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繼承的四合院超好吃 第51節
熘肝尖講究旺火快炒,豬肝、黑木耳、黃花菜、青椒,幾樣材料掐著點進鍋,火候簡直是論秒算。炒的時間短,豬肝還沒熟,腥氣無法去除。炒的時間過長,豬肝就容易老,吃起來不夠嫩。 沒一會兒,幾樣菜就擺上了桌。 穆飛對著一桌菜吃成了豬樣。 一道涼菜,一道燉菜,一道小炒,主食是炒米粉,時染做的時候也沒顧忌量,滿滿當當的。 乾隆白菜咸香脆甜,芝麻醬的香味把白菜葉包裹的嚴嚴實實,菜葉脆嫩,生吃有種淡淡的甜,在醬料的甜味加成下,格外的開胃可口。 魚咬羊,外面的魚rou煎過,依舊保持著魚rou的形狀,湯汁奶白濃稠,破開魚肚,里面的羊rou塊經過燜煮,味道更加鮮美。 熘肝尖更是做的不腥不干,火候恰恰卡在豬肝斷生的當口,順滑脆嫩。 穆飛埋頭苦吃,幾乎把眼前的碗盤全部清空。 吃飽了打了個嗝:“我什么時候能來上班?” 時染:“隨時。工資待遇都在紙上寫著了,包吃不包住,工作時間是早十到晚八……” 至于什么同意不同意,光看對方把這一桌子都吃干凈的態度,還需要問嗎? 穆飛舉手:“我可以中午點菜嗎?” 時染扶額:“可以……一周限額三次,一次點一個?!?/br> 光看對方今天這做派,要是真放開了點,能把自己吃破產吧。 時染:“你這么能吃,怎么不胖呢?” 穆飛吃到了好東西,這會兒也臉色和緩了:“那是因為我最近都沒吃到好東西,我師父說我太能吃了,不讓我回去……我又找不到合心意的……合適的餐館?!?/br> 時染心下了然,別人是找工作,穆飛怕是在找餐館。自己學了廚還不算,還要想著念著吃好的。 **** 有了穆飛的加入,時染的小餐館也有了正經樣。 中午的午餐也不再限制著只做那么幾十份,穆飛的刀工不錯,幫著處理食材也十分快速,午餐滿打滿算能出一兩百份餐沒有問題。 尤其是穆飛的師父做的一手好面,所以連帶著穆飛拉面的技術也十分厲害。 時染就干脆把拉面的活計全都放給穆飛。 晚上的小攤,時染也把小龍蝦和烤魚的活交給他,調料都是提前配好的,穆飛只用下鍋就可以。 而時染騰開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店里的小炒點菜加上。 時染很有危機感,過了端午就是六月份,她現在的收入還遠遠不到能把欠款全部還上的程度。 自然是要盡可能的擴大業務。 時染請人做了新的菜單,上面林林總總寫了幾十樣菜,菜單末尾還掛上了承包宴會的價格和菜色。 再把餐館內部做了一點小改造,在倒座房的門口處加上了一個柜臺,進了些酒水。 這么安排下來,晚上的業務就分成了兩邊,外面是吃小龍蝦和烤魚的,里面的餐廳也可以點菜。 端午當天,訂餐的人并不多,因為假期原因,只有十幾個加班的人選擇了訂餐。 時染把飯菜和粽子打包好送出去,剩下的粽子就準備晚上在外面擺攤。 于是,這天晚上的小攤再次熱火了起來。 各種各樣的粽子,足有七八種。雖然時染每樣都準備的不多,但是擺出來還是讓人震撼。 時染蒸粽子也跟別人家不一樣,每種粽子的時間都不一樣?;鹜若兆由险翦佒笮』鹫粢灰?,蒸到里面的火腿跟糯米混成一片,rou香味浸透整個粽子。 