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婚 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西幻世界里當領主、我帶著十億物資穿回六零年代、貴妃母子民國文生存手札、致我最討厭的你、沒有離婚這一說、裝乖后小少爺他爆紅了、奇特的雄蟲崽崽、失蹤一個月(骨科)、楊挽月 (1v1) h、燼夏(父女)
楚秀才在譚家做了十五年開蒙先生。兩個月前的一場風寒,陡然就將他的命奪了去。 楚杏姑自小有弱癥,親事一波三折,楚秀才突然沒了,越發沒了著落。 接連打擊,杏姑沒如何,她唯一相依為命的老娘卻病倒了。母女兩個都要靠藥續命,親戚朋友見狀無不避的遠遠的。 天寒地凍,房頂漏了也無錢修繕,藥吃不起了,家里的米糧也見了底。 杏姑母女兩個實在過不下去了,只好上了譚氏的門,請求譚氏幫扶一二。 到底楚秀才在譚家做了十五年的教書先生,項宜知曉后,直接將這母女安置在了譚氏善堂,又延醫問藥替母女診治。 這母女二人自是感激不盡。 可還沒過三五日,這事傳了出去,譚家的族人竟鬧了起來。 “楚秀才在世的時候,是譚家給了他飯碗,月月發錢讓他能過上好日子。不然他一個寒門庶族的秀才,怎么可能安穩在譚家教了一輩子書?” “他不感恩戴德,怎么現在死了,妻女還賴上譚家了?” 他們都要把這寒門庶族的母女攆走。 原本世家大族同寒門庶族并無太多交集,若是有寒門子弟科舉順暢,興許還能與世家聯姻。 可是近些年,世家與寒門之間關系卻冷了下來。 世家看不起寒門窮酸做派,都道便是做了官的寒門子弟,也多半汲汲營營丟了讀書人的風骨。 寒門也瞧不起世家仗勢欺人,認為他們在各處虎踞龍盤,連科舉都要握在手中,讓寒門書生倍加艱難。 寒門人多勢眾,世家占據高位,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鄉野之間,到處都有無形的緊繃氣氛充斥。 從前還常有世家接濟寒門的事情,如今,若非是寫了投靠書前來投靠,世家多半不會對寒門有什么幫扶。 楚杏姑母女的事情,譚家族人不愿意,還道年成不好,宗家不該把錢用到外人身上,鬧騰著要把杏姑母女攆走。 這些鬧事的譚氏族人,都是些自己過得不好的,在外面沒本事賺錢,只能從族里撈點錢,眼下見族里出錢給旁人花,便如同花了他自家的錢一般rou疼。 項宜原先沒準備理會他們,但他們還是鬧到了秋照苑趙氏那里。 趙氏最不耐管這些事。況這般情況,攆了杏姑母女過于無情,而照顧杏姑母女,這些族人口中是沒什么好話的。 她不接手此事,讓項宜看著辦。 當下,這些族人一早便到善堂聚在一起說三道四。 “不是我們不饒你們,是今年大家都不好過呀?又不單單你們不好過?!?/br> “說到底,你們母女不是我們譚氏的人,識相點趕緊走吧?!?/br> 還有個四十出頭的婦人,長下巴瘦臉,目光厭棄地打量著病弱的杏姑。 “你一個未出閣的寒門女兒,賴在我們譚家又是怎么回事?還想伺機嫁進來不成?” 她說著,嘖了一聲,“最好別打這個算盤?!?/br> 這話出口,楚杏姑本就發白的臉,褪的一丁點血色都沒有了。 她娘聽了這話,更是險些一口氣沒喘上來。 “譚有良家的,你別血口噴人!” 眼看著就要吵了起來,這時有小丫頭喊了一聲。 “宗家夫人來了!” 眾人都是譚氏旁枝,一看宗家的夫人來了,紛紛安靜下來,朝著項宜看了過去。 那瘦長臉的夫人譚有良家的,嘴皮子最是利索,先前鬧到趙氏出便是她起的頭,當下問道。 “宗家夫人,這楚家的母女在咱們譚氏的善堂吃住三四天了,譚氏是世家大族,這宿錢、飯錢、藥錢可以不要,但她們不能就這樣吃住下去吧?” 譚有良家的說得義正言辭,說完還極快地看了杏姑一眼,見杏姑穿著孝衣一臉病容,頗有些病西施的樣子。 也正因如此,竟讓她不爭氣的兒子上了心。 可笑,一個寒門庶族的女兒,就是長得似天仙,也不能進他們世家的門。 譚有良家的把話說了,眾人也都跟著吆喝著讓項宜今日就把人攆走。 杏姑母女臉色灰敗,不安地攥著手邊的包袱。 項宜目光輕輕從眾人身上掃過,不緊不慢地開了口。 “我今日過來,就是跟各位說一聲,杏姑母女可留在譚氏善堂養病,不必離開?!?/br> 話音一落,眾人嘩然。 