手。也許是因為珍卿一直留在海寧沒走,東洋人深恨她借自身影響煽動群情,讓本來惶惶無措的海寧軍民重振士氣,連其他地方的軍民也被煽動起斗志,誓死抵抗的口號又重新喊起來。自然了,珍卿那本《東洋人的民族性格》,其實也算是多年前埋下的禍根。 要問珍卿是否后悔以身涉險,她一遍遍地捫心自問,她雖然是被時代潮流推到如今地位,很多事也算是心甘情愿的選擇,國家民族淪落至此,既然做了到死也不必后悔。 這一天晚些時候,暌違多年的特務頭子聶梅先,跟著俊俊哥一起來到謝公館??】「绺嬖V珍卿今天無雷雨,凌晨時分會有離開海寧的飛機,叫她跟二姐務必盡速離開海寧。海寧現在遍布東洋特務,著實著實不能再待了。中國的名流人物一旦為倭寇所挾,不是粉身碎骨就是身敗名裂,陷在平津的一些社會名流已被迫“下?!?,人家拿槍指著你跟你的親友,不下海也得下海了。 說完此事,俊俊哥把特別證件留給珍卿,說可以把她的那些保鏢也都帶上,他跟飛機上的人已經接洽好。 聶梅先來了以后卻一直沉默,他踱著步在謝公館逡巡一陣,對珍卿感嘆當年初次來謝公館,這里是多么繁華溫柔的地方,也被烽煙炮火提前毀滅了。 感嘆一番聶梅先又踱步回來,掏出一張照片戳在珍卿的面前,問珍卿認不認得照片中的人。珍卿看著照片中張嘴閉眼、看起來已經死去的人,他身上穿著跟火車站暗中相救者一樣的長衫。 珍卿怔忪地凝視了照片許久,驚詫地看向聶梅先和俊俊哥道:“我念培英女中時,一二年級的國文先生施家和?!甭櫭废鳃楒浪频难劬?,不錯過珍卿的一點反應,一會才不辯喜怒地試探珍卿:“你是社會黨的人?!笨】「绮粷M地上來推擋聶梅先。 珍卿錯愕又滑稽地嗤笑:“國難當頭,古人尚知‘兄弟鬩墻,外御其侮’,你們還作黨派淵隔、自相殘殺嗎?別說我不是社會黨,我就算是社會黨,你們敢把我當□□抓起來嗎?” 聶梅先抿著嘴瞪了她一會,忽然轉身看向門外低聲道:“你送走的教育局職員有人出賣你,東洋間諜這一次刺殺計劃嚴密,若非有你這個施家和先生,你這一回不可能全身而退。社會黨一向組織嚴密,他為了救你也許是違背上命,若是違背上命把命弄丟了,他的組織不會因此褒獎他,反而會把他當成反面的典型。易宣元先生,你說他是違背上命來救你,還是遵奉上命來救你?”珍卿抿著嘴一言不發了,表情上也不讓人看出端倪。 聶梅先陰沉地審視珍卿許久,冷笑一聲說道:“易宣元先生,一個人聰明過頭就喜歡自作聰明,你必須要自省在禹州、魯州,是否講過對當局不利的話。若你還有一點自知之明,就不要胡言亂語自取其禍,何建昌可不是你的保命符?!?/br> 珍卿看著聶梅先揚長而去了,心細的俊俊哥留下來交代不少事,給吳二姐打電話叫她回來,俊俊哥也倉促地離開了謝公館。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5-08 20:12:48~2023-05-09 18:37: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寶簾 20瓶;paddy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27章 千山萬水至此間 這天晚上, 聶梅先跟俊俊哥先后離開謝公館,珍卿一人在游廊上呆坐許久,由施先生之死想到慕先生之死, 由慕先生之死想到李師父之死,偏偏在這國破家散、內心彷徨的時候, 她的先生們一個個離她而去。她驀然感覺自己像是一個異時空的棄兒, 天上地下碧落黃泉都無所歸屬似的。 連續數日一滴淚哭不出的她, 先是把頭埋在膝間無聲地哭, 后來忍不住嗚嗚地哭起來。