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5)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我一個小兵,我一個小兵還能決定勝負不成。 莫少珩一笑,看著趙景澄那滿頭大汗,休息一下也好。 想了想,眼睛一動,他現在正在招商,找人和他一起幫難民養孩子,趙焰秋才是真正的肥得流油,小時候就能將琉璃珠隨手送人。 叫來人,讓人去請趙焰秋過來一趟。 等趙焰秋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估計是等比賽結束。 趙焰秋一臉警惕,你該不會又要給我下戰帖吧? 還有你們這個三街之戰怎么回事?現在想要打一場比賽,竟然要排好久的隊。 我聽你們府里的鷹衛說,什么晉級賽要開始了? 莫少珩點了點頭,第一季的三街之戰,報名的隊伍太多了,為了能更好的篩選出這一季的優勝者,會使用晉級賽模式。 也就是會淘汰掉輸得太多的隊伍,讓贏的隊伍繼續比試,最后決出最后的幾個勝利隊伍,繼續這一季最后的冠軍爭奪。 趙焰秋: 花樣還真多,不由得多問了幾句。 莫少珩說道,具體的規則會過幾天公布。 他找趙焰秋來的目的可不是說這個,一邊說一邊將鹵rou推到了他面前,嘗嘗。 趙景澄露出一個腦袋,我買的,我請客,等會你可得讓我上場。 還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趙焰秋有些驚訝,豬rou? 莫少珩點點頭,趙焰秋一天倒是過得瀟灑,一點都不關心朝廷的事情。 趙焰秋皺著眉,又看了一圈吃得津津有味的十五個少年,按理都是些世家貴族家的公子,怎會 心中不免多了些好奇,夾起一塊放進了嘴里,眼睛都不由得亮了起來。 真是豬rou? 果然每一個吃到的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 莫少珩問道,味道如何?有沒有興趣參一股。 趙焰秋,參股?什么意思? 莫少珩開始認真講解了起來,這也是他剛才整理出來的一個方案。 我準備大量飼養豬,牛,羊,其中又以豬為主,也不妨告訴你,我有養豬的秘訣,能讓豬rou不再腥臭 其實他還有能讓豬長得比現在又大又肥的秘訣,只是說出來就太玄乎了,還是等他養成了再讓人親眼看看比較真實。 所謂參股,就是你只需要出錢,我負責管理,收成后,按照你占股的多少進行分成。 莫少珩又講了講牧童和那片草原,還有放牧的事情。 朝廷答應,將那片草原免費給我使用,作為我幫難民養孩子的回報。 這可是十分了不得的籌碼,因為沒有那片草原,什么都是空談。 屋子中,十五個正在吃鹵rou的少年不知道什么也圍了過來,聽得津津有味。 莫少珩繼續說道,這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前期投入,大概也就是買幼畜,建立豬棚和建設圍欄 豬無法放牧,除了豬棚肯定還得建圍欄,圍欄的面積當然越大越好,如果能將整個草原圍起來最好,當然這不可能也沒必要,只需要在固定點建圍欄就行。 這筆投入其實還挺大,但一但建立,后期就只需要維護了。 趙焰秋看著盤子里面的鹵rou,其實豬rou的價值他已經親自嘗到了,若價格合適,百姓絕對會買,這么好吃的豬rou,哪怕是貴族都不會抵觸。 又聽莫少珩說什么豬一年能生多少小豬崽,經濟效益有多好,反正吹得天花亂墜,他還真有一點心動。 只需要投錢就能每年分錢?其他的什么都不管? 莫少珩點點頭,商投和管理一定要分開,不然各有各的想法,最后只會出現問題。 趙焰秋,還不止我一個? 莫少珩點點頭,現目前,燕王和范府都表示了會參與,具體出資多少還未定。 莫少珩在說的時候,沒看到十五個少年眼睛透亮。 趙焰秋哦了一聲,想了想,也好,就當是我為難民出點力,免得被人天天說,我就知道玩樂。 