蛋黃rou粽蒸上大半天,里面的rou浸出來的汁水混合蛋黃,離老遠就能聞到里面的大rou香味。 板栗蛋黃粽格外的細沙甜糯,臘rou干筍粽吃起來有種腌篤鮮的美妙…… 端午節的粽子賣的十分熱火,連時染都沒有想到,最捧場不是那些老客人,而是一條街的街坊鄰居。因為時染這里日常有幫工的原因,這些人是第一批吃到粽子的。 時染給她們一人分了三個,三個粽子都是成年男子拳頭大小,一家人是夠的,人口稍微多點就不夠吃。 這些人也都十分識趣,不夠吃了也沒提前過來買,而是趁著晚上時染開攤才過來 街坊鄰居們這樣七嘴八舌互相一傳,于是個個都過來買了。家里也不是沒有,畢竟是哥節日。工作單位發的粽子,親戚朋友送的粽子。但是那種封久了的粽子哪有這樣現包現做的好吃? 銀絲胡同里的多數人家都是趁著晚上過來買上一兩個拿回家,糯米不好消化,拆開也夠兩三個人一人吃兩口了,應一個節氣罷了。 王大娘拉著壯壯,壯壯一手一個粽子,吃的不亦樂乎。 一條街的小攤販也格外捧場,個個都是三五個的買。 “超市里買的雖然便宜,但吃起來就是就是沒味,家里人口簡單也不想包,小老板你的手藝有保證,還不如直接來買你的呢!” “回頭等到中秋也不知道小老板做不做月餅,我們家今年的月餅也指著你這兒了!” “這個金絲蜜棗餡的真好吃!” …… 如果說剛開始,大家對時染的身份還有點顧忌,對這座四合院的那點“傳說”有點戰戰兢兢的話?,F在這些猜測顧慮已經全都沒有了。 街坊鄰居之間的相處就是你來我往,時染經常做些湯來當贈品,附近的小攤販都能拿著自己的碗過來舀。一來二去,日常也熟悉了起來。 時染自然是對這樣的好意照單全收,如果沒有意外,她將會在這里住上好多年,自然是要把鄰里關系都處好。 一群人聊著聊著,不知道怎么聊到了曾家。 來買粽子的一個街坊小聲說道:“你說這馮家最近也是邪了門了,那曾老太,早上起床冷不丁的摔了大馬趴,把門牙都給磕掉了?!?/br> “還有她兒子,本來找好的工作不知道怎么又黃掉?!?/br> “嘖嘖,說不定就是作孽太多,最近才連著番的倒霉?!?/br> “聽說這母子倆非說這邊的地氣不好,嚇的要搬走呢!” “這房子不就是他們自己的嗎?還能搬哪兒去?” “這誰知道呢?搬走也好,省的叫人看見他們母子就想起他們做過的事,喪德行?!?/br> …… 時染做的粽子滋味好,甜粽子上面裹一層白糖,咸粽子配上一碟辣椒油,當天就折服了許多顧客的胃。 “小jiejie別抖勺”的群里也熱鬧,今天加班訂餐的幾個人在群里上傳了照片。一張張照片上都是不同的餡料,橙紅色帶著點油光的蛋黃rou粽,白色的糖粒包裹著白色的糯米粽子,里面透出一點紅色的豆沙餡…… 【頭發能不能不翹:嗚嗚嗚,我為什么今天沒去加班?!】 【威猛陽剛新吧唧:@怨種老板,為什么不讓我們加班?】 【到二仙橋:想吃……我現在在家里吃用微波爐熱的粽子,難吃死了?!?/br> 【這周放假嗎:老板還說是花三百多買的禮盒呢,看起來根本沒有小老板做的好吃!】 【威猛陽剛新吧唧: 1】 【到二仙橋: 2】 【怨種老板:下次再過節,你們來定要什么?!?/br> 【到二仙橋:那行,我要小老板家的月餅!@時染,小老板中秋節做月餅嗎?】 時染啼笑皆非,這才六月不到,中秋節已經是三四個月之后的事情了,這個點就問有沒有月餅? 