此時此刻, 她真希望有一個神通廣大的救世主,帶領大家滌除人間的一切痛苦劫難,讓中國人獲得平常穩定的幸福生活。 不知哭了多久, 珍卿省過神才覺身邊站滿她的保鏢。院中的希臘式涼亭不遠處,有一個神情倔強的模糊少年,懷抱包袱直楞楞盯著珍卿看。黃先生大約搜過那少年的身, 把少年的身份證明拿過來給珍卿看。珍卿先看了來自少年的兩張合照, 揩揩淚抬頭瞅那少年一眼, 沒說話,又打開少年的家信和入學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是平京大學的, 說明這孩子學業非常出色。 這少年是樂嫣的親侄子樂笙, 好友樂嫣雖然已經失蹤很久了,但珍卿跟樂嫣大哥也算點頭之交。 原來海寧戰事開啟之前, 樂嫣大哥正在外地收貨款。樂嫣之父一開始并不想離開海寧, 樂嫣大哥說兒子樂笙跟祖父一起也算放心。后來, 那人老昏聵的樂嫣之父又改變主意要走。 樂嫣大哥是后來才知道, 他那位好后母說他兒子樂笙要念大學, 而他們是要回閩州老家的, 那個當后娘跟后奶奶的人,臨走要拖上自己娘家一大些人,唯獨嫌后孫子樂笙占地方不帶他。 樂笙性格要強沒有硬跟他們去,本想跟同學一起到星漢卻買不到船票,說去西邊的火車站扒火車沒扒上。他又想憑借腳力自己走到星漢市,可是從西邊才走到花山發現那正鬧土匪,為避土匪只好又重新回到海寧城里。這孩子折騰半月竟連海寧城都沒走出去,十七歲的少年懊喪得不得了,背著人哭了幾十場都有。最后還是給他父親打電報訴苦,他父親提醒他來找姑姑的同學易先生,說易先生急公好義、樂善好施,他只要開口就算在他姑姑面上也會帶他離開。樂笙于是自己跑到謝公館來查看究竟。 珍卿叫毛妮兒把樂笙這孩子安頓好。珍卿親自跑一趟眾仁醫院跟吳二姐說明情況。這也許是她們最后平安離開的機會了。吳二姐也是愛國有公心的名流,不能留在這里叫東洋人裹挾謀害。 珍卿很想去看看施家和先生的遺體,可是她知道應該提前去機場候著,不宜再節外生枝給任何人添麻煩。 九點鐘他們將要去機場時,容牧師忽到謝公館請珍卿幫忙。他說有重要人物的妻兒要離開海寧,但是沒有門路。珍卿詫異容牧師這樣神通廣大的,竟然送走一對無辜的母子都沒門路。 容牧師把同來的母子倆引進來,那年輕少婦名字叫林雙成。她望向珍卿的表情頗為親切,懷中嬰兒大約跟杜保堂差不多大,珍卿叫孟箏娘把這對母子照應好。 容牧師拉珍卿站到院里說明情況,雖然說兩黨正在合作,但應天特務仍在暗捕社會黨,罪名是在大城市陰謀從事間諜活動。有些人還要隱藏身份繼續工作,但他們的家屬卻需要設法轉移出云。 珍卿不免問起施家和先生為何救她,容牧師看著天幕里的幾點明星,在緊一陣緩一陣的炮聲中,跟珍卿講了一句深沉的話:“我輩看著國家淪喪、民族危亡,抱著為國家民族殺身成仁的壯志,就算早早地‘身死魂消’,不能親睹理想的實現,也正如易先生所說的,他的死在他的同志看來,也是比泰山還要重的。何況他奮力救了易先生一命,若是我,也覺得死得其所了?!?/br> 珍卿疲倦不堪地靠著游廊,眼睛里又鼓起來一團眼淚,問容牧師道:“施先生留下血脈了嗎?”容牧師深邃的眼看向珍卿:“林女士懷里抱的正是施先生血脈?!闭淝潴@訝地回頭望向室內:“莫非,莫非林女士是施先生的遺孀?”容牧師搖搖頭跟珍卿說:“不不不,她是施先生同母異父的meimei,假扮成了施先生的妻子,她真正的丈夫另有他人。說起來,若是追溯到四代人以上,那嬰兒的血胤跟你的血胤承自同一位先祖?!?/br> 珍卿驚異地思考片刻便明了。容牧師不曉得她的真實身世,他說的是杜太爺那邊的血脈,那無疑就是姑奶奶家的明衡表哥。 