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第85節
一小包的種子葉嘉不敢全部糟蹋,就種了一小把。剩下的則拿紙包包起來。 孫老漢出來倒洗漱用的水,見到一個人影在菜園子差點沒嚇得摸一根棍子去打。但轉念一想周家院子筑得這么高,院子大門設了三層栓,外頭人根本進不來,這顆心就又放回肚子里。他心道約莫是前頭屋子的人過來用茅廁,路過菜園子瞧兩眼,于是就也過來看看。 等瞧清楚是葉嘉,頓時拍著胸脯長舒一口氣:“東家怎地大晚上到菜園子里來?” 葉嘉其實也是突發奇想,便也沒跟孫老漢解釋。就指著自己種的這一排給孫老漢說:“平日里叫俊子澆水的時候注意些,這一塊別踩著了。我剛種了一排種子下去?!?/br> 孫老漢不曉得什么種子,但葉嘉這么說他自然就放心上。點點頭送葉嘉回了前院,回屋就把這事兒給大孫子孫俊說了。說起來,孫俊翻過年七歲,已經是聽得懂人話的年紀。平日里孫老漢要跟著葉嘉出去跑,孫俊在周家也會幫著干點小活兒。似這種給菜園子澆水施肥的事兒都是他弄的。施肥用的就是前院養的那些雞的雞屎羊糞,還別說,施肥挺奏效。 “我省的?!睂O俊比一般小孩子懂事兒得多,孫老漢不用多交代,說一句就成。 屋子有限,孫老漢如今跟張昌禮擠一屋。余氏在孫老漢的屋子窗邊另支了一張床,供張昌禮一個孤寡老頭歇息。雖說有些擁擠,但老頭兒也不是整日待在屋里,夜里睡個覺的話還是能睡得下。 祖孫倆說著話,張昌禮就順便聽了一耳朵。 他當時嘴上沒插話,次日一早起來卻背著手去菜園子里轉了一圈。這老頭兒的好奇心就有這么重且不說,只說葉嘉這邊安排了明日秋月去吳家走一趟,跟余氏就商議起了明兒該如何買稻種的事。 事實上,喀什縣這邊種稻米的人家不多,大部分人種的是小麥高粱粟米這等作物。這般也并非說稻米沒有,若當真沒有,葉嘉去糧店也買不來米。稻種其實糧店里有賣的,但這個稻種就有講究。葉嘉光是知道后世稻米的種類就有十來種。 她說不清個所以然,但她會吃。清楚東北大米好,也知道寧夏珍珠米香,還嘗過江西貢米。究竟這塊地界種植哪種米更好,也是有講究。 “那不然都種一點?”余氏自是知米有很多種,她往日常吃的便是胭脂米。多難種她不清楚,但余氏知曉這種米是頂頂好的,“咱這第一回 種,能買到什么種就種種看?!?/br> 葉嘉聽她這么說倒也笑起來,確實是這樣。頭一回種作物,即便是有再多的考量也得有經驗才能做判斷。還沒開始種就在這些事上纏磨未免太磨嘰了些。再說如今也沒有后世的檢測儀器,許多判斷需要實地摸索。 她頓時也不糾結了,實在不濟,拉上張昌禮一道去糧店也行。 二人商議了許久,葉嘉也累了。跟余氏說了一聲便回屋子歇息。 次日天一亮,葉嘉就跟余氏就請張昌禮一道去了瓦市。 雖說糧店有稻種,但既然要買,各種稻種都買一些。市面上的稻種有四五種,葉嘉每一樣各買了一石。他們怕不夠不僅稻種買的多,蕓苔的籽,白疊子的種,甚至是葡萄藤,看到什么就都買了。除了稻種需要育種運回了家,葡萄藤跟市面上已經育好秧苗的植株則一股腦兒運送去莊子上。 張昌禮也是個干起活兒來不用吃飯的,跟著跑了一上午,回到院子喝了口水就急忙叫孫老漢駕車送他過去。飯菜都沒在家用,還是葉嘉后來找人給他送過去的。 “春耕不等人?!?/br> …… 與此同時,吳家一大早沒等來葉嘉的人只得了周家仆從一句話,心里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吳老爺原本是沒怎么把葉嘉這個小婦人放眼里的。 一來葉嘉年紀小,才十幾歲。聽說出嫁之前只是一個村子童生的女兒,性子頗渾。吳老爺私心里就覺得鄉下人沒見識好糊弄,雖說架勢擺到位,實則沒怎么用心思。二來吳家對周家心里存著怨呢,他哪怕顧忌人家官的身份,做的事多少也會表出來。 