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女(美食) 第228節
當初西外宮附近還有商家跟宮里總管勾結,這有黑市,倒也沒那么奇怪了。 “但我聽說倒賣之中,有一個最離譜的東西?!毙l鈞其實早就想說了,一直沒找到機會,“就是西膳房的餅夾菜!或者說是西膳房的面食!就你教出來的,那邊賣的可好了?!?/br> “南膳房則是上什,也有人偷偷拿去賣,以宮廷美食的噱頭,跟著東西不同有貴有賤,但至少是原本食物價格的四五倍?!?/br> 這也太夸張了? 蘇菀越聽越覺得離譜,怎么做的餅子也有人買。 不過想想也是,有些人明知道東西不值這個價,但就是要買。 跟野生動物一樣,很多研究都說,野生動物不如飼養的好吃營養價值也差不多。 可就是有人不信,那能怎么辦。 就是要跟人與眾不同,就是要買。 衛鈞也只是說說,那黑市也不是他能追查的,能在皇宮旁邊看起來,背后必然有人,他不會試圖螞蟻撼大樹。 蘇菀差不多同樣的想法。 只不過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管理的東西也要時時檢查,出了問題都要處理,不然就跟衛鈞一樣,時隔那么久才發現,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時候丟的。 一看就是做這事的老手,肯定要小心防備。 衛鈞過來也是這個目的,一個就是找人傾訴一下,另一則告訴蘇菀,在這園子里也小心,不要弄丟東西,也不要多東西,否則肯定會出問題。 蘇菀謝過衛鈞,這才回住的地方,臨時來出差住的地方肯定沒有尚膳監好,但被褥也算干凈。 丟東西這事只是個小插曲,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事已經過去。 接下來這幾天里,大家都在忙碌宴席的事,蘇菀要跟著做倒數第二道的湯面。 主要做面食的一共四位廚娘,也做四種湯面,到時候供客人們選擇。 其實最后的飯食最難做。 前面什么點心,涼菜,熱菜,蒸菜,湯品,都吃得差不多了,也就只有少數人為了溜溜縫,稍微吃點面,讓胃里沒那么不舒服,讓喝了酒的眾人吃口飯食,也好舒服一些。 而湯面又是即時性的東西,放的時間長還會不好吃。 所以很多宴席上,最后的湯面基本只有一個出路,那就是魂歸垃圾桶。 可這湯面又很重要,面食在天祥國北方一直重要,甚至有些宴席會只做新鮮有趣的面食,而半個宴會。 有個當朝宰相就特意辦過涼面宴,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 大家都不怎么吃,但又要做的好。 難就難在這一點。 這次宴會模式,中午的宴席是由國子監祭酒,翰林院派出的老先生,再請些有名望的大儒坐鎮。 他們挨個講話祝酒,講一次話,喝一杯水酒,度數跟水沒什么區別,否則宴會失態可不好。 下面坐著新科進士三百人,領頭肯定是前三名。 講一次話,喝一杯酒,學子們起身稱謝,感謝圣人賜宴,感謝大儒賜教。然后開始上一道菜,看一次宮廷雅樂歌舞表演,這一輪結束。 期間大家也可以交談,但不能隨意走動。 這期間圣人會賜下詩,書,袍,等等物件,都不算貴重,但每樣都有其說法。 詩那就是圣人做的詩句,大家還要夸一夸,圣人雖然沒來,這話卻會傳到他們耳朵里。 書則是勸勉,不要因為中了進士就得意,以后求學之路還長云云。 一直到上到十二道菜,越到后面越松,等所有大儒講完,就可以請新科進士文采好的人做恭和詩。 狀元榜眼探花必然要被點名作詩。 接下來就寬松了,等到下午,所有大儒們都會離開,晚上的宴會則是新科進士們自己玩樂,允準他們放縱一日。 沒了大儒們,也沒了其他官員們,大家也會放得很開。 算起來,就是中午那頓宴席不好熬,剩下的還好。 蘇菀他們要做的飯食,也分兩種,一個是中午正式宴席,所要做的四種湯面便是這里端上去,一人一小碗就行。 晚上的飯食則是做好放到桌子上,供大家隨意取用,有些像自助餐了。 而且這些飯食跟中午大差不差,只是飯食做的分量大點,夠大家用就行,其中點心果子也不能少。 不過根據光祿寺跟廚司以往的經驗來看,晚上他們都在喝酒,甚至有些膽子大的進士,還敢弄點烈酒過來。光祿寺的官員們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做不知道。 誰醉酒的窘態要是被全程記錄的畫師跟記錄官們記下,那就不管他們的事,他們還樂得看熱鬧呢。 