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902節
徐老師馬上追問,“你們的強s波,是制造多少倍的引力?” 顏靜聽的有點懵,她仔細想了一下,道,“應該不超過四倍吧?” “只有四倍?” “是???” 徐老師和趙老師對視一眼,他們感覺有點疑惑,想要制造黑洞可遠不是四倍引力能達到的。 徐老師繼續追問道,“只有四倍引力,為什么要叫做強s波呢?” 顏靜頓時明白過來,解釋道,“強s波,說的不是引力強度,而是s波強度?!?/br> “就像是x光和可見光,區別是波的強度?!?/br> “有什么區別?” 徐老師和趙老師還是不明白。 顏靜仔細想了下,舉例說道,“就像是水流,引力增大是增大水流的速度,我們的研究是增大水的密度?!?/br> “水流速度非???,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如果只是增大水的密度,顯然不會造成什么影響?!?/br> “事實上,研究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以實驗結果和理論來看,強s波會被常規環境排斥,影響的只會是強湮滅力場?!?/br> “這個研究和強湮滅力場技術相似,只是制造出定向的力場,也就是讓力場有方向……” “……” 徐老師和趙老師對視了一眼,他們還是沒有太聽明白,但卻知道強s波并不是強引力。 “原來強s波是這個意思!” “薛建平分析的大錯特錯,我們等于是被忽悠了……白來一趟?” 他們的心情都不好了。 想到為了一個‘錯誤的分析’,特別跑了一趟湮滅力場實驗基地,心累體乏不說還擔負了很多工作,他們就感覺非常的郁悶。 他們在基地里吃了一頓飯,又招呼了一下王浩,提醒注意安全以后,就帶著人離開了。 王浩把領導組送到了基地門口,感覺都有些莫名其妙,“他們來這里就是提醒我們注意安全?” “還用特意跑一趟嗎?” “來這里,肯定不是順路吧……” 領導組的到來也只是個小插曲而已,并沒有對于研究造成影響。 研究組每天還是進行實驗、論證底層構架、研究理論,伴隨著一次次的論證和實驗,任務靈感值也不斷的提升,實驗中也有了一些發現。 同時,理論組倒是相對清閑。 保羅菲爾-瓊斯、海倫、陳蒙檬等人,也會參與到技術論證工作,但因為不用參與到實驗中,他們有大把的閑散時間,都用于繼續完善理論。 每一個頂尖的學者都是非常固執的,保羅菲爾-瓊斯可不會放棄自己的理論,他繼續鉆研空間短波論,甚至以此研究出了可怕的觀點—— “強s波,會剝離粒子的電磁特性!” 這個觀點太令人震驚了。 最關鍵的問題是,觀點提出來以后,王浩收到了正確的反饋,他確定了‘原子被剝離電磁特性’的結論,馬上問道,“能有很大危險嗎?” 答案是‘不會’。 即便如此,王浩也驚出了一身冷汗,其他人聽起來倒是沒什么,但他可以得到正確反饋,知道確實會發生‘原子被剝離電磁特性’的現象。 ‘原子被剝離電磁特性’,也可能會影響到質子、中子,若是發生原子解體,或是其他產生巨大能量的反應,就會瞬間發生大爆炸。 當進行深入討論的時候,就知道為什么粒子會被剝離電磁特性了。 s波和湮滅力具有極大相關性。 湮滅力的存在本身,促進了強力、弱力以及電磁力三大力的產生。 強s波,可以理解為‘定向強湮滅力場’,其作用可不僅僅是宏觀上的,到微觀層面也能有明顯的體現。 強湮滅力場會激發原子的外層電子產生遷躍現象。 定向強湮滅力場,很可能會導致原子外部電子層紊亂,就會形成一種類似于‘電離’的不穩定狀態。 在討論的過程中,王浩思考著開口說道,“如果我們制造出的s波強度非常高,能引發原子核解體,剝離質子的電磁特性,同時,方向是向四周散發,可以理解為一個釋放反向強s波的奇點……” “會發生什么?” 辦公室的幾人順著思考,同時瞪大了眼睛,不約而同的喊出兩個字—— “黑洞!” 第六百一十一章 論文發布,物理界:定向強s波,就只是理論而已! 四大常規力中,引力是無處不在的。 粒子相關的物理研究很少談及引力,也只是因為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大部分情況會忽略不計而已。 湮滅力,最初的定義就是引力的微觀表現。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把引力看作是湮滅力,或者反過來,把湮滅力看作是引力。 s波,是定向引力場檢測到的輻射定義。 s波和湮滅力具有極大相關性,那么定向的s波就等于是制造出了定向的引力場。 定向強s波,也就是制造出了定向強湮滅力場,而強湮滅力場對于微觀粒子有明確的作用。 比如,可以讓原子發生電子層遷躍現象,也可以讓物質產生磁化效果。 定向強湮滅力場,對于粒子的影響就太大了。 在常規的湮滅力場環境下,引力場也就只有外在的表現,直接影響就是物體受力情況,物質處在反重力場中,影響的就只是受力而已,像是處在一片受力環境不同的區域,對于粒子層面影響微乎其微。 