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1)
這話一出,姜揚顏法古都是大皺眉頭,陸翼仿佛沒聽見,狄其野老實不客氣,像是沒聽出來敖戈的嘲諷:多謝,有勞。 頓了頓,像是才想起什么,補充道:敖將軍,你家的湯婆子不會和你一樣愛掉鏈子?那還是不要了,免得燙傷了我不好打仗,回頭,還連累您落下一個擠兌同僚的名聲。 敖戈氣得滿臉通紅,你! 敖戈。 顧烈沉下臉來。 末將知錯,敖戈忍氣吞聲,向顧烈請罪。 顧烈又看向狄其野:菜不好吃? 眾將都以為主公要各打三十大板,沒想到主公問了這么一句家常。 狄其野挑剔道:還行。 那就吃著。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非得滿朝堂樹敵才開心。 顧烈仿佛夢回前世,出現頭痛的幻覺,伸手去按額頭。 狄其野微一皺眉,將視線收了回來。 又是這動作,顧烈怎么了? * 風族首領營帳。 稟報大王,楚王顧烈已到赭石城! 王座上的吾昆哈哈大笑:他竟然敢來!果然是瘋血楚顧,好,好! 帳中站著一位燕朝書生打扮幕僚似的人物,肩背瘦削,從背后看去平平無奇,直到看到他的臉,才發覺這人臉上蓋著一張白鬼面具,只在眼嘴部分掏空,沒有花紋也沒有裝飾,就是慘白的面具上三個黑洞,露出眼睛和嘴巴。 他的眼睛倒是極為明亮。 等士兵退出去后,他才開口說話。 我還是覺得顧烈不可小視,他的聲音也很好聽,只是從面具后傳來,難免有些甕聲甕氣,大王,您的計劃漏洞太多。會盟也并無必要。 吾昆頓時暴跳如雷,隨手將桌上的鎮紙砸到那人身上:你閉嘴!你這個殘廢!你懂什么! 那人立刻閉嘴不言。 片刻后,吾昆又像是清醒過來似的,幾步從王座上走下來,拉著那人的衣袖責備道:牧廉,你不該惹我生氣。我也有錯,你知道,我與楚顧有不共戴天之仇,你別在這時候招惹我。 那人一言不發地站在那里,也不說話。 吾昆沒耐心和他耗,恢復了一副賢明君主的模樣,出了帥帳。 那人呆站了許久,面具后的臉上,才慢慢慢慢地,擠出了一點傷心的神情。 他對著空無一人的帥帳,像是還有人在一樣,憤憤不平地說著:你既然連奉命打仗的顧麟笙都有不共戴天之仇,那應該更恨燕朝才是,又為何用燕朝皇帝編排的九罪來折辱顧麟笙的孫子?何其虛偽! 楚王坐斷東南,占盡東南五州,你不過打下了西州,雍州還沒啃干凈,有什么好張狂,還自以為楚王不敢赴約? 什么會盟計劃,一盤散沙,處處漏洞。楚王要是能因為和風族會盟就沾沾自喜,漏出破洞讓你打,他早沒命了。 我是殘廢,你是什么?你比殘廢都不如! 名叫牧廉的鬼面人對著空氣嘮叨完,整個人木楞楞地走了出去,他走著走著,面具后的臉上露出一絲愁容來。 師父說必須做掌權者的幕僚。 師兄說他的臉比鬼還嚇人,燕朝不許他這種怪物做官,要他用鬼面具遮臉,去北方找風族,試試做風族首領的幕僚。 他一個人到北方,還沒找到風族首領,就被吾昆捉住了。好在殊途同歸,風族首領是吾昆的王叔,吾昆為報父仇殺了回來,要他幫忙報仇,他幫吾昆報了仇,吾昆就成了新的風族首領。 