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6)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趙嵐也面色凄慘。 真的被廢了。 而且,他的母后,他的外祖的話他也不是沒有聽到。 他被放棄了。 昔日的尊敬和疼愛,在他失去太子之位的這一刻,似乎就突然不存在了一般。 趙嵐似乎這時才清醒過來,連滾帶爬地求到圣人面前,圣人,我知道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我以后定好好讀圣賢書,禮賢下士,不再嫉妒生恨,埋怨他人。 可惜,悔悟得太晚了。 有些錯并不是嘴上說上一兩句就能被饒恕的,而且若是輕易地饒恕了,誰又能保證,下次不會再犯。 圣人對王皇后和王鎮國說道,將趙嵐帶回去吧,以后嚴加看管,莫要再惹出事端。 如此,或許還能冷清地作為一個普通人度過余生。 對于一個身處過遙不可及的高位的人,對一個以前被眾星拱月一樣環繞著的人,這樣的懲罰,比殺了他還要讓人難受。 趙嵐近似瘋狂。 一個普通人? 他是北涼的太子啊,他不甘心。 趙嵐幾乎是被拖拽著出去的。 王鎮國臉色驚恐得厲害,因為圣人最后對他說了一句,涼京衛什么時候變成了鎮東王府的涼京衛了,被你們予取予求?若是先皇看見了,不知道會不會后悔當初贈予你鎮國的名字? 這話不可謂不重。 王鎮國當場就跪下了,嵐兒私自插手涼京衛的事情,此事臣實在不知情,請圣人明察。 圣人就這么看著他。 王鎮國身體顫抖得厲害,最終哀嘆了一聲。 錯了就是錯了,若是不付出代價,又怎能平息圣人之怒,況且,還涉及到直屬圣人,保衛圣人的涼京衛。 王鎮國一嘆,艱難地說道,臣罪不可赦,愿愿交出管轄涼京衛之權。 出了這樣的事,再執掌涼京衛,就有些不合適了。 鎮東王府之所以被稱為四方王中最勢大的一方,正是因為他在掌握北涼一方兵馬之外,還執掌著涼京衛。 如今,失去了涼京衛,也落得和其他四方王平起平坐了。 這是先皇親手交到他手上的涼京衛啊。 他鎮東王府,辜負了這份信任。 看向趙嵐,表情多少也有些懊悔,因為趙嵐是太子,又是出自他女兒王皇后,所以難免多了些驕縱,因為趙嵐喜權勢,所以竟然沒有第一時間阻止趙嵐和涼京衛接觸。 這樣才讓趙嵐的膽子越來越大,居然敢直接插手涼京衛的事情。 自大,自負,私情,直接毀了趙嵐,也毀了皇室對他鎮東王府的信任。 圣人又對王皇后說了一句,身為皇后,教子無方。 以后多花些時間在教導謖兒身上,莫要再想著爭榮斗寵。 她和天妃斗得你死我活,這一斗多少年了? 恐怕都忘記了自己皇后的本分了。 三人受罰,算是將趙嵐引起的這場波瀾作了一個了結。 看似平靜的一夜,北涼貴族結構卻發生了難以想象的巨變。 圣人在御花園呆了很久,對他而言,皇家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何嘗又是他愿意看到的,可有人不爭氣,奈何。 第二日,大朝會。 莫少珩覺得,等下了朝,他得去見一見圣人,將事情說清楚了。 結果,朝上,一紙圣旨,像驚雷一樣,在莫少珩腦子中響得嗡嗡嗡的。 太子趙嵐,德行有失,現剝奪其太子之位,以儆效尤,以振朝綱。 劈里啪啦一大堆,但都不及最后這幾句話來得震撼人心。 易儲了,北涼再次易儲了,雖然還不知道下一個太子是誰,但可以肯定的是,趙嵐再不是北涼太子。 奉圣人詔令,鎮東王府失職在先,有負皇恩,現收回涼京衛掌控之權。 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朝廷上的群臣,估計都被震得身體巨震了。 這是朝廷最大的一次職位變動了。 涼京衛可是先皇親手交到鎮東王府手上的啊,那是多大的天恩和榮寵。 現在,竟然以這種方式收回了。 莫少珩也是一愣,但立馬又似乎懂了。 看來,那賣國之人,圣人已經知道是誰了。 圣人之怒如同雷霆,手段之堅決,也的確驚人。 一時間,朝廷上,鴉雀無聲。 當然這么大的變動,肯定會給出合理的解釋,以安群臣和天下百姓的心。 金殿上,只剩下值日宮人的聲音。 經查,十三年前,北涼使團出使南離。 