容牧師在夜色中離開謝公館,他們一行人趕往機場的時候,珍卿特意去看那女嬰兒的長相,覺得有幾分像楊家的若衡表姐,臉相上跟施先生也有幾分像。那少婦林雙成眼中噙淚地看著珍卿:“杜小姐,我常常聽人說起你的事?!闭淝涞臏I意立刻又上來了。 珍卿一行乘坐的飛機到達星漢市,焦急等待的三哥和秦姨終于等到他們。烽火連天的時節得以與至親團聚,其中的歡喜后怕自然不必說。 身份比較敏感的林雙成母女,一到星漢市就迅速被人接應走了。至于接應者會帶他們母子去哪里,珍卿跟三哥說明情況后,以后再沒有主動關注過。 阮小檀夫家叔叔王步欽暫被解職,接替他的孟將軍跟謝公館頗有淵源,謝公館滯留星漢許久的家當和人員,在慕先生下葬那天就離開星漢市——被星漢的權親貴屬推下水的機器撈不起來了,減輕了船上負重倒可以加快行船了。其實江水頗深撈不起也不打緊,就是與跟謝公館有過節的地頭蛇周家在作怪。三哥到星漢后找了中間人給他們兩家說合,有一時的相安無事,夠謝公館一行人脫身就夠了。 謝董事長他們人和物搭乘的貨輪,離后星漢以后還要經過西都恭州周圍的廣大地區,三哥怕再遇到更多巧立名目的敲詐勒索者,聯絡了他在西南交情深篤的一切人脈,甚至下本錢給貪官劣紳交了“過路費”。離了謝公館為免夜長夢多,謝董事長他們一行船行極快,在珍卿和吳二姐到星漢市三天后,聽說他們已經棄船換車走至梁州境上了。 珍卿和二姐、三哥本欲速速追上他們,但此番謝公館眾人從星漢脫身多仗貴人相助,酬答星漢的近親師友是逃避不了的功夫。 珍卿和家人留在海寧確實做了不少事。易宣元這個人物再一次被推上神壇,說她面對血火硝煙夷然不懼,在烽火中舍生忘死、扶危濟困,為中國的教育事業保留了大批優秀人材和火種,為中國的抗戰保存了大量物資、儀器、人力,也為中華的涅槃保存了珍貴的文物和書籍。報紙上還對謝公館洋洋贊嘆,說多少有條件有門路的富豪學者都出國了,只是舉家轉移后方的謝公館此番口碑比之前還好,易先生和謝公館儼然成了抗戰保國期間的強大精神符號。 珍卿等住在辦職業教育的裴樹炎先生家,此番謝公館一眾人在星漢蒙難,也有裴先生等民主人士鼎力相助。珍卿和二姐到星漢市頭一天,就是裴先生民主協會的同仁給他們接風。更加不能忘記的是,此次謝公館的人員產業從星漢脫身,玉琮和盧君毓的岑偉峰上校出了大力氣,珍卿和二姐、三哥翌日在裴家設宴,鄭重感謝岑偉峰先生并提供了一批低價軍需品,其他工商、慈善及學界的朋友自然也盡量酬答。 中華研究院的鄭余周等先生,并其他北雁南飛的許多北方學界人士,于此共辦冀燕三校組成的團結大學。他們得知珍卿抵達星漢便絡繹來訪,大家坐在一處討論戰時高等教育和人材培養問題,還有學界民主人士應當參與的抗戰保種事務等。 而海寧東方圖書館秦副館長等也在,還是常在星漢辦職校的裴樹炎先生幫的忙,把海寧東方圖書館運來的珍本古籍,暫都收在他們學校的空置庫房。然而放在星漢的庫房洵非長久之計。珍卿就跟二姐、三哥如此這般商量,把這批經卷古籍運到恭州或蜀州,也比放在星漢鬧市的庫房里面好。 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珍卿無一日不在cao勞奔走,長期疲勞工作加上精神緊張,還有無法自制的悲憤和傷心,到她強撐著到星漢市見到三哥,下意識覺得心里有了依靠時,她勉強撐著酬對了師長朋友三日,身體狀況rou眼可見地急轉直到下了。她開始嚴重地食欲不振、睡眠紊亂,以這種低迷狀態勉強應酬其實不成體統。其實二姐和三哥也比珍卿強不了少——二姐再剛強干練也是四十歲的人了,三哥最近一樣是累得狠了。