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63節
劉云利有些發愣。 王浩笑道,“我忽然想到了另一個問題。不管是常規的磁化反應還是升階元素的特異磁化反應,都是在常規環境下檢測出來的?!?/br> “強湮滅力場內是否有磁化反應不確定,我更傾向于沒有,因為理論上磁化反應是因為電子軌道的反遷躍?!?/br> “在沒有特異反應的情況下,材料受到強湮滅力場的擠壓,原子和原子之間的距離……” “可能會降低!” 王浩說的非??隙?。 “這代表什么?”廖建國跟著思路開口問道。 劉云利幫著回答說道,“王院士的意思是,我們可能以此制造出密度更高、性能更好的材料?” 他說完看向王浩。 王浩朝著劉云利豎起大拇指,“沒錯,劉教授,你實在太天才了,這個我從來沒想到過?!?/br> 劉云利不好意思的笑笑。 廖建國頓時更郁悶了。 他發現每當自己開口說話或提出建議的時候,要么就是‘排除錯誤答案’,要么就是‘被不在意的搪塞’。 劉云利一開口就被贊嘆是天才。 兩人待遇的差距實在太明顯了。 廖建國發現自己都開始嫉妒劉云利了,“難道是因為劉云利一直跟著王浩做研究?” “肯定是這樣?!?/br> “所以我就是外人啊……” …… 劉云利說的話讓王浩意識到一個問題。 在特殊強湮滅力場環境下,排除特異反應的干擾,就可能制造出高密度的升階材料。 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物理上來說,氣體的密度和壓力直接相關,固體的密度很可能和湮滅力場強度相關聯。 原子之間存在兩種力。 一種是萬有引力,另一種是同性斥力。 萬有引力本身就是湮滅力場的作用力,可以理解為‘空間擠壓作用力’;斥力則可以理解為電磁力的綜合體。 原子和原子之間的距離就是兩種力的平衡作用。 在強湮滅力場狀態下,萬有引力必定會增加,但電磁力是湮滅力場下粒子內部復雜變化所產生,增加的幅度大概率趕不上萬有引力。 其邏輯可以理解為—— a(湮滅力場強度)=b(萬有引力)。 由a產生c(電磁力),c≤a。 現有,b=c。 當a增加了幾倍以后,b也同時增加了幾倍,c增加的幅度不一定能趕上b,那么c就會小于等于b。 這樣再想達到平衡,原子間的距離就只能變小。 王浩繼續深入的想著,“磁化鐵材料,原子密度沒有變化,但其中卻產生了分部均勻的一階鐵?!?/br> “那么特異現象,會不會是原子間的距離和原子相互作用沒有達到平衡才導致的?” “這個方向,確實可以研究一下……” 在有了明確的想法以后,王浩馬上聯系了向乾生,讓湮滅力場實驗組進行實驗配合。 如果能夠制造出密度更高的材料,自然就證明想法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否則想法暫時也只能是想法,肯定存在某種問題或者是不完善的。 …… 湮滅力場實驗組。 向乾生了解了實驗信息后,馬上就開始安排進行實驗。 他和其他人一起進行討論,就商定用高純度的‘黃金’作為材料進行研究,“金元素的性態穩定,8倍率的環境下也不會出現升階現象?!?/br> “磁化后的金,放置在常規環境下,半個小時內,自身磁力就會逸散到表面低于30mt以下?!?/br> “另外,黃金的熔點低……” 以高純度的黃金作為材料,優勢實在是太多了。 實驗過程也非常簡單,就是把黃金融化后放置在強湮滅力場內,讓金屬溶液慢慢的冷卻成型。 在冷卻成型的過程中,金屬外在還有壓縮裝置,給與金屬溶液足夠強度的擠壓力。 然后,拿出來測定密度。 很快。 實驗結束。 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測以后,向乾生拿到報告都非常激動,他甚至連夜乘車來到了西海大學。 第二天早上,王浩才剛來到梅森數實驗室,就見到了等在門口的向乾生。 向乾生的雙眼有些發紅,他在實驗室一樓休息室睡下的,但明顯是沒有睡好,見到王浩以后,他馬上激動的說道,“王院士,有發現啊,有大發現!” “去辦公室說?!?/br> 王浩趕忙帶著向乾生去了辦公室。 