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姜淮往外望了眼,已然不見宮人的末微背影了。他這才牽過虞舒的手,小聲道了皇位二字。 如今幾位皇子漸成,大皇子也醒了,這儲位之爭自古便是君王大忌... 若非為夫機智過人、善體圣意,莫說龍心大悅了,怕是都難以回府見到夫人你了。 他攥住人的手,心有揣揣地嘆道。 小姑娘拿著秦mama遞過來的素炸藕,一邊叉了個給身側的二哥,一邊嬌聲附和了句:爹爹最是厲害的。 她也沒聽全呢,但夸夸就好了。她阿爹本就機智。 姜歲綿低著頭,又吃了塊青棠手里的菱粉軟酪。 被女兒夸了,尚書大人心里又甜又軟,好似都要飄起來似的。 可不嘛,還好他為官多年,一下就明悟了當今話里的意思。 虞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雖然她仍是覺得這禮過分厚重了些,但似乎也沒有旁的解釋了。 等下人提心吊膽地將東西一件件捧回庫房,他們一家子便折回正屋,繼續用起膳來。 夫君為人臣子,自是要做個純臣。虞氏盛了碗甜湯放在小姑娘手邊,正好如今歲歲又對大殿下無意,皇子姻親倒是不必再考慮了。 姜淮:說起大殿...大皇子命人送來的那些物什怎么回事? 這才剛醒,怎的就巴巴的讓人送了東西來。姜大人覺得不大對勁。 席間幾人動筷的動作不由微頓,一齊朝同一個方向看了過去。 被注視著的小姑娘咬著魚rou攪打制成的脆餅,腮幫子一鼓一鼓的,說起話來也含糊了幾分。 或許是蕭,大皇子磕到頭,把腦子摔壞了。她不甚在意地猜說。 他素是不喜歡她的。 明察秋毫的姜尚書仍有疑慮。那前些年送來的呢?大殿命人送了歲歲多少回東西? 他瞧小丫鬟拿庫房鑰匙的模樣可是熟稔的很啊。 姜歲綿眨了眨眼,喝了口甜湯壓下一壓,這才仔細思考起來。 一,二... 三... 在姜南君他們灼灼的目光中,小姑娘頓了頓,估摸著道:十一二三回罷,我記不清了,他派來的人不收就在門口堵著,我就都讓青棠拿了然后送去佑嬰堂了。 佑嬰堂,乃大雍為了無所倚的孩童設立的歸處。 聽到三字剛想松上口氣的夫婦二人: 兩位兄長: 她往日并不主動提及這事,蕭祈常在外辦差,姜淮他們又各自忙著,陰差陽錯倒也真沒注意到這些,而唯獨有所了解的虞舒也皺了皺眉。 她是知道偶爾會有東西送來的,可對賬時庫房里的東西沒多出什么,她便也沒多放在心上,未成想算下來居然有如此多次。 賢妃亦總是接人入宮... 大皇子,莫不是對她家歲歲有意? 虞氏手中的銀筷倏地頓住了。 歲歲自幼就追在大皇子后頭,后來突然沒了興趣,他們松了口氣,卻從未再在意過大皇子那邊會如何。 倒是燈下黑了。 她定了定神,輕喚道:歲歲。 嗯?正在揪松鼠鱖魚的少女抬起眸。 你季姨送了些名單畫冊來。虞舒放下筷,揮手召來丫鬟,將東西一字排開。 哪怕大皇子當真有意又有何用呢? 嬌養的小兔子去啃別家的蘿卜,她可以放手讓她去做,甚至幫著她將蘿卜挖走。 可若那蘿卜不識好歹,等把兔子欺負狠了,人走了,他又有一日方覺自己是喜歡兔兔的,故而反悔將自己銥誮長得油光水滑的,妄想吸引回她的注意,那便不是件什么輕易的事了。 心里已經有了計較的姜夫人指著那些丹青畫冊,柔聲道:這是盛家三子,現任錦衣副使,這是佟家,與你大哥有同窗之誼... 咬著筷子不知所措的小姑娘:...嗯? 小姑娘的父兄:!!! 母親...姜南君手一重,差點沒把手中的碗給捏碎了,小妹年紀尚小。 作者有話說: 《論公式和數都代錯了但卷面得了滿分是個什么體驗》 此時的姜尚書:深諳圣心、機智過人 (請大家記住尚書大人此刻自信的模樣,后面要考(小聲)) * 我看到有寶貝說再不追妻就要上奏折了,屬實是吧芝芝逗笑了哈哈哈哈哈,不過圣上既然問了姜大人這么一個問題,除了體察圣意的尚書大人外,寶貝應該都懂圣上此言什么意思吧,那接下來...(瘋狂暗示) 還有圣上的姓名,嗯,圣上的名字確實一開始就定好了,不過就目前來看,無論從誰口里說出來都會崩現有的邏輯線,所以按大綱最后應該是從太后口中說出的,不過那時候應該快收尾了昂。 謝謝寶貝們的評論與喜歡,么啾~ 第63章 招贅 母親怎么突然間記掛起這個, 他們剛剛不是在說大殿下嗎? 虞舒輕睨他一眼:難不成真等你meimei及笄了再去相看?到那時好人家的兒郎都被挑走了,歲歲還能挑到個合她心意的夫婿么? 虞氏先前的確覺得再緩緩也無礙,可如今她卻不這么認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