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56節
書迷正在閱讀:守寡后我重生了、頂流的豪門后媽、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摘花(1v1,H)、晝夜干噠噠(1V2,高 H)、驚蟄(H 弟媳 兄妹 強取)、世紀不倫(侄叔侄H,女權)、融籠中的糖雀(np,1v3)、蟾宮折嬌(1v1,H)、半年后
“哈,讓她們幸災樂禍?!碧浦橹檠鲈谝巫由瞎緡\咕嘰笑。 “鬼靈精?!碧戚陛毙αR了一句,雖然珠珠這打抱不平純粹是在胡鬧,她心里還是軟了一下。 小丫頭道理不少,又攀著唐荼荼肩膀,趴在她耳朵邊上提點了一遍“爹早上說了,讓我看著你,席上不能多吃”,一副奉命監督的樣子:“姐你要是不聽話,我回家就給你告狀?!?/br> “沒事我不多吃,我自己帶了?!?/br> 唐荼荼早有準備,別人腰間掛香囊,她掛的荷包里裝的是rou干果脯,滋味美好又能充饑。 女客席上從半空到坐滿,唐荼荼一直望著池子正對面的那一桌。 她在等,男客席上的唐厚孜也在等,如此等了半個時辰,身旁的座一直是空的。 席上有舉人問:“蕭大才子還沒到么?” 另一個說:“興許是不敢來了,我聽說今兒好多人都等著與他辯兵法,殺殺他的威風?!?/br> “上回口問時他說起赤城之戰,竟說良公敗于蒙古是因為‘愛民過甚’?” “可見是個滿口暴言的狂生?!?/br> “連鹿鳴宴竟也不來?哼,恃才傲物!” 同桌上考第十八名的那位考生支著腦袋,好奇問:“義山兄,你怎么看?” 唐厚孜只當聽不懂,憨厚笑笑:“我不懂兵法,不敢亂講?!?/br> 文人多相輕,學館里的同窗也多有這個毛病,唐厚孜只聽不搭腔,對蕭臨風的好奇心愈旺。 時近午時,禮部官員和這次鄉試的翰林考官也來了。禮部來的是左侍郎,面相和善,看著跟唐老爺差不多年紀。 這位當初做郎中時,就是唐老爺的上峰,六年里連升兩品,唐老爺卻只論資排輩往上挪了一挪。人之際遇沒法說。 左侍郎捧著道黃封走上戲臺,展開,慷慨激昂地念起圣人手諭。大致是秋闈人才輩出,朕有多高興,但朕身有要事不能親臨,大家玩得開心,回鄉后好好替治下百姓謀?!活惖膱雒嬖?。 這侍郎大人聲音不夠洪亮,戲臺子離得也不近,唐厚孜豎著耳朵都有些聽不清,不免有些走神。 身旁有人拉開椅子坐下來,唐厚孜怔了一怔,猛地回神。 “蕭兄!” 那回口問時的一面之緣,唐厚孜記他記得清楚。 蕭臨風一頷首,目光奇異地盯著唐厚孜看了半晌:“……唐厚孜,字義山,年十四?” 他吐字極慢,無比鄭重地念了三句全京城都知道的。唐厚孜被他念得一激靈,摸不著頭腦:“對?!?/br> 蕭臨風喉頭滾了滾,拿出他收到的那張請帖展開,推到唐厚孜面前,說話慢得似一個字一個字咬在齒間不敢放。 “我聽人說,這宴會上的帖子,是義山兄寫的?” 他目光里,有被壓制著的喜色浮動。 唐厚孜愣了愣,低頭去看:“是我寫的,怎么啦?” 蕭臨風皺眉:“你不認得我?” 什么認得不認得?口問那天打了個照面,這才是頭回說話呀。唐厚孜比他更迷惑:“???蕭兄說的是……” “沒什么?!?/br> 蕭臨風扯了扯唇,臉上硬擠出來的丁點溫煦也不見了,眉頭皺得死緊,又把那張請帖珍而重之地放回袖里去了。 他這身衣裳是下人昨兒去街上買的,衣襟里還沒縫口袋,下人也不會給他做荷包,他全身上下唯一要緊的就是這封帖子,在袖袋里貼臂放著。 箋紙硬,折起來后邊角扎胳膊,蕭臨風渾然不覺,目光在園子里繞。 