莫少珩正準備說點什么,結果趙焰秋身后不知道什么時候進來的端木兄弟,慕容兄弟,還有澹臺月野也道, 算我們一個,正好我們武勛世家都不知道怎么賺錢,若是只是出資就能分成,倒也不錯。 參股分紅的聯合合作模式,第一次在北涼出現。 莫少珩心道,也不枉費他花費了這么多口水。 對北涼的人來說,因為是從未見過的畜養模式,當然會擔心其中的風險。他本來還擔心招商困難的,沒想到這么快就成功了幾個。 趙焰秋離開的時候,一手提著好大一包鹵rou: 一包豬耳朵,一包豬尾巴。 是莫少珩強烈推薦給他的,這可是我親自去東市,將當日所有的豬耳朵和豬尾巴都買了,當時別人還不單賣,還是我費了好些口舌才讓人答應。 趙焰秋看著抱琴而立的莫少珩: 他簡直不敢相信,那是怎樣的一個畫面。 等人走后,就只剩下趙景澄等十多個少年。 莫少珩想著,他現在是文學博士了,這些學生又一個個都捧著琴,他們的古琴一看就是家里花了大價錢才購買到的。 若不教一點什么,也說不過去。 還是那句話,至少不要辱沒了這些古琴。 莫少珩開始教這些學生古琴基礎,順便讓他們扒拉一下琴弦,算是一個樂趣。 旁邊正在練習一首簡單琴譜《采薇》的南一,聽著一群琴弦的聲音,直哆嗦,天,鬼哭神嚎。 莫少珩好笑,也不想想,他們去北海的時候,那一路上,南一的鬼哭神嚎可是持續了大半個月。 一群學生笑得嘻嘻哈哈的,還有點羞澀,為啥我們這琴跟哭喪一樣! 莫少珩: 心里沒點逼數。 也沒說什么,撫琴本就該隨心所欲,是一件風雅之事,若是強迫著非要達到什么目的,考個什么等級之類,反而落了下成。 這樣也不錯,本就是自娛自樂的事情,沒必要弄得那么嚴肅。 悠然自得的時間過得很快。 莫少珩想了想,剛才的鹵rou還是趙景澄從他鋪子里面買的,他還拿去送了趙焰秋。 說道,走,請你們吃biangbiang面。 哈? 可高興壞了一群學生,也不知道一群貴族世家的小公子,吃個biangbiang面怎么都這么興奮。 或許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這種氣氛和過程。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小貨郎們收工的時候。 一群小貨郎正在那里排著隊伍領包子。 包子鋪,幾個從未見過的蒸籠重疊得老高,白色的蒸汽時而散發出來。 豆子縮著腦袋,原來我們每天要吃掉這么多包子啊。 正在蒸包子的小二心道,何止啊,他得蒸好幾批才夠。 豆子還在跟旁邊的羅招娣道,世子賺的錢該不會都用來養我們了吧。 羅招娣: 世子根本就沒有賺到錢。 莫少珩他們去的面鋪就在旁邊。 現在面鋪也改良了一下,里面是那種現代面鋪的格局,也就是一排排的長形桌子和凳子。 這樣能夠容納更多的人。 設計自然是好的。 一群學生一進門就發現了異樣,咦? 他們上次來還不是這樣,怎的一下就變成了這樣? 眼睛不由得一亮。 這些桌子凳子看上去好獨特,他們以前都沒有見過。 趕緊進去坐在了凳子上,新奇到不行。 感覺竟然還不錯,一點也沒有其他鋪子的擁擠和嘈雜。 掌柜也走了出來,剛才還在感嘆,鋪子是變得干凈整潔了,說不出來的規整,比起別人家的怎么看怎么順眼。 但他們世子也太會花錢了。 趙景澄直接喊道,一人一碗biangbiang面。 掌柜笑著點頭,他們這鋪子也不是那些大型的飯樓,也就一普通食坊,能聚集這么多貴族世家的小公子,也是挺古怪的。 莫少珩也走了進來,想了想,道,今天給你們留一道家庭作業。 不留家庭作業的老師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所謂溫故而知新 一群學生: 家庭作業? 這是什么?莫少珩繼續道:今日回去,給你們父母做一碗biangbiang面,店里面就有現成搟好的面,調料也有。 只需要燒一鍋開水,下面,撈出,倒入調好的調料。 一群學生: 好奇怪的家庭作業。 莫少珩看了一眼,要不抄書也可以。 一群學生眉頭都皺得能夾死蚊子,趕緊去圍觀怎么煮面。 等吃完面,一群人一手提著一包干面條。 