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9)
書迷正在閱讀:偏要你獨屬我、三界都知道天帝有個白月光、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綜]金木重生·番外、虐文替身修無情道
太子是嫡子,是儲君,但是皇后娘娘已經去世那么多年,他們皇上已經沒了兩任皇后,后宮最大的還是佟佳皇貴妃,聽說要不是皇上怕自己克妻屬性再次發作,佟佳皇貴妃早就是佟佳皇后了,繼后也是皇后,到時候九阿哥也是嫡子,一個有母親的嫡子和一個沒母親的嫡子,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誰有優勢。 他要是太子,他就趁出門的機會把九阿哥干掉,死人總沒有活人重要,只要做的干凈,皇上總不能因為一個死了的阿哥和活著的繼承人過不去。 噶爾圖喝了不少酒,面上已經有些醉意,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揮退旁邊伺候的人,讓師爺附耳過來小聲說了幾句話。 師爺的眼睛猛然瞪大,心跳加速緩了好一會兒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大人,您醉了,屬下扶您回房休息。 這種事情只能在心里想想,萬萬做不得,就算想討好太子,也絕對不能害了九阿哥的性命,皇上不會對太子爺做什么,可不會對他們心軟。 大人喝醉了,醉話當不得真,睡一覺醒了就好,千萬別再打什么歪主意,胳膊拗不過大腿,如果九阿哥真在太原府出事,到時候他們全都跑不了。 巡撫府中忙忙碌碌,太子殿下和九阿哥來到之后要先休息,休息一晚之后才是真正的重頭戲,朝廷上個月下令山西、河北、陜西等地發動百姓遷到邊疆,其他地方陸陸續續有百姓離開故土,只有他們這里毫無動靜,太子爺過來就是為了這件事。 太原府中有不干正事的巡撫,更多的卻還是那些在上頭面前說不上話,該干的不該干的都得干的官,他們也發愁怎么將朝廷的政令推行下去,問題是他們這位新調來的巡撫不上心,巡撫不上心,別人只能干著急。 噶爾圖是旗人,京城里長大的八旗子弟不愿意回盛京老家,父輩祖輩經歷過關外苦寒的這一代大官們更不樂意去鳥不拉屎的邊疆,他自己不樂意,琢磨著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做個勤政愛民為民著想的好官,不能把百姓往火坑里推。 這年頭像他這樣的好官已經很少見了,多收點稅有問題嗎?沒毛??! 太子做足了樣子,在小院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才召集各路官員問話,結合他在外面打聽出來的消息以及揆敘匯報的話,拼拼湊湊將噶爾圖那奇奇怪怪的腦回路想的東西猜出來,捂著腦袋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這次回去就給汗阿瑪遞折子,實權官員絕對不能讓蔭封上來的八旗子弟當,自己蠢就算了,要是把管轄的整片地方都變蠢,他就是千古罪人。 他想讓天下人知道他的仁慈之心可以認命些閑職,巡撫知府知縣這種官職一個都不能分出去,窮地方富地方都不行,就噶爾圖那腦子,再讓他干下去遲早被天打雷劈。 造孽啊這是。 關外遼闊,人口和中原相比少的可憐,在朝廷下令移民實邊之前不斷的百姓往那邊搬遷,但是到目前為止,能稱得上是城鎮的也只有幾個將軍府所在之處,別的地方還是地廣人稀,有敵人來了都發現不了。 如果關外的人口有中原十分之一,當年老毛子就沒法那么囂張,說到底還是他們這邊人太少,一旦發生意外,求救都找不到人。 