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想見你、[綜漫]橫濱有個傻白甜、[綜漫]神靈小姐今天也在躺贏、[綜漫]這是什么時間線、七零協議婚姻[古穿今]、重生后庶女只想長命百歲、異界卡牌師、念念婚寵、七零女配的團寵閨女、[綜漫]飼養員有四只手
等到明日太陽升起,當他們從城頭上眺望到燕軍非但沒有走,還準備動手攻城時,就比較容易崩潰。 ——你們不是說,燕國人要走了,所以你們飲酒取樂快活了一整夜嗎?那現在,燕國人不僅不走,還要跟我們決戰,你們又如何解釋? 高門貴人酒足飯飽,快活得不得了,而守在城頭上要跟燕人性命相搏的人,昨夜卻連一碗干凈的井水都沒有喝到,連一口沒有摻雜砂石和草根的粥都沒有吃到! 這一夜的月光,在宮城的絲竹笑鬧聲中流淌出旖旎的盛世氣象,而第二日破曉的第一縷陽光照向巍然聳立的梁國都城時,燕軍的鼓號也響起來了。 幾名歡快說笑的梁國軍士,說著“燕賊大概是要走了”,一并跑上望垛觀看。 可是,當他們朝著城下望去時,臉上笑意便都不見了。 城下,數萬燕軍已經列陣完畢,隨著鼓聲緩緩向城下推進。上百架高大的投石機、火砲機和樓車,已經顯出了身影,在步軍陣中投下長長的影子。 燕國將軍們清一色著白戰袍,那耀眼的白與士卒們的刀戟寒光交映在一起,簡直有些刺眼。 他們沒有呼喝,可即便在城墻上,也能聽到他們整齊的腳步聲和馬蹄聲。一下又一下,仿佛重重砸進守軍心里。 他們像是一場蓄勢待發的暴風雪,要吞沒這座沉浸在明媚春日中的大城。 第163章 眼瞧著燕軍越來越近,城墻上的梁國軍士終于醒過神來,飛跑著去請將軍校尉。然而哪里輪得上他們來喊人呢?軍官們早就得了消息,已然騎著馬沖過來,在城墻根下跳下鞍子,正恨不能手足并用地奔上城樓呢。 與他們打過照面的士兵,都發現他們的神情不那么平靜。 將官們在城墻垛子上望一眼,不約而同地往箭樓上跑——箭樓高,便看得遠,他們需要更廣闊的視野,才能判斷燕軍的情況。 從先前的情報上來說,葉清瞻只帶了大約四萬人圍大梁都城。雖然梁軍破不了圍,但憑四萬人想要強攻梁都,那也是難得緊的。今日燕軍突然動手,卻是為什么? 以梁國皇帝和兵部大人們的意思,大約是因為葉清瞻急著回國,而放著大梁都城不打,多少有些不甘心,所以試著攻打一下。只要能堅持幾天,燕軍就不得不撤走,這圍城之困也就解了。 可是,親自帶兵的軍官們不大敢將自家性命都交付在大人們的揣測上,他們還是更信賴自己的判斷。 這上了箭樓,便能掃到一大片燕軍的動向,掃到了燕軍動向,便有人變了臉色。 燕國人繞著整個梁國都城結陣,從軍陣的厚度來看,這絕不是四萬人能擺出的排場。 更有人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之后問身邊的參將:“你看看,燕人陣里是有兩桿帥旗不成?” 被問到的參將,先年也曾打扮成商人的樣子,去燕國刺探情報。如今舉了偷偷帶回國的遠望筒一掃,臉色便極差了,連舉著遠望筒的手都在哆嗦。 “是兩桿帥旗?!彼f。 “怎會有兩桿帥旗?敢是燕虜疑兵之計,故意打兩桿旗,好叫我們分不清那偽王在何處么?” 參將將手中的遠望筒遞給上司:“將軍請看,兩桿帥旗是不同的。一桿是偽王的虎頭旗,另一桿是飛熊旗?!?/br> 梁將細細分辨,皺著眉頭問:“這飛熊旗又是怎么個意思?” “是偽朝永寧侯府的旗號。打出這旗,若不是永寧侯自己來了,便是他兒子來了?!?/br> “……永寧侯府?楊承熹?楊英韶?”梁將想起那兩個連他們都知道的名字,死死盯著自己的部下,“楊承熹不是在守他們的北境嗎?他兒子不是在和柔然人廝斗么?他們怎么能到這里來……” “就算他們沒來,來的也一定是能代表偽永寧侯府的人。將軍……或許應當想想,重要的并非永寧侯府派了誰來,而是永寧侯府怎么會來,且與這毅親王府合兵一處,他們想……” 梁將飛速地思考,可越想越是心驚。 永寧侯府當然不是來赴宴的,他們要么是來助陣的,要么是來搶功的。無論他們來干什么,燕軍的實力都大大增強了。 還有啊,永寧侯府來了,就相當于燕國的朝廷仍然支持這次南征! 對梁國來說,亡在毅親王手中和亡在永寧侯府手中毫無區別。就算他們亡國之后,新的燕帝會收拾此次戰爭的罪魁禍首毅親王,可他們還是已經完蛋了啊。 雖然世上做將軍的人,多少都會抱有一個挽狂瀾于既倒的英雄夢??墒?,燕國人兵不血刃地奪走了梁朝的大部分地方,可見大梁百姓的心也早就不向著朝廷了……他們只希望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絕無沖動為朝廷和陛下捐軀獻身。 而敵軍來得源源不斷,燕國顯是并不打算放棄這么好的機會。滅掉梁國,一統江山,是整個燕國的國家意志。 永寧侯府,毅親王府,燕國人最善戰的軍隊和最能打的將軍都在這座城下了。 要跟這些人決一死戰嗎? 必然是無幸的呀。 將軍們并不怕以死報國,但他們死后,皇帝會怎么樣呢?這位可是上一回就掏了一大筆錢買燕國人退兵的“圣君”,昨兒個晚上更是在宮中通宵達地宴飲,以慶祝燕國皇帝升天,預祝城外的敵軍退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