唐厚孜把早早修飾好的那套交友說辭拿出來,“久仰蕭兄大名,與蕭兄一見,只覺相見恨晚……” “久仰我什么大名?” 蕭臨風莫名其妙盯了他一眼,郁氣全罩在眉心。 “就是……”唐厚孜敏感地覺得蕭才子不待見他,噤聲不再說了,悶悶不樂地望向了戲臺,醞釀出了一肚子的愁腸百結。 等禮部侍郎念完了手諭,秋闈主考官也致了辭,鹿鳴宴便開了。 推杯換盞間,剛才同桌上那數落蕭臨風是狂生的舉人,立馬按耐不住地跳了出來。 “蕭才子,這幾日京城人人夸耀你的才名,我卻覺得你才名不正!” 蕭臨風目光在園子里搜了一圈,也沒看著一個可疑的,正心氣不順。落了筷,抱臂看著他:“有話直說?!?/br> 這舉人聲音不小,旁邊幾桌的舉人吃菜的不吃了,喝酒的也停了,都饒有興致地扭頭望過來。 “當日口問上,夫子問‘四月赤城之戰,良公敗于蒙古,為何’——我們大伙都答天不時地不利,才叫葛都督中了別人的圈套,慘死于蒙古大將之手?!?/br> “偏你故意走了偏鋒,為了在考官面前出風頭,竟說都督敗于蒙古,是因為愛民過甚!——荒唐!良公愛民天下皆知,他為了邊關百姓戰死沙場——蕭大才子竟覺得將軍愛民是錯的?” “葛都督乃我朝英烈,忠義當先,連陛下聽聞他戰死沙場,都心痛得淚濕衣襟,你卻對都督毫無敬重!這是對英烈的大不敬!” “兄臺說得好!”四下呱唧呱唧一陣鼓掌。 那舉人目光得意地掠過全場,又望到蕭臨風身上,見他眉頭緊蹙,只當是自己當頭棒喝,問住了他。 這“良公”與“葛都督”,說的都是赤城守將葛循良,葛將軍四月底戰死沙場后,二殿下念著舊年情誼,親自上書為他請功,皇上追謚其為一品都督。 可惜葛將軍發妻老母都沒了,唯一的兒子下落不明,追封這么個虛銜,只能惠及親族子侄了。 蕭臨風無動于衷:“將有五危,其五為愛民,可煩也。此危覆軍殺將,不可不察也——這是兵圣孫子所言,哪里不對?” 那舉人笑道:“我從五歲起,夫子就成天講看古書要去粗取精,不可睜著眼睛什么都學。哪怕是兵圣寫的書,也是有對有錯的一家之言,蕭大才子拿千年前的古書評判今時,是沒上過學么?” 周圍人哄然大笑。 蕭臨風高高一挑眉,又重重落下來。聽他頭兩句說得大義凜然,還以為是個懂兵法的,原來是個連兵書都沒讀過兩頁的蠢貨。 他怕這蠢貨聽不懂,特地徐徐道。 “蒙古軍圍點打援,不是什么高明的計策,葛帥為了救一個不足三百人的破民屯,中了敵軍埋伏,帶出去的三千將士盡數戰死——而民屯里的百姓全是異族草莽,血脈混淆,沒一人是我大盛同胞——死得不值!” 他聲量不大,周圍幾桌聽到他說話的舉人,全都呆住了。 連皇上都追封葛將軍為一品都督,這蕭臨風!竟敢說葛將軍死得不值! 與他爭辯的那舉人瞠大眼睛指著他,手抖得厲害,他對律法不熟,一時分不清這是欺君罔上還是別的什么罪名,只哆哆嗦嗦斥道:“你胡說什么!” 又慫又蠢。 蕭臨風冷冷看著他。 “一將功成,是千萬尸骨堆出來的。葛將軍打仗二十多年,當知道自己身份,他身上扛著北境第一道關,再后邊就是河北和京城,他死不得?!?/br> “民屯里的全是異族流民,蒙古、西夏、遼人混居其中,血統雜亂。這群流民受我朝將士庇護多年,當知教化感恩——可民屯被遼寇清理后,葛帥率親兵匆忙去救,將軍營留給副帥坐鎮,他為博一個仁名,連自己帶三千將士都搭進去了??山Y果呢!” “在援軍趕到之前,救下的流民早已四處逃竄,也不見一人留下給葛帥護個全尸,我軍將士全叫亂馬踏成了泥——一個大將,三千將士,換了三百異族流民的命,哪里值?” 那舉人扯著嗓子叫道:“陷陣之志,有死無生!大丈夫何懼死后有沒有全尸?” “之后呢?” 