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還是早些定下的好。 姜夫人才不顧及震驚到失語的父子幾人呢, 只對著越發嬌俏的女兒哄道: 歲歲瞧瞧,可有哪家郎君覺得不錯的。 小姑娘還未開口說些什么, 那邊的父親兄長已然坐不住了。 姜尚書沉著臉, 對準擺在最前的那個畫像言道:盛家府上關系繁復, 前些日子還曾鬧出外室子的爭端來, 見微知著,哪怕盛家三子再得力,也實非歲歲良配。 這陳氏子長相雖還尚可,但身為男子體格如此瘦弱,如何護的住歲歲, 還有這公孫家...姜南君被他點醒, 也接過話來,挨個評了幾句, 總歸能找些出錯處的。 哪怕是身為長兄、素來克己復禮的姜卓卿呢,也驀地給幼妹碗里夾了筷酒釀鴨, 淡聲插了句:佟翊學識尚缺,暫不及我。 連他都不及, 歲歲又如何嫁。 虞氏看著席間你一言我言語的父子三人,沉默地拿過了置于筷枕上的一雙銀筷。 咔嚓 正屋之中就這么驟然安靜下來。 姜尚書喉頭滾動, 喚了一聲:夫人... 虞氏平靜地將已變成四截的筷子移了其中一部分到他面前, 官場上的成就要比得過夫君。 第二截被她精準的放在了大兒子處。 文試要高于卓卿。 接下來是第三截。 武功要勝過南君。 虞舒拿著剩下的最后一截, 淺笑著道:你們是在給歲歲挑夫婿, 還是在給圣上選臣子。這普天之下, 當真有如此人物嗎? 她手指一動, 竟是又折了兩半。 姜淮幾人看著她手中之筷,默默閉了嘴。 好生相看,這些不成就再換一批就是了,總能有一個滿意的。虞氏把碎筷拂到一旁,又拿過勺來,給怔怔出神的小姑娘續了碗甜梨。 姜歲綿放下碗,傾身過去摟著她,小聲朝人撒著嬌:娘親,我還不想嫁。 悄聲從丫鬟手中拿來雙新筷的姜大人不自覺松了口氣。 虞氏微蹙起眉,姣好的面容上是說不明的愁色。 我兒莫管他們,若是有中意的小郎君,直接來與阿娘說便是。 姜淮他們的心思她哪里會不知曉,但有時留久了,可不見的是件好事。 女兒大了,總該要嫁人的。 可小姑娘顯然有別的想法。 她攥住人的袖口,有幾分直白地道:為何非得嫁人,我就不能招個心甘情愿入贅的郎君,陪我一同留在爹娘身邊嗎? 虞氏怔住了。 父子幾個也同時怔住了。招贅... 他們原來從未想過,還有這樣一條路可走。 尚書大人輕咳幾聲,掩住了下意識勾起的唇角。 虞舒回了回神,搖頭駁道:不成。 姜大人面上笑意頓消。 而那廂的虞舒抿起唇,對著自己的寶貝女兒輕聲哄道: 嫁娶之事關乎歲歲半生,阿娘自是要找個頂頂好的人護著你才行的,招贅招來的郎君又能有多少本事?更何況歲歲可見這京城之中,有哪家的女娘是招贅的么? 若真如此做了,怕是要為歲歲召來不少風言風語。 夫人的顧慮...倒是頗有道理。姜淮微微嘆了口氣。 在他們各自沉思之時,此次的正主長睫輕顫,低聲嘀咕: 今上歷來護我,等哪日非嫁不可了,我便求圣上賜個恩典給我招贅,這樣我就可以永永遠遠地留在府中陪著娘親了。 是圣上親口說,她若有想要之物,是不必求神佛的。 君無戲言,這個想必也可行。姜歲綿抿了下唇,心想。 姜家正院內倏地一靜,尚書大人咳嗽幾聲,又夾一筷鳳髓筍放到虞舒碟中。 這親事也不是一時半會便能定下的...容后再議,容后再議。這筍養顏,夫人嘗嘗? 屋內寂靜的氛圍被悄然打破,姜南君頓了頓,不著痕跡地將舉著畫冊的小丫鬟都打發了下去。 看得他手疼。 夜幕漸升,天上的星辰一顆顆亮起,西側的織女星播撒著淡淡星影,些許銀白的光輝透過半起的窗柩,偏愛地撒在了姿容勝雪的少女身上。 今日七夕。 * 姜大人這一容后,就容了好幾個日夜,人選沒挑出一個半個來,倒是先等來了月半中元。 宮中設宴的消息早在前幾日便傳開了,因而此刻的尚書府也并未有多少倉促。 不過雖說是夜宴,但日頭剛剛破曉,虞舒就帶著丫鬟婆子走到了小姑娘院里。 姜歲綿被人從榻上哄起時還有些困頓,半瞇著眼就撲入了自家阿娘懷中。 要去赴宴了么?平日這個時候虞氏都是任她睡著的。 嗯。虞舒邊替人挽著發,邊應道:歲歲若是困便閉著眼再睡會兒,尚還有的折騰呢。 姜歲綿含糊地應了個嗯字,就熟稔地做起她的瓷娃娃擺件來。這幾日虞氏時常哄著她去各家府上,今日賞花明日游園的,小姑娘那些壓在妝奩底的釵啊玉啊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眉間的花鈿也換了一樣又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