流程知道了,要做的事情也知道了,其實這樣分工合作大家還不累。 不愧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四司六局,就是厲害。 雖說正式宴會在四月初六,今日四月初二,但蘇菀他們這邊的四碗湯面肯定要提前做出來,讓光祿寺的人嘗嘗。 大多數菜品都有規定,就后面這些可以靈活調換一下。 而且所有菜品都要提前做出嘗嘗,看看有什么不合適的,味道不好的,及時更換。 提前過來的目的也是如此,不僅要提前準備菜品,還要試菜。 雖說來這的人都為行業中佼佼者,但該試還要試,這也是流程的一部分。 到蘇菀這邊,她也在想,什么樣的湯面是可以解解酒,而且稍微放一放也能吃的,至少不會稍微一耽擱,就不好吃了。 這邊可供使用食材不少,很多早早上市的食材也能供應到這里,畢竟是從圣人私庫里出錢,還是要稍微大方一點。 等于花的不是國庫里的錢財,戶部可管不了那么多。 為什么從圣人私庫里出,這也算有點講究,原本的科舉之后是沒有什么科舉四宴的。 但考中的進士卻會相互邀請聚會,還能結識一起登科的進士們,既是慶祝,也是社交場合。 大家一起湊錢來辦宴會,也算非常熱鬧。 各省的鹿鳴宴,就是舉子們的宴會也是如此。 其實很好想,到現在很多人大型考試結束之后,也會找著好友好好吃一頓。 慢慢的,各地學政開始組織宴席,所用錢財由當地官員來出,或者學政來出,有些囊中羞澀的舉子們也能參加。 京中這邊的新科進士們,就有圣人出錢辦宴會,沒看宴會的場地都是皇家園林。 所以光祿寺花這份錢可是絕對不含糊。 圣人也不好多說,誰讓這三百進士以后都是他的臣子。 所以蘇菀看到新下的番茄之時,也是尤為驚訝,雖說這番茄青紅青紅的,但確實是番茄啊。 要說吃過酒之后,吃什么面最合適? 那可能各有定論,但要說湯面里面的常青樹,所有食材里的經典搭配,那就必須要提西紅柿炒雞蛋! 湯面則是西紅柿雞蛋面! 其實在西膳房的時候,蘇菀就想過做西紅柿炒雞蛋,主要這個菜不管老人小孩,男女老幼都會喜歡。 甚至是廚房小白都能做出來的。 但不管西紅柿,還是雞蛋,西膳房那邊都不能大量使用。 特別是西紅柿,按照蘇菀來看,這個食材在天祥國開始種植不到十年。 也不用覺得十年已經不短了,十年時間對新食材在古代推廣來說,時間也不算短。 就拿棉花那種好東西來說,也是歷經宋末,整個元,然后明前中期才大量推廣。 所以食物剛出現不知道怎么吃,種植也不多,這很正常。 當然那也跟當朝圣人有關。 蘇菀算著時間,這西紅柿應當是先皇在位的時候,派船出海尋到的,可惜尋到沒幾年,先皇去世,這位登基,也沒重視這些東西。 這才讓明珠蒙塵。 把酸酸甜甜的西紅柿形容成明珠,一點也不過分吧! 這東西就算隨便切一切,撒點白糖進去,那都很好吃! 可惜現在時間還早,番茄沒有完全熟透,不過挑著能用的,再放到溫度高的木箱里催熟,到時候就能用了。 現在試菜不用太多,挑著紅色多點的就行。 之前蘇菀做過番茄牛腩,到現在都讓很多人念念不忘。 可番茄牛腩固然好吃,跟西紅柿炒雞蛋這道國民美食來說,還是差了一點點? 不過只有番茄還不行,最好還要弄點番茄醬。 這事情可就簡單了,她之前就做過番茄醬,還把怎么把這醬料做好吃的方法給了甜食司。 所以這會去找甜食司的嬤嬤們取一些就好。 這各處都在帳子里,找甜食司也簡單。 蘇菀過去基本不用多說話,那嬤嬤就道:“想用什么自己拿,還用得著客氣嗎?” 蘇菀忍不住笑,謝了又謝,這才把調好口味的番茄醬拿走一小罐,確定她們還有,也就放心了。 番茄醬啊。 回頭她家油炸臭豆腐店擴建,也多賣其他炸貨的時候,一定更要把番茄醬給弄出來! 不過番茄玉米都有了,天祥國卻還沒有土豆,真是一大憾事。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出現。 蘇菀心里想著美食手里的動作也沒停。 番茄雞蛋面其實也有很多做法,可以現炒雞蛋番茄鹵子,然后煮面過涼水,最后拌上鹵子那就是拌面。 或者炒香雞蛋番茄之后加水燒開煮,這就是稍微稀一點的湯面。 蘇菀要做的這種,更像是茄汁面。 關鍵這是湯面,就算放置一會,就算是涼了,里面的手搟面確實會更軟,但配上酸甜可口的茄汁雞蛋,味道還是絕佳。 不像平時煮的湯面那樣會坨到一起,里面的湯也會顯得清湯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