蕭臨風冷冷道:“良公戰死,良家軍匆忙換帥,退守內關,閉城不出,外關口被蒙古軍炸了個干凈,等于千畝土地棄與蒙古,只剩下一座城垣不足丈厚的內關——你知道在蒙古軍眼皮子底下修一座外關,得死多少人么?” “你當皇上淚濕衣襟,是為了一個行軍魯莽的將軍哭?——皇上介懷的是北境第一關破了,若蒙古此時積蓄戰力沖關而下,便可如尖刀一般插入我朝北境?!?/br> 與他爭辯的舉人已經年近三十了,好不容易考上個舉人,自覺學問大成??蓪χ@么個十四歲毛沒長齊的男娃,竟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又不肯認輸,氣弱爭辯道:“我朝將士勇猛……” 蕭臨風又是一聲冷笑。 “蒙古軍兵無常勢,又多年未有大戰,正是鼎盛時期,只在北境肆虐的黃金家族術赤一脈,麾下就有鐵騎二十余萬。倘若集齊兵馬攻進赤城,便能一路勢如破竹,攻破河北,直逼京師。要想阻攔,除非調集遼東和直隸全部兵馬……” 他正說著,卻被人重重踩了一腳。 蕭臨風止住了話,皺眉低頭,對上唐厚孜的一雙鹿眼。 “蕭兄,慎言?!?/br> 唐厚孜小心指了指東邊席首的禮部學官。 知曉他意思,蕭臨風便坐下了。 那舉人被堵得啞口無言,蕭臨風看也不看他,冷哼道:“巴掌大的場屋里頭取個尺二秀才,就當自己有紙上談兵的能耐?哼,身無二兩rou,念你的孔孟去罷?!?/br> 滿桌和左近幾張桌上的舉人,聽到他這番狂言,都舉著筷子、端著酒杯呆怔坐著,仿佛被唾沫星子點了xue。 “蕭兄……”唐厚孜震驚地看著他。 唐厚孜心里驚駭,可卻偏偏有股豪氣在胸口亂撞。他自口問那日就隱隱升起的對蕭臨風的敬佩,經他剛才直言不諱的一場辯論,通通轉成了折服。 唐厚孜忙抄起酒壺倒了兩滿杯,自己雙手舉著一杯喝了,辣得一張臉皺成一團。 他把清早背過好幾遍、剛才又被蕭臨風無視了的老話重新拎出來。 “久仰蕭兄大名!與蕭兄一見,只覺相見恨晚!我家住在安業坊南頭第三家!蕭兄初來乍到,對京城一定不熟,要是缺個引路的,只管來找我,我帶蕭兄游遍京城!” 這什么二憨子。 蕭臨風不好駁他面子,接過酒來仰頭灌了。 第55章 他們這頭的動靜,西頭的女客席上是聽不到的,只看到那幾桌才子似在智斗論辯,各個熱情洋溢,朝氣蓬勃。 左右皆是圓桌,蕭臨風坐的位置是背身對著女客席的。從他坐下開始,唐荼荼就一直遠遠觀察著他。 他比哥哥個頭要矮一點,但也抽條了,十四歲的少年坐得挺胸立腰,在一群|交頭接耳、攀肩搭背的舉人中,直挺得像根竹子。 他還沒到加冠的年紀,蓄發竟蓄得很短,也沒像別人一樣頭上裹方巾,只戴了個不倫不類的帽子。左右舉人跟他敬酒說話,他也只瞥一眼,頭轉過一個極微小的角度。 身板也結實,唐荼荼坐得這么遠,都能看出蕭臨風虎背蜂腰螳螂腿,身形輪廓線條流暢,是長期鍛煉的結果。 一群舉人都穿著寬松的儒衫,多是牙白、銅綠、艾青、松柏色的,不知怎么都愛穿這個色兒,一排一排的慘綠少年,說得好聽點是人如青松,說得難聽就是一群瘦弱麻桿精,少有幾個壯實的,rou全長在肚子上了。 一群穿得人淡如菊的學生,襯得一身黑的蕭臨風更像個武夫了。 他來得遲,剛開始左右扭著頭看了會兒熱鬧,中間跟人辯了幾句話,又很快坐下。后半程,他沒再四處張望了。 唐荼荼一邊看,一邊尋思。 ——這位蕭才子好像不夠敏銳啊,不是說武人對別人的視線很敏感么?她盯這好半天了,蕭臨風也沒回頭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