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想見你、[綜漫]橫濱有個傻白甜、[綜漫]神靈小姐今天也在躺贏、[綜漫]這是什么時間線、七零協議婚姻[古穿今]、重生后庶女只想長命百歲、異界卡牌師、念念婚寵、七零女配的團寵閨女、[綜漫]飼養員有四只手
梁國皇帝先前真是連覺都睡不著了——左近已經沒有一個州縣能派出軍隊來,更遑論從虎狼一樣的燕軍手上救下京城,眼看他就要困死在這里。 要么投降,要么餓死,總之大梁的二百年國祚是要斷送在他手里了! 他甚至跑去太廟祭告列祖列宗,撲在殿中哭得像個八百斤的孩子:“朕究竟做錯了什么?蒼天棄朕,百姓離心,眾臣無能,燕寇狼子野心!” 原先他只是想罵一頓這個辜負了他的天下,但誰想列祖列宗竟然顯靈了,第二天,城下的燕軍就都換了素服。 然后探子送來了消息,說是燕國皇帝死了。 梁帝差點兒跟著當場去世,待緩過一口氣,確認這消息屬實之后,他先是大笑三聲,然后哭得比在太廟那一鼻子還慘。 一邊抹眼淚,一邊哽咽:“來人,傳朕旨意,今夜大宴群臣,不醉不歸!” ——他是真覺得自己得救了!派去燕國的探子都傳回過消息,說葉清瞻和故去那位的關系很好,但跟太子、太孫都不親近。所以,在老皇帝活著的時候,葉清瞻敢不救京城,擅自發兵侵害大梁,但現在他的靠山都倒了,難道就不怕朝廷跟他算賬? 以梁帝自己看來:若是有個人,手里捏著一支能滅了鄰國的大軍,還跟自己不大親近,更與自己同姓同族,很有篡位的資格,那他不宰了這人定是沒法安睡的。 大家都是一國之君,想法大略是差不多的吧。 所以葉清瞻要是聰明,就該立時撤軍回去。他還有四州之地,若是扎牢了籬笆,說不準不會被朝廷直接滅掉。 說不定,明兒一早,京城之圍就解了! 等燕軍一走,他立時就要將那些敢直接投降敵寇的官員百姓統統抓起來,能砍的都砍了,不能砍的也要好好嚇唬一番才放回去。 他還要修造大海船,再也不能讓燕軍從海上登陸了! 對了,若是燕軍跑得匆忙,沒把那些移民帶走,那可就太好了。他們可以讓這些移民做奴婢!奴婢總是沒有人嫌多的! 他打了一手好算盤,宮宴上亦與群臣提及自己的推斷,大家無不贊同的。 一時間,滿堂冠帶,悉舉寶杯,齊賀大梁國運旺盛,陛下實乃天相之人。在這樣的贊頌聲中,便連絲竹之音都分外悅耳,舞女們的絲袖下露出的桃花面也格外嫵媚。 一道道已經有一個月不曾見過的精奢菜肴流水價送上來,更是給這場宴會增添了無盡的歡悅——等燕軍退兵,他們就能再次得到整個大梁的供養,這些精美的菜肴,從此日日都能享用,再也不必在每一餐時都于回憶中紅眼眶了。 而城外燕軍中軍帳里的葉清瞻,則將手中的密函遞給帳中諸將,冷笑道:“皇兄方大行半月,大燕子民無不痛心疾首,賊子卻……” 他說不下去了,語帶哽咽,幾乎要將兩排牙咬碎一般。 諸將傳閱那封密函,亦是個個憤恨:“他好大的膽氣,這般關頭,竟也有心辦宴席?” “他們還有多少糧食,竟能如此鋪張?這一桌一貊炙——他請了上百大臣??!” “末將聽說,城頭楚軍已然吃稻草了,和馬差不多,他們這些人還……” “可見賊人深恨先帝!” “若是激起兵變才好!” 葉清瞻聽著諸將的言辭,拍了拍巴掌,待眾人安靜下來,方哽咽道:“賊子定是料定,皇兄大行,燕地情勢不穩,你我只能撤兵回去,他們便得救了——本王定不遂他們愿!且莫說京城中太上皇與大長公主主持朝政,陛下雖年少,但也是飽讀詩書的圣君,定不致叫大燕混亂,便真如他們所望,朝中暗流涌動,本王也絕不撤軍!” 大約只有一秒的靜滯后,眾將轟然齊呼:“不撤!” 這聲音從中軍帳中傳出去,自有士兵們彼此打聽將軍們在喊什么,守在帳外的毅親王親兵便與他們如此這般地分說。 于是連尋常士兵們也紛紛氣紅了眼。 他們的圣君不在了,敵人卻要心懷惡意地慶?!麄儜{什么要撤兵?南征以來戰死的袍澤難道白白死去了么?這數年四州軍民咬緊牙關攢下的錢物都耗在了這場戰爭中,難道就白白拋費了么? 還有,他們中不少人的家眷已然移居到大河以南了,不少人都已經分到了土地!軍隊撤走容易,百姓們怎么辦?難道能把爹娘妻兒留在梁國,任這些連自己的百姓都不當人的豬狗奴役蹂躪? 有人跟著高呼“不撤”,聲浪一波波傳向燕軍營地的各個角落,中軍帳里的將軍們聽著,甚至有人當即便拍了胸膛,自薦帶人攻城,今夜就要叫梁國的都城改個姓的。 軍心可用,葉清瞻卻沒有松口:“不急,待咱們的人在他們京城里散布一番這消息再說。明早咱們列隊,聽我命令攻城?!?/br> 將軍們皆滿口答應,出去了卻各自囑咐所部,只道敵人既然如此不做人,那大軍破城之日,就照例不用把他們的重臣高門當做人了。 而葉清瞻也沒閑著。他自然有能在城里散布空氣的人——今夜先傳說燕國人要撤兵了,所以陛下與大人們都在歡宴慶祝,將那宴席的場景說得越奢靡越好,好叫守城的軍士們相信戰爭的確快要結束了,使他們高興那么一下。 順便,也讓他們中間一些比較容易想多的人,先酸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