皇子趙嵐因一己私利,罔顧君臣倫綱,私自下令拋棄鎮北王府世子莫少珩于南離,獨自返回北涼。 嘩! 趙嵐,可是因為出使南離之功,才坐上太子之位的,結果 原來莫少珩當初說的是真的,非是他拋棄了北涼不回來了,而是北涼拋棄了他。 堂堂皇子,竟然將功臣之后拋棄在異國他鄉,實在讓人心寒。 如此德行,如何配坐在太子之位上。 原本因為事情過去了太久,已經不可查,莫少珩當初提起此事,多有為他自己狡辯的嫌疑,眾人自然也不敢真的就當了真,畢竟那時的趙嵐還是太子。 如今真相大白,實在讓人噓吁。 如此說來,真是北涼先虧欠了莫少珩在先。 本以為,趙嵐被廢,也就是這個原因了,畢竟詔書上剛才說的理由也是,趙嵐德行有失,德不配位。 結果,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 值日的宮人繼續唱道,趙嵐罔顧國恩,一手導致近日棉種失竊一事。 一是,在宗府安插內應,擾亂宗府秩序。 二是,借由鎮北王府之便,cao控涼京衛,公器私用,罪不可赦。 三是,通敵 眾人: 實在震驚得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趙嵐完了。 哪怕剛才還抱有一絲希望,覺得趙嵐還有回旋的余地的人,此時也臉色蒼白了起來。 要怪,就怪站錯了隊吧。 好好的太子,明明十拿九穩的啊。 世間之事,果然充滿了變數。 他們也明白,為何圣人要收回鎮東王府掌控的涼京衛了。 太子插手涼京衛,鎮東王府因私行了方便,犯了禁忌。 涼京衛,護衛涼京,保衛圣人,是圣人最后的屏障啊,哪怕太子,也是染指不得的。 甚至用一句嚴重一點的話來說,圣人若是愿意,甚至能定趙嵐和鎮東王府一個武逆之罪。 這樣的結果,還是圣人看在鎮東王府以前的功勞和先皇的份上,誰也說不得什么,也不敢有任何人敢求情。 莫少珩: 哎呀,他得忍住,千萬別高興得出了聲。 此事,他本來都以為已經過去了,沒想到還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沉冤昭雪的一天。 事情還沒有完。 值日宮人繼續大聲唱道。 鎮北王府莫少珩接旨。 莫少珩: 鎮北王府滿門忠良,為守衛北涼,戰至最后一人。 如今鷹師血旗只余番號,實在難以重建。 現令鎮北王府執掌涼京衛,守衛涼京,守衛圣人 嘩! 這次是真的轟動了。 鎮北王府沒落了,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甚至,無論莫少珩賺了多錢,或者在金殿上坐到什么位置,都掩蓋不了的事實。 因為鎮北王府沒有了真正的鷹師啊,作為四方王,名存實亡。 但現在鎮北王府要掌涼京衛了。 涼京衛是什么?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圣人最后的屏障。 涼京衛人數雖然不及各路軍隊,但它里面個個都是武功高手,且就在涼京。 影響之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比各路番軍對朝廷的影響還大一些。 鎮北王府,要重新崛起了。 而且還是以這種,掌握了真正的實權的崛起。 可以說,莫少珩無論被封了什么官職,都比不上掌了涼京衛來得直接。 這才是北涼四方王該有的仗勢。 二十多年了,鎮北王府再次站上了權力的中心。 一時間,羨慕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但似乎又理所當然。 當初,趙嵐將莫少珩拋棄在南離,雖然說是一己之私,但趙嵐代表的可是皇室,天下百姓只會覺得是皇室拋棄了忠良之后。 那得多讓人心寒。 也只有如此,才能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給鎮北王府一個交代。 莫少珩也是一愣。 這算是朝廷對鎮北王府的補償嗎? 趕緊謝了恩。 無論如何,以后的鎮北王府在這涼京,不再僅僅是一個名字了,甚至不知道得多少人仰鎮北王府的鼻息。 涼京衛,就相當于錦衣衛啊。 錦衣夜行,如同圣人的手臂所至。 今日朝廷,發生的事情實在讓人震驚。 哪怕下了朝,依舊議論得熱火朝天。 趙棣走到莫少珩身邊,恭喜。 