連杏姑母女都完全沒能想到。 譚有良家的立刻急了。 “這是什么意思?”她看住項宜,“難不成是老夫人的意思?” 她拿趙氏來壓,項宜也只是淡淡笑了笑。 “老夫人體乏,令我照著族規辦事?!?/br> 她說完,目光再次在眾人臉上掃過。 “按譚氏族規,凡宗族子孫,及與宗族交善之鄰里,貧窮相給,禍難相恤,疾病相扶,此乃家世延長之道也。1” “楚先生在譚氏族學做了十五年教書先生,難道不是交善鄰里?楚先生過世未至百日,妻女有難,譚氏為何不該救助?” “杏姑母女可以繼續住在善堂,凡延醫問藥的耗費皆有族中承擔,至病情有所好轉再搬離?!?/br> 項宜與杏姑母女并不相熟,但楚秀才為譚家做了這么多年的事,不該寒了他妻女的心。 族規當前,眾人一時都不敢反駁了,只有譚有良家的不服,開口想爭辯什么。 但項宜先她之前,悠悠提了個醒。 “再有阻攔此事者,便是藐視族規,必施以懲戒?!?/br> 秋風將善堂里的濁氣掃蕩的一干二凈。 譚有良家的想要說得話,被阻在了口中。 杏姑母女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相互攙扶著要給項宜磕頭謝恩。 項宜連忙示意喬荇將兩人托了起來。 “我也只是照著族規辦事罷了?!?/br> 項宜說完,吩咐了看管善堂的譚慶山夫婦,將杏姑母女的支出記在賬上,方便厘清。 所有事情吩咐完,項宜便也不在多留了,跟眾人點了點頭,轉身離去了。 寒風旋起了地上的落葉。 她們還沒走遠,鬧事的譚氏族人們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耐不住了。 譚有良家的直接道。 “呀,老夫人做宗婦的時候,都不曾拿族規壓過我們,她項氏憑什么?” “是呀,她憑什么???我們這些宗族子弟還沒人照應呢,她倒是急著去照應庶族寒門?!?/br> 有人這么說,忽然就有人想起了什么。 “我明白了,她不也是出身庶族寒門嗎?難怪不與咱們這些人親近,只把咱們當賊防!” 這話一出,眾人對項宜的不滿立刻如開了水的沸泡涌了出來。 “可不是嗎?每次配合官府搭棚施粥她最緊要,咱們想從中撈點油水,她都要一筆筆記賬?!?/br> “合著她花咱們譚氏的錢,去救濟她的同族去了?!?/br> “嘖嘖,也不是一定是花光了,說不定搬回娘家去了,畢竟項家被抄了家,可不得拿咱們的錢給他娘家貼補貼補?” 項家被查抄的事,從前也是震驚朝野的大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譚有良家的見眾人都這么說,直接冷嘲熱諷起來, “一個貪官污吏的女兒,仗著舊婚約硬生生嫁進來的,臉皮都不要了,能是什么好人?她說什么事事記賬,要我說,只怕她自己的賬最禁不住查!” 眾人連聲道是。 但項宜是宗家夫人,是宗婦,不是他們這些旁枝族人說查就能查的。 能查項宜賬的人也并不多,德高望重的族老不會去查一個小婦人的賬,老夫人趙氏又是閑散的性子不會沒事找事。 除非,譚氏的宗子、譚大爺譚廷回來了。 第2章 項宜還沒走遠,刺骨的寒風毫不挑揀地將這些話都送了過來。 喬荇瞪大了眼睛,“他們怎么敢說這樣的話?我這就去找他們去......” 她轉身欲去,被項宜一聲叫住了。 她嗓音中情緒淡淡,甚至還帶著些許無所謂的笑意。 “是與不是,是我們眼下能辯出來的嗎?” 喬荇瞬間就說不出話來了。 她家老爺項直淵,可是的的確確被判了貪污罪名流放的,多少人為老爺鳴冤翻案都沒能成。 她怎么辯呢? 何況當年,夫人也確實是拿著舊日婚約上門,這才有了眼前這樁親事的。 可那時,夫人的弟弟meimei一個奄奄一息病倒在榻,一個被人欺凌科舉無門,夫人是真的走投無路了。 所有人都笑話她連臉面都不要了,上趕著前來攀附。 喬荇至今還記著夫人那時,衣著單薄地立在譚家門前的風里,告訴她。 “他們怎么說我無所謂,譚家怎么對我也無所謂。我是長姐,父母沒了,不能眼看著自己的弟弟meimei活不下去。我也是項家的長女,不能讓亡父一直背負這樣的罪名,總要想辦法讓項家翻身?!?/br> 她就這么嫁進了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