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9節
書迷正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無限]、難捱、貓的旅館APP、姜六娘發家日常、樓上樓下、穿成蓮花精后、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紅炸了、女反派重生之后、非強迫寵愛、殊色誤人
這個青黃不接的時節正是饑荒鬧得最嚴重的時候,怎么會有那么多的糧食? 姚春雨的心砰砰直跳,雖然她十分惱怒這幫人打亂了自己買四合院的計劃,但這么多便宜的糧食……她何不乘風利用它,創造更多的價值? 姚春雨已經倒賣了一年的糧食,黑市的規則摸得清清楚楚,同時與很多人家結交了深厚的關系。她手里的資金很充足,人脈廣,思來想去姚春雨認為:她有分一杯羹的實力! 她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讓人能在短期內迅速累積資產。 她花錢找了專門人打聽京城里那些忽然解決了糧食問題的人家,她把手里的金條置換成人民幣,一共換了三萬多元。這筆巨款放在這個年代足夠嚇死很多人了,普通的工薪家庭不吃不喝一百年恐怕都攢不到這么多。 糧食三塊錢一斤,姚春雨愿意用高出一倍的價格收購它,等攢夠了再轉手賣出給別人。 起初姚春雨的糧食收得很艱難,幾乎沒有人愿意賣給她。錢算什么,難道他們缺錢嗎?姚春雨并不氣餒,人性就是這樣經不起考驗。連《資本論》上都寫著,“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br> “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br> 姚春雨耐心地放下魚鉤,漸漸地她收到了六塊一斤的精細糧。她捧著白花花的富強粉、優質大米深吸一口氣,麥香清新、好香甜,米粒晶瑩飽滿。 大米煮成飯又香又軟,確實比姚春雨賣的陳年舊米香得多了。她的糧食是在去年她剛剛重生那會采購的,放了一年口感自然欠缺一些。但高價收來的這批糧食,質量好得就像特供米,籽粒飽滿結實,色香味俱全,吃起來香軟有嚼勁。 這種糧食別說賣六塊,就是賣十塊一斤都值! 姚春雨牙齒頂著腮幫,做下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要借錢收購這批糧食,應收盡收,有多少收多少。在姚春雨的記憶里,饑荒是在61年開始緩解,61年三年自然.災害結束,這是六十年代最后一個賺錢機會,接下來的二十年再想這樣輕松地賺錢就難了。 蘇家。 蘇老頭對“泥材村”這位大爺好感度很高,他很感激這個勤勞的大“倒爺”拯救他們全家于水火之中。近來他發現有人在用“六塊”一斤的價格高價收糧食。那些糧食還算富余的人,經不起誘.惑會少少得賣點糧食補貼家用。 蘇老頭皺皺眉,這不是……糟蹋別人的一片心意嗎?這樣下去市場遲早有一天會亂。他們還能像現在這樣安安穩穩地吃糧食嗎? 這些人吃相未免過于難看,目光短淺!雖然同樣是倒爺,但“泥材村”這位倒爺在蘇老頭心中是有情懷的,正所謂盜亦有道,他們才是真正地把實惠讓給普通老百姓的人。 他很快寫了一份“舉報信”給“泥材村”,“親愛的泥材村生產隊,你們恐怕不知道最近有人在收購你們的糧食,兩塊五毛錢一斤的糧食,收購價六塊一斤。六塊一斤這轉手得倒賣多少錢才能回本呢?我想你們也不希望自己的一片心血被糟蹋,請同志們務必引起重視!” …… 上溝村。 蘇葉很快收到了反饋,收到這樣的消息她不算驚訝。 有利潤就會有資本的追逐,現在是有市場就會有倒爺……不過,六零年代倒賣糧食真不怕被抓?蘇葉都時常擔心哪天一覺醒來,國安局的同志忽然上門□□。 