前兒見著葉嘉以后就覺出來,見葉嘉跟人說話客客氣氣的,那副面皮子薄的模樣就給了吳家不小的底氣。曉得人家性子不錯,吳家的架勢自然就端起來。他原本琢磨著,先推脫一番出出氣。后面等周家幾次上門相求,再裝作為了周家割舍一批秧苗出去好趁機賣周家一個大大的人情。 商場上素來就是這般拉扯的,放得下臉面求人才會拿到好貨。吳家做好了要被周家上門三回的心,誰知這拉扯才兩日,周家的小媳婦就變了口風。 忽然使了人過來說不要他的秧苗,跟人預想的全然不同。打破預期,這可不就叫人心慌? 吳恩父子倆回想當日應付葉嘉的說辭,眉頭就沒舒展開過:“爹,你說這周家如今是個什么意思?昨日說得好好的,今兒態度突變,說不來就不來?!?/br> 這吳恩哪里清楚,他都沒跟周家人打過交道:“老三人來了沒有?” “老三人去作坊里盯著,一大早就去了?!?/br> 說到這個事兒吳敏也有些心煩,這周家人做事怎么就跟旁人不同。那小媳婦兒說話輕聲細語的,做事怎么就叫人拿捏不準:“我方才就使了人去叫他回來,這個時辰也該回來了?!?/br> “打發個人去外頭等著,你們折騰那些事兒給我把屁股擦干凈了!” 吳恩能在東鄉鎮一家做大這么多年,自然是有底牌的。雖說沒怎么把一個小小的校尉放眼里,但也不想招惹麻煩。畢竟他家在這,強龍不壓地頭蛇。周憬琛人在東鄉鎮,離得近,手里還捏著上萬的兵。真惹毛了,他們吳家大業大的也不好收場。聰明人知道玉石不與瓦礫爭鋒。 “爹,你就是太小心,周家就是一群孤兒寡母。任他周憬琛一個人能翻出多大的風浪?” 周家才爬起來多少天?三個月不到。 照吳敏看來,那個姓周的校尉就是個看不清形勢的愣頭青。放著好好的機會不會鉆營,反倒跟喀什縣那個混混一般的知縣混在一處。今兒設關卡,明兒建城寨,又是幫那沒兵沒權的知縣樹立威信,以卵擊石地在這邊攪風攪雨。別看如今拼著一股運氣坐上了校尉的位置,能做多久那就說不定了呢。真以為校尉那么好坐的?瞧瞧沈海跟牛不群,經營二十年還不是說被人弄死就弄死了…… 說起這事兒,吳敏就十分鬧心。 郭淮那個瘋子當官就當官,好端端地非得弄什么新政令,說的是好聽,結果不就是慷他人之慨。賤民們賦稅是不用交了,徭役也減輕了。但以為這樣他們的日子就好過么?把矛頭對準當地的富商,專門針對商戶收起高額商稅,就不怕被人聯手掀下去? 再說,這么做他們能得什么好處?周家自家也在從商,折騰這一出損人不利己。 胭脂水粉收受三成商稅這件事就好似一根針扎進吳家人心里,吞不下去又吐不出來。說起來,吳家除了是本地大地主,有四百畝良田,他們家做的就是胭脂水粉生意,最主要的進項也來源自于此。 “姓周的人在李北鎮那地方一呆就是幾個月,人陷在那邊回不來。如今家中就一個婦道人家做主。這兩人都是腦筋拎不清的人,也沒什么叫人擔心的地方。別說咱家這事兒他們不大可能會發現,就算他們發現了,周家一屋子女人能拿咱們怎么著?” 吳恩心里也不痛快,但話卻不是那么說的:“這你就看錯了,那個周家的小婦人看著好說話,實則也不是那么軟性子的。若當真是個軟性子,今兒你我在這煩什么?” “……”吳敏噎住了。 他張了張嘴,覺得不痛快。下意識反駁道:“如何不好糊弄?那小婦人我瞧著就好糊弄?!?/br> 吳恩瞥了他一眼,見兒子還固執,當下搖了搖頭,道:“罷了,這事兒我覺得沒那么簡單,還是小心些吧。明兒抽空親自去周家走一趟。先不說別的,秧苗這個事兒當初不如直接拒了。如今弄了個不尷不尬的得罪人,平白惹得人記恨?!?/br> 吳敏心里頭不高興,其實也后悔自己畫蛇添足的說那一通確實是壞事。 吳家這邊唉聲嘆氣的葉嘉是不知道,她只想到秧苗這事兒得了解決就趕緊地解決。 種子買回來肯定不會白白放著,自然是盡早安排人去種植或者育苗。谷里的莊子上還一批人等著,張老頭兒指揮著人將稻種先用水浸透泡上,人就在地里耗著。育種播到育苗田之前得放到高溫的環境下泡滿十二個時辰。這般能幫助稻米早些發芽。 