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8節
書迷正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無限]、難捱、貓的旅館APP、姜六娘發家日常、樓上樓下、穿成蓮花精后、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紅炸了、女反派重生之后、非強迫寵愛、殊色誤人
汽車開了一天一夜,停在一個叫鵬城的小漁村,這里落后、貧窮,遙望的對面是繁華的大都市。一行人拿著通行證坐船去港城接貨,坐了一天的車再乘坐游船,李明已經變成一只軟腳蝦,上吐下瀉。 劉剛和李明好奇地看著繁華的城市,他們就像第一次進城的鄉巴佬一樣,滿臉寫滿了震驚。 這里和大陸差別很大,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汽車、軌道電車。馬路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每個人忙忙碌碌,大街上長得胖的人比比皆是,不像大陸人人面黃肌瘦。 大樓里穿梭著的人衣著整齊、光鮮亮麗。它就像電影里描繪的那樣,沒有饑荒、遠離了貧窮,宛如夢境中令人向往的世界。 一水之隔的差距,仿佛一天一地。 李明吐得厲害,蘇葉帶他們去吃了晚飯,他們來到了一家裝潢挺不錯的餐館。蘇葉用英文利索地點了一串菜品,楊雪爸勸道:“我們幾個簡單吃點就好了,辦好事情要緊?!?/br> 蘇葉微笑著說:“這里糧食不要糧票,大陸可沒有這樣的好事。我請客,價格看起來挺合適的,你們吃不吃?” 不要糧票確實是天大的好事! 等美味的食物端上桌的時候,大家已經不會說話了,他們驚得直瞪眼睛??境擅倒迳鄢秋L味燒鵝、鮮蝦云吞面、魚仔蛋、菠蘿包。精致美味的食物,幾個人瘋狂地把食物往肚子里塞。 菠蘿包甜而酥脆,香噴噴的,帶著一股奶油的香氣,他們這輩子都沒吃過那么好吃的面包。 最后蘇葉點了20只菠蘿包,才夠這兩大兩小的男人吃。他們吃得嗓子干疼、直翻白眼,才肯停下來。 餐廳放著時下最流行女星的音樂,鵝黃的燈光靜靜地灑在餐廳用于裝飾的琺瑯器上,泛出精致迷人的光。雪白的墻壁掛著名畫,就連往來的服務員身上噴著香水,略過之時會留下一道幽幽的香味。 但是楊雪爸一行人的穿著卻十分樸素,不是黑色就是灰色的工裝,劉剛身上甚至有補丁,渾身寫滿了鄉巴佬的氣息,一路上遭受了不少白眼。不過在蘇葉用流利的英語點餐、要求金發碧眼的服務員添加服務之后,周圍那種輕視的眼神頓時淡了很多。六零年會講英語的人不得了,在港城人心里那是人上人。 他們這邊的人說句粵語都要夾帶著英文,即使不會說英語也要生拼硬湊夾幾個單詞,以便看起來更“洋氣”。得虧蘇葉平時抓英語抓得狠,劉剛和李明聽不懂粵語,居然勉強聽得出來幾個英文單詞。 但cao著流利英文和英籍服務員溝通的蘇老師顯然更厲害。 劉剛和李明心里油然而生起一股敬佩,雖然知道蘇老師英語不錯,但遠遠比不上親眼目睹來得震撼。 離開前蘇葉給了服務員一點小費,楊雪爸差點想勸把她小費收回來,最后這頓飯花了上百港幣,一行人心痛得直流血。 蘇葉發過近千塊的電報,再吃上百塊一頓的飯就很快適應了。何況他們一行有五個人,食量驚人,食物的味道也很不錯。 劉剛喃喃道:“這里好像天堂,好繁華?!?/br> 璀璨的燈光把維多利亞港襯得宛如明媚的少女,那樣婀娜多姿、年輕活潑。路上的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閃亮的路牌仿佛徹夜通明,這里的人一點也不心疼電費。哪里像他們城里,開燈都要掐著鐘表算時間,一天頂多開兩個小時,再多就要心疼電費了。 