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71節
在用實驗設備制造出強湮滅力場后,把純鐵材料緩慢過一下場力,然后進行消磁處理就好了。 這些材料就可以打包交付。 實驗組快速完成了制造工作,材料的交付速度也很快,交付地點是在河聊城的機場。 兩家企業都是用貨運飛機運送。 飛機起飛,具體運送地點就很難說了,有一架飛機中途偏航,就直奔阿邁瑞肯芝加哥而去。 芝加哥,行-政大樓。 杜魯克-本特見到了阿貢實驗室的幾個材料專家,也包括從事一階鐵材料研究的克里斯托弗-約翰遜。 不過對原材料研究的是杜羅因舍夫-j-貝克,他拿著一份報告認真說道,“我的小組已經對原材料做了初步研究?!?/br> “其中一階鐵元素的含量極為微弱,提取工作非常困難?!?/br> “目前,我們對于一階鐵的了解,只限于國際公開資料以及約翰遜先生的研究成果?!?/br> 杜羅因舍夫說著看了一眼克里斯托弗,才繼續道,“我們初步判斷,一階鐵每一克的提取成本會在三千五百萬美元左右?!?/br> 這個數字高到讓人驚訝。 杜魯克-本特都忍不住問道,“三千五百萬美元?你確定?” “我確定?!?/br> 杜羅因舍夫很認真的說道。 杜魯克-本特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一克的提取成本就要三千五百萬美元,再加上原材料的制造成本,賣一億美元也不高啊……” “利潤率可能還不到百分之五十!” “這個……” “對方的科技部門,還真是挺良心的?” “……” “……” 第三百八十九章 成果發布,技術差距?兩代以上! 一種國際最尖端、壟斷式技術,制造出來的具有巨大科研價值的材料或設備,利潤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真可以用‘良心價’來形容了。 類似的材料或設備,利潤率一般都有百分之幾百,有的甚至是百分之一千以上。 因為售賣考慮的不止要覆蓋成本、賺取高額利潤,還要考慮收回所投入到研發費用。 研發費用,是很難說的問題。 “強湮滅力的研究,經費投入肯定是以百億來計算的……” “對方的科技部門賣掉了幾十克,但想要收回湮滅力場研究的成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br> “他們的技術這么高端,投入也會更大!” 幾個專家討論著都非??隙?。 事實也是如此。 過去幾年的時間里,湮滅物理實驗組一直都在不斷的燒錢,單單實驗組本身用掉的經費就有幾百個億。 實驗研究一直都有好多的部門、企業支持,包括航空集團、超導材料工業公司、高能物理所以及一些軍方科技部門,等等。 這些配合研究的部門、企業,都是以成本價提供材料、設備、人員,甚至是技術,有的還是免費提供。 如果全部算在其中,說以‘千億’為單位都不為過。 同樣的研究放在阿邁瑞肯,或是其他類似制度的國家,其他部門、企業根本不會無條件配合,提供各種支持會從中賺到大筆的利潤,花費必定是以‘百億美元’為單位。 當然,不管怎么算,售賣‘一階鐵材料’賺到了幾十億美元,也絕對是大回血了。 現在討論的是一階鐵材料的利潤率。 在聽了杜羅因舍夫-j-貝克的報告后,一群專家仔細的分析,最終得出‘利潤率不高’的結論。 他們轉而一想又覺得可以理解。 因為,太貴! 一克一億美元的售價,其實是卡在了‘臨界線’上。 如果真要實現‘百分之一千’的利潤率,一克賣到十億美元,就根本不會有科研機構或企業會購買了。 別說十億美元了,即便是兩億美元,都是無法接受的價格。 在討論過利潤率后,杜羅因舍夫-j-貝克繼續說道,“我們也對材料內含有的碳元素以及未發生電子遷躍的鐵進行了研究,同時,我們對材料整體進行了其他處理,最終得到結論……” “我們認為,原材料制造過程很簡單,就是過了一下強湮滅力場,發生強磁化反應后,馬上進行了消磁處理?!?/br> 其他人聽罷頓時思考起來。 通過原材料特性反推制造過程,聽起來似乎是有些夸張,實際上,主要是因為制造過程太簡單。 同時,結論也非常有意義。 杜魯克-本特沉默了好半天,思考著說道,“也就是說,排除了其他技術手段的可能……” 他說著輕呼一口氣。 杜魯克-本特最擔心的就是,制造過程中存在和湮滅實驗相關的其他高端技術手段。 