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72節
尤拉伊-諾沃提尼忍不住問道,“恩波利,數據來源可靠嗎?” “當然?!?/br> 恩波利-庫博得意的翹起嘴角,“這可是通過研究含有一階鐵原材料得到的數據,杜羅因舍夫,知道吧?” 尤拉伊-諾沃提尼頓時有了信心。 雖然他有些看不起恩波利-庫博,但不得不承認,代表阿邁瑞肯的恩波利有豐富的消息渠道。 他仔細琢磨著說道,“10t到11t、13t到15t,磁化反應強度數值上,看起來差距確實不大,但具體有多大差距也很難說,我們并沒有湮滅力場強度的衡量標準……” “不管怎么說,差距已經能摸得到了?!?/br> 恩波利-庫博說道,“本特先生支持我們的研究,所以我們已經可以開始論證制造第二臺設備?!?/br> “以目前的技術積累,下一臺設備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會有提升,到時候,我們就能趕超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他說著都非常期待。 其他幾個學者也同樣非常期待。 在湮滅力場的研究方向上,他們一直都是追趕者的角色,都迫切希望能趕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掌握國際最高端的技術。 只有實現技術上的趕超,才能做最前沿的研究。 …… 半個月過去了。 這是平平無奇的一天。 早上。 尤拉伊-諾沃提尼走進辦公室,習慣性的打開了電腦,隨后把椅子傳了個方向,支著下巴看向窗外的風景。 有個頭發稀疏的中年人,快步朝著大樓走過來。 諾沃提尼頓時笑說一句,“比爾竟然來的比我還晚”,他說著起身過去沖了兩杯咖啡。 等咖啡沖好端過來,辦公室的門恰好被推開。 比爾-布萊恩的表情明顯非常嚴肅,剛進門還沒坐下,就問道,“尤拉伊,你知道了嗎?” “什么?”諾沃提尼一愣。 布萊恩道,“《湮滅物理與理論》新一期,你還沒看嗎?” “哦,對了!” 諾沃提尼反應過來,點開電腦輸入密碼,隨后打開了個人郵箱,就看到《湮滅物理與理論》發來的新一期內容。 他正cao作著也開口問道,“有什么特別的嗎?” 比爾-布萊恩沉默了一下,用力抿抿嘴道,“我知道和他們的技術差距了?!?/br> “???” 諾沃提尼有點不明白。 “你看看就知道了?!?/br> 布萊恩說著嘆了口氣,“我看了一早上,其中有兩篇內容值得注意,有一篇是對于湮滅力場強度的測定以及力場強度和鐵的磁化反應強度的關系。另一篇是湮滅能量界限的測定?!?/br> “前面一篇……” “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他們究竟是怎么進行的測定,還有,按照他們公開的數據,一階鐵發生電子遷躍的低值,場力強度大概在6.6左右,而我們……” “只有4!” “技術趕超……呵呵?!?/br> 布萊恩沒有再說起后面一篇內容。 諾沃提尼則是認真看了起來,前一篇內容叫做《湮滅力場與磁化反應》,就是研究湮滅力場強度和鐵的磁化反應強度之間的關系。 其實是兩個研究內容。 一個就是湮滅力場強度測定,另外就是研究和磁化反應的關系,只不過前者沒有詳細介紹。 湮滅力場強度測定,簡單來說,就是物體在強湮滅力場內的重量增加,和反重力場強度標準一致。 這種強度定義標注,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諾沃提尼和布萊恩一樣,下意識就思考起了‘強度測定方式’,也同樣想不到該怎么去進行測定,因為強湮滅力場只是一個薄層,其內部就是反重力場,薄層狹小的范圍,根本無法做常規的力學實驗。 另外,就是根據后續的內容,簡單計算了一下,他們所制造的湮滅力場的強度。 “所以,我們所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在‘4’左右?” “對?!?/br> 布萊恩很認真的點頭,“我們只有4,而他們最低6.6。之前我們以為差距不大,10t和13t……” 他苦笑的搖了搖頭。 磁化反應強度數值上來說,10t和13t的差距不大,可按照新的公開成果內容,湮滅力場強度和磁化反應強度不是直線正比關系,而是類似于‘對數’曲線關系。 湮滅力場強度越高,磁化反應增加的幅度也就越小。 