他們吃完飯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餐館后廚的服務生把沒吃完的食物倒進潲水桶,有面條、饅頭、rou、米飯,大家都心痛得不得了。要不是有蘇葉拉著,楊雪爸甚至要上前勸人家不要浪費食物。 “蘇老師,我好羨慕他們……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像他們這樣過上富裕的日子?”劉剛感嘆道。 劉剛的感嘆,也正是大家的心聲。 蘇葉摸了摸劉剛的頭,告訴他,“我們大陸遲早會變成這樣,以后甚至會比它更繁華、富裕!” 怎么可能?劉剛心想,蘇老師又在開玩笑了。這里的街上有著數不清的單車,好像這里人人都有一輛自行車,而上溝村翻遍了也找不出一輛單車。這里大街上氣派的汽車隨處可見,街道上路人穿著體面的衣服,而他們還掙扎在一年到頭都裁不上一套新衣服的窘迫中。 差距太大、太大了。 遲早是多久,大陸要花多少年才能變成這樣?楊雪爸心里默默想,他根本不敢想這件事。 對岸貧窮、落魄的鵬城才是華國農村的縮影,它幾千年、上百年都是這個模樣,它的改變太緩慢了,讓人毫不懷疑它以后幾十年、上百年依舊是這副模樣。 蘇葉笑而不語,拍了拍劉剛和李明的腦袋。 可以的。六十年后,滬市和鵬城真的超越了港城。 正是你們這一代人、下一代人努力學習、工作,給華國創造了源源不斷的機會、積累巨大的財富,后來的他們才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正是這一代嘗過饑餓的你們,才讓以后的華國人永遠都能吃飽飯。 所以不必自卑、不必羨慕別人,你們更優秀! 次日清晨,他們接到了顯微鏡。果然是很大的一個機器,他們重新租了船才把它運到鵬城。 離開港城之前,楊雪爸狠狠心,到他不敢進入的商店買了一本筆記本,他笑呵呵地對大家解釋道:“難得來一趟,不買點東西好像沒來過一樣,回去我一定要把港城的事告訴小雪他們?!?/br> 司機師傅掏空了身上的錢,買了幾只菠蘿包。 楊雪爸要把蘇葉會說英語這件事告訴他的孩子們,以前他覺得孩子們念得下書就好,不強迫他們?,F在他的想法改變了,這一次回去之后他要告訴他們一定要爭氣、要努力學習。 只有努力學習、長大后才能報效祖國,他們才有機會過上像港城人那樣的好日子!非但如此,他自己也要繼續學習。 劉剛和李明的世界觀在這一天迅速地重建。 回來的路上,他們一直在回想港城的事情。劉剛深深地記住了蘇老師的那句話,他認為只要他們這一代人努力,未來總會有機會過上那樣的好日子。 而李明站在輪船上凝視著遠方。繁華的港城不斷地后退,最后縮成一個黑點,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這一刻他的心里復雜極了。 港城繁華,大陸貧窮、落后,他踏上港城的那一刻起就遭受到了很多白眼,令人不自覺地產生一股nongnong的自卑感。李明終于明白了蘇葉曾經說的那番話的意義。她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過去不明白,現在終于明白了。 為中華崛起,即是為個人的崛起、為下一代的崛起,國家和個人的命運是連結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國家貧窮落后,人民也會變得沒有底氣、沒有自信。 …… c市。 陸廠長把電子顯微鏡正式捐獻給了x大,他與x大的校長約定這臺顯微鏡的主要使用權歸長友油廠所有,實驗之外的時間可借給x大師生使用。 同時他提議學校和長友一起建立一個聯合的實驗室,用于科技人才的培養。他這么一弄,阮儒良忽然有了屬于自己的、正式的實驗室。油廠間接地有了自己的人才隊伍。 蘇葉沒想到陸廠長這么會借風使力,這一手“投桃送李”送得恰恰好,讓三方都得到了好處。 她原本也是這樣計劃的,不過還沒來得及和陸廠長商量。