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陪伴 第25節
今年飯桌上與以往不同的是,還添了幾道新鮮蔬菜,這都是祝連國的辛苦成果。 從服裝線穩定下來后,他就一門心思地撲在了溫室里,現在他們家溫室里有西紅柿、尖椒、黃瓜和芹菜,都是這邊冬季比較受歡迎的蔬菜。 臨到年前,價格比平日又翻了一倍,辣椒能賣到五塊錢一斤,這批蔬菜都沒等祝連國自己張羅,就都被預訂出去了。 有這幾道蔬菜在,大魚大rou都遜色幾分,尤其是拌涼菜就更受歡迎,半盆的涼菜竟然都被吃光了。 飯后男人們幫忙把桌子一撤,就開始看牌,籌碼就是火柴棒。 這是一種長三寸,寬一寸的塑料牌,也叫“葉子牌”,上面印著水滸英雄人物,老一輩人很喜歡,年輕人更喜歡打撲克。 祝菁菁對這些都是不懂的,她只知道一丈青很漂亮,花容也比莽夫大漢瞧著順眼。 等到天色漸黑,才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他們可以玩手搖花,放竄天猴,不過更喜歡的還是看煙花。 若是誰家的煙花又大又漂亮,就會像發現了巨大的寶藏一樣,而且不僅是孩子,大人也喜歡。年味就是在這樣的煙火璀璨中呈現出來的。 這時候,祝向義像變戲法一樣,遞給祝菁菁一個燈籠,那是用罐頭瓶做的,上面瓶口的位置圍了一圈兒鐵絲,上面還用粗鐵絲彎出來個提手,平時可以拎著,和馬燈相似。 現在那拎手上面被栓了一根繩子,用木棒吊著,提起來就是個小燈籠了,瓶底還粘著一根紅色的蠟燭,此時正搖曳著明媚的火光。 祝菁菁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寶貝,她先是目不轉睛的打量著這個簡樸又可愛的燈籠,然后一把抱住了她向義哥的大腿,不忘抬起頭甜甜的喊上一句:“謝謝二哥,我很喜歡!” 向來沉默寡言的祝向義此時的心都快萌化了,摸著小妹的頭說:“菁菁喜歡就好,等到小草綠了的時候,二哥再給你糊個風箏?!?/br> 小丫頭響亮的應了一聲,然后蹦蹦跳跳地拎著燈籠跑出家門,找她的小伙伴們顯擺去了。 而這邊祝向廉看著他二哥,說了一句:“菁菁最喜歡的還是我!”然后也跟了出去,他可沒忘了自己保駕護航的任務。 祝向義和他大哥對視一眼,忍不住搖頭失笑,老三怎么還和孩子似的! 老三從小被當女孩子養大,他們也多了幾分縱容,平時大事讓著他,小事就更不會和他計較。 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兄弟間感情好。從小到大,他們一起闖禍,一起打架,有好東西也一起分享。 只是如今兄弟幾個漸漸大了,他們都不是讀書的料,今后就該想著如何討生活了。 他娘說了,兄弟三個年齡挨得太近,娶媳婦家里可承擔不起,就讓他們自己也使把勁! 什么時候成家,取決于他們什么時候把娶媳婦的錢賺到手。是想背著債務到時候和媳婦一起還,還是攢著錢把媳婦娶回家,就看他們自己的能耐了。 祝向禮今年都20了,像他這么大的小伙子,就沒有一個不想媳婦了,有他老叔的例子在那里,他怎么著都想憑自己的本事娶上媳婦。 于是就趁著一把牌看完到時候,攛掇著老二頂了上去,然后自己在旁邊跟他老叔取經。 他畢業這幾年一直都跟著在家里忙活地里的事,平時也出去找點零活干。 現在有三個選擇,一是去糧庫運糧,他體格好,很有一把力氣,糧庫的主管也很喜歡他。第二呢,就是走他老叔老嬸兒的門路,也去賣服裝。要么就跟村里的年輕人一起出去闖一闖。 這幾個選擇各有利弊,就想讓他老叔幫著他拿主意。 祝連國想了想,說:“糧庫的活就算了,你現在可能不覺得怎么樣,等過幾年毛病就都找上來了?!?