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嬌百味 第3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前任魔尊私定終身后、我在無限片場當反派[無限]、霓裳帳暖、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室友說他是直男、重回十一歲、炮灰進行時、和影帝在戀綜組CP后爆紅了、重生成貓后我踹了影帝、穿書文男主拒絕被攻略
顧逸亭為化解適才的窘然,主動開口:“這位小哥,你、你還好吧?” 沉默中,小青年以鴉色長睫遮掩深邃星眸。 顧逸亭又道:“大夫說你受重擊,傷及心肺,脈搏比常人緩慢……你是否得了什么奇癥?” 小青年嘴唇動了動,依舊不語。 “那深坑,是我為應付百家盛宴、捕捉野豬之用,請問……你為何陷落其中?野豬……是你打死的?” 對方保持沉默。 這就有點尷尬了。 “你且安心在此養病?!?/br> 顧逸亭以淡笑結束問話,拉陸望春出屋。 陸望春悶哼:“是頭聽不懂人話的啞巴野豬!你要如何處置?” “先留他休養幾日。派人去官府問問,近日可有飛賊流寇……不過,他不像壞人,而且周身乏力,當真病得不輕……” “肯定病得不輕??!否則怎會跑到有野豬的深坑睡大覺?我聽阿福說,陷阱周圍放置了醒目標記,只要眼睛沒瞎,斷不會隨便踩進去!除非……他蠢笨如豬!” 顧逸亭也曾考慮過此細節。 那人故意而為之? 陸望春見她半晌不語,努嘴道:“你剛才跟他眉來眼去作什么?” “胡扯!”顧逸亭險些炸了,“我、我哪有?” 上輩子的經歷,使她對異性或多或少存有排斥感。 與年輕男子直勾勾地對視?史無前例。 為何徒生唐突之舉?她說不上來,或許……只是因為那人神態過于微妙? ***** 離百家盛宴僅余四日。 顧家除了飼養的牲畜、野豬rou干、臘內臟等,再沒別的拿得出手,光是食材已輸別家一大截。 顧逸亭幾乎想求助于榮王世子,或不待見她的族親。 據丫鬟仆役回報,那位從深坑里撈出來的小青年,始終一聲不吭。 他行動緩慢無力,梳洗更衣飲食皆不許旁人在場,且只吃米飯和白粥。 顧逸亭細觀他儀表非凡、行止雍容,絕非村夫俗子。 處處防范,也許是……中了毒。 她曾害怕惹禍上身,起過撇下不管的念頭。 但私下問過,這人既無衙門緝捕的要犯特征,也不似有害人之心,兼之行動艱難,還說不出話……她迫于無奈,唯有把他帶回城里醫治。 這日,一行人離開云山別院,沿曲折山路回城。 薄霧繚繞處,桃紅柳綠,溪澗鳴幽。 眾人于桃花澗邊歇腳,取出水和干糧分食。 顧逸亭不經意撇向板車上的小青年。 他穿了顧家仆役的灰衫,礙于身材高大,不合體的衣裳顯襯出肩寬腰窄之態。 捕捉到顧逸亭的視線時,他挑起微弱一笑,眸子流淌淡淡的委屈。 顧逸亭迅速轉目,望向數丈外的一株數百年老樹。 樹干又高又粗,比起其他同齡的大樹,枝椏葉片則少了一半以上,在這春山之中稍顯突兀。 她全神貫注打量老樹,并未留神那小青年長眉緊蹙,凝眸處,憂慮一閃而過。 小歇兩盞茶時分,眾人整頓行裝,準備繼續上路。 顧逸亭走在前頭,身后紫陌“啊”的一聲驚呼,緊接著,余人齊聲尖叫! 她渾身起了雞皮疙瘩,順大伙兒眼光徐徐抬頭。 一條竹葉青蛇纏在樹枝上盯著她,吐出分叉的舌頭。 恍惚間,她誤以為是幻覺。 畢竟,早春怎會有毒蛇出沒? 但這通身青綠、悄然蠕動的家伙,可不像木雕或泥塑制作的玩意兒! 蛇“呲”地噴出腥氣,進而收縮前半身,蓄勢待發! 顧逸亭霎時僵立在地,心也涼了半截。 蛇的迅猛攻擊,她躲不開。 余人試著拿棍棒去挑青蛇,顧逸亭暗暗扯下腰間的香囊,企圖丟出,轉移蛇的注意。 