可是,他一點都不喜歡吾昆,也不想幫吾昆做事。 明明他幫吾昆做了這么多事,卻每天都被喜怒不定的吾昆罵得狗血淋頭。 吾昆還越來越自大,不肯再聽他的意見。 他想跑,又不敢跑,吾昆發起瘋來太嚇人了,師父說過,他們必須死得天下人人稱頌。被瘋子砍死有什么好稱頌的? 死都死不了。 他想起被他擄進青城山的小師弟。不知道小師弟還活著嗎,出山沒有,在做什么?師兄是一定能死得人人稱頌的,那小師弟會比他幸運,死得天下人人稱頌嗎? 誒,他太難了。 作者有話要說: *白鬼面具參考jabbawockeez,對,就是那個美國街舞團,只看面具就好,雖然他們的舞真的超帥的。 *捏他羅密歐,為什么你叫羅密歐呢(并沒有233333 第33章 魚涼會盟 會盟之日。 魚涼城是在秦州西南邊境的一座小城, 戰亂前以燒制陶器為業, 如今男丁都被征去打仗, 十戶九空,只剩下些老弱婦孺。 它向前是風族占據的西州,向后是楚軍占地, 論理目前還是北燕的地盤,將會盟之地定在魚涼,風族顯然是沒把北燕放在眼里。 敖戈和陸翼帥重兵壓境, 將顧烈一行送至楚軍占地外。 此番前往會盟, 顧烈帶著姜揚和狄其野,另有一二文臣, 由近衛營護衛,狄其野手下的狼騎在魚涼城外壓軸。 風族與楚軍兵力懸殊, 如此安排,是很給風族面子, 并且是已經額外顧慮到風族首領行事作風不同常人,否則顧烈連狄其野和狼騎都不必帶。 會盟安排在魚涼城的城門前,從風族在城門口建筑高臺時, 魚涼百姓就嚇得要命, 如今更是緊閉城門,恐遭池魚之殃。 風族相邀為主,楚王應邀是客。 風族首領早已在高臺等候,這高臺是以木石所建,但壓根看不出來原材, 因為掛滿了綾羅綢緞,臺上有瓷器玉器種種擺設,遠遠看去一派珠光寶氣,炫目富貴。 連上高臺的石階都用名貴氈毯鋪上,一路鋪到安排給楚王下馬的地方。 楚王顧烈與將臣策馬而來,顧烈身著大氅皮甲,頭戴玉冠,沒有過分莊重。狄其野與姜揚都是鎧甲戎裝,氣勢肅然。 風族眾臣守著禮節,微微躬身,拱手行禮,迎接楚王。顧烈眼神一掃,看到了那個傳言中鬼臉覆面的幕僚,牧廉。 姜揚等將臣下馬,然后單膝跪地,迎顧烈下馬。 楚軍君臣踏上氈毯,忽而從風族眾臣身后傳來了鬼嚎一般的哭唱聲,伴隨著尖銳的鼓簫,難以入耳。 顧烈停步,細細聽來,是在哭風族被逐出蜀州的事。 顧烈繼續向前行去,步伐依然沉穩,表情更是連眉毛都沒動;姜揚也依然溫文儒雅,還不肯放棄他的羽扇;狄其野更是一如往常,肆意勾著唇角,跟在楚軍大營中行走沒有兩樣。 他們不為所動,風族眾臣面上就帶出一分惱怒來。 行至高臺前,一位風族禮官示意余等留步,顧烈與將臣們走上石階。 風族眾臣跟在他們之后。 踏上高臺,富貴堆砌得更是觸目驚心。 高臺四圍掛滿綾羅,擺了一溜大家筆墨的屏風,然后是造型各異的博古架,一半擺滿了瓷器玉器木雕金像等等珍玩,另一半陳列著珍貴的刀兵鎧甲。 臺中分為左右兩方,各有數張青玉案,案上滿滿當當的都是珍饈奇果,銀壺金杯,想必也是陳年佳釀。案邊地上跪伏著衣衫單薄甚至于有些不大蔽體的侍女,都是燕朝衣裙。 