等到了辦公室里,向乾生依舊非常的激動,他趕忙把包里的文件遞過去,并說道,“我們才進行了一次實驗就有了發現?!?/br> “我們選用高純度的黃金作為材料,實驗后發現材料密度確實變高了,每立方厘米22.12克,常規只有19.32!” “增加的幅度很高……” “同時,我們發現這種材料會持續向外散發強磁場,甚至是電子能量輻射……” 第四百四十七章 制造出‘未來元素’,放射性問題,壞心情轉移大法! 辦公室里。 王浩仔細看著手里的報告。 上面都是實驗后黃金材料的檢測數據,其中一些物理特性,比如熔點,是沒有變化的,但另外一些物理特性變化很大。 首先就是黃金材料的強度和韌性,伴隨著材料密度的上升,材料的外在物理特性也跟著上升。 其次就是電磁特性。 黃金的導電性能明顯增強,也就是電阻率變低了,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實驗研究,但和密度上升也可能存在關系。 另外,有兩點很重要。 其中一點就是向乾生所說,材料會不斷的釋放電子能量輻射,只要是物質都會向外散發能量輻射,但加上‘電子’兩個字就可以理解為‘放射性’。 ‘放射性’級別的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自然非常大。 王浩馬上問道,“實驗后,注意防輻射保護了嗎?還有材料檢測中心那邊,一也一定要注意?!?/br> 向乾生道,“我們很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磁化材料散發的強磁場,對人體的危害也很大,現在也不用太擔心,我們用的實驗材料不多?!?/br> 王浩點頭繼續看下去。 報告最后談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實驗得到的黃金材料放置在常規環境再融化凝固,性質依舊沒有變化,依舊有著高密度以及放射性的特點。 當看到這里的時候,王浩也不由得驚訝的挑了挑眉,自語的說著,“如果元素沒有形成升階的穩態,常規環境下融化再凝固,按理來說,就應該回到原來的狀態?!?/br> “我們也是這么想的?!?/br> 向乾生道,“所以才讓材料中心那邊做了這個實驗,結果發現材料并沒有變化?!?/br> 王浩皺眉想了想,說道,“或者,可以試試氣化?” “氣化?” “對?!?/br> 王浩道,“讓材料氣化,再緩慢降低溫度,讓其形成一個個小顆粒,再去融化讓材料凝固成一團?!?/br> “常規環境下融化不能讓材料發生變化,可能是因為內部原子活躍度不足,如果是氣化,活躍度就夠了?!?/br> 向乾生馬上點頭,“等回去就試試?!?/br> 這時,何毅推門走了進來。 王浩見到何毅笑了下,連忙招呼一聲,“何教授,不,以后應該叫何院士了……何大院士,這邊坐?!?/br> 這句話說出來,氣氛就是輕松了許多。 向乾生把位置讓給了何毅,笑著大聲招呼道,“何大院士!快來,等你好半天了,院士的派頭就是不一樣!” 今年何毅參加了院士增選,他頭上頂著諾貝爾物理學獎,再加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位,評選就真是走個流程。 數學物理學部內部會議上,幾個老院士都明確表態說,必須讓何毅選上院士,否則以后的院士增選也不用繼續了。 當時老院士們是這么說的,“如果何毅選不上,就是學部的丑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選不上院士,我們這些老家伙都應該下去,學部也該解散了?!?/br> “必須選上,最好是全票通過!” “……” 何毅獲得了巨大的支持。 哪怕他不為院士增選做任何準備,也肯定能夠選上院士,提前喊一聲‘何院士’一點都不為過。 何毅帶著郁悶坐下來。 換做其他人招呼一聲何院士,他可能會感覺有點高興,心里也會多出一絲得意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