京城的八旗子弟過慣了安逸日子不愿意受苦,在他們說之以情曉之以理之下,如今該走的也都走的差不多了,他噶爾圖算是哪根蔥,憑什么攔著不讓百姓走。 太子爺冷笑一聲,讓人將噶爾圖喊過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噶爾圖承受著太子爺莫名其妙的怒火,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人為啥忽然變了態度,他也沒說不讓百姓走,等他把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燒完,那些泥腿子愛去哪兒去哪兒,山西已經窮成這樣,人多人少有啥區別? 而且他是真覺得遷到關外沒啥好處,就算朝廷有補貼,關外哪有關內舒服,漢人不比他們滿人,他們都受不了關外的窮山惡水,漢人能站得住腳才怪。 噶爾圖覺得他已經是太子黨的人,在太子跟前說話也沒有太多顧忌,他不是成心和朝廷對著干,這不是初來乍到要想法子提高聲望將嗎。 太子深吸了一口氣,擺擺手讓這沒腦子的家伙出去,好的,從現在開始,這家伙已經是個死人了。 他不準備立刻和噶爾圖翻臉,具體的事情要欽差帶著圣旨過來才能進行,他現在要做的只是把該辦的事情安排下去,越過噶爾圖這個巡撫直接和底下的人對接,辦事效率不知道比有那家伙高了多少倍。 朝廷下達的政令其實很簡單,將遷到邊疆能得到的好處盡數列出來,愿意去的就到官府報名,不愿意去的也不強求,告示上沒有說截止日期,不過正是沒有截止日期才更顯得緊迫。 安土重遷是百姓刻在骨子里的傳統,現在官府對他們的人身束縛不像千百年前那樣嚴苛,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也很少有人愿意背井離鄉遠離故土。 問題是,朝廷給的太多了。 安土重遷是傳統,趨利是本能,傳統對上本能,妥妥的本能獲勝。 噶爾圖和他的隨身班底被排除在正事之外,師爺有些心緒不寧,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哪兒不對,只能勉強穩住心神,想法子讓他們家大人重得太子看重。 胤祈在太原府待了小半個月,他難得像這樣從早到晚跟在太子身邊,見識了太子哥哥開啟工作狂模式后的狀態整個人都傻了。 啥情況,二哥不是成天叨叨著想當個逗鳥遛狗的街頭大爺嗎,為什么干起活來進入狀態那么快? 這就是傳說中的社畜吧。 難怪他最近不和四哥吵架了,本來覺得是有了二嫂所以開始收斂,原來是他開始主動干活,四哥沒理由教訓他了。 長知識了長知識了。 朝廷的政令布置下去,只有開始的時候有些焦頭爛額,那些官員熟悉了流程情況就好多了,太子沒打算在太原府耗太長時間,事情一走上正軌就帶著寶貝弟弟啟程去五臺山。 噶爾圖在師爺的催促下,死皮賴臉非要陪著,皇上巡視五臺山要有山西本地的官員作陪,太子爺駕臨五臺山,山西的官自然也得作陪。 輸什么也不能輸氣勢,他們太子黨絕不低頭。 胤祈覺得噶爾圖越來越奇怪,不止一次問他們家二哥私底下有沒有和這家伙達成將什么交易,就算儲君身份高,他這熱情也熱情的過頭了吧。 太子也理不出頭緒,但是他確信噶爾圖這種無利不起早的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對他那么熱情,事情如此蹊蹺,里面肯定有他不知道的東西。 五臺山和他們上次過來的時候沒什么區別,山峰聳立直入云霄,大大小小幾十座寺院喇嘛廟分散其中,入眼皆是虔誠的佛教徒。 太子來五臺山沒有皇帝親臨那么大的架勢,不需要山上大大小小的和尚喇嘛全部下來迎接,要不是噶爾圖這個山西巡撫趕不走,他連官員陪同都不需要。 