這些糧食凝結著阮儒良的血汗、有一群學生的汗水,蘇葉絕不能容忍他們的血汗被人踐踏。 很快,蘇添文和李先進等等“二級銷售商”,收到了來自“泥材村”的小紙條。 “親愛的同志,我們是來自‘泥材村’生產隊的人。我們和廣大的華國人民一樣有著一顆為祖國奮斗、效力的心,希望解決目前的貧困問題?!嗖拇濉兄Z以后糧食絕不漲價,但我們近來發現有人把糧食倒賣以賺取利潤,如果有這樣擾亂市場價格的行為請反饋給我們,這些同志將會被我們取消買糧資格,各位自珍自重,且行且珍惜?!?/br> 蘇葉扔完信就撒手不管這件事了。 國家暫時管不了她,還能管不了別的膽大包天的行為?這個節骨眼倒賣糧食的行為就跟戳國家的肺似的,舉報一個抓一個。蘇葉還勉強算是糧食的生產者,這種人就是純粹的倒爺。 日子如流水,漸漸地他們來到了霜降前的一周。 霜降節氣的前兩天,陽光明媚、日頭正好。 阮儒良決定收獲了地里的紅薯,上溝村的一大隊很興奮。他們劃拉了兩片土地給外人種紅薯,被人戳著脊梁骨笑話了大半年。聽蘇葉老師說,這些紅薯畝產量至少有六千斤,假如真有這個產量他們一大隊就能徹底揚眉吐氣了。 有經驗的農民心里都明白紅薯不可能達到這個產量,他們種了幾十年的紅薯了心里都有數。只要這批知青能收獲三四千斤紅薯,這地劃給他們就算值了。 所有人等著看豐收,也有的人等著馬根生發話明年不讓這群知青繼續胡鬧。 劉剛帶著一伙知青小心翼翼地松土,順著紅薯藤采收。這片原本不算肥沃的土地,在阮儒良精心地伺候下變得黑亮肥沃,一鋤頭挖下去可能還會挖出蚯蚓。因為他每天都在曬豬雞鴨的糞,把它們制成有機肥,一片田施肥,另一片不施肥、作為對照組。 馬根生和父親也站在田埂邊上一起收獲,馬支書是種田的老把式了,挖紅薯挖得很利索,輕而易舉地就牽出一根藤下的所有紅薯。 他越看眼睛越熱,阮老師種的紅薯是出乎人意料的肥大、健碩。兩個巴掌合起來才能捧住它,它是普通紅薯的兩倍大。老支書在田埂邊的小溪隨手洗了紅薯,一口咬下去。 “嗯,不渣,甜得很!” 他笑得合不攏嘴,“恭喜阮老師!這紅薯好大啊,我敢保證這畝地至少得有四千斤!” 四千斤的紅薯已經很了不起了,往往只在風調雨順、農民精心伺候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豐收。今年他們村的紅薯只收了每畝兩千斤,平時可以收2000~2500斤,因為今年雨水少的緣故。入了夏之后雨水就更少了。 阮儒良的兩片紅薯田就是入夏之后種的,雨水更少,種出來的個頭是別人的兩倍,畝產也是別人的兩倍,這回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馬支書的肯定讓劉剛等人更有干勁,越來越多的人好奇阮儒良這片地到底能收多少紅薯,馬根生還沒有發起號召一塊收紅薯,一群農民自發地下田挖起了紅薯。 蘇葉站在稱糧食的地磅旁邊,稱量著一批批紅薯,最后把數據一加。 她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高興地報出數字:“阮老師,實驗一田收獲紅薯3202公斤,實驗二田收獲紅薯2576公斤!” 所有人都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震驚得嘴巴都合不攏。單位是公斤,這是公斤!大伙爆發出一陣震天裂地的喝彩聲,學生知青們帶頭熱烈地鼓起掌,久久不息。 兩畝紅薯地畝產6404斤和5152斤,有文化的人種地就是不一樣,種一畝頂得人家種三畝! 劉剛高興得手掌都要拍爛了,所有的男知青架起了年近花甲的阮儒良歡呼著、喝彩著,把他拋到天空。上溝村的農民也很高興,沒有哪個人能夠忽視這個成績,產量就是農民的命根子! 今天,阮儒良就是上溝村的英雄。 身為生產隊長,馬根生會情不自禁地想:要是開了春全村都種上阮儒良的紅薯,能節約多少畝地?