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49節
根本不存在滯銷的問題。 不管是去年還是今年都一樣。 這就是拉一個不懂做生意的人來也知道,這市場肯定是遠遠沒有飽和的。 實際上做零食這一行業吧,其實根本沒有市場飽和這一說法。 零食這東西嘛,本來也不是用來吃飽喝足用的。 大多都是吃著玩、打發時間的更多。 只要有錢,商家做出來的零食夠好吃,那愛吃零食的人遇到了就一定愿意從兜里掏錢去買。 要是以前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廠只做散賣的瓜子的時候還好說,一次不能買多了,買太多短時間內吃不完容易回潮什么的。 現在西施食品廠也做精包裝路線了。 那種一斤兩斤裝的按壓封口透明塑料袋、還有那種精心設計出來的精品包裝袋的五十克、一百克的小袋密封好的瓜子,根本不存在回潮問題,放多久都沒事兒。 除非說一個人買了五十克裝的瓜子放三年不吃,硬是給它放過期。 但這樣的人畢竟只是極少數。 一般人買的時候也不可能就想到了自己那么一小袋瓜子能在家放三年,考慮會不會過保質期的問題。 總而言之,西施食品廠的瓜子銷量一直都還沒有夠得著供應。 就說李小明上半年的時候來找施向南談合作的事情吧。 就像他說給施向南承諾的那樣,他那邊跟阮美香談妥了之后,施向南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雙方就簽了西施食品廠獨家供應給明星超市食品廠的所有商品種類。 凡是有明星超市的地方,西施食品廠的商品都不能供應給除了明星超市以外的任何連鎖超市、商店、小賣部、雜貨鋪等等。 這個條件乍一聽似乎挺苛刻的。 但其實并沒有。 因為實際情況是,在九河市范圍內,李小明的明星超市開業的地方,不管是縣城里還是鎮上,別的雜貨店小賣部什么的都會被大型連鎖超市擠得活不下去。 西施食品廠跟明星超市簽不簽這個限制合同其實都沒有什么區別。 都沒有別的店了,西施食品廠能供應給誰家貨物??? 可不就只有明星超市這一個選擇么。 要說以后出省遇到體量更加龐大的連鎖超市的話…… 先不說現在談這個為時尚早。 就算是不早。 外頭的合營連鎖超市不說,行業龍頭肯定是外國早早就開始做的像是沃爾瑪之類的大型連鎖超市。 國內剛開始改革開放的幾年還會搞一些保護本地企業、國內企業的政策。 也對國外進軍國內市場的企業進行了或多或少的限制。 但這肯定不是長久的事情。 時間一長限制肯定要取消的,否則怎么叫改革開放、對外開放呢? 一旦限制外國企業的政策取消了,那就是大家手底下見真章的時候了。 施向南是甘省人,李小明也是甘省的。 他們兩個干的都是本地企業。 肯定是要聯合起來對付外來企業的。 否則人家有著領先幾十、甚至上百年的經驗,各種高端管理人才和經驗教訓,國內才剛剛開始起步的同行業拿什么跟人比? 更何況施向南做的這個食品行業。 真正說起來其實并沒有什么很高的技術含量可言。 她怎么能保證外國沒有加工差不多的瓜子、花生這些零食? 如果有的話,國外也同樣有很多適合大面積種植葵花籽的地方。 人家可不受國內原材料不足這個限制。 肯定也是能夠大量供貨的。 外國的大型連鎖超市進軍國內市場的時候,不管是因為政策還是因為什么,他們早就已經談好了大的供應商、拿到了最優惠的進貨價。 因此打價格戰人家也是一點不虛的。 施向南要想供貨給已經有了供貨商的外國品牌連鎖超市的話,肯定就要跟其它供貨商競爭了。 如果西施食品廠處在了被挑選的地位上,那么壓貨款等等一系列cao作就是可以預見的了。 而施向南目前不接受這一點。 她是從十幾年后回來的,本身又是做生意的人,關注這方面的消息比較多,很清楚后來許多民族企業被慢慢拖跨、最后倒閉、消失在歷史長河里的原因。 她肯定不能明知故犯、自尋死路。 要避開那些看得見看不見的坑,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要杜絕欠外債。 “資不抵債”這四個字在她看來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而不接受壓貨款、以及比其它供貨商更加低廉的優惠價格的話,她又有什么優勢什么自信可以讓西施食品廠加工出產的貨物成功進入外國品牌的貨架上呢? 