還是二姐拍板,現在大家都閉門謝客調養身體,以后的日子還長事情更多,不能胡亂逞強壞了身體本錢。 他們三人強硬地閉門謝客后,知道底細的朋友就識趣地不來相擾??墒怯杏浾弑痪苤T外后,就在報紙上夸大其辭地亂寫一通,說易宣元先生在海寧就染了重病,至星漢市后未數日就一病不起。沒幾日消息就傳揚得更離譜,說易宣元先生染病死在星漢,有鄉下讀書人家還給易先生設堂祭奠,把閉門養病的珍卿一家弄得哭笑不得。 但珍卿養病期間有件令人歡喜的事,三哥從星漢各大學得到基金會獎學金獲得者的報到名單,他們夫婦在北方數省扶持的寒門學子,實到人數超過應到人數的一半,其間還包括珍卿的本族和老鄉。這個數字比非寒門學子的報到比例也不差了,這在亂世時候其實很讓珍卿夫婦欣慰了。 除了把樂嫣的侄子樂笙放在身邊,珍卿把郭壽康跟他姨姥姥也接過來——樂笙姨媽一家準備遷到港島去,為著郭壽康要等珍卿來才暫時未走,現在把郭壽康跟姨姥姥交給珍卿,他們也可放心地轉道去港島。 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珍卿在星漢遇到了糟心侄子杜遠堂。杜遠堂夫婦近年沒干啥上臺面的事,竟然還敢舔著臉說要跟珍姑姑同下梁州,他們夫婦想以后都依附著珍姑姑生活,珍卿根本沒有理會他這一茬。 卻架不住那沒皮沒臉的杜遠堂,叫他老婆米氏天天跪在裴樹炎先生家外哭訴,哭窮賣可憐暗指珍卿不顧自家親戚。珍卿屢次遭遇東洋人的陰謀刺殺,有理由懷疑杜遠堂接近她是居心叵測,自然要托人查他在星漢的交際圈子,發現杜遠堂竟跟貪腐分子沆瀣一氣,倒賣軍需物品大發國難之財。 珍卿想了一想,叫杜遠堂和米氏的獨子玉琦來,看看他對父親的行為是何觀感。杜玉琦比珍卿這姑奶奶只小四歲,卻因家里糟心事情太多,他二十二歲才剛念完商科二年級,他上的津城大學現在并入了星漢團結大學。 杜玉琦聽珍卿講了杜遠堂的丑事,羞愧憤恨得幾至崩潰了,他哭著跪到珍卿面前說,說他早跟這見利忘義、背祖忘恩的爹斷絕關系,只是讓他在監獄待著別出作亂就行,只是希望不要給他判了死刑,叫他大義滅親舉報他爹他沒顧慮,他娘若知道丈夫死了會精神崩潰的。 珍卿最后答應了杜玉琦的請求,找人抄了杜遠堂的非法所得,讓人把他關一陣子再放出來。最后珍卿問玉琦在學校生活學習可好,若錢不湊手她能給他一些。 玉琦就支支吾吾羞赧極了,說他聽說祖父與大伯在杜家莊不欲南下,大伯家的長子玉璋大哥也說不走,他們固守族人鄉土讓玉琦覺得敬佩,可是他認為長輩和其他手足,留在禹州也許不是長久之計。玉琦的親姊宜椿將要生第二個孩子,jiejie一家也在猶疑觀望不愿離開。玉琦說之前就想回禹州勸親人南下,可是手里無錢又怕貿然離校被取消學籍。他渾渾噩噩在星漢市苦挨日月,一天到晚也學不進什么東西,還不如回禹州見一見親人們。 玉琦能想到讓禹州的至親南下,就足見他對時局自有他的見解,若他此番表白的情感為真,倒不愧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就算是虛情假意也沒有關系,珍卿親自出面到團結大學給玉琦請了假,然后給他一筆路費還幫他找了個有拳腳的同伴,他能否履行回鄉接親人的諾言,就看他自己的選擇和耐力了。 除了珍卿遇到鬧心的親戚,三哥有次外出也見到舊日親戚。他在一個條件簡陋的大車店,遇見了吳二姐的親表妹錢明月,就是當年奪四姐婚事的錢明珠之姐。 據明月表姐自己跟三哥說的,上個月冀州開始炮火連天時,她跟丈夫孩子就倉皇南下了,還曾轉道去海寧給她母妹掃過墓。但謝公館那時節正忙亂不堪,他們未便拜訪。