/br> 尤其是上輩子他這個大侄子走的就是這條路,在自己沒的那一年,腰就已經不行了。糧庫的糧食都是拿大麻袋裝的,一袋子能有200斤,長年累月的干誰都吃不消。 若是賣服裝,這條路子還真可行,只是以他對自己侄子的了解,他不是做生意這塊料,到時候也就是混口飯吃,想要干出名堂來,怕是難。 至于出去闖這條也是可行的,外面的機會也更多些,只是不知道出去后會遇到什么,他身為長輩,總想讓自己的子侄穩妥點。 想到這里,他對祝向禮說:“你王家老姨夫前段時間跟著施工隊干了了一段,我看你也是個踏實本分的,又跟你爸學了不少泥瓦匠的活,不如去城里的施工隊,等到手藝練成了,掙得也不少。你要是機靈點兒,學著點兒水電工的活,那以后就更不用愁了!” 祝連國說這話也確實是出于各方考慮才給自己侄子提出的建議,□□去年就讓他說的動了心,只是當時他們家本錢不夠,所以自打秋收后就開始跟著施工隊跑,打算攢下一筆錢,等過了年就去開個早餐店。 現在施工隊那邊有個工程還沒結束,自己大侄子過去,正好□□還能帶一段。那些活也都不難,到時候□□從施工隊里離開,正好頂他的缺。 他提這個建議就沒打算讓祝向禮做力工的活,最次也得是個瓦工。 祝向禮雖然之前沒往這方面想,可他老叔總不會坑他。在他心里,他老叔就是他們老祝家最厲害的,信他的準沒錯。所以都沒猶豫一下,就點頭答應下來。 看到他們爺倆把事商量完了,祝連慶一邊看著手里的牌,一邊跟自己老爹還有兄弟說自己接下來一年的打算。 “我之前去了一趟察哈爾,發現那邊有一種小尾寒羊,品種很不錯,你們說我養羊怎么樣?” 祝連國聽到這話挺詫異:“啥時候的事兒?你不是和我五嫂去長白山挖人參了嗎?怎么又跑到察哈爾去了?” 祝老爹聽到老兒子這話,在旁邊哼笑了一聲。 祝連慶看自己老爹一眼,然后對老兄弟說:“那長白山的雪太厚,有的地方都能沒到大腿了。我們對那邊地形不熟,對參長哪也不熟,發現不行,我們就準備回來了。結果在車站遇到一內蒙老鄉,聊的不錯,后來就打算跟他去看看那邊的羊。我跟你說,那羊是真不錯,養成了一只至少能賣六七百?!?/br> 祝連國聽到這兒都震驚了,沒想到自己五哥這么能折騰,他們現在不住一個村,平時都是各忙各的,都不知道他還跑到內蒙去轉了一圈。 之前挖人參的事兒他就覺得不靠譜,可是自己五哥聽那采參人吹的云里霧里的,說啥都要去試一試,都是有家有業的,他也就沒多攔。 主要是上輩子也有過這么一回,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可他到現在才知道,原來那小尾寒羊是去長白山這趟留下的根兒。 主要是上輩子幾年后,他五哥真的開始養羊了,品種還真就是小尾寒羊,而且養的很不錯。 最多的時候有300只左右,那種羊rou質鮮嫩,毛發密實,成年后大概能長到一百五六十斤,有些人家不差錢兒,就會買一整只,留著待客或過年。 現在記的這么清楚,主要是有一回他五哥去大地里放羊的時候,過馬路被一輛過往的大掛撞死了兩只,當時那羊還沒養成呢,毛斤也就100出頭,大掛司機沒二話按一只700買了下來,直接裝到車上就拉走了。 他也是因此知道了那羊的好,后來還跟著養過一段,只是他養的少,只養了20只左右,后來還是媳婦嫌味兒大,就都轉給了別人。 現在rou價還比較便宜,可是牛rou羊rou也要比豬rou貴,若是等到牛羊rou二三十塊一斤的時候,靠養羊發家致富都不是夢。 想到這里,祝連國就說:“五哥你都去那看了,若是覺得可行那就干,本錢不夠老兄弟先替你墊上!” 祝連國這話說的擲地有聲,可沒想到話音剛落,就讓他親娘在后腦勺上扇了一巴掌。 