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81節
這是一次學術的盛會了。 后續的報告會參與人,包括四個菲爾茲得主,還有幾十個偏微分方程領域的頂尖學者,比國際召開的偏微分方程領域會議的含金量還要高。 王浩依舊是焦點人物,和一個個的學者們寒暄,到了晚上用餐的時候,才有了空閑見到了克勞迪奧-普羅切西。 普羅切西是國際數學會評獎委員會的負責人,他還是先恭喜了王浩的ns方程報告,隨后道,“我有預感,你肯定會成功,而且才只是開始,你將會成為最年輕的菲爾茲得主?!?/br> 他說的‘最年輕’,也就是創造了菲爾茲得主的獲獎年齡記錄。 之前最年輕的獲獎者是琺國數學家讓-皮埃爾-塞爾,他所創作的“凝聚代數層”及“代數幾何學與解析幾何學”,成為了現代數學的新“經典”文獻。 由于在代數拓撲學上的卓越成就,讓-皮埃爾-塞爾獲得了菲爾茲獎,獲獎年齡只有不到28歲。 現在的王浩就更年輕了,到菲爾茲頒獎時,他也才剛滿26歲,年齡可以說前無古人了。 對于普羅切西的贊嘆,王浩禮貌的道了聲謝,隨后問道,“普羅切西先生,你是來和我談數學大會的事情,對吧?” “當然?!?/br> 普羅切西道,“我看到你發來的郵件,你說的理由我很難認同,但是你決定不來參加,肯定有你的理由,我們只是不想再經歷一個格里戈里-佩雷爾曼?!?/br> 他的話音非常誠懇。 格里戈里-佩雷爾曼,是讓國際數學會頭疼的一個人物,他完成了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就只是把證明貼到了網絡上。 國際上很多機構認可了佩雷爾曼的證明,他也以此獲得了菲爾茲獎,但佩雷爾曼卻拒絕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并且直接拒絕菲爾茲獎。 他不止拒絕了菲爾茲獎,還拒絕了好多名校的邀請,一百萬美元的獎金,等等。 為了把菲爾茲獎牌送到佩雷爾曼的手里,國際數學會甚至派人找到了他的房子,結果被佩雷爾曼拒之門外,他們從窗外把獎牌扔進去,獎牌很快就被扔了出來,后來就連窗子也被封住了。 佩雷爾曼的故事真的是很有意思。 好多數學家的性格都會很怪異,尤其是那些頂級的數學家。 在來之前,普羅切西覺得王浩也可能會很怪異,他連續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和ns方程問題,絕對是個超級天才。 超級天才會是正常人嗎? 這個誰也無法保證。 現在普羅切西發現王浩很正常,但他也沒有繼續勸說王浩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而是在開啟話題以后,說起了另外一種參加方式,“你可以以遠程視頻的方式參加會議?!?/br> “現在的科技很發達,你甚至可以順便做一個報告?!?/br> “當然,如果報告的內容很新穎,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很期待?!?/br> 這樣就顧全了國際數學會的顏面,畢竟菲爾茲頒獎現場缺失一個獲獎人,聽起來確實是挺尷尬的。 王浩同意了。 他并不是抵觸菲爾茲獎,也只是不想去遙遠的奧國,去參加數學家大會而已。 商議結果皆大歡喜。 在這件事情上,王浩是擁有主動權的,因為菲爾茲必須要頒發給他,作為國際數學最頂尖的獎項,菲爾茲的評判也不是那么準確。 比如,有些年份,并沒有出現非常突出的數學家,有些獲獎者可能就會被質疑。 但是,碰到非常優秀的數學家,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只是為了獎項的公正性、權威性,也必須要把獎項授予相應的數學家。 比如,安德魯-懷爾斯。 安德魯-懷爾斯已經‘超齡’了,因為解決了費馬猜想,他依舊被特別追加了菲爾茲銀獎。 格里戈里-佩雷爾曼,完成了龐加萊猜想的證明,他明確宣布拒絕菲爾茲獎,數學會還是找到了他的家門口,把獎牌直接扔進屋子里。 王浩也是如此。 他比安德魯-懷爾斯、格里戈里-佩雷爾曼還要有影響力,因為他擁有三項足以拿到菲爾茲的成果,研究貢獻覆蓋數論、偏微分方程兩個領域。 菲爾茲獎想要確保權威,就必須要頒發給他。 …… 第二天相對就輕松了很多。 報告成果已經被確定下來,報告會被全世界矚目,輿論上也有了大量的報道。 好幾個參加報告會的學者,都接受采訪認可了王浩的證明。 當天再去東港大學的時候,王浩也接受了記者采訪,并說道,“我對研究很有信心,報告的成功并不意外,ns方程是重要工具。雖然已經解決了光滑性問題,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方程的解析上,給予系統性的理論支持?!?/br> “這方面的研究方向還有很多,光滑性的論證,也只是基礎中的基礎而已?!?/br> 記者對于學術的東西,似乎不怎么感興趣,再談完了ns方程后,馬上轉向了另一個問題,“東港大學是你的母校,未來你會不會考慮重回東港大學?” “不會?!?/br> 王浩很直白的說道,“我只是來做個報告,你們不用去深度理解。