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2)
他邊怒罵,風族眾臣已成包圍之勢,手握刀兵,直指楚王君臣。 這倒是讓牧廉刮目相看。 所謂強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吾昆本來就是個瘋子,對上顧烈勝算不到三成,但瘋起來就不好說了,拼得不要命也讓楚王點頭答應,姿態難看、場面難堪,那又如何?就算楚王離開魚涼就毀約,那也要背上一個背信棄義的名聲,對勝算低微的吾昆來說,就是賺到。 此計最為要緊的,就是顧烈還沒有子嗣。 就算顧烈不惜命,也要想一想大楚從此后繼無人該怎么辦。他一死,大楚必成一盤散沙,強將無主,當然會自立為王。 果然,姜揚湊近,小心對顧烈低聲勸了什么,顧烈皺起眉頭,勉強道:明日派人,將與柳家聯絡的信使與密信交與風族。 終于讓楚王吃了個癟,吾昆張狂大笑,忽而又拍了拍手,送上一個繩索捆縛的女子。 我聽聞楚王后宮無人、子嗣艱難,吾昆堂而皇之地說,這是燕朝王家女子,被我于雍州抓獲,完封未動,既然風楚已成兄弟,就送與楚王,解燃眉之急。 那女子被繩索捆著,卻是一臉傲氣憤然,眼神掃過重新被吾昆抱在懷里的女子,露出十二分的不屑。 吾昆懷中女子低垂了眼眸,險些掉下淚來。 要送,不如送一雙,顧烈漠然道。 吾昆更是得意,大笑道:你們聽到了,不是我要送楚王破鞋,是楚王要與我做連襟兄弟。不過是個玩意,送給楚王何妨,不過,這女子可是嚴家的嫡孫媳婦,楚王要是收下,可就與嚴家結了仇,不知楚王還敢不敢要? 顧烈不看他,對姜揚道:將二女帶上。 然后才一頷首,對吾昆輕言。 告辭。 吾昆重重一哼,嫌顧烈裝模作樣。 楚軍君臣下了高臺,陸續上馬,向魚涼城郊而去。 路上眾人肅然依舊,狄其野忍不住問姜揚:為何我們沒帶史官? 姜揚解釋:會盟,諸侯會面結盟也。風族首領既未稱王,也未冊封諸侯,雖打著會盟的旗號,其實于禮不合。咱犯不著記。 狄其野明白了,吾昆招搖這一場,是拋媚_眼給瞎子看。 魚涼高臺上,一個老臣笑著恭喜吾昆:恭賀我王智計得逞,這下顧烈違背了對柳家的承諾,得罪了柳家嚴家王家,在燕朝的部署想必已經毀于一旦! 吾昆面目猙獰,高聲笑道:哈哈哈哈,不止于此,待得會盟正式簽訂,楚顧松懈,我要讓顧烈知道什么叫血海深仇! 那老臣頓時驚駭:您,您要撕毀盟約? 自古以來,會盟一旦成立,再撕毀,那可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吾昆根本不回答,自顧自高聲笑著,仿佛一切盡在掌握。 牧廉呆呆看著空無一人的對面,心想,完蛋,好不容易走了步好棋就發瘋難道要死在亂軍之中? 我真是太難了。 * 顧烈一行與敖戈陸翼匯合,浩浩蕩蕩回到楚軍大營。 進了帥帳,姜揚頓時樂樂呵呵,顧烈也是一派輕松,狄其野早有猜測,此刻立時確定吾昆被這兩頭狐貍給騙了。 顧烈讓人將帶回的兩名女子帶進來。 兩名女子都被松了綁,立在帳中。 先前被吾昆抱在懷里那位,也就是吾昆說的嚴家嫡孫媳婦,此時裹著一件好心兵卒給的布衣,遮住凌亂不堪的服飾,臉上有一個極深的巴掌印。 顧烈皺眉,他從不許手下欺凌弱小,便問:怎么回事? 另一名女子輕蔑地說:她不守婦道。 看來是這位王家女子所為。 眾將不愿摻合敵方女人事務,只有狄其野驚訝地看向王家女子:吾昆說她是嚴家嫡孫媳婦,想必她的丈夫是死在雍州戰場,她死了丈夫,又被風族搶走,凄慘至此,你竟然打她,還說這種風涼話? 她可以去死,如果我是她,早就一頭撞死了,她自甘下賤怪誰。王家女子一臉驕傲。 狄其野深感厭惡:你沒遭遇她遭遇的暴行,就覺得自己高她一等? 王家女子氣得面紅耳赤,高昂起頭:我本就比她高貴。不論你們蠻楚想對我做什么,我一定死給你們看。 顧烈聽得頭痛,一個個年紀輕輕沒活明白了都想去死。 把她們分開帶下去,顧烈招來近衛,讓她們想一晚上,若想回鄉,就送到中州雷州邊界;若想遠走,就送去青州;若是想死,就隨她們去死。 