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43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打不過的仗,還要出去打,要么是丟了命,要么是打敗仗,打敗仗還是給朝廷砍頭,所以結局一樣。 那不如躲在里邊兒不出來。 反正韃靼人是來搶,又不是來攻城略地、自立為王,他只要守好自己的城,外面搶得是老百姓,搶完了會走的。尸橫遍野又怎么樣?自己的官位不受影響這才是重要的。 更有喪心病狂的人,沒本事打仗,卻有升官的貪念,那就殺害自己的老百姓冒充是敵人的頭顱,然后向朝廷報賞。 這些事楊一清不是沒見過,所以他這一次的命令是明確的很。 王守仁到總督府的時候,恰逢楊一清在訓話, “……今日就要將總督府的令傳下去,此次作戰,事關朝廷復套國策,事關大明中興之望,也事關本督的腦袋。因而上至巡撫、總兵,下至將校士卒,凡不遵軍令、畏敵不前者,斬!我有王令旗牌在身,可先斬后奏!” 楊一清說著說著也注意到了王守仁,這個人物他是知道的。 默默無聞的人,一下子被拔擢到陜西巡撫的位置,據說皇帝非常欣賞他的才能。 “屬下拜見楊部堂?!?/br> 這議事廳里,主要將領其實都不在,寧夏總兵楊尚義是楊一清最為倚重之大將,這個節骨眼應該已經在寧夏鎮點兵,向靈州、花馬池方向靠近了。 榆林總兵桂海元一樣如此。 在總督府的是本身總督衙門里的文官,以及駐守固原衛所指揮使,當然,還有在王守仁之前趕來的,陜西布政使、按察使等一眾官員。 王守仁一看人挺齊自己到的最晚,便講了一句,“屬下去了靖虜衛,路上耽擱了許多,請部堂治罪?!?/br> “無妨,賜座?!?/br> 這里的消息更加及時,楊一清招招手,身后一個下人將軍報也呈給王守仁。 “比三年前好,至少花馬池城的寧夏后衛,牢牢得釘在了那里,雙方有所接觸,互有傷亡?;鸷Y部四萬兵馬也不攻大城,他們已經越過花馬池,往靈州衛方向去了?!?/br> 王守仁腦子里有地圖,他一聽就知道要害所在,“這樣,寧夏鎮兵馬就要和他碰上了。楊總兵僅騎兵萬余,數量明顯少于他?!?/br> “你認為要如何打?” 楊尚義就是在三年前追擊火篩部的人,這個時候,這個地點,又是老對手,火篩就是奔著復仇而來。 “先前,屬下就與各衛指揮使探討過。屬下以為,楊總兵勢弱,與火篩部決戰時機未到。而且火篩急于復仇,必定是急于交戰,他越急,我等越不能急?!?/br> “怎么個不急法?” “多派兵馬,堅定與其輪番小規模交戰,同時集中兵力,使其欲消滅我而不得。全力疲敵、耗敵。至于楊總兵,要讓其按兵不動。他不動,則火篩戰則不敢盡全功,追則不敢以全速。時間一久,他必急躁!” 王守仁的辦法有些像賴皮糖,黏黏糊糊的,不像一個戰場上干脆利落的武人所展現出的那種做派。 而且僅是說出來倒也有幾分道理,但不是沒有風險,大明騎兵不足,僅以步卒糾纏敵人,萬一給全殲了,士氣必定大減,到時候這場仗還怎么打? “這仗要是打上個半年,咱們也要被拖垮了?!?/br> 王守仁堅持,“真要拖上半年,這四萬兵馬絕對出不了長城,如此重創韃靼,剿套不就成了?!” “關鍵是誰當這第一人?!睏钜磺寰庖婚W,說出來極為關鍵的話。 第一仗打好,才有后面。 第四百七十四章 仇鉞 除軍報后第一天上朝宣布圣旨以外,朱厚照已經連續免了兩日的早朝。 小事情,不需要一直開大會,東一嘴、西一嘴的吵吵鬧鬧反而不利于決策。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朝中重臣入宮的頻率明顯增加。 第二封奏報來的時候還是晚上?;实垡膊晦o辛勞,宣召大臣議事。 宮里緊張起來。 宮外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方面,北鎮撫司還在京中逐步民間私報的創辦者,以及一些如復禮派的文學團體。 本來內部就激烈,忽然之間撞上韃靼犯邊,你說這緊張不緊張? 另外一方面,皇帝下旨,原來行刺天子的那兩個刺客交由南鎮撫司韓子仁審訊。 外患在時,天子特別注意是否會有內憂,所以韓子仁破案的壓力陡然增大。 錦衣衛的大牢里,兩個刺客已被打得皮開rou綻,但基本上什么也沒說。好在皇帝自己要求暗中查安化王,雖然不明白為什么這也算是個方向。 接到命令以后,韓子仁開始動用南司內衛所的力量,并派遣內衛所千戶駱承林,低調前往慶陽安化。 真要說起來,其實安化還在固原府的東面。 這兒要是出什么事,對身在固原的楊一清也會有所影響。 