等泡的夠了,擇一片育苗田播下去。在上頭撒上一層稻殼灰。 張昌禮說這個話的時候身邊跟著兩個年輕人,這兩人也是周憬琛從西場那邊給弄過來的。一個姓舒,舒培生,一個姓曾,曾望。兩人瞧模樣還挺得張老頭的看重。見葉嘉打量,張老頭兒也干脆給介紹了一下:“這兩個是受我的牽連才出的事兒,都是我的學生?!?/br> 葉嘉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兩人。其實在葉嘉看來還算是年輕人,但在時下來說已經不算年輕了。舒培生三十好幾,曾望年紀小一點,也有二十七八的樣子。 “允安他家的,育苗的事情你也別cao心了?!?/br> 張昌禮看葉嘉跟前跟后的,小臉都曬黑了一層:“有事情我自會找你。沒事你也別老兩頭跑,好好一個小姑娘弄得一身草泥屑。你只管放心,這邊我在盯著呢,還能叫你這五十畝的稻出事?” 葉嘉聽得笑起來:“老師瞧你說的,我這哪里是不放心,這是怕你遇上問題沒人給解決?!?/br> “行了行了。老夫一把年紀了什么事沒遇到過?種這點糧食還能事事指望你來解決?”張昌禮捋著胡子,“有什么問題我自個兒能想到辦法。你只管放心等著?!?/br> 他話都這么說了,葉嘉便也沒在谷底久待。 這日瞧著他們把種子泡上,張昌禮又指使了人把地給翻出來,葉嘉才踏著夜色回了家。 卜一回到院子,余氏看到她回來就立馬放下手頭的事過來。 葉嘉去打了點水段進屋子,看她似乎有事的樣子就立即問了何事。余氏便將今日吳家人過來的事情給說了。葉嘉一聽吳家這般行徑,眉頭頓時揚了起來??磥磉€真給張老爺子說上了,吳家人先前說的那些話就是故意在溜她。這不一見她這邊不配合,姿態就放低了。 “娘與吳家人怎么說的?”葉嘉一邊洗漱一邊就跟余氏說起話。 余氏冷笑一聲:“自然是含糊地打發走?!?/br> 葉嘉點點頭,不管吳家是出于何種原因折騰這一出,她如今也算是看明白這個時代背景下一些做事規則??磥磉@個官太太的架子她該端還得端。 余氏說完事兒就出去了。葉嘉簡單洗漱一下便換了身衣裳出來。 葉四妹正抱著孩子在屋子前頭的石桌旁哄睡,小七小八長大了許多。往日只知吃和睡,如今已經能嗷嗷地亂叫喚了。兩小子胖墩墩的,膚色白得像雪。葉嘉這不大喜歡小孩兒的人瞧見了都忍不住想抱,是當真生得討喜。秋月在一旁啪嗒啪嗒地打算盤,聽見動靜就抬起頭。 自打先前去李北鎮后,西施鋪子就是秋月和葉四妹在打理。先前兩人見葉嘉回來就想與她說說鋪子的事情,因著葉嘉實在忙得抽不出空兒才作罷。此時見葉嘉坐下,兩人趕緊過來匯報。 西施鋪子的生意一直很穩定,一個月下來約莫能凈賺十八到二十兩。兩人賬算下來差不多。銀子也都收在箱子里,一次性拿給葉嘉。 葉嘉聽著差不多,點點頭:“明兒把賬本整理出來給我,今兒就不用麻煩了?!?/br> 匯報完賬,秋月坐著沒走。在葉嘉對面欲言又止的。 葉嘉見葉四妹一人哄兩個孩子吃力便伸手把小八抱在懷里,右手的手指剛被小爪子給攥住,秋月皺著眉頭開口道:“東家,香胰子那個事兒我打聽出來了?!?/br> 葉嘉臉上笑容一頓,抬起頭:“怎么說?” “這個香胰子是從本地進貨的,不是輪臺那邊的貨?!?/br> 因著曾經的經歷,秋月是識得不少人的。有些事旁人不好打聽她卻有辦法打聽,此時便道,“聽說那家作坊就在西街后頭的小巷子里。誰家的還沒打聽出來,但能在鎮子上辦作坊,估摸也是鎮上的人。東家,誰家有這個本事,跟鎮子上幾家胭脂鋪子都有往來?” “咱家這段時日作坊可有什么異樣?”葉嘉眉頭皺起來。不怪她陰謀論,若當真是當地的作坊,且比周家的香胰子出來晚,葉嘉有理由懷疑有人偷師。 葉四妹抱著孩子聽著,生意上的事情她還在慢慢地懂,也插不上話。 “這奴家就不清楚了?!鼻镌率且桓必撠熚魇╀佔拥?,作坊那邊畢竟是余氏在看著。 葉嘉自然也清楚,當下就沒跟秋月詳談。站起身就回了屋去找余氏。