沒事都散了吧,明日再議。 眾將臣行禮離去,大多都疑惑不解,不知道主公把這二女帶回來做什么,白頂了個名聲。姜揚夸主公仁慈,陸翼沒想法,敖戈心底覺得主公此事干得無聊透頂。 顏法古難得收斂了眉目低頭細思,顧烈忽然叫道:法古。 他抬頭,聽顧烈承諾般鄭重道:四大名閥,我只留一戶,那一戶,不會姓王。 顏法古心頭一松,笑了笑,深深一禮,離開了帥帳。 就狄其野賴在帥帳沒走。 看什么?顧烈抬眼看他。 沒什么,狄其野想了想,不覺淺笑,就,挺好的。 莫名其妙。 顧烈問起正事:你注意到那鬼面幕僚不曾? 沒有,狄其野面不改色地說謊。 那就是注意到了。 他一直在看你。 是嗎? 帳外有近衛稟報:主公,狄將軍,有人在營外,求見狄將軍。 狄其野一愣。 每日想求見狄其野的人多了去了,一般都是想投靠楚軍的想當狄其野幕僚的,狄其野通通不見,所以近衛也不會通報。 為何通報?顧烈心有猜測,看了狄其野一眼,問話中帶著一絲看好戲的淺淡笑意。 近衛答:他說他是狄將軍的二師兄。 二師兄? 狄其野先一挑眉,然后翻了個白眼。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第34章 異于常人 狄其野看著自稱他二師兄的牧廉走進來, 心底毫無波動。 他不是那個老賊的徒弟, 更不想和老賊門人扯上任何關系。 牧廉當時將才八歲的他擄進青城山, 就當作牧廉是被毒藥所逼,狄其野都懶得跟牧廉算賬,這人竟然還敢堂而皇之地跑到楚軍大營來找他? 且不提舊日被拐的仇, 也不說狄其野極為厭惡老賊師門那一整套自命不凡的洗_腦歪理。就說牧廉身為風族幕僚,這樣不遮不掩地來楚軍大營,那瘋瘋癲癲的吾昆會作何反應, 不知是否會打攪顧烈的部署。 這么一想, 狄其野看向牧廉的眼神就更冷了。 牧廉面無表情,聲音卻極為欣喜, 對著狄其野眼睛一亮,伸手就想去拉狄其野的袖子, 口中喚道:小師弟! 狄其野往右一側身,躲開了他的手。 牧廉眼神閃過一絲傷心, 面上卻漸漸綻開欣喜的笑容,低聲踟躇道:你不認識我了?我是你二師兄??! 他對狄其野說話甚為放松,于是聲調和下意識動作都沒有掩飾, 整個像極了天真少年。 這些動作語氣, 若是真是十五六的少年做出來,倒也不失為清新可愛。 但問題在于,即使牧廉的臉因為常年佩戴面具不經風霜,本身長得也較為秀氣,可他畢竟沒有生長異常, 看上去就是正常的青年男子體態。 將近三十而立的年紀,神態語氣都還像十五六歲,過分天真,這種情形,即使是放在美若天仙的女子身上,都讓人毛骨悚然,何況青年男子。 還有牧廉的臉。 他的臉是僵的,只有較劇烈的情緒才能慢一拍調出表情,到了大喜大悲的時候,慢慢做出的表情又總是滯后于情緒,像他剛才第二句話,明明是傷心的音調,卻是一副燦爛笑容,詭異得可怕。 因為越是司空見慣的自然事物,一旦反常起來,就越會令人心生反感。人人都知道笑的時候是笑臉,哭的時候是哭臉,若是有人嚎啕大哭的時候燦爛微笑、開懷大笑的時候泫然欲泣,他身邊的人一定以為遇到了瘋子,立刻逃跑。 牧廉這個癥候想必遭了不少白眼,狄其野厭惡那個老賊,拒絕那個老賊的洗腦,對牧廉也沒有一丁點好感,卻也難免覺得可憐。 狄其野轉身對顧烈行禮:主公。 牧廉以為自己被帶到的是狄其野的帳子,沒想到是楚王的帳子,他被狄其野的動作提醒,驚訝地看到楚王,也一拱手,行禮道:楚王。 風族幕僚為何來此?顧烈開口問道。 來見小師弟,牧廉理所當然道,還和維護自家人似的說,沒想到小師弟在楚王帳下做事,還請楚王多多擔待。 顧烈瞥了一眼狄其野,兩人都很無奈。 狄其野是覺得自己和牧廉非親非故,這個牧廉卻搞得跟師門情深似的,簡直像是故意來挑撥自己和顧烈的關系。 顧烈是把狄其野從頭到腳掃了一眼,這人衣食住行,有哪一樣不是他顧烈在安排,一個只見過一面的所謂師兄,跑來充什么親戚? 所以顧烈不喜不怒地應了一聲,沒有再開口。 狄其野不得不主動問:你到底來干什么? 