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總設計師日記(過去篇,克里斯蒂安
書迷正在閱讀:白桔梗(1v1,青梅竹馬,娛樂圈)、男后,皇上又翻你牌子了、隔層紗(校園1v1H)、寵你向錢看、嫖(現言NPH)、酸葡萄、魔尊摯愛:魔妃太囂張、將軍夫郎在上、反派炮灰攻只想咸魚、病美人直接開擺
好的設計師要不斷學習,即便學習對象是比自己小幾十歲的青年。 當然,我不會當著員工的面說這種話。赫瑞蒙帶起一股風潮,除了埃爾金以外的年輕模特們都開始聽酸性爵士。如果我總是提起學習,孩子們不會覺得我謙遜,反而會偷偷輕視我。了解并掌握他們,算是我重要的責任之一。 雖然如此,我必須承認,赫瑞蒙受公眾喜愛,遠超乖巧的埃爾金。我常常為資源的分配發愁,有時怕正在上升期的埃爾金分不到好的秀場,有時又迫于觀眾施壓,不得不優先考慮赫瑞蒙。 我覺得應該研究一下赫瑞蒙的成功,即便不能做成模板,汲取一些經驗也是好的。 新購入的畫還沒收進抽屜。我大致翻了一下,和在畫室初見時的感受一樣:作者有才氣,卻不擅于表達?;蛘哒f,過于怪誕的表達方式讓她的畫多了許多遺憾。 不過她是外國人,與我看慣了的托盧本地畫師相比,多出許多強烈的個人意識,或許怪誕是刻意為之,也有可能已經成了她的態度。 我對她的速寫本很感興趣。她在頁眉畫滿了類似毛茛的小花,將構圖拆得零零散散,擁有著美術院校大力批評的風格。 第一頁正中畫了女孩,留長辮,穿長袖,第二頁換成了男孩,留劉海,穿長袖,之后是端坐的青年男女,正裝的中年男女,肅穆的老年男女……千篇一律的長袖,短發都有劉海,長發也都編成股??疵嫦?,不像是托盧人,倒與作者本人的清雅相近。 不過,這樣機械地復繪人像,顯然達不到練習的目的。 看完第一遍,我甚至以為我在看紙張翻頁動畫。十分累眼。 可是等到晚上,當我指導完新入職的模特走秀,并恪守我自己的規矩,洗漱干凈,做好清潔,最終累得抬不動手時,偶然一瞥,卻發現她的速寫本似乎不一樣了。 我打開主臥的燈,將速寫本放在床頭柜上。 第一頁的女孩原來皺了一點點眉毛,細紋在暗部,藏匿于線條中。 第二頁的男孩所穿的長袖起褶程度不同,左側胳膊微微曲起,似乎在抵御某物侵襲。 之后青年男女樣貌驚人地相似,就連佩戴的戒指與胸針都一模一樣;中年男女的頸上都有傷痕,看樣子像是動物撓傷;老年男女的衣領和下擺掖起。細節的邋遢與他們的莊重失調。 我有了新的發現,并為白天的錯誤道歉,但仍然不能理解意義所在。 熄燈上床以后,我做了別的猜想,她畫這些的目的并不是練習,而是記錄,所以畫才能細致入微,又不帶情緒。 但我對她一無所知,能做的只是從赫瑞蒙那里要來了她的電話。 我住在城市中心,很少能在臥室的床上聽到海浪的聲音。打通電話以后,我以為自己被板塊運動沖到了比斯開灣或是新幾內亞。電話那頭的海聲很大,風卷地,向上掃,打得傳聲筒轟隆作響。她說話了,聲音與我們這里最差的無線廣播員一樣,令人難以忍受。 我頑強地和她溝通。她聽到我買了她的畫,高興地向身邊的某人炫耀。我聽到了嘔吐聲,當時就想掛斷。 “速寫本,啊,那是,”提起速寫本,她的聲音淡了些,反倒清晰和動聽了,“您只是為了速寫本的事打電話嗎?” 我一時語塞,竟然不能作答。 尋找靈感是理由,更像借口,甚至不能說服我自己。因為我認識那么多優秀的創作者,他們的產出更豐富,在我看來,也更高明,能供我挖掘和探討。我陷入長久的沉默,顯然將這篇日記開頭的豪言壯語忘光了。 “尋找靈感?!钡疫@樣說,她大概會高興。 這個奪走赫瑞蒙的女畫師,唉。 她果然笑得很爽朗,主動要跟我分享速寫本的故事。我有預感,將會聽到一些電影或是肥皂劇,便打開日記本。我沒有志向去做導演,只是不想浪費這段睡前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