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就算了。 如今小太子又突發奇想地要養羊吃人楊廷和居然也跟著上書,就更讓人摸不準小太子這是無心之舉呢,還是大智若頑? 想太多!朱厚照聽老爹發問,毫不慚愧地將鍋甩給了小楊慎。 我是聽小楊說,關內的良田都是用來種糧食的,養豬可以肥田,可養羊會毀田,我大明以農為本,若是不讓百姓吃豬rou,光養羊,毀了耕地,糧食不足,餓死了人的話,豈不是羊吃人? 既然我們這里沒有草地養羊,關外那些韃子又成天想要入關劫掠,那若是把這種羊放出去讓它們去吃別人,不好嗎? 想法簡單粗暴,頗有暴君潛質。 可弘治帝對兒子那是有著十八層濾鏡,寵溺入骨,自然覺得兒子說什么都對,當即拍板決定,讓閣臣和楊考官們去想辦法,如何能實現小太子的謀略。 嗯,這必須是小太子的功勞,指出目標,讓屬下們去制定解決方案,帝范之中,當有此說! 苦心孤詣為兒子謀劃高大上明君形象的弘治帝萬萬沒想到,自家小太子以后居然是名留青史的荒唐暴君一枚。 作者有話說: 收藏太少,這周是排不上編推了,只能繼續熬到下周等編推,┭┮﹏┭┮請大家多多支持,我會努力更新不斷的! 第九章 朱厚照不愿領功的原因,一則是他就起個頭就把事兒丟給別人了,就這樣還領功,顯得自己臉大不說,這神童的帽子一戴上,就得承受許多本不該他這個年齡承擔的責任。 典型例子就是面前的小楊同學。 論年齡才比自己大了三歲半,論身高也就高了一頭半,可那心智心思,言談舉止,簡直就是楊廷和的縮小版,完全沒有這個年齡人憎狗嫌的男孩通病,四平八穩的簡直就是小夫子。 本以為找他做伴讀,自己得哄小孩了,結果,是有人哄小孩,只不過,被哄的人是他。 看著楊慎在自己面前一副大哥哥教導小弟的模樣,朱厚照就腦殼疼。 現在從外表看起來他是比楊慎年紀小,可明明都穿越了無數小世界不知活了幾千幾萬年的他,感覺這小家伙的心態簡直比自己還要老成穩重,真不知楊廷和是怎么教兒子的,難怪后來被朱厚熜欺負的硬按在云南流放三十多年,都能不改初心。 可越是這樣的小夫子,他就越想帶他見識點不一樣的快樂呢?果然童年的快樂還是要靠自己爭取啊! 于是,他就拿著將作坊新送來的一對千里鏡,送給了楊慎小夫子一個,開始教他怎么用這神器。 楊慎就算再穩重,畢竟也只是個剛滿十歲的孩子,在朱厚照身邊,既覺得小太子肆意妄為果然是個熊孩子,又羨慕他可以如此恣意生活,無憂無慮。等拿到千里鏡這等神器后,就徹底放下了僅剩的那點矜持,對看到的事物忍不住驚嘆起來。 可在宮里,規矩繁多,哪怕身為太子,也不能隨便窺伺宮闈,萬一不小心看到皇帝皇后,窺視帝蹤的罪名,就算是太子也得受罰。 楊慎勸住了朱厚照,沒讓他爬樓去高處俯瞰皇宮,代價是幫他喬裝打扮微服出宮。 拿著千里鏡,宮里不能看,自然要找個宮外的制高點去欣賞京城。 都是犯錯,兩害擇一選其輕。楊慎安慰自己,窺視帝蹤是死罪,幫著太子微服出去逛街吃飯轉一圈就回來,若是沒人發現,應該也許可能沒事吧? 看到小太子惡形惡狀地將身邊的小太監衣服扒下來自己換上,還把人套上自己的衣服按在書房里寫大字,楊慎的眼皮直跳,可已經上了小太子的賊船,這會兒想下都下不去了。 微服出游這種事,對朱厚照來說,壓根不算事。前世他都是讓劉瑾安排,帶著八虎中人一起從太監們出入的宮門喬裝出行,什么地方熱鬧去什么地方,大半個京城都逛遍了,說新鮮也新鮮不到哪里去。 可身邊帶著那些唯命是從的太監們,和一路提心吊膽的小夫子,感覺完全不同。 兩個加起來都不滿十八的小娃娃,大搖大擺地走進酒樓要最頂層的雅間,連聚仙樓的掌柜都被驚動,親自前來相迎,一見來人就楞了一下。 原來是楊家公子,下人有眼無珠,小的這就陪你上去。 朱厚照眨眨眼,哦,原來不是沒房,只是要看人啊!原來大哥你在京城里的名聲如此響亮,連這酒樓的掌柜都認得你呢! 掌柜知道剛才小二見兩人年紀小,怕他們沒錢或是有錢亂花家長來找,才故意說頂層雅間沒房,得罪了小公子,連忙賠笑道:上月端午龍舟賽時,楊公子隨楊大人光臨本店,楊公子還賦詩一首,得到諸位大儒稱贊,被我們家主收藏于樓中,待得楊公子日后金榜題名,本店也可跟著沾點光。 方才那小二是這月新來的,沒見過楊公子真容,得罪之處,還請二位公子海涵。 無礙。楊慎略有些尷尬地輕咳一聲,小舍弟得知貴酒樓的摘星閣是東城第一高處,由此可遍覽東市街景,有勞掌柜的了。 掌柜笑道:小公子果然有眼力,正因為如此,我們摘星閣需每日預訂,尋常不對外開放,也免得一些俗人上去打擾了各位貴人的清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