只聽祝母道:“你五哥家的事兒用得著你在這兒多摻和”,訓完老兒子,又對祝連慶說:“你要是覺得可行就去干,只是一開始步子別邁太大,娘在街里看到有那賣羊雜湯的、羊rou串的店,生意都挺好,只要養起來就不怕賣不出去?!?/br> 祝連慶聽完老娘的話,笑了一下,祝父在一邊看著娘倆極為相似的五官,也笑了。 這件事兒就這么定下來了。 第41章 祝會計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來他們家拜年人格外多。 一方面是因為祝父祝母在他們這兒住著,所以老家那邊的親戚遠道而來,探望一下老人。 另一方面就是事業帶來的影響了,無論是種植方面,還是服裝生意,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周圍人的生活。 他們家如今就像是一顆漸漸長大的樹木,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使得他們逐漸枝繁葉茂。 像那些從他這兒拿貨取貨的,大多都是說兩句話就走,溫玉梅也不會讓他們空手離開,溫室里的黃瓜、西紅柿就是最好的回禮。 至于村里的點頭之交,來他們家拜年主要是想結個善緣。 眼看著祝連國夫妻倆不僅日子過的越來越好,而且還越來越有能耐,誰知道哪天會求上人家呢,先結個善緣,總是不錯的,到時候若是真有求到人家的地方也好張嘴不是! 過了初五,老家那邊的親戚就陸陸續續開始過來了,祝連國準備了一些炸面葉,炸麻花,油炸黃花魚這樣的小零食,拿這些東西待客,大人孩子都喜歡。 一直過了十五,他們家才算是消停下來,緊接著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祝連國需要把之前育種的蔬菜苗移植到菜畦里,溫玉梅的服裝店也開始重新開業了。 也就是這個月的月底,祝菁菁和王豐雙雙進了幼兒園,正式開始了他們的學習生涯。 □□在街角盤了一家早餐鋪子,溫玉蘭平時就在這邊幫忙,閑時就會做衣服,暫時放在溫玉梅的店里賣。 她計劃著攢攢錢,先在城里買個房子,以后再開一家裁縫鋪子。 他們選擇從村里走出來,從此也就走上了一條與上輩子截然不同的路。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向前發展著。溫玉梅將隔壁的店面也買了下來,服裝店擴大了規模。最初從他們這里拿貨的兩兄弟早就娶上了媳婦。 因為祝連國的帶動,村里的莊稼好手也開始了大棚種植。有溫仁昌提供的農科院培育的種子,所以他們村里的糧食蔬菜更新換代的總是比別的地方快一步。 正因為他的為人以及為村里帶來的利益,在他還不知道的情況下,村長換屆時他就已經成為了接任的首選。 當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還是沒有同意。 王書記和村里的幾個老人過來勸他:“連國你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你當村長,大家服氣!” 祝連國看到幾位老人誠懇的樣子也很為難,可是他有不得不拒絕的理由:“三叔,陳叔,劉大爺,你們看我們家平時都是住在市里,我也只有地里忙不開的時候才會往村里跑,現在玉梅忙著服裝店的事,菁菁又要上學,我們家只有周末才會回村里住??墒谴彘L官職雖小,管的事情卻不少,甚至連家庭矛盾都要幫忙調節,村里的事可不管白天晚上,我平日里也是住在市里的,哪里跑得過來呢?” 祝連國說的話也是實情,幾位老人也不能強人所難,不過王書記忽然來了一句:“村長你不當,那會計怎么樣?這個可不需要你天天跑!” 