青石臺階只能靠兩條腿走上去,侍衛們走在兩側,胤祈跟著太子走在中間,后面跟著噶爾圖和他的隨身班底,一行并沒有太多人,至少和皇帝駕到的架勢相比,他們可以說低調的不能再低調。 靈鷲峰的菩薩出了他是祥瑞這種了不得的話,這次過來如果說出祥瑞必須單身,汗阿瑪會不會親自殺到菩薩頂來讓他改口? 胤祈胡亂想著,不時分心看周圍的風景,忽然腳下像是被什么東西絆住一下,突如其來的劇痛讓他控制不住的往后倒,小祖宗痛呼一聲伸手想抓太子的衣服,卻在抓住之前就咕嚕咕嚕滾了下去。 胤祈!太子瞳孔緊縮,手上空嘮嘮的什么也沒抓住,好在兩邊的侍衛足夠警醒,用身體當人rou墊子把人接住,不然讓他咕嚕咕嚕一路滾到山腳,小命兒怕是要丟掉半條。 青石臺階上亂成一團,師爺臉色煞白的拽著噶爾圖,趁太子爺的心思都在莫名滾下去的九阿哥身上,恨鐵不成鋼的咬牙道,大人,您就算要對九阿哥下手,也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這么干,這不是胡鬧嗎? 噶爾圖懵了,我怎么了?我什么也沒干??? 師爺額頭冷汗直冒,從牙縫里擠出聲音,您離九阿哥最近,方才難道不是您把九阿哥絆倒的? 噶爾圖大驚失色,不是我!你怎么平白污蔑人?! 第152章 師爺說話的時候壓低了聲音,他再大膽也不敢在這種情況下胡說八道,噶爾圖猝不及防聽到他的懷疑,震驚之下忘記收音,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太子的注意力在突然摔下去的弟弟身上,兩邊的侍衛還沒有走遠,九阿哥那邊情況不明,他們湊上去反而是添亂,心里正急著,就聽到噶爾圖莫名其妙的話。 幾個侍衛不著痕跡的往噶爾圖那邊看一眼,回過頭彼此交換眼神,全都懷疑九阿哥摔下去不是不小心,而是有人從中作梗。 噶爾圖會那么蠢嗎? 侍衛們不敢確定,不著痕跡的將人圍起來,準備到菩薩頂后將聽到的話告訴太子,臺階上不好抓人,萬一不小心見了血,他們總不能審尸體。 胤祈驚魂未定的坐在臺階上,嘗試著動動已經腫起來的腳踝,稍一動彈就是鉆心的疼,二哥。 菩薩頂有大夫,別怕,二哥馬上讓人找大夫。太子看著那腫成饅頭的腳丫子皺緊眉頭,腫那么厲害,估計是傷到里頭的筋脈了,好好的走著路,怎么會毫無征兆的摔下來,還傷那么厲害? 好在他們已經快到山頂,廟里的僧人喇嘛基本都會醫術,了念大師的醫術不比宮里的太醫差,不知道大師治療跌打損傷怎么樣,菩薩頂也有武僧,應該能治跌打損傷。 小祖宗疼的眼淚汪汪,太子不敢碰他的傷處,直接將人抱起來大步上去,菩薩頂的僧人喇嘛提前知道太子要來,這會兒都在山門楚等著,得知九阿哥在上山的時候受傷很是著急,派人去通知主持的同時趕緊讓醫術最好的師兄弟過來。 胤祈被太子哥哥的公主抱驚的連疼都忘了,他好歹那么大的人,讓侍衛把他背進去多好,那么多人看著他不要面子的嗎? 消停點。太子黑著臉讓不省心的小祖宗閉嘴,還有精神說這些亂七八糟的,看來還是疼的不夠厲害。 哦。小祖宗委委屈屈的閉上眼睛,只要他看不見,丟臉的就不是他。 噶爾圖臉色慘白的跟在后面,太子殿下沒空搭理他,他卻不能當自己不存在,師爺覺得剛才是他把九阿哥絆倒,別人會不會也這么覺得? 他的確想過替太子爺除掉這個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但是他真的沒動手,山道上那么多人,他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那時候下手。 真的不是他??! 噶爾圖在心里大喊,他又不是傻子,沒道理在大庭廣眾之下干這種要命的事情,他是太子黨不假,但他的忠誠還沒到用性命為太子鋪路的地步,這世上能讓他拼命的只有銀子。 