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
車子漸漸在一個村口停下,趙一如越看越覺得,四周的景象似曾相識。 村小學旁的大柳樹突然映入眼簾——是選美比賽時來過的地方! 趙一如迅速掃了一眼學校,夏天看到的校舍如今被刷了新的涂料,只是樹木都禿了,反而沒有那時候看起來的生機。她又進了飯堂和教室,發現灶臺、課桌椅都換成了新的。 孩子們很快從村里各處被召集過來——他們是此行通稿的主角,不能缺席。趙一如看到他們都穿著還算新的棉服,便對柳條說: “這里的條件看起來已經改善了不少,為什么選這兒?” “這里條件好是表面上看的”,自從選美比賽攝制組來過之后,一批企業“慕名而來”,里里外外倒騰了個遍,“一旦面子上好看了,就沒人愿意選這里資助了,視覺沖擊力不夠”。 好在今天的任務沒有指定對象,柳條就想到了這里。 “你這權力還挺大啊”,趙一如突然意識到,“說選哪家就哪家”。 “是啊”,她也自嘲道,“什么時候我也能靠這點權力變個現,下半輩子就能安心做研究了”。 趙一如笑了——她真是癡心不改,掙了錢想到的第一件事都是這個。 “趙老師…”細細的小女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趙一如循聲而去,看到一個褲腳吊起的女孩——應該是過去一段時間抽條太快,來不及買新衣服所致——她比趙一如高些,身量苗條,膚色略暗。 走近之后,看到那雙眼睛,趙一如立刻就確定了,是去年選美期間、在公開課上提問的女孩。 “是你呀!”趙一如笑著沖上前去,“你可是我在這里的老熟人了!” 但她還不知道老熟人的名字。 “趙老師好,我叫甘惠兒,叫我惠兒就好”,小姑娘貼心地報上名字。 惠兒?確實是這一帶比較常見的名字,好發音,寓意也很吉祥——惠及家中子女。說是子女,其實默認還是兒子,惠兒這個名字,可以說是“招娣”的委婉版本。 趙一如看著她的眼神忍不住柔和了下來。 “惠兒好,你都長這么高啦,可別叫我老師了”,她哪里擔得起,“叫我一如吧”。 “一如姐你這次來干什么呀?” “我呀,這次是來實習的”,趙一如卸下背包,放在課桌上,“一會兒得去幫忙卸貨、分發物資,等我休息了再跟你聊好不好?” 惠兒點頭,跟著她出門一起干活。 “哎哎,你讓孩子來干活怎么行”,柳條攔住趙一如,“事情本身我不反對,但是照片拍出來不好看”。 “這是我去年來過的學校,小姑娘認識我”,趙一如說著麻溜爬上卡車,“你讓她別干就是了”。 她一手拎兩箱牛奶跳下卡車,卻看柳條站在原地。 “怎么啦?”她疑惑柳條怎么不干活。 “趙一如同學,我知道你勤快,說實話在我見過的勤快人里,你是家里最有錢的”,柳條有些玩味地說著,話鋒一轉,“但是你并沒有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我招你來,是做訪談、收集數據的,不是來當搬運工的”,她非常嚴肅,“你要對得起你的實習工資,都認識小姑娘了為什么不去訪談?有任何機會能收集數據,都不應該放過,而不是挑眼前最簡單的活干”。 “對不起…我是看你們人手有點少……”趙一如被柳條的話噎的不知該說什么。 “放心,你不干也會有其他人幫著干”,柳條接過她手里的牛奶,“去干能發揮你最大價值的事情,要一直記??!” 趙一如跑回教室,拿出電腦,簡單過了一下學校的概況,在門口卡車邊找到甘惠兒。 “惠兒,去年的生理衛生課,還想不想再上一次?”她一臉調皮地問,“這次沒人打擾我們喲!” 很快,惠兒找來了幾位同學,幾位同學又通知了其他一些人——孩子們的父母大多給家里置辦了便宜的智能手機——本來設想的一對一訪談不太現實了,就干脆采取了自由提問 焦點小組的模式,先匿名抽取問題,趙一如作出自己的回答,再讓孩子們自行討論,趙一如只引導、不輕易給判斷。 聊得正歡,午飯時間就到了,趙一如和孩子們都意猶未盡,約定飯后繼續。 結果,這個迷迷糊糊起床的周六成了她收獲最大的工作日。孩子們的信息獲取和思辨能力超出她的想象,探討的話題很多是她自己都回答不了的,只能答應他們自己會寄相關參考書過來。 再看柳條她們,也是完全沒歇著。團隊里面,柳條負責統籌和外聯,嬌小jiejie是司機和后勤人員,金發和圓臉jiejie擅長組織活動,黑衣jiejie則是文字圖片視頻一手包。 “哇哦,你這拍照水平”,趙一如休息時隨便翻了幾張黑衣jiejie的作品,“躺平到墓里怕是都有工作找上你哦”。 “那又怎么樣,詐尸出去接活嗎?”黑衣jiejie還是一臉淡漠的酷。 趙一如至此才明白,她們嘴上說想躺平,其實內心的熱愛和責任感是淹沒不了的。她們只是在奮斗的間隙休息一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降維打擊、過一段舒心自在的日子,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 有那么一刻,趙一如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被她及時掐死,但卻留下了長久的余韻。 這個念頭是:如果自己成了孟太太,有了以她命名的基金會,是不是就可以給jiejie們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 從下午開始,天空就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雨中拍攝其實還是美的,尤其是孩子們玩鬧時的笑容,配上微微有些壓抑的天色,苦甜相沖,給人淡淡的心酸感、但又不至于過分賣慘,微妙把握了宣傳通稿的尺度。 可是到了傍晚,雨越下越大。趙一如在教室里和高年級孩子們聊天時,就聽見雨點噼噼啪啪打著窗戶,接著便有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屋檐下躲雨。 商量了一下,大家決定先就地解決晚飯——好在今天剛來了一批物資,里面有些食物——飯后看天氣狀況再決定回城時間。 趙一如終于有機會進廚房了。整整一周沒下廚恐怕是她的人生新記錄了,對于一個鐘愛家庭烹飪的人來說,這幾乎和一周不洗澡一樣難受。 她翻了翻物資清單,決定給大家來個西式晚餐——前菜是生菜、真空包裝調味雞胸rou絲和烤面包丁混合的沙拉,主菜是每人一個面包剖開,里面夾上現烤的速食rou、蛋和生菜,還伴有酸黃瓜泡椒調味。甜品則是面包片裹上蛋奶糖混合物,放在架子上烤成的甜吐司。 這位明星估計是代言了西餅店或者買菜平臺吧,送來的物資也太實用了,趙一如搓搓拳頭就開干。 整個學校只有一口大電飯鍋、兩個炒鍋和一個湯鍋。她只能分時出菜,先用炒鍋小火炒干面包丁、拌好沙拉分給大家。 趁大家吃的時候把電飯鍋底刷油、雞蛋打在電飯鍋里,鋪上rou腸片,利用電飯鍋的均勻加熱把它們一起燜熟,每個取餐的人,自己體驗組合的過程:一片面包、一份rou腸餅、一個荷包蛋、一片生菜、一把酸黃瓜泡椒、再一片面包,省去她親自上菜的麻煩。 最后烤土司時,她先把甜蛋奶混合在湯鍋里,面包片蘸過之后,再放到炒鍋里,像貼餅子一樣烤熟——因為下雨了,室內不好起土灶。最后烤出來的吐司有軟有脆,也算是眾口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