這臺顯微鏡來之不易,它是蘇葉用“技術”交換來的,換成了別人絕不會那么輕松地買到它。 x大的校長被陸廠長這一招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長友雖然只是一個油廠,確實也被評為省先進單位,但這么搞會不會過于隆重了些?別的省級老牌大廠也沒有他們這么大陣勢的,但學校的教授極力地爭取這臺德產的顯微鏡,為了它,長友要實驗室……就要吧。 阮儒良得知這件事后,當場愣了許久。他激動又不安地搓了搓雙手,黝黑的臉漸漸憋得通紅。 “不、不用這樣?!?/br> 蘇葉笑吟吟地說:“使得的,阮老師好好用它,好馬配好鞍!條件跟上去了才能全心全意做研究?!?/br> 請不要大意地去研究紅薯吧! 于是,阮儒良這個披著“長友技術顧問”頭銜的假顧問,就這樣被趕鴨子走馬上任了。他第一次用那么好的實驗室,已經是年近半百的老頭子,第一次看到這些器材感動得都快哭了。它們雖然不全是嶄新的,卻比他摳摳搜搜撿的那些淘汰了的器材要強上百倍。 他十分稀罕這個寬敞明亮的實驗室,一會拿抹布擦擦桌子、一會切層植物細胞來看,忙里忙外一刻也閑不下來,那臺昂貴的顯微鏡就像他的心肝寶貝,怎么也用不膩。每周一三五他都在x大實驗室里,二四六回鄉下親自帶學生下田干活。 …… 上溝村。 劉剛和李明回到上溝村后變得“勤快”了,這種勤快就像忽然開了竅似的,兩個平時只懂得吃吃喝喝、干農活的男生,忽然悶頭研究起英語。 蘇葉雖然一直有給他們補數理化,鼓勵他們參與明年的高考,但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深造的念頭。 一方面高中文憑已經足夠,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余。他們算是知青里很有“文化”的那部分人。另一方面,在上溝村過過這樣的日子也挺好的。一群咸魚里忽然多了兩條勤快的鰻魚,大家挺不能適應的。尤其李明這種平時吃喝拉撒第一,渾身上下散發著頹喪氣息的咸魚。 林媛用眼神瞟了劉剛一眼,“蘇老師到底帶你們去港城見識了啥,你們咋跟變了個人似的?” 林媛也是有機會跟她去港城的,但她舍不得宿舍里養的小兔子,就沒纏著蘇老師一起去。 劉剛和大家說了在港城的經歷見聞,他描繪著港城人民有多么富裕,燈隨便開、食物吃不完倒垃圾桶、牛奶當成白開水來喝,聽得大家不禁瞇起眼,眼神中流露出憧憬。 “天啊,沒吃過的饅頭都倒垃圾桶?”女同學聽得咋舌。 “路燈徹夜地開,家家戶戶都能用上電?” 就算擱在饑荒前,這也是沒發生過的事。 劉剛沉痛地點頭,“是的,他們的日子就是那么好,和電影里的一模一樣?!?/br> “我們是不甘心呀,他們活得有模有樣,再看看我們日子過得像什么樣?蘇老師說得對,祖國的未來要看我們年輕人。如果我們都不努力,下一代的孩子要像我們這樣吃不飽飯嗎?” 劉剛的一番話讓這群還未滿十八歲的知青陷入沉思,他描繪的港城越美好,越襯得現實生活的無奈。他們為什么要讀書,又是為什么而工作?難道是為了忍受饑荒和痛苦,讓下一代的孩子跟著經歷同樣的痛苦嗎? 劉剛說著忽然有些難過,他撇過頭眼眶微微泛紅,胸腔里熱血未涼。李明聽著也有些傷自尊,父母經常寫信給他,寫城里的情況、寫大批工人下崗,很多人餓死街頭…… 在港城的那天晚上,他們共同目睹了餐館的服務員倒吃剩的饅頭,那一刻楊雪爸差點就上去撿饅頭了,幸好被蘇老師拉住了。其實他和劉剛也有想去撿的沖動,要不是過了一段不愁吃喝的日子,他真的會去撿饅頭。 楊雪爸是堂堂一個大廠的副廠,劉剛是根正苗紅的高中畢業生,會英語、數學物理化學,還做得一手好菜,李明會吟詩、會畫畫,還寫得一手好字。當然還有還比他們更優秀的同學、師長,他們差在哪里了,為什么會過上那么慘的日子? 劉剛和李明不覺得自己比港城人民差在哪、同樣他們也不會比報紙上吹過的“西方強國”的人民差。 