節約的田拿來種水稻、麥子、大豆玉米又能多產多少糧食?種一畝頂三畝,他光是想想就已經渾身血液沸騰。 馬支書捋著胡子,喜滋滋地說:“這要擱在前幾年,咱們村就出名啦!” 畝產六千斤,普通紅薯的兩三倍產量,換成誰不驚訝?幸虧他之前劃拉了兩畝地給阮儒良,之前大家都說這個決定太冒進,現在馬支書反倒覺得劃少了,要是當初劃了十畝地給阮儒良,他們村豈不是明年的口糧都有了? 阮儒良這輩子頭一次笑得那么開心,他被學生拋來拋去,連眼鏡都掉田里了也不介意。他一邊摸索著找眼鏡一邊興致勃勃地說:“我認為紅薯的潛力不單單這一點,畝產萬斤理論上是有可能達到的?!?/br> 其他人眼前一黑險些一口氣提不上來,馬支書連連擺手,“畝產萬斤就算啦!阮老師踏實一點,咱穩步前進,不要想著一口吃成胖子?!?/br> 前幾年“大.躍.進”時期,畝產萬斤不就是好多個地方的口號嗎?現在大伙打心底地畏懼這個字眼了。 “阮老師,今天我們村殺只雞給你慶祝吧!” 馬根生說:“你不要嫌棄,今年咱們村沒有養豬,不然這會咱肯定要殺豬擺幾桌酒!” 李明心里思忖,村里沒有養豬,可是他們在宿舍后面的小山坡養了三頭小豬,現在自然是舍不得殺的,養到明年夏天肯定就能吃豬rou了。明年夏天正好是春薯的豐收時節,時間恰恰好。 劉剛露出潔白的牙齒,爽快地說:“沒有養豬也能吃到豬rou,我聽說縣里的黑市現在有豬rou賣了,明天我去割兩斤回來給阮老師沾沾喜氣!” 他的建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贊成,馬根生回去把生產隊里壓箱底的三十塊掏了出來,交給劉剛采購豬rou。 稱完紅薯后,阮儒良的紅薯除去兩百斤用于繼續研究,剩下的11356斤紅薯歸到第一生產大隊的秋收糧中,上交國家。原本馬根生的生產隊今年交不夠國家糧,加上這批紅薯就夠了。在饑荒年完成任務指標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 交夠公糧除了光榮之外,還意味著年底分糧食時一隊每個人能多分幾十斤糧食,第二生產隊的隊員不由地想,要是當初把地分給阮儒良的是他們,他們豈不是也能分到這些糧食?這么一想不僅臉火辣辣地疼,腸子都悔青了。 二隊的生產隊長沉默地低下頭,今天他原本是想來看熱鬧,他認為阮儒良和這群知青搞不出來什么花樣,可是現在臉上疼得火辣辣的,然而看著人家的紅薯又眼熱。他懷著復雜的心理,又收到隊員譴責的目光,頓時xiele氣。 蘇葉看著垂頭喪氣的二隊長,爽快地說:“等開春了,大家一起種紅薯!” 二隊長耷拉著的臉頓時咧開了花,他欣喜地抬頭問:“真的?” 阮儒良肯定地點頭,“真的!春薯收獲肯定更多,多種點明年就可以養豬了!” 大家頓時笑成一團,爽快的笑聲一陣接著一陣,所有人都開心了。這種笑容是充滿了希望、痛快的,一掃那因為饑餓而常年掛在臉上的苦澀。他們很久都沒有這么開心了,紅薯耐旱,明年怎么著口糧都有著落了。 …… 北方下了第一場雪,報紙上零星地刊登了一些凍死在路邊的流浪漢的新聞??墒怯钟行侣剤蟮?,有幾個受雪災嚴重的城市,有來自民間的許多愛心人士自發地免費送糧食給流浪漢、分給救災的軍人吃。 這個“善舉”溫暖了全國人民的心。大家看著報紙,不禁地感嘆:還是好心人多呀!這年頭誰不缺糧食吃,這點糧食都是人家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實際上,這些糧食還真不是人家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蘇葉從廣播里收聽到新聞后心情沉重,連夜發了十萬斤糧食和一封愛心信給自己的“二級經銷商”們,“親愛的同志們,‘泥材村’聽說了北方雪災的事情,心情很沉重。故而連夜送來十萬斤糧食,希望大家助我們略盡綿薄之力?!?