強湮滅力場則可以直接影響到粒子層面,那么定向強湮滅力場,對于粒子造成的影響就太大了,會使得原子外層電子受到單方向的擠壓作用,會快速導致原子的電子層被剝離,原子內外飄散的能量則會被湮滅。 這種基礎下,出現了一個特殊的奇點,不斷向四周散發反向的強s波,物質內部的粒子會受到單方向的強湮滅力場影響,原子本身會遭到極大的破壞。 電子層被剝離,就只是常規影響。 原子核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原子核內部的質子和中子同樣會受到單側的湮滅力場影響,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剝離質子的電磁特性,質子就會變成中子,也就會造成原子核直接解體。 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說法。 實際上,天文物理中早就有了‘中子星’的概念,甚至給一些天體定義為‘中子星’。 也就是說,足夠大引力的環境下,原子核就不能保持穩定,質子都會被剝離電磁特性并變成中子。 足夠大的常規引力,就能夠做到讓原子核解體,再加上指向奇點的強湮滅力場作用,情況就會更加向極端發展。 高強度的定向強湮滅力場,可以大大弱化粒子之間的斥力。 具體可以理解為,原來粒子間的斥力是正對方向的,受到單側定向湮滅力作用后,相互正對的斥力就會產生一個傾角。 湮滅力作用越強,傾角就會越大。 那么,粒子之間的距離就會越接近,會貼合到非常緊密的程度。 保羅菲爾-瓊斯說的‘粒子貼合’并不準確,因為粒子貼合在一起,相互之間的斥力就會變得無窮大。 但是,用‘粒子之間距離無限接近’來形容,一定程度上就是正確的了。 當粒子可以無限接近,奇點周圍的質量就會非常集中,具體能集中到什么程度,可以通過數學來計算,不一定能計算出準確的結果,但大致量級還是可以進行粗略估計的。 那種環境下,奇點周圍一定會形成質量高度集中的特殊區域。 這就形成了實際意義上的黑洞。 保羅菲爾-瓊斯、陳蒙檬等人,順著思考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們無法制造出超高倍率的強s波,也無法制造出釋放反向s波的奇點。 但是,他們的研究就是制造定向強s波。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研究的就是能制造出黑洞的技術,缺少的只是方向控制以及極端強度而已。 每個人都開始擔心實驗了。 “我們只是制造單倍率的定向強s波,并沒有什么危險。當然了,實驗中還是要注意?!?/br> “最好不要近距離的參與實驗……” 王浩安慰了一下理論組的人,他也感到非常的后怕,但仔細想想就不在意了。 實驗室有危險,他能提前判斷出來。 這才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以保證安全為基礎,才能安心的去做實驗研究,而不會因為危險就停下來。 他們還是繼續研究理論。 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放在了‘原子電磁剝離’、‘質子電磁剝離’等問題上。 “在存在奇點的極端環境下,‘電磁剝離’意味著什么呢?應該不是被湮滅吧?” 他們首先就排除了湮滅質量的情況。 即便是湮滅電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湮滅質量點只存在于‘承載能量達到上限的極端強湮滅力場’環境下。 在存在釋放超高倍率定向湮滅力場奇點的環境下,想要讓‘承載能量達到上限’,所需要的能量甚至可以用無窮無盡來形容,一個超大恒星能量全部集中到一個點,都不一定能讓奇點位置承載能量達到上限。 這可以通過數學手段進行粗略計算,然后對比數字量級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陳蒙檬提出的觀點很有意思,“如果奇點制造出了黑洞,吸收的物質粒子中,電子、質子被剝奪的電磁特性?!?/br> “這些帶有強力電磁特性的特殊物質或特殊能量,很可能會存在于黑洞的外層?!?/br> “外層的強大電磁力,又會影響到內部的物質?!?/br> “我們可以假定外層強力電磁會不斷的增加,那么對內部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當達到某一極限點的時候,就可能和中心發生特殊的反應,從而形成巨大的電磁風暴,并從表層到內部向外噴發出超高能粒子風暴……” 陳蒙檬的觀點中,也只有‘電磁物質或能量被拋到黑洞外層’,有一定的基礎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