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書迷正在閱讀:論綠茶的一千種釣魚技巧、詭計多端的程老板、假少爺在豪門當綠茶、再也不和死對頭宿醉了、勇者穿越到現代再就業、暗室欺心、接近黑粉[絕地求生]、給母系社會直播三萬年后、和喜歡的人一起隔離了、可以去你家嗎
眾人心思之前全都放在會議桌主位的孟艾身上,此刻聽到聲音,齊齊扭頭——會議桌盡頭的客座上,鄒海遙倚在工學座椅中,擱下了紫砂壺。 “早先前兒昊天做項目,麻煩海了去了,楊燁幫了大忙。這次漢廣也是,出了問題,和產品群齊心協力擺平了?!编u海遙掌心撫上紫砂,“我不怎么管業務,所以從其他角度談一談想法。姑妄言之,各位姑且聽之?!?/br> “做游戲比做其他產品更難,為什么?因為面對的不確定性信息更多?,F在是信息爆炸時代,我們接收的信息,會習慣性地被技術馴化,形成信息繭房?!?/br> 他繼續道:“比如一哥們兒,愛玩大寶劍頁游,只要刷三五個視頻,App摸清了他的路數,就會見天兒給這個人推頁游,過分一點兒的,甚至開屏廣告,都是‘是兄弟就來砍我’?!?/br> 鄒海遙頓了頓,似乎在給大家消化的時間,才道:“池斕,如果你是這個愛玩大刀砍人的網癮少女,想要打破信息繭房,你怎么辦?” 他沒有問負責業務的幾個人,而是興致盎然地望著池斕。 池斕脖頸梗了一下。 今天梅開二度,她算是體會到了差生在課堂上被反復cue到的心情:“我……會主動看看其他內容,MOBA、IO、沙盒……” 她畢竟是英語系出身,對游戲的了解比會議室里其他人差了一大截,此刻已經快把能想到的詞匯用完了。 “是這個理兒,如果不想讓自己被反噬,就要引入不同的信息。天才且不說,咱們普通人想做好游戲,必須得見識足夠多、足夠好的貨?!?/br> “想見識,你就得互動,得順桿兒摸——遇到的人,見過的東西,會補上你的思維短板?!?/br> 鄒海遙這兩年的精力主要放在融資和收購上,雖然自謙“不管業務”,但不代表他不懂。 恰恰相反,他是太懂了。 “池斕,你能每天刷50條不同類型的游戲視頻嗎?” 連中三元的池斕繼續縮著脖子,聲音愈?。骸啊以囋??!?/br> “‘試試’,就是做不到?!编u海遙腰身立正。 眾人都在詫異,為何鄒總今天和池斕掐上了,又聽他正經道:“純靠主觀打破繭房,幾乎不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客觀的規避機制?!?/br> “老孟,我建議,從今天起,公司項目采用跨組多人負責制,由兩個及以上不同組的人牽頭?!?/br> “杜絕一言堂?!?/br> 孟艾思忖片刻,點點頭,和他一唱一和:“我同意。希望大家能盡快適應多人負責制,提高產出效率?!?/br> “說到效率,正好,下次立項會,都不要拿PPT出來了——我們做的是游戲,不是PPT?!?/br>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demo. 請有意向的項目經理們,直接帶小樣來?!泵习抗庠谟釢h廣的T恤上落定。 他早就看穿了俞漢廣心里的小九九。 -------------------- (1)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是Linux系統創始人Linus Torvalds的一句名言,被廣大程序員奉為圭臬。 翻譯過來大致意思是“少逼逼,放碼過來”。 ---- 接下來開新章 # 裂冰 第7章 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哥,媒體活動的確認版名單我發你了,抽空瞄一眼哈!” “花盒剛送到,蕾蕾姐和曉盛哥在現場看著呢!” 實習生柳楊踩著平衡車,滑到俞漢廣身前。 柳楊是俞漢廣的直系師弟,整個人可以用“稀里糊涂”來形容。 高考時因為分數不夠,稀里糊涂被調劑到萬金油一般的工商管理專業;大學期間除了學習,其他都很在行?,F在稀里糊涂地來到愛夢實習,純粹是開學升大四,實習學分再不混完,畢業證都拿不到了。 不過俞漢廣對這個稀里糊涂的師弟還算滿意。 市場運營組雖然人不少,可他只和兩個人投契。然而,周曉盛活潑會來事兒,但急于求成毛手毛腳;劉蕾蕾冰雪聰明,但性子溫吞缺乏激情。 一個團隊中固然要有將領和謀士,但更需要輜重工兵;苦活累活,總得有人干。 柳楊雖然沒遭遇過社會毒打,心還很大,可他大學三年練就了一身玩的本領——主講臺怎么布置,海報什么時候發,甚至裝飾氣球要選什么顏色……他都能辦得妥貼。 年紀輕輕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至于其他,難得糊涂。 這令俞漢廣羨慕不已。 俞漢廣只“唔”了一下。 難得糊涂的柳楊撓撓頭,徹底糊涂了。 他無意間瞥到俞漢廣的顯示屏,鼠標尖停在搜索歷史欄,上面寫著一句話: 【感覺被老板針對了怎么破?】 孟艾早在打架那次就提點過他,上周一更是在會上暗示得明明白白,就是要他俞漢廣哪怕上刀山下油鍋,也要奉上一個成品。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如果項目匯報機制沒有改,如果沒有把精力貢獻給這個媒體交流活動,他或許能全神貫注找到靈感,把他那些沉在腦子里的芝麻谷子變成個demo。 俞漢廣很贊同“逃避可恥卻有用”的觀念,這也是他來愛夢這么久,一直為游戲跑上跑下,卻沒有成為項目經理的原因。 他不像孟艾、楊燁那樣科班出身,從讀書起就和技術打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