余氏正在屋里翻看作坊這幾日的賬簿,見葉嘉過來就抬起頭。葉嘉自然不是懷疑余氏有什么紕漏給周家作坊惹來競爭對手,余氏雖說不是很懂經營。畢竟還是有掌家經驗的人,許多事也比一般人敏銳。 “可是問出什么事了?”她這幾日一邊在為稻種焦頭爛額,一面又使人去查香胰子的事。事情攪合在一起就有些煩悶。 “嗯?!比~嘉余氏將秋月的話給她說了,問她道:“娘,我不在家這幾日,咱作坊可有什么外人來過?又或者咱作坊里頭招的這幾個人手腳不干凈?與外人有聯系的?” 話音一落,余氏的臉色就微微一變。 事實上,招來的幾個人周家都不熟悉,是花錢通過牙行找來的。葉嘉雖說仔細問過牙行這些人的身家背景,但沒有實地去考察背調過。畢竟找幾個女工又不是找什么特殊工種,不需要一一去實地背調。但若是這時候的人法律意識淡泊,更不懂產權保護的概念。被人花錢買通,確實有可能會泄露。 葉嘉這么一想,眉頭都擰的打結:“娘可是發現有?” “也并非是誰手腳不干凈,作坊里的幾個婦人都挺老實聽話的?!庇嗍夏樕淮蠛每吹氐?,“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來。就你走得第三天,一個自稱是隔壁鎮子上胭脂鋪子的掌柜來了咱們作坊,說要看看咱家的香胰子。我聽著他挺誠心誠意的要買,就領著人進去轉悠了一圈……” 余氏吐出一口氣,回憶道:“但那人看過一圈后也沒說要定多少,看完就走了?!?/br> 葉嘉的心里一咯噔,“娘當時帶他去哪里看的?” “就在作坊后頭晾曬香胰子的庫里,咱家制好的香胰子就都擺在那邊?!庇嗍系?,“我是知道不該叫人看見咱們作坊的原料刻意避開了,他們進來應當沒瞧見才是?!?/br> “應該不是這樁事?!比~嘉心里涌起一團火,嗓音卻淡淡的道,“香胰子從制作到晾干能用,少不得十五二十天。我去相公那至今也才小十日。你說我走沒兩日你便在旁人的鋪子里瞧見了香胰子,那說明這個作坊制香胰子至少在二月初。再一想娘逛了幾個鋪子都有香胰子的局面,談生意也是要時日的。換句話說,這個作坊至少從去歲臘月就開始籌備。早一點,十月十一月也有可能?!?/br> 余氏聽著也覺得在理,她這心里梗著一口氣:“那照嘉娘的意思,這作坊是早就在弄了。指不定不是偷的咱家的方子,畢竟咱家也才制香胰子半年多……” 話說到這,余氏與葉嘉忽地對視了一眼,似乎想到一塊去:“總不能是吳家吧?!?/br> 葉嘉從一開始要弄香胰子,就是跟吳家三少定的契。 這幾個月也一直往吳家供貨。他們先前制作香胰子時都是在院子里弄,采買原料也不避人。若是吳家早早就盯上了周家,確實是能知道要用什么材料。若是葉嘉沒記錯的話,這吳家是做胭脂水粉生意的。那個吳家三少本身對香胰子也挺懂的…… 葉嘉抿起嘴角,臉上敷了一層寒霜:“娘你說,吳家是不是因著這個才做事鬼祟的很?” 余氏的臉色也不會好看到哪兒去,陰沉沉的:“也并非不無可能?!?/br> “還沒有查清楚,先莫急著下定論?!比~嘉也不想亂懷疑人,做人做事得講證據。若是吳家搞的鬼,那就得找到證據把這事兒給錘死,“鎮子就這么大,想打聽那家作坊也不難。查查看?!?/br> 第81章 是否是吳家搞的鬼只是葉嘉的懷疑,沒有證據。但真要查也不算太難的,畢竟東鄉鎮統共就這么大,作坊就那么幾家。余氏順著這個方向去打聽,果然在秋月說的那個巷子里問到了一家作坊。 這家作坊不只是做香胰子,主要是制作口脂和香粉。 鎮上胭脂鋪子里賣的胭脂水粉大多是來源于這家,甚至不只是這家,隔壁李北鎮洛桑鎮的胭脂水粉也是從這里進貨。這個作坊要說起來,比葉嘉籌辦的香胰子作坊要早不知多少年。藏得深,不做這方面生意的人還真不一定知道。 四周沒有鄰里,也不好打聽。余氏猶豫了片刻,去到門口敲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