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女(美食) 第229節
茄汁面看起來也漂亮,很適合宴會最后的時候吃。 甚至都不用筷子,涼了的茄汁面用勺子挖著吃,都會讓人感受到其中美味。 蘇菀開始揉面的時候,其實周圍不少人都在看。 他們這個帳子是廚司里面的大白案帳,也就說明這里面所有廚娘廚子,都是會做面食的。 面食做的好不好,就看著揉面的力度,方向,手感,還有面跟水的比例。 甚至揉面揉多了,會顯得熟能生巧,自有韻律,所以看乘面的多少,加水的多少,基本都能看出一個人的水平。 大家都在廚房做了多少年的白案,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蘇菀一開始和面,眾人就能看出來不同。 這手和面的功夫確實有些門道,她才幾歲,難不成出生就跟面食打交道? 等聽說她家是做白案出身,大家這才了然,可這和出來的面白而光滑,實在難能可貴,誰家有這樣的小輩,那以后的家里的傳承肯定有人來做。 和好的面放在一旁醒著,一盞茶十分鐘時間就好。 醒面的時間蘇菀也沒閑著,開始給番茄去皮切成丁狀,這樣方便炒出香味,炒出茄汁。 旁邊鍋給燒熱,倒入油,不等油溫升高,就吩咐雜役把火調小些。 每個爐灶旁都有專門的人來看火,也是各司其職的一種體現。 油還沒熱的時候就倒入切好的茄丁,翻炒幾下,確保所有番茄丁都粘上油,然后開始慢慢熬煮,很容易就熬出番茄汁。 鍋里的番茄已經是漂亮的紅色,看著十分食欲,如果是熟透,番茄味又濃郁的西紅柿,那就不用加番茄醬,此刻的卻要加一些。舀出來的番茄醬倒在小碗里,加入開水攪拌均勻,然后慢慢倒入鍋里,此時可以嘗嘗酸甜度,如果酸味重的話那就加糖,來平衡味道。 接下來少量多次加入開水,看著番茄丁慢慢融化成為真正的茄汁。 這一碗香濃的番茄湯,實在是很多飯菜的絕配。 方才做面的時候,蘇菀已經吸引不少人目光,這會茄汁熬出來,也讓人眼前一亮。 試想一下,吃了十幾道菜,喝了不少酒,此時吃碗這樣茄汁煮出來的軟和湯面,多難受的胃都能撫平,酸甜口味的湯面既清爽,又解酒。 這邊茄汁熬出來,可以放到一邊。 那邊面已經醒好,番茄汁熬的時候已經被蘇菀掐著時間拿出來。 這會可以做手搟面了。 手搟面蘇菀已經做過許多次,這次的面有食指寬,做得稍微硬一點點的,更耐放,而且沒那么薄,否則一泡就爛掉了。 粉面吃法就是如此,無數的面食,就有無數種面條,米粉的做法。 什么時候寬什么時候細,什么時候厚,什么時候薄,為什么要用圓的,有的用扁的。 只有深諳吃食的人才能說出一二。 這大概就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的好處吧,所有的吃食都能歸結成一門學科,讓后世的人可以潛心研究。 現在茄汁跟面條都做好了,最后就是炒雞蛋,打散的雞蛋也要單獨炒,油稍微多放一些,鍋也燒得熱一點,這樣雞蛋入鍋翻炒幾下就可以出來。 雞蛋不能炒的時間太長,否則會破壞雞蛋原有的香味,就是俗稱的炒老了。 所有食材準備好,接下來同樣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茄汁夠多,可以適量加點水倒入炒好的雞蛋,然后水開直接煮面,快熟的時候放入青菜,這樣煮出來的面番茄雞蛋味道更為濃郁,缺點是要馬上吃,否則面煮會泡得更軟,放的久了,面條會更酸,不如剛出來的口感。 第二種就是把面菜單獨煮,另一邊的茄汁也加熱,加熱的同時放入炒好的雞蛋,讓雞蛋里浸滿茄子,面熟了之后撈出來,澆上茄子雞蛋,這還是湯面。但可以放的時間稍微久點,讓茄汁慢慢滲透到面條里,稍微放一會,那茄子面的酸甜口會剛剛好。 當然這里面的茄子該放調料放調料,只放鹽會更好,更能感受茄汁特有的酸甜口。 因為不管一會光祿寺的人過來試菜,還是宴席上賓客們的吃飯,蘇菀這次選的肯定是第二種做法。 下面的時候蘇菀特意把面條沾了些多余的面粉,所以下出來的面不用勾芡,湯汁看著就很濃稠。 這口絕對香味濃郁,卻又清新的美食。 誰讓這是西紅柿,西紅柿做出來的飯菜,就有這種魅力。 茄汁面一做好,再有雞蛋的陪襯,香味會讓人開始不自覺分泌口水。 這可是廚司,這附近都是廚司的帳子,連那邊炒菜的香味都抵擋不住這邊茄汁面的香味。 因為試菜的人肯定要吃肯定,所以這都是小碗裝著。 鮮紅的湯底,金黃的雞蛋,白嫩的面條,還有上面點綴的青菜。 紅黃白青,多漂亮又鮮凈的顏色,跟畫一樣漂亮。 