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64節
但是王浩? 向乾生? 這兩個家伙完全就是在拿他找樂子。 王浩打趣了一下何毅,隨后就轉到了正事,他交代道,“我們研究湮滅力場中的材料變化有新發現,需要反重力中心進行實驗配合?!?/br> “哦?什么實驗?”何毅來了精神。 王浩解釋起來。 強湮滅力場相對于常規環境,就相當于常規環境相對于反重力環境。 在研究材料在強湮滅力場的變化,自然也就需要反重力環境進行實驗配合,反重力環境進行實驗。 簡單來說,就是讓金屬材料在常規以及反重力的環境下液化、氣化,再凝固去研究是否發生變化。 “這個實驗相對簡單,反重力環境比強湮滅力場友好的多……” “但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br> 王浩,“研究針對的不是新發現,而是針對穩態元素以及材料,是否會在弱湮滅力場發生變化?!?/br> “從理論上來說,不會,但我們不能錯過任何可能?!?/br> 何毅頓時更郁悶了。 向乾生做的是強湮滅力場環境實驗,幾乎肯定會有發現,而他做的是反重力環境實驗,結果就是‘可能性不大’。 他都有點羨慕嫉妒了。 王浩交代了何毅進行實驗后,馬上又聯系了湮滅科技公司的技術部門,讓他們生產一階鐵的過程中,讓一階鐵在強湮滅力場中凝固,同時給與一定的物理性壓力,看去檢測是否會發生什么變化。 他對此抱有很大期待。 既然高純度的黃金未發生升階都會有變化,升階材料也有很大可能產生特定方向的變化。 同時,也少不了材料檢測中心。 王浩和汪輝進行了通話,讓他們進行材料的全方位檢測,包括輻射強度、輻射特性、化合物特性等等。 他非常重視新的發現。 材料科學是一切應用科學的基礎,有了材料才能大幅度提升技術,升階元素的發現讓材料學有了多方向的突破,而全新的材料研究發現,也很可能讓材料科技得到蓬勃發展。 可控核聚變研究中,材料是一大難題。 最難的就是磁場開口處的材料,必須要高抗輻射、高熔點、高韌性以及高壽命的特殊材料。 這種材料暫時是沒有的。 想要完成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材料研究方向上必須配合取得一系列的突破,制造出很多符合要求的材料。 王浩感到頭疼的是,針對新的實驗發現,他無法完全用理論解釋。 簡單來說,實驗超過了理論。 “還是積累太少……”他很無奈的搖搖頭。 若是人類科技正常發展,湮滅物理方向的科技,也許一百年、兩百年,甚至幾百后才會有發現,到時候,就能夠積累足夠多的理論。 科技發展來說,一項新理論的出現,往往需要幾十年、上百年才會轉換為科學技術。 當有了足夠多的理論積累,再去研發相關的技術就很順暢了。 現在不同。 系統幫助引導了正確的方向,他們也一直走在正確方向上,有很多的實驗發現就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就是研究速度快帶來的問題。 王浩仔細思考了很久,還是決定認真做研究,補足理論方向的缺失,否則未來再繼續探索就會找不到方向。 他找來相熟的幾個人,說起了最新的實驗研究。 每個人都感到很驚訝,“什么,在沒有升階的情況下,材料發生了變化?密度變高?韌性增強?” “還有輻射?” “聽起來很可怕啊……” “這里面應該涉及到了原子變化吧?” 保羅菲爾-瓊斯迅速抓住了重點,“肯定會涉及到原子變化,否則密度不可能變高,即便是強壓縮可能會對金屬有效果,但融化后重新凝固,密度也會回歸常態?!?/br> “沒錯?!?/br> 王浩點頭道,“所以研究的內容是,論證強湮滅力場環境下會發生的原子變化?!?/br> “我們已經解析了電子升階現象,但從未論證過原子核發生的變化,從理論上來說,兩者是一起變化的?!?/br> “質子、中子之間的力場,更微小夸克之間的力……” “當然,研究的難度很高,我只是希望能積累一些理論,來對今后的實驗發現進行解釋?!?/br> 其他人都深吸了一口氣。 人類對于原子的研究,大多成果都集中在外層電子上,比如電子分布、電子軌道、電子組成帶來的化學特性變化,等等。 針對原子核,也只有基本的組成而已。 比如,原子核是由質子、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則是由更微小的夸克組成,等等。 