駱承林現在經驗豐富了,他與屬下扮作護商的鏢隊一路向西北去。 路上只要碰上個茶肆,他就會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用布包著的東西拿出來,偷偷的問:“有沒有見過這種有毒的樹葉?” 大多數人都搖頭。 一來有毒的樹葉本就不多。這玩意兒它不容易有毒,但凡知道它有毒的,那都跟閻王爺報道去了。 二來,樹葉都碎成了渣了,本來認識的也變得不認識了。 駱承林可以說沒什么收獲,只能一路過陜西,再經延安府入慶陽,進安化。 安化其實是陜西境內一個偏僻的小縣城,土地貧瘠,物資錢糧都不是很充足。駱承林自己都不明白,為什么副指揮使要派他都這個地方來。 更不明白那個安化王有什么要緊。 明代各地藩王不少,多這一個不多,少這一個不少。 這個安化王,名朱寘鐇,弘治五年襲爵,屬于洪武皇帝第十六子慶靖王朱栴一脈?;旧峡梢哉f和朱厚照關系遠了去了。 駱承林初入安化,人生地不熟,他在縣城里里外外轉了兩天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后來自己的屬下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說:“這個安化王似乎挺喜歡與人結交。他已下帖,計劃在五日后宴請當地官員和豪杰之士,駱千戶,咱可以趁此機會混進去?!?/br> 駱承林聽了這話神色怪異,這么窮的地方,王府還大搞宴請,這事情到底是上奏還是不上奏? 另外,一個藩王干嘛這么好結交? 這讓他的心里嘀嘀咕咕著,有些不舒服。 不過這個主意倒是個好主意。 “咱們……算豪杰么?” “這還不簡單?花幾個銀子,找幾個人鬧事,挨咱們一頓打,這不就算了?” 駱承林把自己這個叫楊述的屬下拉到自己面前來。 “不得不說,你小子比我更高大英武,我有可能被人認出來,就你去。進去以后,老方法聯絡?!?/br> “是!” …… …… 固原總督府。 當提到誰去打這第一仗的時候。 其實這個名字是有的,至少在王守仁的心中有。 “部堂總制三邊以后,不是募了兵勇三千嗎?” 楊一清轉瞬就想到,“你是說游擊將軍仇鉞?他的確精于騎射,長于督兵,但是他只有三千人?!?/br> “三千人又如何?部堂可以為其增兵。屬下初到陜西,就聽聞仇將軍之名,他身經百戰,手下三千人個個都是精銳。有這樣的虎將,咱們不求大勝,只求不敗,應當還是不難的?!?/br> 仇鉞這個人,其實原來不行仇,而姓王,屬于最沒地位的大頭兵,但他身高臂長,有蠻力,被編入寧夏衛以后,多次與韃靼人戰斗,并且作戰勇猛,累功升遷。 后來,一個叫仇理的人出現了,他以署都指揮僉事的職務分守寧夏左屯衛,有一次在玉泉營擊敵之后,聽人說有個家伙斬首三級歸來。 心驚之下,便召見了這個姓王的小子。 這一見壞了,仇理一看這人勇武得不得了,他也喜歡的不得了,于是收在身邊做親兵。 再后來,仇理死了,但他沒有子嗣,于是這個王姓小子襲了他的職位,擔任寧夏前衛指揮同知。 從此,一個叫仇鉞的狠人出現了。 作為小股部隊的指揮官,他打不出王越那樣的大勝,但他長期戍守在邊疆一線,經常性的與韃靼人交戰,還留下“虜賊知其名”這樣的話。 甚至于因為他駐守玉泉營,韃靼人會事先避讓。 換句話說,他在‘邊境摩擦’這樣規模的戰斗中威名赫赫。 再后來,楊一清總制三邊,到任之后也很快就聽說了仇鉞這個名字。 也因為原來的邊軍戰力羸弱不堪,所以他募兵三千,并向朝廷奏請以仇鉞為游擊將軍,統領這支部隊。 以楊一清在朝堂上的地位,升一個游擊將軍實在是小事一樁。 這才有了王守仁此事說的這件事。 有人怕韃靼,仇鉞不怕。 三千兵不夠,那就增兵。 楊一清左思右想之下,也做了決定,因為現在以楊尚義的一萬多人去和火篩硬碰硬,確實不妥。 于是偏偏頭吩咐說:“派人去把仇鉞叫來?!?/br> 王守仁見到自己的建議被采納,心中總算踏實了些。他知道現在有人覺得大明可以速勝韃靼,就像第一次花馬池之戰一樣。 不過那個時候,火篩進行了分兵,還有大同騎兵來援。 這次可完全不一樣了。 “還有一個疑點?!睏钜磺謇^續說。 “請部堂明示?!?/br> “我們的人說,此次犯邊達延汗是出了王庭的??善駷橹?,寧夏、榆林、宣府、大同,沒有一處報了軍情,也沒有人知道達延汗在哪里。沒有狼煙,似乎一切安好。但此事不小,不能輕易忽略。當年老夫給火篩來了一招示弱,如今我們自己可不能犯同一個錯誤?!?/br> 王守仁眼神凝了起來,“確認小王子也出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