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82節
現在終于又一次提升了。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探究空間湮滅力的表現形式(難度:s)?!?/br> 【靈感值:77?!?/br> “果然是和超導有關,只是沒有想到,竟然會延展物質拓撲的復雜問題上?!?/br> 王浩感嘆著。 拓撲學,是由幾何學與集合論里發展出來的數學分支學科,主要研究空間、維度與變換等概念。 這些詞匯的來源可追溯至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茨,他在17世紀提出“位置的幾何學”和“位相分析”的說法。 萊昂哈德-歐拉的柯尼斯堡七橋問題與歐拉示性數,被認為是拓撲學領域最初的定理。 拓撲學是很需要想象力的學科,學科中不討論兩個圖形的全等概念,而是討論拓撲等價的概念。 比如,圓和三角形的形狀、大小不同,但在拓撲變換下,它們都是等價圖形。 比如,足球和橄欖球,也是等價的。 游泳圈和足球則有不同的拓撲性質,因為游泳圈中間有個“洞”。 在拓撲學中,足球所代表的空間叫做球面,游泳圈所代表的空間叫環面,球面和環面是不同的空間。 顯然,正常的理解里,拓撲學的問題只會存在于想象中,因為現實的物質是存在形狀、大小區別的。 所以以往認為,現實中尋找拓撲項是不可能的。 鄧肯-霍爾丹專注于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研究,他和同事采用拓撲學作為研究工具,希望能把拓撲學概念應用到物理學中。 這是非常讓人驚訝的方法。 其他同行們甚至都認為他們是瘋了,因為拓撲相變和拓撲相只存在于數學概念中。 后來鄧肯-霍爾丹和同事一起,證明了超導現象能夠在低溫下產生,并闡釋了超導現象在較高溫度下也能產生的機制——相變。 這個研究幫助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實際上,需要注意的是,鄧肯-霍爾丹并非真正發現了超導的拓撲相變,而是采用拓撲學的方式,對于超導研究的一些現象進行了解釋。 他和同事一起做的大部分還是數學工作,并不是真正在超導內部發現了拓撲性質的改變。 超導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就只是相關凝態物理的一種解釋。 這種解釋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主要是因為其運用拓撲學對于凝態物理現象進行解釋,具有非常高的創新性,能夠促進科學界對于材料現象進行多方位的理解。 物理學界普遍認為,引入拓撲學對于凝態物理的解釋,對于研究材料科學發展是非常有價值。 同樣的,湮滅理論也是一種微觀物理的解釋。 更重要的是,王浩已經清楚湮滅力的表現形式,和超導內部的拓撲相變存在直接關系。 在消化完任務的最新進展以后,王浩對馬約爾也變得非常熱情,他詳細的解釋了自己的湮滅理論。 “湮滅力,就可以理解為引力在微觀上的表現形式?!?/br> “同時也可以理解為空間和粒子的作用,以往的物理解釋都是,大質量物體能夠對空間產生作用,這就是最基本的引力?!?/br> “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相信這是宇宙最基本的定律?!?/br> “哪怕是再微小的粒子,只要存在質量,就一定和空間的作用有關?!?/br> “……” 在這個問題上,王浩連續說了很多,甚至是一些自己的思考,還有一些無法證明的內容。 他甚至說起了自己構建的數學框架,只不過框架還沒有達成,只有一些簡單的邏輯。 王浩表現得如此熱情,也和馬約爾到來的原因有關。 馬約爾是為了湮滅理論而來的,是希望找尋能夠一種方法,來通過實驗證明湮滅力的存在。 這對于他很有好處。 如果能通過實驗證明一種全新的理論,諾貝爾物理學獎就可以說已經近在眼前了。 王浩也希望馬約爾能夠證明自己的理論。 兩人的目的是一致的。 只可惜,在粒子相關的實驗方面,王浩能想到和湮滅力直接相關的,也就是湮滅力參與的物理過程,就只有重子的衰變。 