莫少珩也是一笑,同喜同喜。 為何同喜? 因為雖然廢了太子趙嵐,但卻并沒有直接重立太子。 而趙棣,現在掌著監國玉印呢。 不過,趙棣因為和莫少珩成了親,所以這太子之位就變得微妙了一點。 到底會落在誰身上? 莫少珩和趙棣還沒說上兩句,周圍百官中已經有不少人圍上來恭賀了。 莫少珩一笑,這般被圍著恭維,實在還是頭一回。 果然,位置不同了,周圍的人的態度也變得不一樣了。 客套了幾句。 莫少珩今日是要回鎮北王府的,這畢竟是鎮北王府天大的事情。 等回到鎮北王府,得到消息的鎮北王府簡直無法言喻。 祖母甚至都有些喜極而泣,好好好,我鎮北王府也有再次站直的一天,讓那些勢利之人看看,往日的陰陽怪氣有多么的可笑。 以往的鎮北王府,維持著表面的體面,多少是被人在后面說著閑話和看著笑話的。 出門在外,被人酸幾句,也是經常的事情。 但現在不同了,名副其實的四方王,看誰還能說出一點什么。 光耀門楣,不過如此。 莫少珩見著眾人眼中的淚光,也知道這是喜極而泣,也沒怎么勸阻。 而是道,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慶祝的時間了。 上門送禮的人那是絡繹不絕。 當然,為了避嫌,朝廷官員是不會親自上門的,都是讓人備了禮品送來。 值得一說的是,以前,鎮北王府嫁出的姑娘的親家,也都開始一一登門了。 因為這層關系在,他們倒是不用像其他人一樣避嫌。 以前啊,可是恨不得沒有這門親事來著。 莫少珩也是笑笑,好生接待著。 這些親家勢利眼了些,但至少也讓他們清楚的知道,鎮北王府如今的勢。 至少,那些嫁出去的姑娘,日子會好過很多。 還有就是上門的媒婆,實在多了些。 鎮北王府還未出嫁的姑娘,年齡在其他人看來,其實是大了不少的。 但這是事兒? 有四方王這一招牌在,別人只會趕著上門。 各房的伯娘姨娘忙得不可開交,但反而不急了,這么多年擔心得也都夠了。 她們得好好挑選,再說,她們也清楚,掌了涼京衛的鎮北王府,哪里還是以前被人挑三揀四的鎮北王府。 普通人家她們還看不上了呢,現在可是別人想攀她們的高枝。 想想,眼淚都有些包不住,以前實在有些委屈了。 莫少珩的態度還是和從前一樣,怎么也得嫁自己喜歡的,不然還不如不嫁,他鎮北王府還不需要靠嫁女兒來維持榮光。 不過也有些犯愁。 按照這個事態,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有很多姑娘要嫁人了。 他嫁妝需要準備的份數有點多啊。 一咬牙,喜事嘛,錢財都不算什么。 喜慶的氣氛圍繞著鎮北王府好多天,經久不散。 過了幾天,莫少珩去了一趟涼京衛辦事處,來迎接的是一群都衛,比如左都衛袁付就在此列。 左都衛袁付也有些感嘆,他還猶記得,莫少珩回北涼的時候,還是他到的城門口,準備捉拿莫少珩歸案。 現在,原本要抓拿之人,現在成了他們的頂頭上司。 莫少珩說了幾句官面上的話。 大概就是,以后都是為圣人辦事,要謹守職責,嚴于律己,不要再出現趙嵐這樣的事情了。 他們涼京衛,除了圣人,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也不能看任何人的臉色。 一群都衛: 莫少珩將事情看得倒是透徹,他們原本以為,莫少珩初掌涼京衛,多少還不知道涼京衛的獨特性,需要委婉地告知一些原則上的問題。 結果心里明明白白著呢。 掌了涼京衛,也意味著,不能和朝廷百官走得太近了。 但 似乎對莫少珩來說,有點難。 第一,他現在也是燕王府的人,難道還有人能讓他和趙棣劃清關系不成? 說起來,莫少珩掌涼京衛,最大的難關應該就是這個,但圣人都不介意,執掌涼京衛的人和趙棣走得太近,其他人就更不好說什么了。 第二,他是國子監的傳學博士,學生各府邸的都有點。 也不可能讓他和自己的學生都劃清關系吧。 這些學生,就是官員府上的少爺公子,這肯定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莫少珩想了想,也只能自行劃開了,也就是學生還是學生,和他們背后的府邸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