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姜鴻大笑道:“有何不可?這讀書本就是周而復始,從三春之季,到孟夏之初,我知道你是覺得后面那句有些濃艷了些,不過倒不必再改,因為此句正好符合圣上的喜好?!?/br> 之后幾人將新修的各處地方都走遍,在老師的指點下,謝舒趕鴨子上架般都題好了牌匾這才松了口氣。 最后穿過曾經走過的石磴,清溪,謝舒來到上次西園詩會的舉辦地點,也就是在祈水的長亭邊,只是現在已經被夷平了,如今坐落著巍峨宏偉的宮殿。 這里便是行宮的正殿,和京城行宮規制一樣,房以三間為進,一進一門,十分恢弘大氣。 這座行宮才是這三個月里,最緊要的工程。 姜鴻細細查看了后,便開口道:“與我之前見過的沒什么區別,能在這短短三個月中做到這種地步很好,此處倒也不必再掛匾額了,等圣上來,他定會御筆親賜,這樣一來,便如同無形之威,楚息你去叫人把牌匾取下來?!?/br> 他話一出,虞楚息點點頭,悄悄撓了撓謝舒的手心,謝舒這才放開郎君的手,朝他微微一笑。 等人走后,謝舒臉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他心緒漸沉,看來老師也清楚,顧家必然不會輕易罷手。即便他們此次沒有要來西園,對方也絕對不會因此而放過他們。 這次皇帝來到金陵,一開始接駕的是顧鐘,無論怎樣,他們都遲一步,所以謝舒需要提前準備好一切,畢竟他與顧鐘無論是身份還是地位都差的太多了。 想到這里,謝舒忍不住朝著姜鴻開口道:“老師,我覺得顧家定有后招,若無萬全之策,學生擔心......” 姜鴻回過頭,見謝舒露出這般少見的緊張之色,倒與剛才全然不同,果然還是虞楚息對他的影響不小啊。 姜鴻不禁意味深長地看他一眼道:“這世上防不勝防的東西太多,哪有什么萬全之策?” 聞言,謝舒有些失望,就連老師也不知道么? 姜鴻見他表情,便清楚他心中所想,若不是要維持儀態,他差點都想翻個白眼,還把自己當神仙了? 忽然,謝舒目光一閃,臉上的神色變得慎重起來,他定定道:“學生還記得老師曾經說過,這天下大勢如同江海之潮,若不想隨波逐流,便要成為掌潮人,當時學生不明白,如今卻已深知,陷入其中的滋味。 老師可否教學生何為攪動風云之策?” 作者有話要說: 第055章 姜鴻見謝舒果然想通了, 心情舒暢,也不枉他剛才刻意支走虞楚息了。 姜鴻早就發現了,他這個學生, 處事從容, 多謀善斷, 在政治上是個難得的好料子, 只是不知為何, 他不聲不響,深居簡出,不像其他人那般熱衷名利, 反而天生就與世無爭一般。 雖說姜鴻確實是看中謝舒心境開闊,可不想他年紀小小,真就養成這樣老成的性子,如今能夠激起他幾分心志倒也不錯了。 姜鴻慨然笑道:“你能著眼于天下大勢, 是一件好事。我曾經告訴過你, 顧家針對你的原因, 那你應該知道其中關節處,不在顧家?!?/br> 謝舒沉吟道:“老師, 是說三皇子邵禎?這幾個月以來, 他和顧家一樣, 不曾有什么其他的動作, 但這次他隨皇上一起南巡, 我也十分擔心......如今對上顧家,便已讓人一籌莫展,何況是三皇子。只是老師, 您之前說過三皇子的秉性, 他這樣不合常理的反應, 反倒讓人奇怪?!?/br> 姜鴻見謝舒已有猜想,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謝舒不再猶豫,開口道:“老師曾說過,如今三皇子和太子正是水火不容的關系,這次皇上南巡,令太子監國,代為處理國事朝政,這無疑加重了太子的威望,讓太子這邊有了更多的砝碼。如今處于劣勢的便是三皇子,他若想挽回局勢,只有兩個辦法,在京城那里,給太子制造一些難以處理的麻煩,或是在皇帝身邊,討他歡心,當然后者比前者要容易許多。在現在這種局勢下,三皇子自然不會輕舉妄動?!?/br> 姜鴻點點頭又搖搖頭道:“容展,你后面分析的不錯,這確實是三皇子沒有動手的一些原因?!?/br> 說到這姜鴻繼續道:“但你有所不知,三皇子此時和太子乃是平局?!?/br> 謝舒沒想到老師竟然這樣說,這太子監國相當于表明皇上對繼承人的認可,將國家大勢全權交給太子,既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考驗,難道這其中還有他不知道的內情不成? 姜鴻解釋道:“容展你也算學貫古今,看過許多史書,那你該知道這歷來太子監國,有什么規矩? 第一,太子一人主理朝政,三公九卿從旁輔佐,可皇上卻依舊要讓人將軍國大事匯報于他再做處理。第二太子監國便等同于副君,所以禮制上會有所改變,太子朝冠應有所加冕,但皇上并未應允。第三太子監國的情況,往往發生在帝王或是御駕親征或是重病不起,這一次卻是南巡,而太子監國大權在手,諸位皇子本該在京城聽命,可現在,皇上將其他皇子都帶了過來.......” 謝舒聞言皺緊了眉頭,照老師這樣說,太子確實不算占了上風,反倒是跟在皇上身邊的三皇子還有cao作空間一些。 而且帝王的所作所為,也讓這場本就捉摸不透的儲君之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起來。 難怪邵禎會這么眼熱這個位置,因為他確實看到了足夠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