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穿書七零:嬌氣親媽靠空間養崽、七月是神的時間、穿成廢材男主的未婚妻、瞞寵
大理寺卿再問:“能不能說說郡主究竟傷在何處?” 他辦過那么多案子,自有判定的能力。 提到這件事,院判唇角一拉:“太慘了,渾身上下的表層的皮rou燙熟了,肋骨斷了五根,若非王妃不舍,應該及早了結?!?/br> 若是這樣的情況郡主還能說出那么長的一串話指控俞靜宜,那潛力算是非同一般,怨念極深。 兩相對比,俞家女要么天賦異稟,要么祖上積德,先祖保佑,居然還能起身。 大理寺卿心中有了思量,不過也僅此而已,俞靜宜已經可以脫罪了,沒必要再生事端。 調查結果呈報上去,俞靜宜自然是不用陪葬了。 福菀郡主尚未許親,又是橫死,在偏僻之地草草修了一處郡主墓,棺木方才抬出府,走到正街上,眾目睽睽之下,固定棺木的繩索突然斷裂,棺木轟然墜地。 民間有個說法,棺材在到達墓地前不能落地,棺材落在哪里靈魂就留在哪里,除非就地安葬,否則就不能輪回投胎,可總不能把福菀郡主葬在京城的大街上。 玄陽王妃情緒失控,撲到棺材上,扯著嗓子哭嚎, “我的福菀,娘沒用,明知道害死你的真兇是何人,卻沒本事為你報仇,你這是心有怨氣,不肯走嗎?” 哭過,鬧過,又把棺材抬回了玄陽王府。 與大業相比,殷親王哪里會在意已經殞命的外孫女能不能投胎轉世,榨干她最后一點利用價值。 通過這次的事,他發覺俞華霖在玄武軍中的影響力比他預想中更強,勢必要除去他。 玄武軍遠在玄陽王封地,朝中無人,長此以往,與皇族斷了聯系,拿下皇位指日可待。 大理寺以證據不足沒有給俞家女定罪,可不代表她沒罪。 百姓們哪里會想到福菀郡主的血親會如此狠毒,認定這是福菀郡主心中有怨,沒能安息,再次將矛頭指向俞家,齊齊涌向將軍府,要求俞靜宜給福菀郡主陪葬,以平息她的怨氣,早日安葬。 幸而俞華霖是官身,于國有功,他們不敢砸開門板綁人,只能敲門,漫罵,扔東西,比之前還要猛烈。 第104章 . 陳年舊事 死者為大,民心…… 死者為大, 民心難平。 俞靜宜惴惴不安地想等風頭過去,隨后收到消息,玄陽王府的意思是不處置她就不會把福菀郡主下葬。 福菀郡主活著的時候燙熟了, 死后用冰塊凍著,不得安息,俞靜宜不懂背后的深意, 只覺得玄陽王府的人實在是太狠了。 一晃三日,百姓們圍坐在將軍府門口,等待將軍府妥協,這是他們回報英靈的方式。 玄戰祖孫為國捐軀, 他們不能讓玄家血脈含冤而死。 “娘子,陸學士來訪?!惫芗襾韴?。 陸嵩憑著一手好字被明元帝破格提拔為侍讀學士,每日陪明元帝品讀典藏的孤本,品鑒來自各方優秀的文章。 他來做什么? 衛衡不動聲色地跟在俞靜宜身后前往客堂會見情敵。 “宜兒?!睆挠犰o宜出現的那一刻起, 陸嵩的視線便緊緊鎖著她, 將她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 眼中噙著一抹憐惜。 膽敢窺視他家娘子,當他是死的嗎, 衛衡雙眼微瞇,拱手見禮:“陸學士?!?/br> 陸嵩心口一堵, 收回視線,斂去面上的波瀾, 寒暄過后, 他表明來意:“賞秋宴之事勢必要有個明確的結果,你與我說說當日之事,我想想能為你做些什么?!?/br> 他人微言輕,若真的是俞靜宜失手把福菀郡主拉下懸崖, 他束手無策,可既然大理寺都不能判定是俞靜宜有失,他心里自是傾向心上人。 上頭的人都松口了,如今求的是一個真相,他或許能盡綿薄之力。 雖然沒抱什么希望,他這份雪中送炭的心意俞靜宜受下了,她將當日的情形描述了一遍。 陸嵩道:“依你所言,福菀郡主在你的斜后方,除非她有意上前,你不可能在墜崖的一瞬間拉到她?!?/br> 懸崖邊緣呈扇形,福菀郡主在尖端,再往前是秦太師的孫女,殿閣學士之女,那些高官之后,然后才是俞靜宜和太仆寺卿之女等人,沒有嚴格地排列,參差不齊,整體呈扇形擠在一處,以防萬一,邊緣的站位都與懸崖隔著約莫兩步的距離。 除非福菀郡主站在那兩步的安全距離內靠過去,否則俞靜宜不可能碰到她,退一步講,就算她拉到人也是身前的丫鬟,和身側的某位小姐。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福菀郡主是趁著大家都在看前面的時候主動靠過去的,把俞靜宜拉下去之后,就被沿著懸崖邊緣來到俞靜宜墜崖位置的衛衡一并帶下去,若是站的遠,衛衡也不會為了拉上福菀郡主耽誤營救的時間。 福菀郡主摔斷了五根肋骨,俞靜宜不會武功,身子嬌弱,沒有自保能力,單獨入水說不準會把哪里摔壞了,許是摔斷脖子當場殞命。 理是這么個理,大理寺卿也查到了,但玄陽王府先是搬出福菀郡主的遺言,后又當眾落棺,沒人會相信這個說辭。 且在沒有目擊者的情況下,誰也無法肯定究竟發生了什么。 “我知道了?!标戓孕攀牡┑骸耙藘耗惴判?,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這件事?!?/br> 他目光在昔日的小青梅臉上停了停,欲言又止,起身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