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想見你、[綜漫]橫濱有個傻白甜、[綜漫]神靈小姐今天也在躺贏、[綜漫]這是什么時間線、七零協議婚姻[古穿今]、重生后庶女只想長命百歲、異界卡牌師、念念婚寵、七零女配的團寵閨女、[綜漫]飼養員有四只手
如此,除卻大城還要費人力打上一打外,別的地方竟都是望風而降了。 舒蘭與單知道葉清瞻為了南征是做過準備的,可沒想到,這進展竟然會如此順利。還不到谷雨,南梁的大好江山便被他打下了多半,都城和其他幾座大城孤零零地懸在那里,周遭連個能收購糧食的地方都沒有。 葉清瞻不急著打仗,他知道那些金城湯池打起來費事兒,但若是不打,要不了多久,就會從城里頭亂起來了。城里頭土地金貴,修不了糧倉,人口卻多。就憑糧商屯的那點兒糧,撐不了多久。 百姓沒有糧食吃,只能刨些草根,啃啃樹皮,又或是將破衣爛衫煮來充饑,沒別的法子。但駐軍若是也沒有吃的,可就不會那么平和了。 身藏利器,殺心自起,放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樣的。 葉清瞻就叫圍著這些大城的燕軍士兵沒事兒烤烤rou,抬出大鍋來煮麥飯,大桶大桶的油和糖倒進鍋里頭,混著糧食的香氣,直往城頭上飄。漫說城墻上那些餓著肚皮的楚軍士兵了,就是從來吃香喝辣的葉清瞻本人,聞著也覺得這甜麥飯的味道煞是誘人。 他忍不住想起在澤州王府的舒蘭與來——若是他的王妃在此,一定又要帶著一臉得意的笑,道:“論及缺德,天下也沒有誰比得過你葉家人的?!?/br> 但他知道,他的阿婉為他的缺德計策驕傲。忍不住著人備了筆墨,寫封信給舒蘭與,等她回信夸他。 卻沒想到,他的信,舒蘭與根本沒空看。 ——與葉清瞻的信同時送到毅親王府的,還有皇帝大行的消息。 早不走,晚不走,楊英韶剛打了個漂亮的勝仗,捷報送到京城,皇帝大喜,一句“賞”只說出第一個字,便突然栽倒了。 這一回,連太子身邊的漆御醫都上了,也沒有用,皇帝到底是沒有挺過來。 江山易主,繼位的卻是太孫,太子毫不猶豫地把皇位丟給了兒子,自己當了太上皇——畢竟兒子再長幾年就能親政了,到時候把政務丟給這小子,他就可以安心休養了。 而遠隔半個大燕,舒蘭與也得把同服國喪的事兒折騰清楚了,端得是忙得人仰馬翻。 第162章 皇帝一死,整個燕國都是要服喪的。毅親王府自然不例外。舒蘭與得盯著下人們趕制一批白麻布衣物,叫家里上上下下都換了,還要將府邸里所有鮮妍的裝飾盡皆收起來,將伎樂的樂器舞衣也都封存入庫——所有人都至少得服十個月的國喪,如毅親王府這樣“世受國恩”的宗室重臣,說不準還要多守一陣子。 這段時間內,慢說不能取樂,便是連食rou吃葷都不行。 這還不算完,舒蘭與還得收拾一批白布,送到葉清瞻軍中去。 她將親王府和四州的官庫搜刮一空,送過去的布也只夠將領們做條白戰袍更換,尋常將士,只能在手臂上纏一道白布以示悼念罷了。 這便已經很不錯了。 如楊英韶所帥的禁軍,一時之間連征集這么多白布都成問題——雖說沒有染色的粗白布最多也最賤,但平日里這玩意都是平民小戶們自家織了用的,很少拿去賣。倉促間,便是大布商也籌不了許多白布的。 皇帝的駕崩實在是來得太突然了,大家原本都以為,他至少還能再坐上三五年龍庭的! 這消息在燕國人看來,不啻是晴天霹靂——雖然皇帝晚年先后弄廢了兒子,猜忌了重臣,惹怒了皇后,氣走了弟弟,但他這一輩子沒干什么禍害百姓的事情,而百姓們又怎么會在意王侯將相們的個人恩怨呢? 他們只曉得,大行皇帝他殺貪官,辦銀行,給無錢讀書的貧家兒女機會去讀農塾工塾,他們學會了本事,可以入官府做吏員,也可以去朝廷的工坊做頭目,那都是施恩于黔首萬民的大好事啊。 圣明天子一日乘龍而去,他的孫子做了皇帝,還能不能像祖父一樣,心疼百姓? 四州雖是葉清瞻的地盤,可百姓們聽聞皇帝駕崩,也無不大哭的。至于外頭的軍民,便更是個個如喪考妣。 落在有心人眼中,自然認為這是個大好的機會了。 譬如柔然可汗,就覺得趁著燕軍沉溺在痛苦之中時,他若是努力掙上一掙,從楊英韶的包圍圈里逃出去應當是挺有指望的。 而梁國皇帝,更是一個激動辦了宮宴,歡慶老對手駕鶴西去——若是能順便把駐扎在他都城外的那個毅親王也帶走,他愿意在皇家寺廟里給葉老頭兒供上一個海燈! 他的京城已經被葉清瞻圍了兩個月了,而這缺德鬼根本就不想攻城,每天都在城墻底下搞會餐。 守城將士的軍糧眼看要見底了,粥鍋里越來越多地出現稻草、菜根,甚至破布頭之類的東西,葷油卻是難見一滴。每天眼睜睜看著燕軍在城下烤全羊喝糖粥,那是個什么心情? 帶兵的將軍咬牙切齒,命人將穢物大桶大桶潑下城去,指望熏得燕軍吃不下東西。 但抵什么用呢?燕軍后撤三百丈,那些穢物生出的蚊蠅煩擾不到他們,想飛上城頭倒是容易得很。 在這種時候,連一向奢靡的皇宮與清貴高門的府邸中都不敢再浪費食物了。往昔用一餐膳非得要十多道菜的貴人們,如今有四葷四素也都肯滿足了,至于宴會,更是許久沒有人舉辦了。 情形當真好生凄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