光祿寺卿等人走進的時候,目光也不自覺被這碗茄汁面吸引。 實在好看啊。 他們已經品嘗各色菜肴,還品嘗了不少美酒,其實已經有些飽了,但聞到如此酸甜清香的口感,還是不由自主想吃。 不過畢竟是官員們,還是照例嘗了嘗其他三個湯面,誰讓嘗菜也是有順序的,要按照資歷來,不能不給前面面子。 蘇菀年齡最小,自然排到四碗湯面的最后一個,眾人看似矜持地看向茄汁面,其實內心的想法大家都知道。 快嘗嘗快嘗嘗! 是不是跟看起來一樣好吃! 順滑的湯汁跟著面條一起進入嘴里,很少有湯面會出現入口即化,但又不讓人反感的感覺。 如此地軟糯柔滑,味鮮爽口,只有兩個字能形容。 好吃! 熱乎乎的湯面吃完,整個人都舒服了,這飯食色澤分明,卻又素雅美觀,吃起來清淡,還很爽口。 一道說起來很矛盾,可吃起來卻能用許多詞匯來形容的湯面。 不說那湯汁了,也不說那面條,單說里面的雞蛋。 大家都是吃過炒雞蛋的,但炒雞蛋還能這么好吃?!跟這里面的汁水簡直絕配。 “這個是你做的?叫什么名字?”光祿寺卿從未吃過這樣的湯面,立刻問道。 蘇菀道:“茄汁面,是用這個叫番茄的食材做出來的?!?/br> 蘇菀就知道會有人問,而且說也有人不認識番茄,所以已經拿了個稍紅的果果在旁邊放著。 大家看著這番茄,簡直視若珍寶。 蘇菀又道:“這果子若再成熟些,還能拌著白糖吃,夏日放到深井當中泡著,吃的時候取出來切開拌糖,特別美味?!?/br> 別說了別說了,現在就想吃了! 回頭就買些嘗嘗! 這四個湯面自然全都過關,只是做的時候,估計要讓蘇菀多做些。 廚司里其他人在蘇菀的茄汁面做出來之后,心里已經有數了,這會情緒也都調整好。 做飯就是這樣,也不會因為事情的安排有什么怨言,大家都是做事的,完成好分內工作就好。 蘇菀看著,只覺得四司六局全都是體體面面的職場人! 跟大家這么相處實在太好了。 這讓蘇菀忽然想到一個人,小月。 上次去鐘粹宮的時候并未見到她,也不知道她現在的日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等光祿寺試菜的幾個人離開,蘇菀把干干凈凈的碗收起來,再吃干凈點,后廚都不用洗碗了! 這也證明大家對這碗茄汁面有多喜歡。 甚至有光祿寺其他人抱著食材的名義過來蹭吃蹭喝,而且一看都是認識的。 蘇菀無奈,但也把剩下的茄汁全都用完,做了滿滿一鍋出來,他們帳子里的廚司人中午也吃的這個。 吃完之后,更是心服口服。 這小姑娘可真厲害。 如此的美味,其他湯面一比,果然遜色不少。 rou羹湯面都不如這個湯面的口感新鮮。 瓊林宴,會武宴有條不紊同時進行,光祿寺那邊倒是兩頭跑,其實這些帳子也在兩者中間的院子,到時候也好端菜過去。 他們這邊準備,整個京都也在討論新科進士的事。 整個京都喜氣洋洋,唯獨圣人每日讓人出去打聽消息,看看外面有沒有關于他的傳言,若是有那就清理源頭,讓人閉嘴。 好在說的人也少,稍微警告一下,也就沒人敢議論。 可圣人還是覺得很多人都在嘲笑他,就跟他剛登基的時候一樣,多少人在背后議論他,是耍了陰謀手段,這才把丁家女兒娶回家,這才有皇位。 當初聲勢浩大的昱王更是罵他吃軟飯,靠女人。 這些說法明明早就沒了,早就被他用各種手段蓋住,可一想到天悲殿的事,總覺得有人會舊事重提。 他是會放出一些風聲,講講當年的事,但也是說丁家囂張跋扈,他是無辜的,借此達到一些目的。 可若真把當年的事全都講出來,他又不愿意了。 圣人身邊兩個內侍關上殿門,微微搖頭。 “圣人還是?” “日日做噩夢,都是天悲殿那群人的事?!?/br> “那摩伽陀國高僧沒幫忙做法,讓圣人遠離這些災痛?” “你還不知道?圣人現在見不得和尚,已經讓他們離開京都了?!?/br> “???” “其實人家兩個還很高興,早就不想在皇宮,聽說能走,立刻收拾東西離開?!?/br> 這些消息蘇菀自然不知,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后宮前庭還是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圣人身體不佳,心里各自都有打算。 瓊林宴跟會武宴這邊,經過幾天辛苦忙碌,終于初見其行。 蘇菀還看到大象已經被牽過來,這也是禮部人的惡趣味吧。 不過象房那邊倒是戰戰兢兢,他們一直為天悲殿服務,沒想到如今卻為禮部做事,但不管怎么樣,只怕不牽連到他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