他要動手,肯定不會在山西境內動手,在太子的車隊離開山西后找撥馬匪打劫,趁亂直接一刀抹了九阿哥的脖子豈不是更方便,還能把罪名栽贓陷害到白蓮教余孽頭上,那些白蓮教余孽消息靈通的很,鬼知道他們怎么得到太子出行的消息的。 總之不管發生什么事,肯定和遠在太原府的他沒關系。 山道崎嶇,但是青石臺階每年都有無數人走,從山頂滾到山腳都不一定能死人,既要不了九阿哥的命還把自己搭進去,他怎么可能會那么蠢? 可是剛才離九阿哥最近的的確是他,連對他非常了解的師爺都這么想,難保不會有人和師爺有同樣的想法,這可怎么辦? 他先下手為強,趕在太子殿下發火之前過去解釋,太子殿下會相信他嗎? 噶爾圖一個頭兩個大,圓滾滾的身體堵在門口欲哭無淚,武僧給胤祈處理好傷勢、叮囑完注意事項后退下,走到門口看到臉色煞白的巡撫大人,猶豫了一下上前問道,大人身體不適,可要小僧開副藥? 雖然他擅長的是跌打損傷,但是其他病也不是不能瞧。 低頭跟在后面的師爺嘴角抽搐,抬起頭將僧人打發走,然后扯扯噶爾圖的衣服讓他冷靜。 大人這事干的的確不過腦子,但是干都干了再后悔也沒用,不如好好想想接下來怎么辦,大人不用太緊張,九阿哥這不是沒死嗎。 噶爾圖看出了師爺眼中的意思,嘴唇蠕動連解釋的力氣都沒有了。 不管九阿哥死沒死都和他沒關系,事情真的不是他干的,為什么他要在這兒發愁該怎么解釋,不是他干的,真的不是他干的啊啊??! 太子看著寶貝弟弟裹成粽子的腳丫子又氣又心疼,揮揮手讓屋里的人都出去,剛才兵荒馬亂的沒法問,現在屋里沒有別人,總得知道這小子是怎么把自己摔下去的,上山的時候就讓你牽著二哥的手,你嫌丟人不肯牽,現在可好,長記性了吧,走的好好的怎么就滾下去了? 我也不知道。胤祈垂頭喪氣的聽著哥哥教訓,他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小腿就忽然疼了一下,總不能是他左腳絆右腳把自己給絆趴下了吧。 不可能,他三歲之后就沒那么摔過。 爬個臺階都能摔下去,你可真是太子稍稍松了口氣,實在不知道該說他什么好,不是被人絆到就好。 小祖宗沮喪的低著頭,試圖腿上找出別的傷口,真不是我左腳絆右腳,小腿忽然疼了一下,該不會被蛇咬了吧,我聽說山上有蛇,快找找腿上有沒有蛇咬過的痕跡。 笨蛋,這種天氣蛇已經冬眠了,哪有心思出來咬你。太子爺抬手賞了他一個腦瓜崩,小心翼翼的把裹了好多層紗布的傷腿往里挪挪,原本想著趕緊見了念大師一面就走,現在看來,今年怕是得在五臺山過冬。 按理說如果只是崴了腳從臺階上滾下去并不會傷太重,也不知道這小祖宗怎么搞的,竟然能傷到筋脈,爬山爬到一半把腿弄出了韌帶損傷,除了這小祖宗他還真沒見過第二個。 太子爺氣的錘頭,看著笨蛋弟弟又沒法罵,臭小子已經把自己弄傷了,罵了也沒法迅速好轉,純粹白費力氣,傷筋動骨一百天,得嘞,乖乖養傷吧。 門外,何玉柱緊張的敲門,得到里面的回應后立馬進去,爺,方才有侍衛來報,說噶爾圖大人那邊有異樣,似乎和九阿哥有關。 噶爾圖和師爺出去之后單獨要了個小院,侍衛們見狀沒有閑著,隱匿身形悄悄聽墻角,還真讓他們聽出了些不得了的事情。 噶爾圖反復強調九阿哥不是他絆倒的,師爺嘴上說著相信,話里話外卻都是屬下知道大人后悔了這兒沒有外人大人不用再瞞著了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噶爾圖不止一次以太子黨人的身份自居,是他們腦子有問題還是噶爾圖腦子有問題,大清有太子黨嗎? 如果有太子黨,為什么他們這些在京城當差的人不知道? 胤祈聽的也是一臉懵逼,先不說那個師爺為啥覺得他是被噶爾圖絆下去的,只太子黨這三個字就很恐怖,汗阿瑪春秋鼎盛,二哥終于不想當太子,準備改行造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