/br> 國安局已經盯上“泥材村”有半年之久,視其為神秘的危險分子。但這個舉動讓他們心思復雜,回想一下他們做過的事,好像也沒有危害社會、國家,反而他們做的很多善事。 “吱呀”的一聲,木質的門被人推開。 劉剛剛宰了五只兔子,冬天兔子的皮下蓄了一層厚厚的脂肪,吃起來更美味了。他自制了辣椒醬,動手打起了兔子邊爐。兔rou切成均勻的小塊,放進用骨頭熬好的鮮湯里涮著吃。豬rou切成薄薄的片,放在爐邊炙烤,烤熟了沾一圈辣椒粉、沾著醬料就著吃。 再加上切成絲的蘿卜、冬瓜、菜葉卷著吃,美味又爽口。 “蘇老師,阮老師快來吃口兔rou!”大伙快樂地吆喝著,所有人都坐得整整齊齊,癡癡地望著肥美的兔rou,不住地吞口水。雖然他們下鄉后就沒有餓過肚子、隔三差五也有rou吃,但一次殺五只兔子這么奢侈的事還是頭一回碰到。 因為……冬至到了。 蘇葉放下筆,深吸一口香氣,“好咧,真香呀!劉剛這手藝真是越來越好了,以后開飯館肯定能養活自己?!?/br> 劉剛靦腆地笑笑,“我可不要開飯館,我要當農民,當像阮老師那樣能種出高產糧食的農民?!?/br> 阮儒良和藹地笑,“那以后要多多努力啦!不能偷懶,要早點起床,干活要細心學習要勤奮?!?/br> 第99章 (捉蟲) 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冬天, 大伙生著一盆柴火在宿舍取暖。 蘇葉一大早就去給村里的小學上課,馬根生讓她特意照顧照顧班里的兩個小孩。 他們正在竊竊私語。 一個男孩手抓著一團空氣,往另一個男孩嘴里塞:“福蛋你肚子又餓啦?好啦, 你閉上眼睛,我現在放了一只包子到你嘴里, 你啃了包子一口,兩口,福蛋,rou包子味道很不錯吧, 現在是不是感覺很飽了?” 福蛋用力地點頭, “好吃, 包子軟, rou……嗯, rou是香的?!?/br> 他同桌牛蛋又說, “現在你正在吃番茄炒蛋,土豆燉雞, 你聞聞是不是很香?好了,福蛋你現在已經吃了很多, 肚子快撐爆了、已經很飽了, 一點也不餓?!?/br> 可是福蛋仍舊很餓,因為他想象不出來,這是他從來沒吃過的東西。他問牛蛋:“番茄炒蛋、土豆燉雞是什么味道?我想不出來,肚子還是癟的?!?/br> 牛蛋長嘆一口氣,沮喪地說:“我也沒吃過, 不過我媽說過這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 只有大戶人家才吃得上?!?/br> 他一邊說,一邊猛地擦流出來的口水, 比閉著眼睛的福蛋看起來還要更餓。 福蛋努力搖頭,“不對,世上最好吃的東西叫紅燒rou,我爸媽說紅燒rou全都是肥rou,吃一口能一星期都不吃飯哩!”提到紅燒rou他滿眼都是憧憬,口水流得更多了。 蘇葉聽了便知道連他爸媽也沒吃過紅燒rou。 牛蛋跟他爭了起來,“世上最好吃的東西是番茄炒蛋、土豆燉雞!才不是什么‘紅燒漏’?!?/br> 福蛋生氣了,“吃一口能一星期不吃飯,不是最好吃的東西是什么?” “我的番茄炒蛋、土豆燉雞吃一口,能飽上一整年!” 他們爭起了哪個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爭得面紅耳赤,彼此的肚子發出的、雷鳴般的響聲。 蘇葉撲哧一笑,感覺到又慘又好笑。 這兩個小孩的父母死于去年的饑荒,他們平時靠著大隊發救濟糧過日子,有一天糧食就吃一天,夏天村里斷糧了險些沒被餓死。好在蘇葉賣茶葉換來了糧食,讓他們又續上了命。 雖然只會一頓飽一頓餓,好歹沒有被餓死的危險。阮儒良種出高產紅薯后更是不可能餓死人了。 所以他的紅薯對很多人來說意義重大?,F在村里很多人見了阮儒良就送他砍好的柴火、幫他洗衣服、干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