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顧采薇到底還是有所顧慮,擔心顧珩登位后對誠王一系心存猜忌,帝王翻臉來個清算。 待新朝多年后,顧采薇想起往事,自認當年太過小心,以小人之心揣測他人了。 顧珩沒想到,會從柳庭璋這里聽到自己那個嬌軟清艷的堂妹名姓。 不過用過柳庭璋這段時日,他確實對于神仙鬼怪、異能秘術親身感受,越來越接受良好了。 托夢傳信、夢中見神一事,他從小到大,聽母妃念叨無數次生他之前夢到星星。 雖然反問過母妃如何生二姐前沒夢到什么,但是多少年潛移默化,他心底信了這等事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顧珩信得過自家鐵桿顧值、顧采薊的親meimei。 雖然暗自惋惜柳庭璋能托夢的對象不是顧采薊,還是吩咐柳庭璋轉托顧采薇,先向柳老、鄭國公傳幾句無關緊要的密語。 又是十來日時光過去,顧珩先后收到二老回信,回應密語。 柳老還描繪了愛徒顧采薇一臉茫然、逐字傳達的神態,一方面埋怨外孫顧珩行事不謹,居然拉郡主下水,另一方面強調說,曹家上躥下跳,趁著皇上病倒,想要壓住有司不再查案,讓顧珩早作打算。 鄭國公與幼薇郡主一介小輩女子幾無交往,聽說顧采薇來拜訪還想著是下人傳錯了話,以為郡主是來找自家孫女們玩耍的。待聽到顧采薇說出的密語才認真起來,重新審視起郡主。 他給顧珩寫信,自然問了心愛的大孫女——如今的云王妃近況,又夸了顧采薇一副沉穩可靠的姿態更添幾分風采,京城人士只夸獎幼薇郡主如同其母妃當年那樣的絕美容貌,實在是只知其表未見其內。 就這樣,顧珩倚仗著柳庭璋與顧采薇,與京城擁躉保持了緊密的、即時的聯系,克服各種困難,終于在七八月間,推動曹家惡行大白于天下,直至曹家轟然無存。 此時距離直郡王顧值過世已過去一年多,誠王太妃在長子長媳一家侍奉下到京郊水邊莊子避暑,京城誠王府只留顧采薊和顧采薇兄妹。 龍鳳胎二人頂著烈日酷暑,攜手來到皇陵,感受到林木森森,蔚然成蔭,像是親人們為他們帶來了清涼之意。 他們先后向父王墓地和三哥衣冠冢致意,擺放祭品,灑掃周遭,然后禱念有詞,向逝去親人陳述近況。 顧采薊講了自己越發得皇伯伯倚重的事情。然而皇伯伯經歷苦心扶持的曹家倒臺、三中選一而立的太子離心,身子骨越發差了。 與此同時二堂兄顧珩雖然人在京外,卻聲勢大漲,據說被云州一帶稱為賢王,做出了不少為民的實事,顧采薊恨不得親身追隨。 顧采薇講述得有所不同。她說起二哥信的進展。據稱曾經的大皇子、如今的封王顧瑾在封州肆無忌憚,又是勒索官府,又是欺壓百姓,信藏身市井,專心致志、伺機而動,搜羅了許多顧瑾的不法鐵證,只待大白于天下,若嚴格按照當朝律例判罰,廢顧瑾為庶人都是輕的。 信甚至說,他想辦法抓住了為顧瑾四處賣命的下屬甲的把柄,影影綽綽聽這人提及直郡王就頗為心虛,更是耐心追尋,說不定會成為親弟失蹤案的突破口,顧采薇和信都知道,只要皇伯伯在世,那么懲處封王,就是時機未到。 “只待新君?!比晡迥?,十年八載,他們都等得起。顧采薇目光悠遠,喃喃自語。 她也知道,天璣星君的神魂早歸天庭,說不定已經完全不在意當日凡間顧值身死一事。 但是她還在這世里,還是早逝的直郡王親妹,即使知曉神仙前緣,依然為三哥不平、為三哥叫屈。 礙于不知情的四哥就在一旁,顧采薇轉而在心里告訴三哥,她和文曲星君正在合力幫助帝星玉衡積蓄力量,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新君繼位,主持公道,為三哥報仇。 顧采薊經歷御林軍里一番歷練,武藝提升,人也沉穩了,就像人們常說的「男子一朝長大心思開竅」一般,連「三思后行」「話說三分」都身體力行起來。 如今難得敞開心扉,在敬愛的父王和三哥靈前說個不停,顧采薊從正事說到話題跑馬,一時漏了口風,提及他看上了某個姑娘。 一旁的孿生meimei耳朵極靈,軟語嬌聲問道:“四哥春心動了?是哪家姑娘?” 顧采薊這才發現自己忘形,連meimei能聽到都忘了。頓時鬧了個大紅臉,支支吾吾地說:“薇薇年紀到了,你該cao心你的終生大事了。四哥不急,我還不到十六呢。你小孩子家的,少打聽?!?/br> 顧采薇打起精神陪四哥逗貧,回應道:“四哥向我問計的時候,怎么不說我小孩子家。咱們同日而生,哪里有一個年紀到了一個還小的差別,你這話里自相矛盾的很??炖蠈嵔淮?,看上誰了?請父王、三哥祐你討得姑娘歡心啊?!?/br> 聽著meimei甜美柔嫩的一把子好聲音,顧采薊卻牙癢癢的,覺得顧采薇聰明自是聰明,如此牙尖嘴利、懟人從不落下風,哪家婆家能容讓她? 顧采薊轉念一想,只要珩哥上位稱帝,以他性子自然善待宗室,自己也要守住御林軍職權好為meimei撐腰,讓她即使嫁人也如同在誠王府一般自在,那不就行了? 顧采薊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桿,深感責任重大,暗自在心底立誓,請父王、三哥作證,我已長成八尺男兒,會好好照料家人,孝敬母妃,為meimei撐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