【敏敏:附議!我今年說是給我媽寄點粽子,死活挑不出來好的。小老板做月餅吧,到時候我跟我們公司采購說也來你這里訂哦?!?/br> 時染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節日食物的賺頭也不少。在群里回了一句好的,反正時間還長,到時候怎么賣再說啦。 作者有話說: 注釋: 【1】乾隆白菜嚴格意義上根本跟乾隆沒有一毛錢關系,這道菜屬于是現代菜,家常做法就是拿白菜葉子拌芝麻醬,但注意芝麻醬要調味,喜歡吃芝麻醬的可以嘗試下,不喜歡芝麻醬那種稠糊口感的就算了。 【2】魚咬羊,徽菜,是非常傳統的一道菜,往前追溯可以到孔子時期(也有人說是清代菜)。傳統徽菜用的就是鱖魚,也常見用鯽魚的,不過鯽魚多刺,用鯽魚做的魚咬羊多數以喝湯吃羊rou為主。 有點晚了,但是還是有二更!明天依舊是兩更哈。關于乾隆白菜,北京這邊太多餐廳有這道了,不過做的好吃的不多。這道菜在家也可以試試,網上教程很多。 第37章 且不論曾家母子是怎么灰溜溜的搬走的, 過了端午節,銀絲胡同里的人關注起了另一件事。 金錠橋另一邊的路修好了! 說起來金錠橋,一邊牽著銀絲胡同的主干道, 另一邊聯通的是一個風情街, 但是因為近年來b市這樣的風情街太多, 金錠橋周邊并沒有什么突出的景點,又不是挨著后海, 來的人也日漸減少。 這幾年眼看著周圍的小店一個個倒閉, 風情街也逐漸變得人煙稀少起來。除開幾個相對熱鬧一點的清吧,其他留存下來的都是一些賣衣服的小店。 上面一看,覺得這樣下去不行, 老城區因為成為保護區的原因,很多居民是趕不上拆遷這種好事的。再加上年代久遠,很多院子都是大雜院聚居, 也有一些生活比較困難的老人。 為了保障老城區居民的生活,怎么把風情街做大做強,已經成了老城區規劃部門最頭疼的問題。 于是從二月份開始,金錠橋對面就修起了路,從附近的千靈寺側門修的新路,擔負著給風情街引流的作用, 一路修到了金錠橋邊上。 道路修成了兩米多寬,路邊都是移栽來的低矮花木。落成的那天剛好就是端午節放假的前一天。 道路修好,最高興的除了風情街上開店的小老板,就是金錠橋這邊的小攤販。 這條路一修好, 最明顯的就是那些從千靈寺出來的香客可以走不到兩百米就到金錠橋。站在千靈寺門口就能看到金錠橋。 在時染這里每天幫忙處理小龍蝦的馬曉雨, 她跟男人兩口子都是晚上擺攤賣餅夾菜的。這天就跟時染說起閑話。 “別看千靈寺香火不算旺, 每天人還不少嘞?!?/br> 馬曉雨是個爽利的人, 自從路一修好,她就察覺到對面多了些香客來往。 不過因為拜佛都是上午多,她家一般是下午擺攤,馬曉雨覺得這不算個事。 她白天過來幫忙,她男人不是還閑著嗎? 于是馬曉雨就安排自己男人每天半上午在金錠橋那邊扎上攤子賣一會兒,別說,生意還不錯。 有了馬曉雨家帶頭,金錠橋另一邊現在也多了不少人上午擺攤。 常去千靈寺的人也知道了那頭有賣吃的,很多人也愿意早上稍微繞一點,過來吃點東西再去。 相比較于這些擺攤的小攤販,時染家的小餐館地理位置堪稱優越。 她家的大門本身就是正對橋頭,門口還有一大片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