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穿書七零:嬌氣親媽靠空間養崽、七月是神的時間、穿成廢材男主的未婚妻、瞞寵
俞靜宜已是有夫之婦,為了避嫌,不宜多言。 陸嵩走后,門房來報,陸學士候在門口的小廝留下一提血燕,說是為俞靜宜補身子。 俞靜宜微微一怔,眼底劃過一抹苦澀的柔光,吩咐青薈:“收起來?!?/br> 若是沒有這一出,心悅樓日進斗金,想吃什么都吃的起。 陸家則不同,陸嵩的俸祿不多,陸母又是個賣豆花的,有沒有找到賺錢的營生還不好說。 陸嵩還是和從前一樣,為她花錢從不心疼。 衛衡暗暗咬牙,誰稀罕! …… 傍晚,玄風潛入府內找上衛衡,匯報調查的結果, “張婕妤與玉貴妃一同服下了郭家初次問世的五蛇酒中毒身亡,她是當時的秦州知府之女,秦太師的表妹?!?/br> 聞言,衛衡將自己兩輩子掌握的消息聯系到一起,心中有了思量。 先皇是早產兒,若非是唯一的嫡子恐難登上大寶,為了保重龍體,很早就停了房事,時間正是玉貴妃身死的那一年,為了掩飾龍體有恙,對外宣稱是因玉貴妃之死深受打擊,才會從此不再踏入后宮。 衛衡會知道這件事還是玄戰告訴他的,身為天子的臂膀,對天家之事頗為關注,時至今日,宮里仍有玄武軍的人,以備不時之需。 彼時,當今圣上身為皇長子初露頭角,太后只有一女,毫無疑問,先皇百年后,玉貴妃之子會繼承大統,而玉貴妃和太后一向不和,等兒子站穩了腳,十有八九容不得太后。 對太后來說,扭轉局面最好的一條路就是除去玉貴妃,將圣上養在自己膝下。 衛衡做了一種假設,張婕妤受太后指使毒死了玉貴妃,不知被滅口還是擔心被查出真相,一同赴死,作為補償,太后才會將才識平平惹人詬病的秦太師指派到圣上身邊,扶持至今。 同年難產的李才人是先代最后一位有孕的后妃,她是怎么死的就難說了,衛衡無意探究。 若假設成立,郭副院判這個明面上的兇手就是后宮爭權奪勢的犧牲品。 衛衡已經親身見識了郭家藥酒的功效,照理皇家應是十分看重他,先皇那身子必是由郭家的藥酒養著,加之他把方子獻給軍中,算是有功之臣,即便有失也不該是滿門抄斬。 如果目的是為了讓郭家的方子不再問世,被查出真相,這就可以解釋了。 想要為郭家翻案很難,只要這件案子不是一場意外,圣上必會如他這般將矛頭指向太后,太后豈會坐視不理,太后為保自己的地位,多年來一直明里暗里把手伸向前堂,勢力不容小覷。 簡而言之,要為郭家翻案,必先拿下太后。 此事還要從長計議,他捏了捏眉心,對玄風道:“前日交代你的事加快進度?!?/br> 他不能讓陸嵩在小妻子面前呈英雄。 …… 俞家的日子難熬,玄陽王府何嘗不是。 福菀郡主的棺木抬出去又被抬回來,整個王府的氣氛和靈堂差不多。 頭一晚,一個膽子小的丫鬟起夜時被擺動的樹影嚇得驚叫,把整個王府上下鬧的雞飛狗跳,害怕的又豈止是她一人。 玄陽王去廟里算了一卦,女兒死前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死后不得安息,怨靈仍然留在人間。 出于對女兒的愧疚,出于恐懼,玄陽王摸著手腕上從廟里求來的佛珠對玄陽王妃道:“要不先把女兒安葬了,俞家之事再從長記憶?!?/br> 通過百姓們對這件事的態度,他第一次意識到,雖說大家明里暗里鄙夷他無能,但他是玄戰之子,玄衡之父,他這個位置穩得很,不能拿到玄武軍的兵權又何妨,總歸不會落到外人手里。 玄陽王妃如何不心疼女兒,可她父王說了,如果不聽從安排,今后就舍棄她。 她無兒無女,玄陽王空有一個虛銜,她于玄銘有殺母之仇,玄銘明面上看著對她十分恭敬,她卻從不敢掉以輕心。 她不能失去殷親王府的庇護,女兒之死是她最后一道護身符。 聽到玄陽王的話,她憤然駁斥:“我這么做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王爺,殺死福歡,帶走孩子的人至今沒有找到,萬一對方哪一日跳出來揭穿你的嫡孫其實是庶孫,不僅爵位不保,還要擔一個欺君之罪,這次的事你也看到了,玄武軍居然偏頗一個外人來對付你,等到那時,圣上還會對你網開一面嗎? 玄武軍如今態度強勢是翅膀硬了,朝中有人,說不準哪日會成為俞家軍,除去俞華霖,斬斷他們與朝中的聯系,他們才會想到依附王爺?!?/br> 這世間大概沒有第二位如此憋屈的王爺,封地里養著私軍,自己動不得不說,胳膊肘還往外拐。 玄銘之子比起之前那個孩子與玄衡更相似,外人又沒見過,玄陽王一直覺得此事萬無一失。 說到玄武軍會易主,他有些慌了。 “啪?!币宦暜惓m懥恋臓T花打斷了他的思緒,嚇了他一跳。 房內只有他和王妃二人,四周靜謐無聲,顯得額外詭異。 “來人,蠟燭是誰買回來的,給我拖出去杖責二十,把房里的這只換了!”玄陽王妃尖聲吩咐守夜的下人。 做了虧心事,她也會心虛害怕。 下人領命離去,夫妻二人都沒有心思再說下去,躺在床上歇下,心照不宣地沒有熄滅新換上的蠟燭,還多燃了兩只,燈火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