他們從海寧到星漢坐了一段船,為了省車費他們步行來到星漢市投親,到地方投親不成,大人孩子又都病了,只好住在大車店里省點錢。 明月表姐一家人都很自尊,生活艱難也沒想過到謝公館打秋風,吳二姐做主帶上親表妹一家,珍卿和三哥自然也沒有二話。 那些來自珍卿老家的近人子弟,但凡在外念大學、???、職校的學生,珍卿也根據他們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以情理開導紓解他們的思想情緒,再以一定的物質支持他們的生活。樂嫣的侄子樂笙考入平京大學,來到星漢后自然要進合并的星漢團結大學。珍卿就讓樂笙在星漢繼續傍著裴樹炎先生住,早晚還可聆聽裴先生的長者之言,離開前又特意給樂笙留了一些錢。 珍卿他們一行離開星漢登船時,因人流太雜而東洋軍機突然過來盤旋,正從走廊往艙房走的人一下亂營,你推我攘珍卿差一點被攘下去,秦姨一直把珍卿護在身前防人亂推,她自己卻被人擠出了船舷之外。幸虧秦姨足夠警醒一只手及時抓住船舷,珍卿眼疾手快一下子薅住她的衣裳,三哥擠過來一把將秦姨扯上來。 幸虧星漢市是有空中防御力量的,東洋人的軍機盤旋一陣沒丟炸彈就跑了。 珍卿為拽秦姨一只手腕脫臼了,她幫秦姨擺脫了被摔傷摔死的命運,三哥他們也只感嘆剛才太驚險,倒是被救的秦姨看二姐給珍卿復位,在旁邊哭得涕泗橫流全然不顧形象。 多年后秦姨成為珍卿孩子的干姥姥,她講起這天的情形還是忍不住流淚。她說她就是看珍卿明事理好心腸,連胖媽這樣不著調的都能容忍關照,只要她跟珍卿夫婦攢夠了情份,晚年靠著他們過日子也安心。她所以留在海寧跟珍卿和二姐共患難,也是有意識地在做感情投資??蛇@次珍卿下意識地拉住她,她明白自己多么小人之心了。在善良正直的好人面前,何須枉動心機耍那些小心思?不過是以真心換真心罷了。 他們一路上舟車轉換不知有多少道,聞風而來欲隆盛接待的新朋舊友也多。西南那些長于新舊時代間的本土人物,有許多文采俊秀、飽經憂患的世故老人,珍卿見其人聽其言頗覺相見恨晚,又礙于其人背景經歷復雜莫測,暫時不了解時便不敢太過深交。 這時候,吳二姐就跟紅十字會的人碰上,跟他們討論東洋人轟炸平民的死傷情況。聽到平民傷亡的數字她就坐不住,就跟珍卿夫婦暫時分開了,一路跟著紅十字會幫他們救助病人傷員,順便收集東洋人在中國造孽的資料。錢明月表姐一家也自去投親了。 曾在江州辦工讀學校的宮以麟先生,在江州試驗了自己的工讀教學理念后,受蜀州教育家戴仁齊老先生力邀,數年前就跑到蜀州南部的槿城考察,了解當地適齡學童的失養失學情況,還有槿城產業構成跟就業現狀,總結在江州的教學實驗在西南也辦起工讀學校。 生于富庶江南的宮以麟先生,對珍卿夫婦感嘆此地苛捐雜稅繁多,瘟疫戰亂頻繁,高利貸和捐稅奪去農民的土地,多少人背井離鄉找活路,留下來的人也是艱難求生。 珍卿問宮先生此地辦學最難為何,宮先生感慨沒有一樣不難的,但最難的不是經費和師資,而是工讀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只靠本地人辦民生企業太艱難,根本不足以給人們提供充分的就業。此地軍閥派系眾多、相互攻伐,用心治理境內的軍閥少得可憐。外省人欲在此地大辦工商業,非得與此地軍政要人結為緊密聯盟,還不能只撿著一個灶燒,其間消耗的精力跟功夫就太大了。江越富庶地區也勞動力過盛的問題,比之此地卻強得多了。 珍卿和三哥也有同樣的迷茫,他們竭心盡力想為國民做些什么,成果又往往不盡人意,那他們的所作所為究竟有沒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