風族首領吾昆已在左方首席落座,他像每個風族壯年男子一樣是散發打扮,身上穿著白狼皮做的風族王裘,明明是與顧烈差不多年紀,頭發卻白了一半,五官周正,神情卻帶著分說不出的陰狠邪氣。 他懷中抱著一名燕朝貴婦人打扮的女子,那女子微微顫抖著,卻是強顏歡笑,吾昆的手毫不避忌地伸在她衣裙里。 財富、戰力、女人。吾昆是想對顧烈炫耀風族的實力。 太過油膩,狄其野心下一陣惡心。 吾昆沒有起身見禮的意思。 顧烈也不多話,于右方首席玉案落座,姜揚在左,狄其野在右。 雙方君臣坐定,角落中傳來一個聲音:辰年冬日,我王建高臺,與楚王會盟魚涼。會前,哀樂祭風族先祖。 狄其野循聲看去,只見一個穿的灰不溜秋的史官,邊念邊寫在竹簡上。 楚王。吾昆頗為傲慢地叫了一聲,微微點頭,就算是行禮了。 顧烈也微微頷首:風族首領。 吾昆沉下臉,竟是暴怒:我以王稱你,你竟不以王回稱?這就是楚顧的禮數? 姜揚笑道:風族首領此言差矣,稱王之事,非同小可,風族不曾有過王爵,我大楚也從未收到您稱王的禮函,不知您何日祭的天,何時稱的王? 我乃風族之主,自然是風族之王。吾昆理所當然道。 這話姜揚就不便出言,顧烈看看對面,竟然從善如流道:瘋王。 那灰不溜秋的史官立刻念出:會上,楚王尊稱我王為風王。 吾昆笑得得意,懷中女子忽然面上一痛,死咬住牙不敢出聲,抖著手給吾昆剝果皮。吾昆豪邁地宣布:今日我風王與你楚王雙王相見,該盛宴慶賀。來人,奏樂,倒酒! 于是開了宴席,跪在玉案邊地侍女們紛紛為賓客倒酒,另有一隊風族美人走上臺來獻上歌舞,她們倒是穿著整齊,與穿著半透羅衫的侍女們不同。 吾昆自在地享受著酒rou歌舞,顧烈沒讓侍女湊近,偶爾動動筷子,也看著歌舞,面無表情的模樣,看不出喜好。 狄其野見姜揚和顧烈都吃著喝著,也就沒什么顧忌,也沒讓侍女布菜,把案上的菜都嘗了一口,并不驚艷,于是開始吃水果。 也不知風族是如何保存,冬日里還能找出這么些果物來,狄其野邊想著邊取了顆葡萄,手臂被人按住了。 卻是顧烈案邊的侍女。 他不解地看著她,那女子抖著聲道:楚王說,說告訴他,不許吃葡萄。 狄其野看向顧烈,顧烈卻看著歌舞。 他挑了挑眉,把葡萄放下,喝了口酒。 奇奇怪怪的,也許是冬日里吃葡萄不好?狄其野決定回去問問。 到這時,狄其野才去搭理從上了臺就一直注視著自己的那道視線,吾昆右手邊那個白鬼面具遮臉的人,他的眼神,給狄其野一種十分不祥的預感。 不會這么巧吧? 牧廉此刻在面具后的臉,呈現出一種十分扭曲的表情,融合了一半愁緒一半欣喜,弄得他臉痛,不得不從懷里摸出藥瓶來吃藥。吾昆百忙之中掃過來一眼,看見他吃藥,頓覺嫌惡,又把視線膠在了懷中女子上。 牧廉愁,愁的是吾昆丟人;牧廉喜,喜的是看見了小師弟。 那么點大的小師弟長大了,但神情眉目卻沒怎么變,不像他的怪臉,小師弟長得很英俊,而且還成功跟著楚王顧烈,能坐在顧烈右手邊,又是這個年紀這個將領裝束,原來小師弟就是傳說中的大楚兵神狄其野。 真好,牧廉羨慕地想,小師弟也一定是能夠死得人人稱頌的了。誒,就自己這么沒用。 牧廉心里羨慕極了,不知不覺一直盯著狄其野看,等到狄其野終于回視,更是歡喜不已,試圖用眼神告訴他:小師弟,是我啊,你二師兄!