然則,來不及了…… 蛇弓起身,猛地昂首張嘴,直往她竄來! 電光石火間,輕微的“嗖”聲破空飛激射。 竹葉青蛇騰在半空,突然被尖石打飛! 顧逸亭心跳停頓,屏住許久的呼吸也忘了恢復。 再觀那蛇,被擊飛一丈有余,在地上不住扭動,看來受了極重沖擊。 顧逸亭自知,顧家仆役丫鬟,無一人具備此手勁和準頭。 她沒作猶豫,扭頭覷向小青年。 那人正好目視她,長眸的擔憂稍縱即逝,唇邊笑意舒展。 漫山桃花灼灼,因這清淺一笑,黯然失色。 其他人從驚險局面回過神,紛紛以贊賞目光投向小青年。 然而,他兩眼一閉,身子一軟,又一次……暈!倒!了! “……” 大伙兒大眼瞪小眼,不曉得該露出什么表情。 第3章 上元節,穗州迎來一年一度的百家盛宴。 各地蜂擁而至的望族旁枝,慕名前來的食客們,無不踮腳昂首期盼。 榮王父子、知府等貴人,身著錦袍,端坐于子城高臺之上。 吉時一到,圍攏在一排排長桌、爐灶前的上百隊參賽者開始了忙而有序的運作。 顧家族中出了當朝尚書、太官令,又是有名的美食世家,本是大家的關注對象。 今年更受矚目,是因掌事者,為年方十五六歲、容色驕人的少女。 女帝掌政第二個年頭,女子的地位、活躍程度史無前例提升,但萬人圍觀下,顧家千金所表現的鎮靜從容、高雅氣韻,教人為之驚嘆,為之傾倒。 她身穿淺青木棉紋褙子,配了枚雕蘭白玉佩。 身姿秀挺如含苞待放的清雅幽蘭,縱使極擅丹青的妙手,亦難描摹當中的靈氣與韻味。 無人得知,那是歷經兩世波折,游歷大江南北,方醞釀而成的風華。 在她自信指揮下,顧府十余位廚師、廚娘、丫鬟、仆役們有條不紊地對食材進行清洗和切摘。 籌備工作完成,周邊現殺的山珍海味陸續被送至各家砧板上。 “瞧瞧周家的鮑魚!都是雙頭鮑!魚翅是天九翅!” “還有楊家的老甲魚!魏家的……居然是熊掌!” “朱家的活烙鵝掌夠厲害!就是太殘忍了些!” “是??!鵝掌都熟了,鵝還在亂蹦!聞其聲,不忍食其rou,可憐的鵝!” “咦?李家膽子夠大!朝廷為保護農耕,不是明令禁止宰殺牛嗎?” “聽說他家的牛,自己從山坡上滾下去……自殺的!” 各望族使盡渾身解數,再看顧家,活蹦亂跳的僅有黃鱔和黑魚。 “那、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兒!” “雞?魚?野兔?山菌?如此寒磣!敢呈給王爺?” “顧氏一族大不如前??!” “記得四年前,顧大人親自上陣,做了一道鮮美之極的魚膾,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可不是?他老人家掌管御膳,靠的是博學多才!可惜他家千金,美則美矣,終歸資歷尚淺,怕要丟老父顏面啰!” 顧逸亭無暇理會場下的憐惜或嘲諷,淡定指點下人,根據她改良的食譜,按部就班執行。 明晃晃的刀具砍、切、片、刮、削出各種形狀和花樣;長竹筷在大鍋里攪拌出透人心的鮮香;燜煮中的鍋蓋撲騰有聲,rou香、豆香、菌香、骨香、蔥香、椒香各式形成奇妙香風,彌漫半城。 臨近午時,顧府管事牽來一頭水牛,惹得滿場嘩然。 正當人們以為顧逸亭要宰牛烹牛,她卻命廚娘擠出新鮮牛乳,加入打好的雞蛋,蓋好蓋子,再小火慢蒸。 暖陽與濃香,使關切眼神、交頭接耳聲也徒增色香味。 時辰已到,百家停下勞作,依次將食案呈至高臺,供榮王父子、州縣官員品嘗點評。 珍饈百味,異彩紛呈,確為名副其實的百家盛宴。 因菜式繁多,位尊者大多只挑一兩味,淺嘗輒止。 果不其然,周家的鮑參翅肚、楊家的清燉甲魚、李家的全牛宴皆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