呆萌呆萌的都不知道在干什么。 關鍵是他們要是不完成這家庭作業,要是世子遇到他們父母,突然問起。 趙景澄回到鎮西王府就去找他娘了。 儀王妃今日正好宴請了好幾個貴婦人,其中鎮東王府容王妃就有些討厭了,仗著自家出了個皇后,她兒子王孝廉學業好,經常寒酸別人。 這不,明明上門做客,卻偏偏吐不出好話,聽說你們家景澄又逃課了? 十一二的孩子了呢,你們說怎么還這么讓人cao心。 平時聽我家孝廉說,景澄老是惹事,上次將國子監的先生都差點氣暈了。 他們那個學舍啊,這都氣走了多少個文學博士了,我可是聽說都是你們家景澄帶的頭。 儀王妃: 她兒子是讓人頭痛得沒辦法,她也一天cao碎了心,但哪有上門做客,當著她的面橫加指責的,還是當著其他幾個夫人。 一個一個她們家景澄沒有教養,惹事生非,是問為人父母的,哪一個聽了心里不膈應得慌,哪怕你說話委婉一定,她還能當是好心。 其他幾個夫人臉色有些尷尬了,有人打圓場道,景澄那孩子也就鬧騰了一點,平時看上去頗為乖巧。 容王妃直接笑了出來,乖巧?趙景澄小霸王的稱號,在京里的世家里,哪一個不知道,一天就知道仗著家里橫行霸市。 話鋒一轉,我們家孝廉,因為課業好,上次王皇后還專門召進了宮考教了功課。 王皇后說,等再過幾年,等孝廉再大一些,就到圣人面前給謀一個差事。 拉踩完趙景澄,不忘夸一夸她兒子王孝廉。 儀王妃: 心里是有些不是滋味的,但沒辦法啊,她兒子趙景澄平時是皮了一點,不愛讀書也是眾所周知。 愣是讓她都沒辦法反駁。 這時候,趙景澄正好抱著古琴懵逼懵逼地走了進來。 一看,好些人,趕緊停住了腳步。 儀王妃正想招呼他進來,就聽趙景澄道,娘,你餓了么?我去給你煮點吃的。 說完撒腿就跑,他最怕這些娘娘啊王妃啊聚一起了,每次都拿他說事,想想都哆嗦。 儀王妃愣是沒反應過來,她剛才聽錯了嗎? 其他人也愣住了。 不過大家也沒有當一回事,應該是聽錯了吧,然后繼續聽容王妃夸獎她兒子王孝廉多會讀書多懂事,順便提醒提醒儀王妃平時得多cao心一點才是。 聊著聊著,這時候一群仆人在趙景澄的帶領下走了進來,眉人手上端著一個食盤,上門擺放一小碗。 他帶回來的干面有些多,想著她娘現在正在宴客,只給她娘一個人煮似乎有些不合適。 干脆將面分成了小份,多煮了幾碗。 娘,這是我煮的biangbiang面,快試試好不好吃。 安靜。 什么面? 這不是重點,剛才趙景澄說是他煮的? 北涼還沒有將君子遠庖廚這句話理解成男子不能進廚房的意思,它的本意還是,因為不忍殺生,心懷仁慈,遠離屠宰現場。 像莫少珩有時候也下廚,就沒有任何人說什么,只是貴族鮮少有人這么做而已。 因為鮮少有人這么做,所以才顯得更加的難能可貴,特別是一個才知事的少年,親自為父母烹飪,那感覺又完全不一樣。 進來的嬤嬤也趕緊笑開花的道,王妃,真是世子親自做的,老奴剛才就在旁邊幫著燒了鍋水。 似怕人不信,又加了一句,這什么面,老奴也是第一次見到,自然是不會的。 趙景澄心道,面都沒有吃,怎么就這么開心了? 說道,娘,面膩了就不好吃了,快嘗嘗味道。 儀王妃這才從驚訝中回過神,甚至偷偷地朝那老嬤嬤看了一眼。 只見那老嬤嬤點了點頭,儀王妃嘴角都差點揚了起來,看向鎮東王府的容王妃,我兒景澄學業是差了些,但還算懂事。 剛才可憋屈死她了,愣是被踩踏了半天沒能還上一句。 孝廉那么乖巧,定也經常這樣敬孝心吧?說起來不怕大家笑話,這還是我第一次吃到我兒做的飯。 說完看了一眼容王妃臉上一臉的不自然,這才換了個話題,大家來嘗嘗景澄這傻小子做的吃食,也不知道能不能入口,怕是要被大家笑話了。 嘴上這么說著,心里卻跟抹了蜜一樣,心道,就算再難吃,她今天都要吃下去。 結果,將白嫩嫩的面條送進嘴里,不由得一愣。 趙景澄還有點緊張,不好吃嗎?我明明是按照鋪子上的步驟來做的。 儀王妃的驚訝一閃而過,竟然超出了她的想象,特別是這醬料,和著面一起吃,味道十分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