有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折騰、冒險勁兒,她為什么不選擇跟李小明合作、共同抵御外資企業、讓民族企業穩扎穩打站穩腳跟? 施向南是從十幾年后重生回來的,她很清楚在八九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國人對洋貨具有天生的好感。 有句話說“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在很后來的時候,成為了一句嘲諷。 但在最開始的時候,在很多老百姓心里確實是這么想的。 同樣的東西,國外什么都比國內的好! 就連國外的月亮那都比國內的圓! 第289章 假如外國品牌大型連鎖超市進軍國內市場、進軍甘省,而對方本來就帶的有跟西施食品廠沖突的同類型供貨商。 施向南不愿意讓步、同意外國品牌連鎖超市提出的條件的情況下,百分之百拿不下來供貨權。 老百姓又覺得國外的超市更好、超市里賣的東西也更好。 那她的貨物銷量會被影響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李小明的超市就更不用說了。 一些零食品牌要在很久以后才會進軍國內市場,而且銷量和影響力很有限。 但大型連鎖超市就不一樣了。 本來百貨超市這個概念就是國外先提出來、先開始做的。 人家的經驗豐富是事實,再加上國人認定了外國的貨物更好、更值得信賴。 到時候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連鎖超市開到甘省來,受到沖擊最大的一定是本地同類型企業的明星超市。 施向南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人,她前世今生都沒有出過國。 對國外的興趣還沒有對走遍全國、看過全國千里江山的興趣大。 她也從來沒有什么崇洋媚外的心思。 相反,如果可以選擇,她更愿意支持國貨。 而跟李小明的明星超市合作,就是她“支持國貨”的第一步。 沃爾瑪這個時候已經在首都開業了,接下來幾個經濟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也會接連開起來。 甘省相對來說比較貧窮落后,可能第一時間不在沃爾瑪的選址范圍內。 但那也是遲早的事。 既然已經知道敵人回來,當然要早早地做好應敵的準備了。 總不能等人到大門口了慌里慌張地去,那就是打沒要準備的仗了。 這樣目光短淺的人,也肯定走不長遠。 施向南不是,李小明也不是。 因此李小明搞定了阮美香那邊之后,施向南就很干脆地答應了跟他簽合同,合作。 因為李小明只限制了連鎖超市、和百貨商店這種像是縮小版的超市的競爭對手。 因此西施食品廠其實簽了合同對自己的發展也不會有什么妨礙。 因為施向南本來的打算也只是在西施食品廠做大型批發、這個路線穩固的基礎上,自己慢慢地做一個零食品牌店出來的。 類似后來的良品鋪子和上海炒貨那種。 而這樣的零食店不在跟明星超市簽的合同限制范圍內。 簽合同前施向南還專門跟李小明透露了一下她往后的這個安排,李小明也是回去跟公司的高層開會討論過后,確定跟他們的連鎖超市不存在太大的競爭關系,這才答應下來,雙方簽合同的。 簽了合同之后,阮美香也就不再給甘省內的百貨商店供應西施食品廠的貨了。 但是明星超市暫時還沒有踏出省外,省外阮美香的生意還是照樣能做。 而且她從施向南那里拿的貨,本來就基本沒有在省內賣多少,絕大多數都是往省外走的。 去了遠處才能要提高價格、掙得更多不是! 在甘省內西施食品廠的名氣那么大,他們的收購價格以及大批發商拿貨價格,消息靈通的人早就知道了。 就是消息不怎么靈通的人,稍微花費一點心思去打聽一下也能打聽到。 西施食品廠的價格在那里擺著,阮美香批發給的價格太高,別人就算因為她壟斷了西施食品廠的所有瓜子花生,只能從她這里拿貨,背后也肯定會難免嘀咕幾句不好聽的。 當然,一些預算沒有那么充足的人,可能還會有另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