若是存在什么不知道的技術手段,雙方的技術差距就不是‘量’,而是‘質’了。 對方用什么技術都不知道,怎么趕超呢? “那么制造過程中,會不會有高磁介入?”杜魯克-本特繼續問道,他們上一次針對‘交付時間拖延兩個月’,分析出了三個可能性。 一個就是上面說的‘其他技術手段’。 一個就是制造過程中有高磁場介入,或是對一階鐵制造產生作用,或是對強湮滅力場產生影響。 最后就是克里斯托弗‘場力臨界’的說法了。 現在第一點直接排除掉,第二點…… “無法得出結論?!?/br> 杜羅因舍夫-j-貝克解釋道,“強湮滅力場對于原材料,本身就起到磁化反應,即便制造中途是否有高磁場影響,也無法通過對原材料的檢測得出結論?!?/br> 這時,克里斯托弗-約翰遜開口說道,“高磁介入,需要庫博那邊進行實驗,如果他們能發現高磁場對強湮滅力場的影響,或許其中就有高磁介入手段?!?/br> “但我認為,高磁介入針對的也是場力,而不是材料本身?!?/br> “所以,其實我們已經有了結論,考慮到一階鐵的含量,考慮到交付時間拖延,他們所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很可能處在讓鐵發生電子遷躍的臨界值上?!?/br> “這樣一切就解釋的通了?!?/br> 克里斯托弗說著有些得意,上一次他就分析出來了,而現在則是證實了他的分析。 其他人也贊同的點頭。 克里斯托弗知道杜魯克-本特關心的是什么,他繼續道,“即便他們的技術更高端,但制造強湮滅力場非常復雜,那種設備進行改造是非常困難的,可能還不如重新制造一臺?!?/br> “設備制造,需要的經費是海量的,而且也很需要時間?!?/br>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技術強度也不會再有提升了……” 最后一句是關鍵。 杜魯克-本特聽著贊同的點頭。 科技領域的競爭來說,怕的不是對手技術高端,怕的是對手不止技術高端,還不斷的提升。 又甚至,連對手擁有什么技術都不知道。 現在他們通過對原材料的研究,了解了對方的技術程度,還知道對方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有提升。 頓時,可以安心了。 “接下來就要看恩波利那邊了……” 恩波利-庫博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負責人。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是十幾個國家一起組建的,相互之間共享研發成果,但阿邁瑞肯卻擁有最高的話語權。 對于阿邁瑞肯來說,技術比設備要重要的多。 通過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他們可以掌握湮滅物理實驗的技術,可以保證只要投入資金就可以單獨制造設備,而在研究方面,有十幾個國家一起投入,還能分擔研發費用。 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 很快。 恩波利-庫博拿到了原材料的分析報告。 其中有幾個數據非常重要,包括一階鐵的含量,包括碳元素性變推斷出的磁化強度,等等。 恩波利-庫博找來阿拉莫斯實驗組的人,結合強湮滅力相關實驗一起針對數據進行研究。 最后得到的結論是,“一階鐵元素發生電子遷躍,磁化反應的即時強度,大概在13t到15t之間?!?/br> “我們的實驗中,鐵的即時磁化反應強度,大概在10t到11t之間?!?/br> “所以,差距并不大?!?/br> 阿拉莫斯實驗組對磁化反應強度的分析,依照是材料磁化反應的‘強度衰減’情況。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做了很多的實驗,仔細研究磁化反應衰減數據,可以后續測定的磁場強度數據以及時間,通過一個公式分析出‘即時’強度數據。 10t到11t。 13t到15t。 兩個數據區間,看起來差距確實不大。 這也讓恩波利-庫博有了信心,他甚至還和組織幾個核心學者,透露了一點相關的內容,讓他們也了解王浩團隊的技術程度。 幾個核心學者頓時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