這就像是正反科西超子的衰變一樣。 馬約爾在重子衰變的方面,也提出了幾種設計方案,他和王浩一起討論了很久。 等時間過了兩個小時,他們才不得不結束,因為下午王浩就要乘坐飛機返回西海了。 兩人一起走出了餐廳。 馬?。柧驮陂T口,他手里提著行李箱,明顯也是要離開的樣子,見到王浩和馬約爾一起走出來,就揮手到了個招呼。 馬約爾揮了下走,轉身迅速離開了。 王浩則是走了過去,開口問道,“你要走了?回倫敦?” 馬?。柕?,“我先回奧第利,這次出門就當是度假了,我還有一周的假期?!?/br> “那還不錯?!?/br> “你和馬約爾很談得來?”馬?。柕?,“我昨天和其他人說,他們都擔心你被拐去研究理論物理?!?/br> 他說著強調一句,“馬約爾可不怎么受歡迎?!?/br> “他成功了?” “什么?” “我是說馬約爾成功了,我準備回去研究一下我的湮滅理論?!?/br> “……你不是在開玩笑吧?”馬?。柨鋸埖膹埓罅俗?。 “在研究上,我從不開玩笑?!?/br> 馬?。栆粫r間不知道該說什么,他猶豫了好半天,還是勸道,“我建議你好好考慮一下,那些理論物理學家們都是瘋子?!?/br> “我的車來了,要走了?!?/br> 馬?。柼嶂欣钔白?,隨后回頭補充一句,“不過……” “你也是瘋子?!?/br> …… 馬約爾。 馬?。栕吡?。 很多人都走了。 王浩也走了。 他在來的時候,心情稍稍有些復雜,而走的時候,感覺心情很平淡,甚至是有些期待快點回去。 因為,他找到了研究方向。 超導的拓撲相變、交流重力場,再加上湮滅理論,研究似乎就形成了閉環,而之前,湮滅理論和交流重力場,完全找不到關系。 超導內部的拓撲相變,恰好成為了處在中間的媒介。 “所以說交流重力場的形成,很可能是受到湮滅力的影響,超導內部的微觀結構被影響形成拓撲相、拓撲相變,從而造成的附帶物理現象?” “總之,三者肯定存在關系?!?/br> 準確的說,相關的研究屬于‘凝態物理’范疇,是對于超導凝態物理的一種全新解釋。 王浩一行人返回了西海市,回來時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在東港大學的會議廳,王浩的ns方程報告取得了成功,也就表示ns方程問題已經被解決。 千禧數學難題被解決,絕對是數學界最重大的消息。 王浩本人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他之前已經有很多重量級的研究,甚至還包括哥德巴赫猜想。 他的年紀只有26歲,今年肯定會拿到菲爾茲,也會成為最年輕的菲爾茲得主。 這一系列光環套在頭上,足以引起巨大的輿論熱議。 在完成ns方程問題的現在,到處都是有關他的議論,國內數學來說,他甚至可以說被‘封神’了。 他就是第一的數學家,甚至超越了那些歷史人物。 機場門口已經有大量記者在等待了,甚至還有很多‘粉絲’過來迎接,他們就站在那里喊著王浩的名字,仿佛是對他有瘋狂的崇拜。 王浩真正體驗了一把明星的感覺。 大量的記者、大量來接機的人,他才剛走出來,就被一群人圍住了,好在機場的保安和身邊的安保幫忙,他才成功的脫困而出。 最讓他感覺哭笑不得的,還是一群疑似粉絲的喊聲,“王浩!王浩!” “歡迎回來!” “王浩!王浩!你是我們的驕傲!” 王浩用力扯了扯嘴角,朝著那邊揮了揮手,隨后對著旁邊一個記者的麥克風說道,“我不是明星,不需要粉絲,請大家理智一些?!?/br> 然后他才被護送上了車。 這時,王浩也有些理解,為什么一些明星在機場,會誰也不理會的直接上車了。 來采訪的記者太多了,還有一大堆的粉絲,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到,就干脆誰也不理會。 他回到了西海大學。 西海大學也有相關的應對措施,他們對于記者進行統一的管理,明確禁止記者私自進入學校進行采訪,即便只是對學生進行采訪,也要首先進行申請,否則就是違規的。 同時,還有安保在學校里巡邏,見到一個記者就驅逐一個。 這樣學校才安靜了許多。 王浩回到學校以后,先是休息了一下,順便關心了航天局那邊的項目,項目已經對接完成了。 航天局那邊拿走了相關的代碼,正在進行核心算法的驗證。