他們只是起步太晚了,中途又被絆了一跤。李明相信蘇老師的話,國家以后一定會更繁榮、人民會更有自信心,前提是他們這代人要努力建設祖國。 第98章 京城。 姚春雨等了十天, 后海姓蘇的那家人再也沒有來找過她。她實在喜歡那套四合院,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她就有一種強烈的預感, 這個漂亮的房子她想要。辛辛苦苦兩輩子從來沒有住過那么好的房子。 姚春雨來問蘇添文的時候,蘇老頭頭一撇用鼻孔出氣, 陰陽怪氣地說:“我們不賣房子了,姚女士還沒有死心?” 蘇老頭不喜歡姚春雨,聽說最近她頻頻打聽誰家缺糧食要賣房子,她已經買下了兩套四合院, 卻還盯著蘇家這套可見是個貪婪的。賤賣了房子給她的人, 現在一家十幾口擠在二十平的棺材房, 日子過得水深火熱, 腸子都悔青了。蘇老頭差點也把祖宗傳下來的宅子用一百斤糧食賤賣了。 同樣是倒賣糧食, 人家“泥材村”就沒有那么坑, 哪里像她專門囤積糧食,待價而沽!這是把人往絕路上逼。 蘇添文便是那天接待姚春雨的中年男人, 他客客氣氣地說:“姚小姐,多謝你的照顧。我們的困難已經解決了, 不打算賣房子?!?/br> 幾天不見他臉上有了rou, 高高凸起的顴骨便沒有那么夸張,面龐紅潤,嘴唇也不再蒼白??雌饋砗孟裾娴慕鉀Q了糧食問題。 蘇老頭拿著一根玉米棒啃了起來,姚春雨知道這套四合院是徹底沒有可能了。這戶人家不缺糧食,否則怎么會這樣隨意地把玉米當成水果啃?離開前, 她不經意之間問蘇添文, “你們買到糧食了?” 蘇添文一愣,點點頭。 蘇老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他才打住沒有往下細說。 姚春雨想:果然如此。后海這一片的人家,再也沒有出售的房子了。這一片的屋主難道和蘇家一樣,全都解決了糧食問題? 這得需要多少糧食才能讓后海這一片的人家都不缺糧食? 蘇老頭剛剛啃的玉米籽粒飽滿金黃,棒子大,這兩年洪澇旱災不斷,能結出那么飽滿均勻的糧食很不容易。姚春雨是種過幾十年玉米的人,怎么會看不出來這種玉米質地上等,只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才能結出來。問題是……他們到底去哪里買的糧食? 姚春雨這么一想,一種熟悉的感覺迎面撲來。起初在c市她的糧食也是能賣出去的,能換金條、換房子??墒谴钌狭薱市的老同學蘇莉娜一家后,她的糧食想要再換金條就難了。 等等……蘇莉娜,蘇添文,都姓蘇? 不得不說姚春雨在這個方面有幾分敏銳,蘇老頭一家確實是蘇莉娜遠房親戚,而蘇莉娜是郭愛國的表妹。隔壁李先進一家是李茂剛——也就是方女士的堂妹夫的親戚。 華國的人情往來充滿了奇妙,當初李茂剛和方秀蓮夫妻倆就是這兩家鄰居互相介紹認識的。 蘇老頭從老友家拿了五十斤糧食,原以為下一次等“泥材村”再賣糧食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沒想到糧食還沒吃完,人家又開始賣糧食了!這一次蘇添文也收到了他們的小紙條,這是一張“價格表”。 精細糧兩塊五一斤,五花rou十塊一斤,除此之外還有紅薯、玉米、土豆、番茄等等蔬菜。價格比上次降了不少。蘇老頭感動得眼淚直流,這位“大倒爺”竟然還會主動降價,真是太有良心了! 蘇老頭貢獻出了自己壓箱底的錢,一口氣買了五十斤精細糧,背去了李老頭家還他們糧食。 …… 姚春雨回去之后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聽到了一點蛛絲馬跡。有人在大量拋售糧食,而且是以極低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