10t和13t,差了30%。 4和6.6差了65%。 另外,6.6的強度還只是鐵元素發生電子遷躍的下限,換句話說,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所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只會比6.6更高。 等諾沃提尼看完以后,辦公室的氣氛很沉重。 在半個月以前,他們還覺得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技術差距并不大,而現在則是發現差距根本追不上。 最少,不是制造一臺新設備就能追上的。 “二代以上!” 布萊恩做了個評價,“技術差距最少在二代以上,還是我們每一次都有巨大進步的情況下?!?/br> “按照現在的情況,制造一臺設備需要百億美元,包括技術論證、制造,需要一年時間,兩代,最低也需要三年!” 諾沃提尼補充了一句,“但是,強湮滅力場發現到現在也沒有三年?!?/br> “這就是關鍵!” “我們作為后來者的角色,追趕的速度還沒有對方的研發速度快……” 第三百九十章 批量制造一階鐵!王浩:你們剛簽大單,會不會不太好? 辦公室里。 比爾-布萊恩和尤拉伊-諾沃提尼一起沉默著。 在仔細研究了《湮滅力場與磁化反應》以后,他們想著半個月以來,不斷談到的‘技術趕超’問題,都感覺自己像是個滑稽的小丑。 不! 組織里所有人都一樣。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建立是為了研究湮滅物理,而第一以及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其實諾沃提尼、布萊恩為首的學者們,都更傾向于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合作,從而能夠參與到最頂尖的研究中,只是影響力巨大的尖端科學研究,不是純粹的學術,受到的政-治影響也很大。 除非能說服組織大部分人,以及拿出資金做投入的機構,否則想參與到研究中,暫時只有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一個選項。 當然。 即便更傾向于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合作,諾沃提尼、布萊恩等人也希望組織掌握的技術能實現趕超。 過去半個月時間,他們一直都在談這個,也已經準備論證制造第二臺設備,并且都充滿了期待。 科學研究追求的都是創新。 現在的情況下,他們的技術比不上對手,導致大部分都是復刻對方的實驗,有的則是對結果做驗證。 復刻、驗證,幾乎沒什么意義可言。 本來想著制造出下一臺設備,就能實現技術上的追趕,還一直津津樂道的討論著。 現在發現雙方的差距大到‘二代以上’,只是論證下一臺設備,也就是‘下一代’,幾乎沒有趕上的希望。 “湮滅力場強度是一方面?!?/br> 尤拉伊-諾沃提尼嘆氣的說道,“現在還有另一個問題,他們的一些研究,想不出是怎么做到的?!?/br> “就這個湮滅力場測定,怎么測定的?” “強湮滅力場只是個薄層,無法做常規的力學實驗,如此精準的數據,具體是怎么來的?” 比爾-布萊恩郁悶道,“可惜,他們沒公開實驗細節?!?/br> “不可能公開?!?/br> 尤拉伊-諾沃提尼搖頭道,“如果是我們,也一樣不會公開?!?/br> 比爾-布萊恩用力抿抿嘴,搖頭道,“你是對的?!?/br> 兩人正嘆氣的時候,外面已經熱鬧起來。 好多人都已經來到了辦公樓里,也都看了新一期《湮滅物理與理論》,布萊恩、諾沃提尼能看出的東西,其他人自然能看的出來。 他們都不斷討論著。 很快。 恩波利-庫博也到了,他同樣知道了消息。 在感到驚訝和郁悶的同時,馬上聯系各技術組召開會議,還特別到諾沃提尼喊了一聲,“尤拉伊、比爾,準備開會,我們要討論一下湮滅力場測定的技術問題?!?/br> 恩波利-庫博也知道重點。 湮滅力場強度是一方面,只代表他們的技術差距,湮滅力場強度測定則是個大問題。 他們制造的是同樣的湮滅力場,都只是反重力場外圈的薄層。 為什么王浩團隊可以通過實驗測定力場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