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宮女(美食) 第227節
他們在玩鬧。 光祿寺這邊開始籌備科舉四宴中的瓊林宴,會武宴。 因為兩者合一,就在瓊林苑旁邊的園子里,改成臨時的會武宴,這兩個園子臨時被打通。 若兩邊想串門也行,不想串門就分別在兩個宴會上待上。 這種方法也算巧妙,避免兩者比較,反正都是一個宴會,你覺得這里不好,那就去隔壁。 尚食司果然要協助光祿寺,不止蘇菀被派去,各個膳房的得力宮女都要抽調。 這頓宴席的吃食,必然要做的特別好,這才能賓主盡歡。 說是這么大的宴會,但之前都有定例,按照之前的規格來辦就好。 有光祿寺差請的四司六局,很多事情都分配到各個部門,基本不用cao心。 而從尚食司調過來的人,則填充到原本就有的四司六局里,當做補充,也算助力。 不用尚食司的人被充填里面,還有御用監的內侍也會被調到四司六局的帳設司當中,就是專門管各種宴會物件,比如簾幕,屏風等等。 到蘇菀這邊,因為白案的手藝,她自然要做白案中的大案,也就是宴會最后吃的面。 這種情況,自然被分到四司六局中的廚司當中。 每朝每代的規矩不同,吃食也沒那么一樣,但白案卻相當重要,畢竟是倒數第二道飯食,也算壓壓肚子,確保所有人都能吃好。 最后一道是滾蛋湯,那就是另一回事,暫且不提。 再細細來看。 蘇菀被分到廚司里的白案組,白案組又分小白案,大白案,其中俗稱小白案部門里面還有抽調過來的甜食司宮人。 可見這分的有多仔細。 各種分工之明細超過所有人想象,再往下看,有專門擇菜的,有專門切蔥的,人人都有各自的崗位,哪個環節若出了錯,第一時間就能發現,還能立即糾正。 不愧是承辦宮中大型宴席的光祿寺,這組織能力也太強了。 畢竟一個宴會也不止要管這些事,更要去統計進士名字,統計籍貫年齡,還要確保誰來誰不來。 這才能保證宴會順利進行。 這跟她學做菜的時候聽到的一個故事很像。 就說有個官員聽說,最近縣里來個大家族出身的四司六局中廚司人。 想請她幫忙做頓飯菜,嘗嘗手藝。 誰知道這個廚司人竟然說自己不會做菜,她雖在廚司當中,但只管切蔥,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從此就能知道,這些部門分的有多仔細,多專業。 也只有這樣專業的調配,才能在古代承擔起這樣的大型宴會吧? 可看著光祿寺的人竟然有種舉重若輕的感覺,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辦了多少這樣的差事。 蘇菀得了自己的差事之后,又要出宮了! 她怎么感覺進宮沒幾天? 即將要辦的瓊林宴,會武宴,之前也說過,都在城西的皇家花園。 所以除了原本就要過去的四司六局人,她們這些被臨時抽調過去幫忙的,也要出發準備了。 宴會開始的時間是四月初六,極好的日子。 她們要在四月初一前往皇家花園準備。 這些事情雖雜,卻不顯亂,諸司顯然早就做好準備,只見整齊的隊伍慢慢匯合,從東安里門出發,一步步往城西方向走。 如此整齊的宮人隊伍,前后都有展風大旗護衛,或許有些新來京都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 但土生土長的京都人都拍著手道:“科舉四宴就要開始了!” “狀元郎要去赴瓊林宴了!” 這一說,但凡看過話本的,誰不睜大眼睛,瓊林宴??!那不是話本上的東西嗎? 第127章 如果天悲殿那幾個法師活過來,估計會被氣死。 辛辛苦苦籌辦的佛誕節,現在什么都沒有了,連大象都被牽到瓊林苑,很難不說禮部不是故意的。 而且瓊林宴就在四月初六,跟原定的佛誕節就差兩天時間。 若不是三殿下弄走那群法師們,兩邊還要斗法,現在就則剩禮部一家獨秀,以蘇菀最近接觸的禮部官員來看,不說多敬佩謝沛,反正很有好感。 單憑這點好感,對一個爭權的皇子來說就很有用。 蘇菀摸摸荷包里的梵語金珠,天悲殿事發之后,她還沒見過謝沛,這東西一直沒機會還。 不知道這次瓊林宴他會不會來。 只聽說事多纏身,根本抽不出空,想想也是,這種場合,圣人也不會讓他過來。 