我不可能再回來工作?!?/br> “你有什么話對東港大學說嗎?” 記者繼續提問說道,旁邊其他人也感興趣的看過來。 東港大學是王浩的母校,和王浩之間產生了這么多的糾葛,無論他說哪一方面,都會有很大的話題性。 王浩很認真的想了想,說道,“東港大學是國內的名校,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才?!?/br> “我想對這些人說,其他高校也都很優秀,比如,西海大學,西海大學一直都希望更多的人才加入?!?/br> “東港大學確實是名校,但名校的競爭壓力很大,想留下來并不容易,尤其對于那些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人才更是如此?!?/br> “西海大學的機會更多,大學對于高水平人才,一直都有高待遇的引入政策……” “……” 王浩連續說了好半天,讓旁邊記者們都愣住了。 這是在完成ns方程問題,吸引了全世界注意力后,親自出馬借機給西海大學做了個廣告? …… 在東港的最后一天,王浩見到了迪迪埃-馬約爾,他們是在酒店餐廳小包廂里見到的。 即便是到了最后一天,王浩依舊非常忙碌,只要正常出去,身邊就會圍上很多人。 馬約爾想單獨和王浩談談并不容易,就干脆直接找了過來,約在餐廳的包廂里見面。 王浩左右看看都感覺怪怪的,他疑惑問道,“為什么不能去外面說?” “我怕那群數學家發瘋?!瘪R約爾解釋的很直白,“你可是數學界的未來,如果我來和你談物理,也許我會被那群人扔到江里……喂魚?” 王浩想象一下那副場面,不由笑道,“那不會?!?/br> “數學家都是瘋子?!瘪R約爾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隨后看了一眼王浩糾正道,“你是正常的?!?/br> 兩人聊了幾句。 馬約爾就說起了正題,“你能詳細的說說湮滅力嗎?我只是看過你的文章,但具體還不清楚,你在這方面有后續研究嗎?” “我一直在做?!蓖鹾瓶隙ǖ?,他參與交流重力實驗,目的就是對湮滅力進行研究。 “你能仔細說說嗎?比如,再詳細介紹一下湮滅力?你的文章內容說的很籠統,如果是粒子相關的研究,你覺得什么現象,可能存在湮滅力的作用?” 這是馬約爾關心的問題。 他是歐洲核子組織的負責人之一,大型粒子對撞機項目中,他單獨有一個實驗團隊做研究,希望能通過粒子相關的實驗,找到湮滅力存在的證據。 當然,他并不是出于對湮滅理論的信任,而是希望能利用實驗去證明一些物理理論的真實性。 湮滅理論,似乎就在‘實驗可以證明’的范圍內。 作為一名實驗物理學家,利用實驗證明重大的物理理論,就是他畢生的工作追求。 王浩仔細想了想,皺眉說道,“我能想到的就是重子衰變。不過,在反物質的測度實驗上,湮滅力可能都會存在效果?!?/br> “理論上來說,微觀上引力的作用,遠遠小于其他力的作用,所以湮滅力的體現,應該是在更小的質量單位上,而不是成型的粒子?!?/br> “哪怕是電子,相對于質量單位,也是非常非常龐大的,而其自身的電磁力作用,肯定遠遠超過湮滅力作用?!?/br> 馬約爾聽著皺了皺眉頭,“按照你的解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湮滅力,只是作用于極小的所謂‘質量單位’上?” “不一定?!?/br> 王浩思索著繼續道,“也許對于微觀形態也是有作用的?!彼眠^一個紙杯,手部微微用力,紙杯頓時出現了折紋,“湮滅力,可以湮滅質量單位,但對大粒子也是有作用的,只不過相對來說,遠遠小于其他力的作用?!?/br> “換做是微觀的某種形態組成,也可能就產生作用?!?/br> 馬約爾也拿起了紙杯,也微微用力把紙杯折彎,隨后忽然說了一個詞,“拓撲?” “什么?” “我是說拓撲。你沒有看過鄧肯-霍爾丹的研究嗎?”馬約爾說著搖了搖頭,“當然,你是數學家,大概對超導問題不感興趣?!?/br> 他繼續道,“霍爾丹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以及拓撲相,也就是超導現象時存在的?!?/br> “你說的湮滅力對微觀形態產生作用,聽起來和拓撲很相似?!?/br> 馬約爾說著還不斷搖頭,反正他很難把湮滅力和拓撲聯系在一起。 王浩則是愣住了,他聽到了系統的提示音。 【任務三,靈感值+17?!?/br> 超導的拓撲相變以及拓撲相? 原來如此??! 第二百零五章 目標一致,全新的理論基礎?聽起來不靠譜??! 湮滅理論,是王浩做超子衰變數據分析過程中,出現并被系統判定為正確的想法。 當時他就決定開始做研究。 研究從一開始就不順利,他只是完成了表現形式的分析,因為找不到其他與之相關的內容,就沒辦法去建立一套數學體系。 后來偶然發現,交流重力的研究似乎和湮滅力的表現形式有關,他就決定參與了交流重力實驗。 交流重力的研究倒是很順利,但不斷實驗的過程中,并沒有提升湮滅理論相關的任務進度。 相關任務的靈感值,卡在‘60’點后,一直都沒有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