師父說要守護師門,我身為二師兄,自然得來看看你,牧廉理所當然地說。 又是老賊的歪理。 你一直自稱二師兄,狄其野垂眸暗忖,難道上面還有個大師兄? 牧廉反應過來,面無表情地笑著說:我忘了你沒見過。但你一定聽說過他。我們大師兄,師父的首徒 ,就是北燕丞相韋碧臣。 還真是如此巧合。 狄其野的臉霎時沉似鍋底。老賊的徒弟果然都是些害人精。他才不想和這些人扯上關系。 顧烈思索該給顏法古送多少卦資。 牧廉嘴巴不停,試圖喚醒狄其野對他的記憶,從我把你綁到山谷時你才這么點高,一直嘮叨到你的主公好兇,比吾昆還讓我害怕。 他不兇,狄其野很有良心地為顧烈反駁。 牧廉對會盟上顧烈一霎的氣勢印象深刻,何況他一直盯著狄其野,早就目睹了證據,堅持道:兇的,剛才會盟飲宴上,他都不許你吃葡萄。連葡萄都不許你吃,還說不兇? 對了,葡萄。 為什么特地說不能吃葡萄? 狄其野抬眼疑問地看向顧烈,顧烈卻淡然給風族扣黑鍋:風族葡萄不好吃。 這話狄其野直覺就不信。 但不過是顆葡萄,狄其野實在想不出顧烈攔著不許吃的其他理由。 沒想到牧廉接口道:哦,倒確實是不如關外的甜。 隨后,又聽牧廉羨慕嫉妒地說:你和大師兄一樣聰明,一定能夠完成師父的教誨。小師弟,你想好怎么赴死了嗎?我太笨了,實在想不出該怎么死得人人稱頌。不過,若是我有幫得上忙的地方,你盡管說,一定讓你死得天下皆知。 這話一出,狄其野還只是皺眉,顧烈卻徹底沉了臉。 顧烈想起前世,狄其野據傳與風族首領私會,有探子說,風族首領送了狄其野一袋子土。 土,有很多含義,可以大做文章。 一時間,狄其野其實是風族人士、狄其野與風族首領分土謀反等等風言風語不一而足。 而狄其野把那袋子土埋在了定國侯府的后園里,什么都沒解釋。 顧烈恍惚記得在那之前,風族首領不知為何大怒,活活砸死了一個幕僚,還將其挫骨揚灰。 如今想來,那袋土也許不是土是牧廉的骨灰。 顧烈前世總是氣狄其野不解釋,單就此事來說,倒不是狄其野的錯。私會風族首領,與風族幕僚師出同門,這兩個哪一個不招惹懷疑? 前世那個從來不曾與他深談的狄其野,確實解釋了還不如不解釋。 可從來不曾深談,為什么就從來不曾深談。顧烈視線微涼,垂眸看著桌案。 狄其野眉頭微擰,追問:死得人人稱頌? 是啊,牧廉語氣十分苦惱,認真分析起來,大師兄一定是能做到的,他安排了這么久,到時候找機會殉國就可以了。小師弟你是將軍,或是戰死沙場,或是死于猜忌,都很容易。我就難了,吾昆瘋癲不似常人,我怕被他無聲無息地砍死,誰會稱頌被瘋子砍死的幕僚? 狄其野驚奇道:你說吾昆瘋癲不似常人? 那你自己不是? 他不自量力與楚顧會盟,還有會盟上種種表現,你還看不出來嗎,牧廉也很驚訝。 狄其野看著牧廉,完全不懂此人行事邏輯:你身為風族幕僚,大搖大擺進楚軍大營,又大談吾昆的不是。難道你想轉投楚軍? 牧廉期待地看向狄其野,還像是埋怨似的:小師弟,你這么聰明,怎么才聽出來? 狄其野震驚了。 沒頭沒腦的誰聽得出來。 顧烈出聲問:若是楚軍不收留你? 牧廉認真擺著道:我是通報而來,自稱小師弟的二師兄,若是楚王您有心挑唆,想必我與小師弟的師兄弟身份不久就會大白于天下。 吾昆聽聞,自然會更猜忌我,但同時也會忌憚我,就不會隨隨便便處置我。這樣一來,就算吾昆忍無可忍,大小也能混個通敵之罪,罪該斬首,也算借小師弟的光留名青史。 若是楚王您不走漏消息,吾昆手下密探打探不到這條消息,那也是風族氣數將近,我和風族一同滅于楚軍之手,得想辦法先行殉主,也能賺個忠名。 再者,楚王您不可能對小師弟與北燕丞相、風族幕僚的同門關系毫無介懷。心有嫌隙,便生猜忌。等到楚王您登基,論及小師弟日后下場,我也算是幫了小師弟一把,不是全然坐享其成。 說到這里,牧廉依然面無表情,眼神卻很滿意,還對自己點點頭。 此人一半不擇手段、一半天真近蠢,簡直比那老賊的洗腦歪理還要奇怪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