畢竟近幾年有才學的學子都在這,讓謝沛過來,是方便他招攬嗎? 蘇菀也就隨便想想,她們坐著馬車,跟著四司六局的廚司人一起到瓊林苑,這里畢竟不是皇宮,凡事都松快些,只要把東西收拾好,也能在皇家園林轉一圈。 反正今日頭一次來,各處都在張羅東西。 只是到明日,就要開始準備食物,不能隨意走動了。 要說不愧是皇家園林,亭臺水榭,假山假石,園林的花也開得極好。 如今的四月份,正是賞花的好時節。 宴會在這樣的院子里,從中午開始一直唱祝到深夜,到時候不僅有美食,還有宮廷雅樂,更有各個官署送來的賀禮,東西多不多不說,反正聽著就很體面。 蘇菀聽著流程,怪不得人人都想當進士,都想赴瓊林宴。 十幾年寒窗苦讀之后,就能有這樣的風光日子,誰不感嘆。 蘇菀說的時候,跟她熟悉的光祿寺官員嘆口氣:“我們當年高中的時候,也是這么認為,但這可是他們最后風光的時候?!?/br> 畢竟剛“升學”的新生是有優待的,瓊林宴過后就要有遴選,有外放,有賜官。 多少品階的官呢? 八品九品就不錯了,也是朝中最小的官職,就算是狀元榜眼探花也是如此。 蘇菀聽得好笑,不過這也算人生一個重要起點吧。 各處宴會按部就班做事,其實并不雜亂,每個人做什么,光祿寺這邊心中有數,這種職責分明的指派,也讓瓊林苑跟隔壁會武園井井有條。 蘇菀所在的白案也在指點的棚子下面開始做活。 因為所派的宮人多,在臨時搭建的彩棚下做事也是常事,而且可以更方便光祿寺的人管理。 廚司這邊的管事人也和善,面對這樣大型宴會也是手到擒來。 還對臨時撥調過來的宮人們表示感謝。 白案的蘇菀,上什的李蓉蓉,再有甜食司的幾個嬤嬤。 大家都是有手藝來的,所以原本廚司的也給些敬意。 特別是蘇菀,誰讓她一看就跟光祿寺的幾個官員非常熟悉,禮部總部幾個大人看到她也問話,甚至問她最近讀到哪一本書了有什么問題,還說就算事情多,也不能中斷讀書。 蘇菀面對古代版勸學只好一一回答。 她哪敢??! 在內宮都帶著從禮部拿來的書本,畢竟她也發現了,若不是聽長官的話讀書,也不會那么快發現儒釋之間的矛盾,更不會做之后的事。 這讓蘇菀自己都覺得,多讀讀這個時代的書,作用真的很大。 蘇菀如此好學,大人們自然高興,對她也是看小輩的目光。 如此種種,廚司的人還好奇,她是不是哪個官員家的女兒,過來體驗生活了? 不管怎么猜測,蘇菀這邊確實輕松很多。 她又是個做事認真的,身邊很快就有不少關系不錯的人。 被撥過來的人里不止李蓉蓉等人熟悉,蘇菀發現衛鈞也在其中,只是他表情不算好,也只是使眼色,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再說。 等到衛鈞晚上再找蘇菀,這才知道發生什么。 竟是又丟東西了。 這次跟衛鈞沒什么關系,而是另一個地方的小太監,也是去年收起來的物件,今年說什么都找不到,一年查驗的時候,也沒驗查出來。 可這個小太監運氣就沒那么好,沒什么師父幫忙,只能典當自己所有東西,好減少刑罰時間。 這會衛鈞在的帳設司里都是愁云慘淡。 要說宮里丟東西,雖不是常事,但也不會一次丟這么多。 這跟衛鈞雖然關系不大,但他還是十分氣憤,估計想到自己當初的事了。 衛鈞低聲道:“上次我看管的東西被盜之后,我就一直在想,我做事也算牢靠,四時驗查從未偷懶,為何東西就丟了,細細深究了,師父才告訴我,宮里丟東西是常有的事。你們不是靠近東安里門對嗎?過了宮道,對面是大坊市,南熏坊?” “那里面有黑市!” “倒賣的都是宮里的東西!” “有是宮里賊人偷的,有的宮里不受寵貴人們自己托人拿去倒賣。我看管的那些東西,多是被賣到那些地方了!” 竟是如此。 那南熏坊確實極大,里面店面也多,不過那竟然還有黑市? 不過想想也是,俗話說燈下黑,這種事也時有發生。 而且皇宮東西那么多,人也那么多,驗查不到的時候太多了。 更不用講外宮諸司里還有造紙的,造瓷器的,制藥的,若那這些倒賣,比偷東西都輕松,還不好追查。 誰讓皇宮人多,疏于管理,自然滋生黑色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