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48節
因為裴永年就是這么干的。 別人一聽他十天半個月就來一封信,可能以為他是很喜歡施向南,寫的是情書啥的。 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他那個單位接觸的還大多都是需要保密的內容。 很多東西根本不能寫。 他每一份信里就寫了自己今天早中晚都吃了什么、吃飯的是還在想什么生活上的事情、學習中感悟到了什么人生道理等等。 真正跟他的專業相關的東西,他是一句也沒有寫的。 當然,寫了施向南也看不懂就是了。 反正兩個人的信就是要拿給家長看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里頭全都一本正經。 連一句“我想你”了之類的字眼都沒有出現過。 施向南有時候回想起來她跟自己對象的寫信內容也是很無語。 這也叫談戀愛? 異地見不著人就算了,寫個信也跟匯報思想工作似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寫信的內容是這樣,所以施向南沒有任何壓力。 越來越習慣自己有對象的事實了、也越來越習慣裴永年的存在了。 現在哪天睡覺之前不讓她在信紙上寫幾行字她還不習慣了呢,就像是一天的事情還沒有全部做完一樣。 當然,這個她就沒有必要跟錢秋雁說起了。 倒是她媽張秀珍后來來縣城里問起施向南跟裴永年的進展怎么樣了。 施向南提起過一星半點的。 她說的全是實話,一個字的謊話都沒有,但張秀珍聽得就是很欣慰很放心,滿心期待地等著閨女跟對象水到渠成,談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結婚領證提上日程了。 施向南是這么說的:“我們雖然都比較忙,沒有在一起,但一個月最少互相寫兩封信。我去過他們單位,他們單位的人都知道我是裴永年對象。他說下回再出來他也會來一趟食品廠,讓食品廠這邊的人知道我對象長啥樣?!?/br> 在張秀珍的年代,雖然稱不上是盲婚啞嫁,但也好不了多少。 基本都是熟人給介紹,說有個適合你的對象,要不要見見。 見一見如果沒有什么大毛病就算是成了。 接下來就是雙方上對方家里見家長、然后結婚領證的事情了。 一套流程走下來可能兩個要結婚的人都沒有說過幾句話。 因此在她看來,閨女這個對象是自身條件不錯、又率先對閨女表示了好感,閨女也矜持地等了很久才給回應的。 現在倆人一個月兩封信,那已經是熱情得不得了了! 閨女也去過人家單位、裴永年單位上都知道他有對象、對象長啥樣了,還要怎么樣? 這就很好了! 按照這個進度,要不了多久就要談到倆人結婚了婚房怎么安排的事情了吧? 張秀珍心里頭喜滋滋地想著。 還在那兒盤算著到時候怎么辦酒席。 裴永年雖說是在施家洼長大的,工作也在這邊。 但他家是首都那邊的,爸媽也都在那邊。 平時也就算了,結婚這樣的大事,不回去一趟說不過去。 這會兒又不是二三十年前,去哪兒都要介紹信啥的、火車也不是天天都有,去哪兒都不方便。 這會兒多方便??! 那個飛機,兩三個小時就就到首都了! 閨女現在也不是缺買飛機票錢的人。 結婚不去見公公婆婆,實在說不過去。 她還把這件事跟唐青娥說了。 因為張秀珍很清楚,她這位婆婆雖然要強了一輩子,到啥時候嘴都硬,但心里還是最惦記這個唯一的孫女的。 尤其是施向南有出息,給她掙回了多少面子。 別的不說,以往婆婆在姨婆那里總是覺得直不起腰來、那些日子艱難的歲月里欠人家太多了。 就是她也有這樣抬不起頭的感覺,更別說是婆婆了。 可施向南有了大出息后,硬是一點一點讓她們能夠在姨婆一家面前直起腰來、好好地正常走親戚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是施向南這個大孫女孝順。 她掏錢在村子里蓋的三層新房子,根本都沒有問過唐青娥的意思,就給她留了一個大房間。 說是上了年紀的人腿腳不方便,專門給她的房間留在一樓。 不用爬樓梯。 房間里頭裝的那些東西…… 床墊子買的就是城里頭最好的、還有穿衣柜啥的不說,那個獨立衛生間里頭裝的??! 蓋房子的人都說是施向南親自交代的,不然他們根本想不到要在蹲廁旁邊站起來的時候高度做一個扶手…… 這樣體貼的小細節,唐青娥的房間里有很多。 村里人誰去唐青娥的房間里看過不夸一句她老太太有福氣,大孫女又有出息又孝順! 不夸張地說,唐青娥現在已經是施家洼最讓人羨慕的老太太了。 連三太爺都比不過。 三太爺家也沒有一個開幾百人的大廠子的后輩??! 唐青娥這會兒心里頭最疼愛這個大孫女,那是哪個小輩知道了也沒話可說的! 張秀珍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因為她這會兒自己生的四個娃娃里她也是最疼南南??! 她這個當媽的緊張閨女的人生大事,怕耽擱得久了好男娃都讓被人給挑走了。 唐青娥也是一樣的擔心。 這是女娃太有出息了,她們這些心思都不好直接說出口。 因為她們的見識都很有限,并且也知道自己沒啥見識,怕就惦記著這點兒事說出來再耽誤了閨女工作上頭的大事。 因此雖然惦記著,但也都不說出口。 就只是在心里頭一直惦記著,時不時地想起來就要著急一下。 因此張秀珍知道了這個好消息、確定了之后,立刻就去跟婆婆說了。 果然,唐青娥聽說了之后也很高興。 婆媳兩個幾十年都沒有這么親近過的時候。 主要是唐青娥年輕時候看著就很嚴厲,張秀珍膽子又比較小,一向有點怕這個婆婆。 對這個婆婆一向是恭敬有余、親近不足。 這會兒可好了。 婆媳兩個湊在一起嘀咕施向南啥時候結婚、怎么見親家、親家可是首都的、見面的時候她們也要穿一身好衣裳、提前打聽好在哪里吃飯吃的時候要注意下,可不能鬧了笑話給南南丟臉…… 在施向南不知道的時候,婆媳兩個已經連結婚當天里里外外要穿的衣服鞋襪都給商量好了。 第288章 這一年到了瓜子收獲的季節,溫老師那里也傳來了好消息。 籽用西瓜有了很大進展。 雖然還不算成功,因為西瓜籽口感一般,但培育出來的西瓜成熟后里面的西瓜籽兒非常多,比食用西瓜多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樣子。 整個實驗室都是一片歡騰。 施向南知道了也很高興。 多產瓜子已經成功了,接下來就是口感的問題。 她有耐心、等得起。 因為有官方關注,甚至也派了人下來一起參與收瓜子的過程,這一次西施食品廠收瓜子和花生的過程比去年更加要求嚴格。 數據記錄比去年也更加詳盡了。 收完了花生和瓜子的同時,領導那邊也已經拿到了這些數據。 施向南就接到了電話。 要讓她做好準備,跟市里當時下來一起去choucha了食品廠承包了的農戶家的那位領導一起去省里頭匯報工作。 施向南當然立刻點了頭。 不過她立刻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 如果要在全省范圍內大量種植食用葵花籽的話,光是她一個食品廠是不是要不了這么多原材料? 不,應該說,因為西施食品廠的主打款香瓜子老百姓接受度很高,銷量一直都高居不下。 總體來說,這兩年一直都還是出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不管是李小明那里,還是阮美香那邊,都是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廠有多少貨他們就能拉走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