其他就很少了。 這主要是因為,原子核遠沒有電子活躍,無法通過物理、化學現象去做研究,大多只能從其組成的角度去論證。 當涉及到微觀質量單位的研究,觀察粒子對撞現象幾乎是唯一的手段。 現在則是論證強湮滅力場環境下的原子變化,原子核的質量、組成不變的情況下,怎么去論證其發生的變化? …… 王浩并沒有想真正研究出什么東西。 他只是希望大家能開拓思維,針對一系列了的實驗結果,從理論角度做分析判斷,來增加一些理論基礎。 以實驗為基礎進行理論分析,或許就可以分析出一些東西。 王浩的優勢在于,他可以篩選出其中正確的內容,就能一點點的完善相關的理論。 這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王浩并沒有關注理論研究,而是不斷關注著一個個實驗結果。 湮滅力場實驗組、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再包括湮滅科技公司,都在做相關的實驗研究,就有了很多的實驗發現。 何毅組織的實驗證明了王浩的判斷是正確的。 他什么也沒有發現。 反重力環境下,常規材料的液化、氣化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沒有發現也是很重要的發現。 王浩對何毅說道,“你們的實驗結論很重要,說明性態穩固的元素放置在若湮滅力場內,不會發生性質變化?!?/br> “我也只能這么想了?!?/br> 何毅有些郁悶的說道,他馬上問道,“其他有發現嗎?” “向教授那邊,他們發現實驗后的新材料,放置在常規環境進行氣化再凝固,就會重新變成普通金屬?!?/br> 王浩說完補充道,“和我的判斷一樣?!?/br> “另外,他們用不含有鐵、鋰的合金材料進行實驗,發現密度提升了百分之十左右,熔點也增加了20攝氏度?!?/br> “相對于單質金來說,提升的幅度并不大,但區別是熔點有增加,我認為,這是內部原子變化,影響到了化學鍵以及合金性態?!?/br> “還有,湮滅科技公司的技術部,制造出了密度高出百分之三十的一階鐵,再一次說明常規環境下一階鐵材料并非穩態,也證實了我們之前有關升階元素的理論?!?/br> “可惜,這種一階鐵具有強烈的放射性……” 王浩嘆了口氣。 湮滅科技公司的實驗成果非常重大,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宇宙發展與元素性態》的內容。 《宇宙發展與元素性態》認為,伴隨著強湮滅力場的不斷提升,元素的性態也會發生變化。 伴隨著宇宙不斷的發展,湮滅力場的強度越來越高,現在穩定性態的元素,未來就可能成為一個衰變元素。 反之亦然。 湮滅科技公司制造出的新型一階鐵就具有強烈的放射性。 這種放射性不同于磁化冷卻的黃金,其放射性和鐵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類似,只是放射的強度還要高出幾倍。 湮滅科技公司很可能制造出了‘經過無數年湮滅,湮滅力場強度達到8倍率的鐵元素’。 “這個結果,不知道是好是壞……” “就像是我們的理論,穩態元素未來可能會發生衰變,其實我希望鐵元素能維持穩態,畢竟鐵的應用范圍太廣了?!?/br> “以衰變情況來看,應用的范圍就會大大受限……” 王浩郁悶的說道。 何毅則聽著很難受,他的實驗什么都沒有發現,而湮滅力場實驗組、湮滅科技公司都有很重要的發現。 同樣做一個研究,不同方向會有這么大差別? 何毅帶著郁悶走出了辦公室,到了一樓正巧碰到過來的張志強。 張志強臉上喜滋滋的明顯心情不錯。 何毅眼神一亮,熱情的過去拉著張志強走到角落,捂著心臟小聲說道,“志強啊,我得跟你說說,要不心里難受?!?/br> “什么事?說!” 張志強灑脫道,“何大院士,我最擅長安慰人了!” 何毅用力扯了下嘴角,也沒有在意,而是繼續道,“向乾生,知道吧,向教授,我們做同一個研究,我是反重力方向,他是強湮滅力場方向,結果他的實驗取得一系列成果啊,而我這邊……” “唉~~” 他說著長嘆了口氣。 張志強頓時安慰道,“這有什么大不了?一次研究而已,你們的成果已經夠多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