其他幾位老人聽著也是眼前一亮,村干部不比別的,農村情況復雜,與省市的統一部署不同,很有些各自為政的性質,平日里并不需要坐班,就比方說有事找村長,直接到家里去就行。 祝連國自覺并不是個當官的料,可是書記都已經這樣說了,他也就應了下來。 再者,他忽然想起上輩子幾年后,他原本所在的高家莊的村長被爆出了貪污200萬潛逃的事兒,當時臨近的兩個村子的村長也犯事了,其中就包括郝家村。 如果自己當了會計,別的不說,至少他敢保證他能讓撥款干干凈凈的被用到實處,而不是肥了某些人的腰包,他深知政府的撥款對一個村子來說有多么重要。 現如今,他眼看著在自己的影響下,村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他也想要試一試,若是自己在村委會,還能給這個村莊帶來多大的變化! 自從當上會計后,他才發現需要忙的事也不少,他原來以為只需要管管賬就是了。沒想到還要統計人口、統計田地情況、住房情況。再比如說有兩家耕地臨近,就時常會出現了爭執,他就需要帶著人手去丈量土地。 但是即便再忙,他也記得要照顧好自己的家人,村里人發現一個規律,當他們一家人回村住的時候,他們祝會計會早早起來,抱柴燒火做飯,會在晚飯后陪著妻子,牽著女兒去散步。 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做,卻沒想到他們家現在已經成為了村里人的標桿,無形中也影響了其他家庭的相處模式。在所有人都沒有注意的情況下,村里人家庭內部的爭執也少了。 溫玉梅的服裝店就在小區樓下的商鋪,商鋪位于正街,所以客流量非??捎^,尤其是擴大規模后,店內足有300平,最近他們家在忙著裝修。 祝連國天天跟著忙里忙外的。哦,對了,裝修隊領頭的就是他大侄子,別看祝向禮學習時腦子不大靈光,干工程還真找對的了路子。 當初跟著工程隊跑了一年,就把其中的門路摸清了。之后,在自己老叔的建議下,拉起了一支隊伍開始單干,隊伍里大多都是年輕人,還有他挖來的幾個老師傅。干的很是像模像樣。 如今,他們裝修找自家人,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二來也更放心些。 祝連國和溫玉梅夫妻倆現在每年都要出省去看看,眼界審美也就都上來了。 他們參考了大城市的服裝店特點,從整體上進行了改造,櫥窗臨街的地方全部換成落地大玻璃,裝修完以后打算擺上幾個模特,店里重裝了試衣間,穿衣鏡,空間很大,等到裝修完,肯定寬敞又時尚。 這天,一家人正在吃飯,溫玉梅詢問家里人的意見:“我想給服裝店改個名字,你們說改成什么好呢!” “玉梅服裝店不挺好的嗎?” “感覺不太上檔次!” 祝連國是真覺得這名挺好,于是反駁道:“這可不一定,就比如說紅梅味精,還有李連貴大餅,這名字不都挺普通的,你看人家那知名度?!?/br> “可你看從咱們村里到街上這一路有多少個玉梅,有玉梅早餐、玉梅雜貨店,還有玉梅理發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家的呢!” 祝連國一想也是,而且媳婦名義上是向他們詢問意見,可事實上,早已打定了主意,這女人性子拗的很,于是也就不再說話了,而兩位老人向來是不摻和這些事的。 溫玉梅看著家里人的反應,開心地笑了笑,接著說道“我想了幾個名字,你們幫我參謀參謀?!?/br> 于是溫玉梅就把自己想好的幾個名字說了一下,簡單的有靚裝、衣韻,稍微復雜點的像衣品服飾、衣夢來、衣美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