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穿書七零:嬌氣親媽靠空間養崽、七月是神的時間、穿成廢材男主的未婚妻、瞞寵
玄陽王依照僧人所言,將手串放在枕畔,然后才闔上雙眼。 手串事前浸了易使人放大情緒的藥物,吸入鼻腔,夫妻二人都做了噩夢。 玄陽王夢見女兒一臉怨恨地質問他為什么要如此對她,她不得入輪回,就要讓全府上下不得好死,玄陽王妃夢見玄衡、玄銘和他們的母親來找自己索命。 時至夜半,燭花齊爆,雙雙從夢中驚醒,窗外,一道詭異的白影一閃即逝。 兩人安撫彼此是錯覺,同樣是在安撫自己,豈料,不多時,巡夜的府兵來報,看到一道白影潛入靈堂,但他們將靈堂里里外外找了一遍,沒有找到可疑的人。 玄陽王夫婦:“……” 第105章 . 案件重演 先是做了噩夢,…… 先是做了噩夢, 又見到詭異的白影,玄陽王夫婦心驚rou跳,睜著眼睛挨到黎明, 頂著烏青的眼底用早膳。 傳菜的丫鬟走到門口,一時失手,瓷盤墜地, 四分五裂,發出一聲脆響。 換做平日這本不算什么,可這一刻,滿屋子的人都驚了。 玄陽王妃渾身一抖, 手中的湯勺落入湯碗中,濺了一身湯水。 小丫鬟趕忙跪地求饒:“奴婢知錯了,請王妃恕罪!” 玄陽王妃平復了心緒,眉心一凜, 厲聲道:“沒用的廢物, 別讓我再見到她?!?/br> 這話的意思就是發賣了, 小丫鬟被拖下去的時候卻是一臉欣喜,她總算能離開這鬧鬼的地方了。 用過早膳, 玄陽王起身走向門外,冷不丁地, 腰間玉佩的掛繩斷裂,玉佩墜地, 攔腰摔出一條裂痕。 換做平日, 這不算什么,換一塊便是,自棺材抬回府中后,府里的井繩斷了, 晾衣繩斷了,門上的珠簾斷了,王妃收在妝盒里的項鏈斷了,眼下,沒戴過幾次的玉佩說掉就掉,難免會讓人想到用來固定棺材的麻繩。 玄陽陽折返房中,對玄陽王妃道:“難道咱們就這么一直耗下去嗎?” 送他手串的僧人說了,拖得越久,女兒的怨氣越重,鬧得越厲害。 圣上明顯不想處置俞家,大理寺也判定俞家無罪,百姓總不會一直鬧下去,指不定竹籃打水。 玄陽王妃的口吻不似昨夜那般堅定:“我這就去問問父王的意思?!?/br> 換好行裝,她乘著馬車來到殷親王府,殷親王看著面容憔悴的女兒有些嫌棄,斟酌了片刻道:“你回去等著,我自有安排?!?/br> …… 狀元府,陸嵩注意到陸婷秀頭上戴著一套新頭面,穿著一身新衣,隨口問道:“娘今日又要出門嗎?” 他娘結交了幾位夫人,為了不失體面,新添置了很多首飾和衣服。 “是啊?!标戞眯愫龖?,若說這些都是莊笑妍送來的,兒子肯定不會讓她收下。 陸嵩心里惦記著俞家之事沒有放在心上:“兒子出門了?!?/br> 圣上勤勉,每日都會抽出一個時辰讓他陪讀。 來到御書房,被趙總管攔下:“太后娘娘在里頭,陸學士先去偏殿候著吧?!?/br> 御書房的窗子敞著,房中的話不免傳到外面,只聽太后道:“玄家于國有功,若此事不能妥善處理,會讓人覺得我們皇家刻薄寡恩,令軍中將士心寒?!?/br> 明元帝反駁道:“可大理寺都沒有查出俞家女的罪證,總不能胡亂定罪?!?/br> 太后凜然道:“嘉蘭身負皇族血脈,若她的話都不能作為呈堂證供,皇家的顏面何存,且百姓們都要求處置俞家女,也算是順應民意?!?/br> 有趙總管盯著,陸嵩不敢停留,沒有聽到后續的話,不過短短幾句,他已經知曉太后來此的意圖,心口緊了緊。 待太后離去,趙總管來到偏殿對陸嵩道:“今日折子多,圣上還沒有批完,陸學士就先回吧?!?/br> 陸嵩不知皇家母子商談的結果,他要趕在圣上將俞靜宜定罪前與他見上一面:“勞煩趙總管幫本官稟告圣上,本官愿為圣上分憂?!?/br> 趙總管身形一頓,目光落在陸嵩臉上:“雜家這就去向圣上稟報?!?/br> 心道,希望他是去解憂而不是火上澆油。 那些折子都是關于福菀郡主下葬一事,圣上不是沒批完,而是不知該如何抉擇,若陸嵩此番只是表明自己的立場,可不就是火上澆油。 太后娘娘前腳才向圣上施壓,圣上這會兒定然心氣兒不順,說不準陸學士又會被打回陸修撰。 陸嵩進入御書房,明元帝身前放著一疊奏折,面上有些躁意。 他心如明鏡,太后嘴上說得冠冕堂皇,實則夾著私心,若是沒有給俞家女定罪,虞國公府就要為兩位貴女墜崖負全責,他可以借此收回虞國公手上的一部分權限。 太后并非他的親母,虞國公府算不得他的外家,不得不防。 另一方面,他已經看出玄武軍傾向俞家,若是給俞家女定罪,無疑會與玄武軍產生嫌隙。 若非有玄武軍的支持,以他父皇的身體狀況根本不可能坐上皇位,他父皇留有遺訓,決不能失了玄武軍。 因而,他已經打定主意不會給俞家女定罪。 但太后所說并非全然沒有道理,下頭的兵將與那些百姓哪里會知道背后這些事,他們只會認為皇家沒有為玄家討回公道,影響甚廣,不得不顧及,他苦于沒有兩全其美的法子。 陸嵩的師座是莊康,在明元帝看來,他必然與師座的立場一致,不管他說什么,無非是這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