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就是焰火罡一直沒能催生出來,眼看七日之期就要到了,沈韶春不免有些憂心,不過這憂心也沒被在意多久。 只因第七日,正好就是這個小世界的祭神節。 祭神節祭的是一位空降帛嶼城的女子。 百多年前,帛嶼城正遭受一場大災難。 眼看毒瘴就要吞噬整個城池,恰逢這女子入城,她教人點一種燃燒時能飄出紫煙的香。 這紫煙聞之沁人心脾,能驅散毒霧保平安。 可好景不長,有一種黑色的怪鳥和馬身人面的妖怪來犯,死傷百姓無數。 眼看城滅,長久蝸于帛嶼城中一座孤山的女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釋放出無數影兵與妖邪激戰了十日十夜。 結果雖盡滅了妖邪,但女子身體卻大損。 女子回退孤山中第九日終是以身獻祭,靈氣化作一層保護罩,護著帛嶼城與城外方圓千里之境的安全。 因其生前一直待在崆山,獻祭也是在崆山,故而得名崆山女君。 城中人皆感念她的恩情,每年在她獻祭之日,皆會繼續燃那種冒紫煙的香祭奠她。 人說這煙十分神奇。 它匯聚之處,便會下一場靈雨,作物淋之豐收,人淋之,病痛盡除,身體康健,還能延年益壽。 至于這香到底插在五大家誰家的廟宇里,影響誰家的氣運,這個得看誰家更愿意為升斗小民著想了。 祭神節當天有個五大家族共同點香的儀式,需天不見亮就乘馬車前往崆山女君獻祭的崆山,也就是如今的圣山。 原先這儀式都是由蘇鴻來完成。 不過今年恰逢蘇玉舟和沈韶春的到來,這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蘇玉舟的頭上。 歷來沒有女子入祭壇的先例。 為了出門撞機緣催生焰火罡,沈韶春被蘇玉舟變成個樣貌平平的小男侍,帶在身邊。 二人在門口遇見了往年代表蘇家點香的蘇鴻,其一見到他二人便不住打量男子模樣的她。 沈韶春站得越發挺直。 就聽蘇鴻邊走邊回稟,“下面的莊子已巡查得七七|八八,掛心節日老奴連夜往回趕,總算是趕上了?!?/br> 三人一輛馬車,沈韶春與車夫坐外頭吹著冷風一直到了山跟前兒。 這山著實怪異,一棵樹都不長,方圓也全都是光禿禿的石頭,甚至連根草都不見。 事出反常必有妖,像是配合著這句話,沈韶春的右眼開始突突地跳。 車一停,沈韶春跳下侯在一邊。 做戲做全,在蘇玉舟下車之時,她趕忙上前攙扶。 攙了第一個,后面那個就成了順便,她正上前,就被蘇玉舟一把格開,他取而代之將蘇鴻爺爺給攙下馬車來。 沈韶春看了看自己落空的手,聳聳肩立在他身后。 這時,又來了四輛馬車。 不似他們輕車簡從,這四輛車邊,可都各自跟著小隊護衛。 一行浩浩蕩蕩到了他們跟前。 車停罷,由里頭下來了三個年長的,一個年輕的男子。 四位都各自由近侍陪著,朝他們行來。 少不得要互相寒暄。 對于蘇家這個總算出現的正主蘇玉舟,幾人有夸氣宇軒昂的,有夸一表人才的,有說后生可畏的,還有夸人若謫仙的。 沈韶春看了看眉頭緊蹙的蘇玉舟。 她想起自己逢年過節走親戚,被老媽領著去見七大姑八大姨,被一群人拉著問東問西的恐懼。 對他的反應表示理解,并未多想。 好在,正事要緊,五大家族的主事人互相謙讓著往山門走去。 山門乃是在孤山正中鑿開的一個大洞,洞口有扇厚重的石門。 開門方式是各家掏出一塊玉玨,五塊湊一起成個玉球,擱在門上的缺口里,再轉動玉球,門便開了。 一行十一人魚貫而入。 沈韶春和蘇玉舟行在最后頭。 她打量這山內,只覺其被從中間掏空,頂上還開了個口子,像個上小下大的葫蘆一般。 在行進的過程中,不時有風不知從何吹來,掠過耳畔是陣陣“吱吱吱”“嘶嘶嘶”的怪聲。 身上一寒,她不由湊上前緊挨著蘇玉舟耳語,“你有聽見什么聲音嗎?” 第45章 這地方不對勁。 蘇玉舟自打靠近這山再入了這山洞,就有種熟悉又厭惡之感。 當年蘇家葬身的活人坑,祭壇亦是開在一處孤山之內,孤山的周遭亦如此處,寸草不生。 身邊的人突然湊上前來問,“你可有聽見什么聲音?” 蘇玉舟下意識伸出手捉住人的胳膊。 被突然抓住的沈韶春,心覺二人此時是兩個大男人,這么拉拉扯扯定然不好看。 于是她掙了掙,不僅力量懸殊沒掙開,反而還讓抓住自己的那只手又收緊了力道。 感覺骨頭都在咯咯作響,沈韶春痛得輕嘶一聲。 二人這一來一去,順利引起了身前人的注意。 人回頭來瞧,視線定定落在他二人的一抓一陣的胳膊上,那表情,震驚,惋惜,鄙夷,一言難盡。 反正她此時示人又非真貌,未免引來更多人,沈韶春果斷放棄掙扎,忍著痛隨突然發神經的某人去。 直到點香之時,某人才放開她的胳膊。 這點香,點的其實是一人高處擱置的火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