把你抓進山谷拜師那個! 然后被狄其野瞪了一眼。 牧廉臉上欣喜的表情還未褪去,整個人卻頹喪起來。果然,帶著面具,小師弟認不出來。 又或者,小師弟當時太小了,根本都不記得自己? 誒。 但師父教過,師門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踐守師門教訓,聽師門的話。天下人都蒙昧行于暗室,只有他們師門得見真理,高于天下人。 所以,天下人都是外人,只有師門中人是內人。 小師弟也出自師門,師父師兄照顧他,他也該照顧小師弟,就算小師弟不記得他了。就算如今各為其主,如果小師弟已經安排好了去死,他一定會助小師弟一臂之力,讓小師弟死得人人稱頌。 牧廉分析清楚,心滿意足,又振作起精神來,對著青玉案發呆。吾昆不許他在人前摘下面具,他沒得吃東西,小師弟又不高興他看,他只能發呆。 歌舞罷,撤下珍饈果品,這才開始會盟。 吾昆一張口,就要楚王在北燕的勢力,他要柳家轉投風族。作為條件,風族與楚軍結為盟友,互不侵犯。 這既是獅子大開口,也是下馬威,言下之意,就是風族已經知道柳家是楚王勢力,對楚王在北燕的部署了若指掌。 風族應該是查到了柳氏與中州顧的聯姻風波。 姜揚先是裝傻,再是嚴詞拒絕。吾昆不再和他說話,怒問顧烈:楚王不良于言?! 顧烈抬眼,慢慢道:柳家投奔大楚,我大楚就有庇護之責,假若轉手于風族,就是言而無信,我大楚有何顏面面對再來投奔的寒士氏族? 吾昆卻笑說:今日會盟,風楚結為盟友,兄弟之國,何分你我? 這人一時嬉皮笑臉一時暴跳如雷,轉進如風。 顧烈心底暗忖,恐怕是真瘋不是假瘋。假瘋或值得探究,真瘋則不足為懼。 兄弟之國?顧烈輕聲笑了笑,言語帶著極淡的嘲諷,若瘋王應承大楚一個條件,也不是不能互通有無。 吾昆哈哈大笑:你說。 顧烈自登上高臺后第一次直視吾昆,那視線鋒利得有如寒刀出鞘:你向本王,俯首稱臣! 霎時風族眾臣刀兵出鞘聲不絕于耳,吾昆將懷中女子狠狠扔在地上,手握馬刀,一刀砍向青玉案,蹦出火星,大罵:顧麟笙殘殺我風族祖先,如今他的好孫子也一樣折辱風族!楚顧瘋血,不可相交! 顧烈輕輕壓手,原本站起抽刀的將臣們立刻坐回案后,還刀入鞘,聲響都整齊劃一。 唯獨狄其野抱著他的青龍刀,根本就沒有拔刀,但他本身的銳利氣勢不容忽視,所以風族臣子的刀鋒不是指著顧烈就是直指著他,即使他連刀都沒拔。 顧烈欣賞地看了狄其野一眼,這高臺上滿是名貴刀兵,眾臣手中飽飲鮮血的武器,博古架上金刀銀槍,但所有的這些貴器兇兵,包括青龍刀這柄無價之寶,其鋒芒,都敵不過一個狄其野。 國之利刃,無雙良將。 顧烈收回視線,自顧自倒了杯酒,淡然道:暴燕無道,本王祖父身為燕朝臣子,不得不尊王令,要怪,就怪燕朝先帝暴戾成性。至于楚顧瘋血一說,沒想到瘋王對燕朝先帝的筆墨推崇備至,早知如此,本王該將楊平親筆所寫的詞帶來,作為厚禮,送給瘋王。 吾昆聽得暴跳如雷,又砍了兩三下青玉案,大怒:你胡說八道!楚顧就是我風族族禍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